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本管理 助力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建设
2016-03-19郭永安
郭永安
(大庆油田钻探物探一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
强化人本管理 助力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建设
郭永安
(大庆油田钻探物探一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增强全员安全意识。石油物探企业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拓展思路,适时转变观念,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创新创效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而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安全发展;创新创效
“安全文化”一词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1990年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安全文化理论,1992年我国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包括大庆石油物探企业在内的一批企业也适时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一、石油物探安全文化的特点与构成
石油物探行业较其他行业,具有高度流动、高度分散、劳动密集、作业环境艰苦、事故易多发的特点。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长期的野外勘探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能够为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物质基础、环境氛围、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的是全体石油物探人的一种安全文化自觉。
石油物探安全文化按其行业特点,一般由物态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四部分构成。物态文化是指从事勘探生产在安全需求方面所必备的、可靠的安全工具和物品,以及相应的安全技能、工艺和手段;环境文化则是指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安全文化现象,如有效的标识系统、规范的环境秩序等等;制度文化则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包括物探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规章制度等;理念文化主要指植根于物探企业及员工内心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价值观等。这几种表现形式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浑然一体,深刻影响和决定物探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和安全保障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实现了生产与人的价值在安全观念上的融和。
二、加强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人本管理
强调人本管理应是石油物探安全文化的核心和基本要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管理学也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与动力,抓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实践者,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设备工具的操作者,是意识理念的贯彻者。大量事故案例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事故,都是祸起科盲和违章,缘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安全生产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人,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安全文化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减少物质损失,实质上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安全文化也是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大众文化,代表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和方向,由于它更加注重包括家属在内全员性的广泛参与,用最广泛的社会组织形式,保护了最广大人民最切身的利益。为此,强化人本管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应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遵循全民性准则。强化人本管理,首先就应该涵盖企业全体员工和家属,从而达到凝聚队伍,提振士气的目的,以增强全体员工的集体主义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做到全员参与,从我做起。由此可见,全民安全观的养成以及全民安全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是安全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
遵循通俗易懂准则。人本管理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人”的因素。考虑到石油物探团队人员构成的多元化特点,加之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对口培训,生活方式和习惯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遵循通俗易懂的原则,让所有务工人员都能领会,简洁明了,不致影响施工。
遵循系统性准则。安全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集中体现了企业对企业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关注。因此企业各个管理层面安全责任思想的确立、岗位安全技能理论体系的完善、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等,都是石油物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三、以人为本建设石油物探安全文化的途径
研究表明,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主要有:安全认识不足、作业程序不当、管理监督约束不力、精神状况不佳、预防防护不到位等。而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又决定于:是否有持续正确高水准的工作动机、本身的能力素质、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必须全方位研判和解读,使其成为可操作性强的安全文化守则,从思想上根本解决上述问题,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
首先,建立具有行业特色企业安全理念体系。要从基层到决策层广泛征集安全理念,去粗取精,仔细筛选,然后进一步规范提炼,最后上报专业评估部门定下来,使之成为潜移默化影响约束员工行为、具有本行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长期以来,大庆物探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广泛开展了HSE理念格言征集活动,以故事会、征集理念格言等形式,提炼具有物探行业特色的安全理念。
其次,建立完整的企业安全文化标识系统。要在办公区、物探队施工现场等制作格式内容要求统一的、反映本行业特点的、与时俱进、形象生动又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反映安全生产普遍规律的、为企业员工津津乐道的标语牌、警示宣传牌、标语条幅,以及有针对性的宣传橱窗等,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实实在在感受到安全文化的魅力,从而起到警示、鼓动、激励的作用。
第三,加大对安全理念的倡导与宣传贯彻力度。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加大对理念的宣传贯彻力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例如讲折射着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光芒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有奖征文和主题教育等活动,增强员工对安全理念的理解度和认同感,自觉把安全文化理念当成工作中安全行为的指南。
第四,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让员工树立牢固正确的安全观。要把员工的心态调整作为安全帮教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家庭和企业的相互影响作用,比如在物探地震队前线食堂设立员工家庭成员“全家福”图板,照片下方印上每一个家庭对亲人的安全寄语。再通过为员工制作生日餐、节假日期间举行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向员工传递安全信息,普及安全常识,让全体员工在受到深刻安全教育的同时,真切体会到企业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要充分发挥党团群组织的政治优势,把政治组织力转化为安全文化推动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渗透功能,增强安全技术、安全制度在物探施工现场的转换和应用能力,营造企业内部最大的和谐,消除不安全隐患。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石油物探行业来说至为关键,既是物探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关涉员工个人福祉的大事。为此,就要务必调动石油物探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下大力气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安全发展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才能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李敬晶〕
X925
A
1002-2341(2016)02-0085-02
2016-03-04
郭永安(1962-),男,黑龙江大庆人,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