APP下载

创新理念 精准脱贫 率先摘掉贫困帽子——努力在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中创造广安样板

2016-03-19侯晓春

邓小平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广安贫困村贫困户

侯晓春

(中共广安市委,四川 广安 638000)

创新理念 精准脱贫 率先摘掉贫困帽子——努力在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中创造广安样板

侯晓春

(中共广安市委,四川 广安 638000)

广安市在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中创造了值得推广的“广安样板”,将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确定了“2018年全部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其具体做法是:坚持规划引领,以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连片建设贫困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坚持因村因人施策,保证脱贫措施精准、脱贫效果精准;扭住增收这个核心,多条途径促进贫困群众和村集体增加收入;改造危旧房,实施易地搬迁,优化人居环境,创建四好新村,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美丽、舒适的房屋;发展公共服务,增加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脱贫;创新实施金融扶贫、百企联百村,强化督查考核评估,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

广安;精准脱贫;共同富裕

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梦想,历代中国人都在为之奋斗不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并规划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首要内容,并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为广安实施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广安虽然经历了“八七”扶贫等四次集中扶贫,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加之渠江和嘉陵江流域洪涝灾害、水淹区、华蓥山地质沉降、石漠化等自然条件问题,全市6个区市县全域属于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特困区域,并纳入了四川省全域精准扶贫战略布局范围。通过精准识别,2014年底,全市城乡共有贫困户107043户,贫困人口28.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1%。其中农村贫困户86386户、贫困人口25.06万人,城市贫困户20657户、贫困人口3.23万人。

面对影响伟人故里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广安市深刻领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的内涵,将其上升到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战略高度去认识,自觉担负起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责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3〕、“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4〕等系列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充分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以超常规的措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广安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是:将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立下军令状,确定了“2018年全部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总体目标。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广安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贫困发生率减少了5.6个百分点,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要求。2015年,全市减贫7.7万人。2016年将减贫50001人、退出145个贫困村、摘帽3个贫困县。其中,四川省2016年确定的5个首批脱贫摘帽县中,广安就占3个,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将在四川省率先高标准摘帽,这在四川省是首屈一指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树旗帜、立标杆、作示范。

广安精准脱贫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科学的、正确的,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

一、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全域规划,成片连线整体建设贫困村

规划是龙头、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5〕。这就要求广安必须以科学的规划统揽精准扶贫工作。

广安市的820个贫困村、25.06万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十分零散,遍布6个区市县的边远山区、地质沉降区、水淹区、石漠化区域,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差、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是最大的特点。

如果采用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单打一地就一个贫困村实施脱贫,脱贫后的贫困村也会走入孤木难支、脱贫即返贫的怪圈。针对这样的问题,广安树立一盘棋思想,创造性地将已经探索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复制运用到贫困村的脱贫攻坚上,将贫困村与附近村联合起来一并打造,按照“一条大环线公路,一个小单元产业基地,一条生产作业线”即“111”工程标准,成片连线建设基础设施、增收产业、新村聚居点、生态美化、公共事业,形成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农业园区,让贫困村脱贫后达到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水平。

按照这样的思路,广安制定了1个总体规划、10个专项规划、820个贫困村脱贫规划。这些规划形成“组合拳”,集中保障贫困村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进行建设。

基础设施方面:到2020年,辖区内国省道和县乡公路完成改造升级,公路技术标准达到二级及以上,农村公路加宽到5米以上,并全部硬化黑化、装上生命防护栏,客运通乡率、通村率达100%。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贫困村现代产业基地达到“田成方、地成块、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贫困村实现“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成片连线”发展,形成50个以上不同层级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打造200个特色旅游村。贫困村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

产业发展方面:到2020年,农产品良种覆盖率、适用技术推广率100%。农产品品种领先全国、全省,全部是非转基因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好,并实现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达到一流水平。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让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食用可追溯,推动农产品向品牌化、商品化转变,让农产品变成精美礼品,成为广大群众餐桌上的安全放心食品。努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达到410个,家庭农场达到230个。培育一批“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实现农村商业网点“线上线下”全覆盖,大力推进贫困乡镇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贫困地区产业助农增收人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接近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住房保障方面:按照体现川东北地域特点和民俗特色规划建设贫困村住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到2020年,全市改造2.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建设16455户农村廉租房,820个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对于传统老旧村落进行保护性改造,实行修旧复旧,保持原有特色风貌。对于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同步发展庭院经济。对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配套完善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设施,推广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同时,实施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建家、建园、建池“五改三建”,集中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和水污染,保持农村天蓝地绿水清的本色。

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到2020年,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城市街道社区的服务水平。贫困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明显缩小。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均100%,拥有至少1名乡村医生,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卡贫困人口门诊和重特大疾病患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出。支持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充分就业。实施低保政策、特困供养人员兜底,开展医疗救助扶持,发展贫困居民养老保险、扶持贫困残疾人,筑牢最低保障线。县县有图书馆、有文化馆,乡乡有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村村有文化室、有农家书屋,做到书报全民读、演出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

通过科学、系统、全域的规划,明确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各级党政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到2020年就能实现高标准脱贫,让脱贫后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达到全面小康的标准。

二、在“精准”创新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小康一个都不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基层实际,深谋远虑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6〕

广安市在认真落实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四川省委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要求的基础上,坚持在“精准”创新上下功夫,组织万名机关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利用大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分析贫困结构,寻求扶贫对策措施,保证了脱贫攻坚精准高效。

一是创新精准识别方式。探索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精准识别方法:首先是个人提出申请,由村或社区组织民主推荐,再接受群众评议,群众评定的名单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没有异议报乡镇或街道进行审核,审核名单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没有异议报县市区进行审定。通过精准识别,在28.29万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18.3万人、占64.8%,因缺劳动力致贫3.5万人、占12.3%,因残致贫3万人、占10.5%,因缺技术资金致贫1万人、占3.5%,因子女入学暂时致贫0.6万人、占2.1%,因自然灾害致贫0.5万人、占1.9%,因基础设施落后致贫0.14万人、占0.5%;因其他原因致贫1.26万人,占4.4%。

二是创新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在摸清贫困群体和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全市农村25.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五个一批”行动范围,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12.3万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3.42万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8.02万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10.88万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0.19万人。对于因学致贫的,帮助办理助学贷款、争取助学金、争取免除学费。对于因缺乏资金的,帮助协调申请小额扶贫贷款,开辟致富渠道,增加家庭收入。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充分利用贫困村闲置资产创建养老托管中心,集中托管部分贫困户生活不能自理人员、重病重残人员,将分散护理的劳动力解脱出来投入到脱贫增收致富中去。同时,全面实施“五个一”帮扶措施,每个贫困村都有1名责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每个贫困户每户都有1名以上公职人员结亲帮扶,实行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就不撤出、派驻人员不减少、结对帮扶不脱钩。

三是创新实施痕迹纪实管理。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每个贫困家庭生成二维码,适时更新贫困户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动态信息,手机一扫即可实时查看贫困户“五个一批”政策落实情况、脱贫计划落实情况、“五个一”帮扶记录,实现贫困户动态精准查询与管理;开发精准扶贫APP,内容涵盖组织领导、脱贫规划、项目管理、工作动态、社情民意、贫困户管理、工作成效等多个板块,将脱贫攻坚工作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只要将应用程序下载到手机、电脑,即可随时随地查询、掌握、更新整体规划、贫困户信息、项目实施等情况。同时,为每户贫困家庭建立1个痕迹管理记录簿,实行档案清单管理,全过程记录贫困户家庭情况、帮扶规划、帮扶举措、帮扶成效、收支明细及印证资料。

四是创新推进金融扶贫。针对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有效解决了脱贫攻坚的资金问题。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针对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鼓励驻市金融机构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免抵押、免担保”贷款,并通过财政贴息、购买保证保险等方式降低贷款风险。引导驻市金融机构积极帮助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项目进行融资,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条件。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特色产业贷”、“新居贷”、“易地扶贫搬迁贷”等扶贫金融产品,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同时,由政府主导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探索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区域流转,将土地资源变成现实财富,解决精准扶贫的资金瓶颈问题。2016年金融扶贫信贷138.8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2.038亿元,产业扶贫贷款12.3亿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贷款122.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300万元。

五是创新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启动“百企联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全市各级工商联、异地广安商会、行业商协会、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因地、因企制宜,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商贸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五大帮扶”活动,全市293个企业投入产业帮扶资金9.4亿元,对820个贫困村开展了帮扶共建。同时,引进高校、企业的智慧和财力帮助脱贫攻坚,与四川农业大学、北京环球海开公司和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达成定点帮扶协议。鼓励本地知名乡友、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参与家乡扶贫事业,把贫困村道路建设、公共设施项目、村级小学、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推荐给他们,引导他们为改善家乡基础设施尽心出力。近三年来,全市吸引精准扶贫社会捐赠资金3.8亿元。

六是创新精准扶贫推进机制。市、县、乡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双组长”领导小组,确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同抓的领导机制和领导有力、部门合力、区市县发力、扶贫部门努力、广大群众出力的工作格局。市县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及作战室,实行一月一推进会、一月一报表、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周一整改、每日一例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同时,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工作目标责任,出台《广安市脱贫攻坚“五个严禁”“四个一律”纪律要求》,用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唯此为大,带头苦干实干。

三、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和贫困村稳定增收,努力增添发展后劲

缺乏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是贫困户、贫困村贫穷的主要原因。广安牢牢抓住增收这个核心,一方面,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让贫困户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另一方面,按照村民自治的有关规定,运用市场法则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贫困村集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有资金、有抓手、有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方面:一是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工业高端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帮助13.8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依托电商产业园,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创客平台,投入专项资金鼓励就业创业,2015年以来共为681名大学毕业生发放创业补贴56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540万元。二是增加经营性收入。推广良种良法,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运用“互联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20个,居全省前列。完善“保底收入+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4.5万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将电子商务与产业相结合,引进淘宝、阿里巴巴等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单品交易平台,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互动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妥善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不断丰富农村民俗文化元素,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示范村66个。三是增加财产性收入。按照农村人、地、林、房和集体资产全面盘活的思路,积极创新农村产权流转模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大贫困村土地、林权、房屋等确权登记力度,采取土地流转、产权抵押、入股分红等方式,让土地经营权、房屋财产权转化为财产性收益,户均获得财产性收入450-700元。通过一系列举措,2016年3个摘帽县的脱贫人口1-8月人均收入达5518元。

促进村集体增收方面:针对村财乡管、乡财县管体制下,村集体发展经济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村沦为“空壳村”的实际,广安创造性地运用市场法则,帮助村集体增加收入,增强基层组织的带动力。一是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出台政策鼓励工商资本进村帮助贫困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规上精深加工企业16个,初加工企业32个,建成农产品配送中心26个,新建果蔬气调库23个,果蔬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5条,畜禽加工生产线12条,整体提升贫困村脱贫致富能力。二是组建公司购销农产品。指导村集体牵头成立农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农业公司+农户”的模式,收购土鸡蛋、土鸡、土鸭、土猪等土特产品,统一包装销售给工商企业、大型超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实现村集体经济的滚动发展、自我壮大。三是实现多种形式经营收益。在有条件的地方成立由村“两委”主导的村集体资产管理组织,支持将产业扶持周转资金等到村不到户的财政补助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资本金,由村集体聘请专业人员经营或者委托其他公司经营,放大获取收益。通过这些措施,目前全市已有612个贫困村有了集体收入。

四、加强住房保障,改善人居环境,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

居者有其屋,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个传统,也是群众的迫切期盼。广安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棚户区、水淹区、华蓥山地质沉降区等环境条件差的地方,且房屋质量较差,容易引发住房安全问题,还有部分贫困群众没有可以居住的住房。贫困群众脱贫后的最大期望是“住上好房子”。广安顺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加强住房保障,让贫困群众住得进、住得好。

一是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在农村住房改造中,坚持新建、改造与保护相结合,配套实施水、电、气、路、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实施修旧还旧保留一批、自拆自建一批,贫困群众参与住房改造的积极性高涨,实现了“要我住好房子”向“我要住好房子”转变。全市新建或修旧复旧农村聚居点149个,建成农村廉租房3412户,改造农村危房5023户。率先推动新型装配集成建筑试点示范,大力推广新型房屋,并以每平米1200元、1400元、1600元3种标准建设新型房屋,让贫困群众在最短时间内,住上物美价廉、安全舒适、生态环保的好房子。

二是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在28.29万贫困人口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面对这部分群众,传统的帮扶方式上的资金保障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脱贫和发展问题的,易地扶贫搬迁的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就是实现这些人口脱贫的必然举措。广安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避险搬迁1066户,易地扶贫搬迁6163户,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广安将住房改善和发展庭院经济一起推动,贫困户基本形成房前屋后种瓜种菜种果树,林下发展家禽养殖,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是大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公共服务配套不是城市的专属,农村也应享有公共服务。在成片推进建设贫困村的同时,围绕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标准,配套完善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设施,打破“农村模仿城市”的惯性思维,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着力挖掘古树、古井、古建筑等历史遗迹,善用乡土材料、乡土工艺,建设山水风光型、生态田园型、古村保护型、休闲旅游型等多形态、多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全市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51个,新改扩建新村聚居点2695个。同时,广安将建设美丽新村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推动发展了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园区、广安龙安柚旅游产业园区、华蓥高兴—阳和乡村旅游园区、邻水观音—柑子乡村旅游示范带,有效地辐射带动了当地和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超过600平方公里。

四是统筹推进城市“美好家园”建设。在城镇,整合征地拆迁安置房、城区危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城市黄金地段为贫困群众、困难群体、拆迁农民修建优于普通商品房的“美好家园”,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停车场等各种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型社区,受益群众得到的房屋从每平米1000多元增值到每平米5000元,收益成倍增长。分别为687户、1718户城市贫困户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94.9万元,让城市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

五是努力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长期以来,贫困群众居住条件较为恶劣,导致生活习惯差。通过将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适度分离,实施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建家、建园、建池“五改三建”84805户。改善了居住环境卫生,促进了贫困群众生活健康。全域开展“洁净水”行动。“洁净水”行动,是广安为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和大气质量,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战略行动。广安举全市之力改善城乡水环境,共建成地下污水处理、地上湿地花园的生态治污设施1520处,水生态屏障全面形成,保持了广安天蓝地绿水清的本色。不仅为广安贫困群众解决了用水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重庆三千多万人饮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好房子、好环境提升了群众的文明卫生习惯和精神状态。广安先后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五、培育文明好风尚,让贫困群众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受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广安贫困村的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贫困户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相对困难;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高,贫困户子女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不多。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接近一半的人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或者未上过学,思想僵化、小农思想严重,难以依靠知识实现致富。同时,缺乏法律意识,对儿女不尽赡养义务无可奈何。还有一部分群众,受过去的“平均主义”、“攀比风”等落后思想影响,“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缺乏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令很多扶贫项目难以落到实处,产生出直观脱贫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广安深刻领会这番话的核心要义,在推进物质脱贫的同时,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充分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一是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文化素质。

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知识创造财富、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的理念,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基础建设,投入10.19亿元开工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1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点158个、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1505套、资助33065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确保孩子不因贫困辍学,家庭不因上学而致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对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畅通文化扶贫“最后一公里”,启动实施以“视听乡村”、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卫星直播电视、“两馆一站一屋”建设和送戏、送书、送电影“三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近民、便民、亲民“三民”工程,让贫困群众从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活动中走出来,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实现精神挺立、物质富裕的同步脱贫。

三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光荣、懒惰依赖可耻的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流自己的血、出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扶贫精神,党委政府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开展技术指导、就业促进等,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技能,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最终让贫困群众都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

四是大力培育文明和谐乡风。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时代;全面开展“法纪进农村”活动,为贫困村配备法律顾问,开展“送法进村”宣传,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法制意识;积极推进“1+N”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设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加强民间事务调解、评议和服务,规范农村习俗,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的良好氛围;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加强孝道文化、农业科技知识、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实施“科普惠民工程”,破除愚昧迷信、反对邪说邪教,深入开展“洁美文明乡村”“洁美文明院坝”“洁美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贫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强化了贫困群众的精神自信、脱贫自觉和致富自强,形成了健康、文明、科学的良好乡风,真正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各级党政肩负的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广安将全面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突出贡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19.

〔2〕〔3〕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4〕〔6〕王思铁.“六个精准”指引脱贫奔小康[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5,08:19-20.

(责任编辑 王 生 胡学举)

F127

A

2096-0921(2016)06-0044-09

2016-10-24

侯晓春,中共广安市委书记。

猜你喜欢

广安贫困村贫困户
广安清廉地图
The influences ofsupplemented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广安要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专访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