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芯,绽放着石油的芬芳
——大庆石油作家丛书诗歌卷简评

2016-03-19朱智启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铁人石油诗歌

朱智启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职工技能培训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255)

诗芯,绽放着石油的芬芳
——大庆石油作家丛书诗歌卷简评

朱智启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职工技能培训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255)

大庆油田文联编辑出版的石油作家丛书中,有3部是诗歌作品,分别是《旅途》《回归》《地火芬芳》。3部作品的作者都是本土作家,他们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从不同角度在石油中提炼诗歌,挖掘石油的内涵,用饱含深情的歌吟,抒发心底对石油事业和石油人的无限热爱。读了他们的诗,催人奋进,能在享受诗歌艺术美的同时,感受到正能量力透纸背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厚德情怀。

石油作家丛书;诗歌卷;简评

最近,大庆油田文联编辑出版了《大庆油田作家丛书》,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对丛书中的诗歌卷认真拜读,这几部作品分别是《旅途》《回归》《地火芬芳》。现就三部诗歌作品读后感受分述如下:

一、李学恒:旅途打马的早行者

学恒兄长我几岁,在文学创作上他更是一个令我敬重的师长和勤奋的早行者。中学期间他就开始文学创作,文革中,他因家庭遭迫害背井离乡到大兴安岭当知青,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回到大庆。但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他依然笔耕不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在省里的报纸和杂志开始发表作品,这些年一路走来,可以说成绩斐然。创作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和石油系统获大奖。他在创作上的勤奋忘我精神和取得的成绩,令人十分敬佩。好的文字,需要人品的支撑、学问的养成、才情的展现、思想的深邃。学恒崇尚唯美、深度、力感的诗文,淡泊名利,唯想自己的文字有尊严地立在世上。从《旅途》这部诗集里,更让人看出他渐行渐宽的诗路和愈加成熟的思想与写作历程。

一是正能量力透纸背。李新民,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第18任队长,铁人精神的传人。关于他的事迹,可以说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用诗的方式来表现新时期铁人队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不好会费力不讨好。但通过读《石油的声音》却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惊喜。作者用“把井打到国外去”“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井打到哪里铁人精神就到哪里”“萨迪格”“家里就你辛苦了”等这样几个构架,一下把新一代石油工人的钢铁英姿矗立在读者面前。不得不承认,作者以诗来写李新民、写新一代石油工人是很成功的。第一,承载容量大。比如《把井打到国外去》第一句就是“从玉门到大庆/老铁人是坐着火车来的/从中国到苏丹和伊拉克/新铁人李新民是坐飞机去的……”仅此几行,就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和铺垫,自然天成,浑然无缝。正是有了这样的跨度,才有了几代人把井打到国外去的梦想和今天以李新民为代表新铁人率领石油工人征战国外石油市场的壮举。第二,人物形象丰满。李新民不仅仅是一个能驰骋国外疆场的钢铁硬汉,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家中有年迈的老母、年轻的妻子和幼儿需要照顾呵护,但为了石油事业,为了中国梦,一次次出征,一次次离别,他把儿女情长都压进了心底,这才是感人的地方。可以说,作者用凝练的诗行,塑造了石油人光辉的群像,读后让人眼含泪光。

二是深厚的生活积淀。《旅途》这部诗集来源于作者的不同生活时期。有对油田日月的吟咏,有对书里书外的人生思考,有对蹉跎岁月的感叹。总之,每首诗中的生活积淀牢靠而深厚。作者很小时候就下乡去了大兴安岭,那段生活给他打上的烙印到底有多深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那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作者后来虽然离开了那里回到了油田,但那段沐风浴火的炼狱般的难忘生活,经过岁月的打磨,越发显现出青铜般的光亮。这些都成了作者写作的珍贵元素。所以就有了《失落的大兴安岭》《接站》和《油田日月》里的《万人广场》《铁人》《采油歌》,以及《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厚德情怀!

三是包含深情的歌吟。从写石油的干打垒、薛桂芳墓到书里书外的梵高、三毛,包括失落的大兴安岭、草原小路和知青难忘的岁月等篇什,通篇无不透漏出浓浓的“情”字。作者是在用生命感知,用智慧构思,饱蘸深情写作。尤其是通过《干打垒》这首诗更能窥见作者包含深情的心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干打垒比作母亲:少小离家,40年后重新看到英姿不再、墙皮剥落的干打垒老屋,就像见到了青春陨落、白发苍苍的母亲……许多往事涌上心头,尽管四季的守望,挽不回岁月的沧桑,但娘亲的呼唤像血液、乳汁一样滋养了新一代油田儿女的成长;那倒下去的干打垒就像逐渐老去的石油老会战一样,也许在人们依恋的泪光中永远消失了,但站起来的是擎起日月星辰的钻塔和高楼大厦,是石油人常绿不败的精神丰碑。

二、穆冬:寻找精神家园的伊人

早就知道穆冬这个名字,用如雷贯耳形容绝不过分,但不知道性别。后来有机会见到了,才知道是一个精致的女性。如今看了《回归》这部作品,感到她的诗文也跟她的人一样精致。

1.这部诗集整体逻辑脉络清晰,上下关联,用诗的语言回答深刻的哲学思考,意象纷呈,笔法缜密而清新。缘于作者生于油田在油田长大,随着不断成熟,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叫做故乡的地方。这种审视,跳出了自我的圈子,以另外陌生崭新的角度看故乡,她发现生于斯长于斯已处于审美疲劳的她,原来对自己的故乡并不是很了解,对自己内心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她发现她是多么热爱这个叫做故乡的地方,由此封存在血脉中的激情爆发了,就有了《热爱》《黑流金》这样的诗行。同时也有了《如果两颗真诚的心灵相遇了》的设想和向往,我们可以准确地猜测,在这里作者不仅仅收获了个人爱情,也收获了故乡这片神奇土地的深情大爱。猛然发现《那就是你所要寻找的方向》,使灵魂得到了《回归》。

2.诗文空灵、飘逸,文如其人。《回归》展现给读者的每首诗,尽管与其他诗集风格别样,但同样精彩。比如《黑流金》写的是石油由孕育到生成到涅槃的过程,她用悲悯的燃烧,演绎了生命的辉煌,同时也照亮了这个逐渐走向发达的大千世界和千姿百态。退一步讲,如果世上没有贪欲、没有世俗的功利该是多么美好啊:“敢于触摸地心的人/必然藏着不朽的灵魂/你有足够的胆量离开/我就有坚定的信念擎起。”这就是石油吧,这就是义无反顾献身石油的人。全诗呈现出很强的语言张力。

3.悲情演绎,都市情怀。卷一里的《一个人和一个车站》《皮文革》《听一个人说妹妹》《农历七月十五看望祖父祖母》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如歌的行板,切入对命运对人生的关注,又写得那样深情,实现了叙事与抒情的完美融合。《我想站在大地上呼唤你们的名字》一组优美的追念与感恩的诗行,给了人们关于成长与成熟的困惑和思考。可以说,作者通篇都是用心去写,通篇都是对故乡对人生的心底倾诉。“岁月是一块橡皮/将那些青春的艰涩/幼稚慢慢擦去”这样的诗是对青春的祭奠,也是关于失去的岁月凄美的挽歌,读后让人怦然心动。

4.生命深处的律动。读《回归》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先看一下《悄悄来临》:“此后,我如手足无措的孩子/惴惴而坐/每日每夜/纷纷扰扰/流盼的目光化作白羽/支支塞满渴望……留下时间轻轻擦拭残存的夜歌”——真情写诗,用生命的感觉普一首心曲,从中自然会唤起读者的通感。而细腻的《回归》更是展示了心底的阳光,虽然只是一瞬,却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律动,妙不可言。《问》则又一次让人们听到了一种音乐的声音:“呵,这流芬溢芳的夜晚/那淡薄的蓝雾如音符般飘散/醉在摇动的风的依托的梦里/有一种声音盖过窗外的杵歌……/你可曾看到夜/那暖色的眼睛/在你玻璃窗前碰撞的欢乐?”这就是音乐,这就是美好的旋律,是萦绕在生命深处的诗!而《西伯利亚寒流不会来临》和《相忘于江湖》等则是一曲曲壮歌。总之,读完《回归》,就像听完一场音乐会,沉婉、飘逸、俊美,催人奋进!

三、张永波:用诗诠释石油的歌者

我与永波是多年的诗友,永波勤奋,这些年他先后出版了《激情在线》《平民花朵》《都是往事》《石油之光》《低音区》等诗著。《地火芬芳》是他的第六部作品。尤其他写石油系列的诗歌,让人刮目相看,永波的创作执着精神和艺术追求值得人们认真学习。

1.石油的歌者。在《地火芬芳》这部诗集里,作者首先以《向石油致敬》开篇,有点宗教的味道,先拜一下,很机巧。作者基于对石油的敬仰,围着石油取暖,才焕发了写石油的热情和灵感,涌动出一首首石油的赞歌。作者在这里既有石油与玫瑰的浪漫,又有采油树弹拨出的美妙音符。从《小场景》的《一瓶石油》《蓝天的某些细节》到《在荒原》的《深度体验》,构成了作者《诗歌的地理》,而这一切,都缘于《在一座雕塑前》的“请让我再一次站在这里/平视或者仰视/我相信这种站立和注视/一定是原于一种自觉或是崇敬”,这样才有了《聆听与仰慕》,所以他要《献诗》。所以就有了“对于石油的赞美,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我如饥似渴的赞美/像夜里被惊喜推醒的美靥/秋日五花山里红透的枫叶/长风一吹漫野里呈现出醉酒般的酡色……/我热衷于对石油的赞美,是出自于/心里对生活的依恋和朴实的真情/那是阳光与星辰反复在上面留下粘贴的指纹……”看到这样激情四射而又烙印深刻的诗句,仿佛也听到了石油歌者心中的最美的旋律。

2.在石油里提炼诗歌。纵观《地火芬芳》全书绝大部分诗歌都《与石油有关》,在《石油的想象中》《比喻》或《抒情》,用石油来诠释诗歌精神,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仅讴歌采油树的诗就有《采油树的传说》《对一棵树的礼赞》《我眼里的采油树》等近20首,而且每首都不落俗套,首首落笔不凡、诗意清新。石油是作者百唱不厌的主题,石油也是作者诗歌最抒情的部分。他在《榆树林》中写到:“她是我幻象里的一片宁静/一片放牧青春的芳草地/我看到旷野里舍身取义的采油井/吮吸天地精华的同时/与油俱进的中控员在联合站里操控着手中的鼠标/指点油田新月的阴晴圆缺/掌控着新鲜的生活……/在她平坦与辽阔的大爱间寻找写诗的理由,确信她无疆的大爱/纵使我走上一辈子/也仿佛走不出她辽阔的胸襟”,他就是选择了这种独特的倾诉,就像他无法选择故乡,凭着遗传的记忆,找到了飞翔的深度,找到了与石油交流的表述方式。从这部诗集里,可以看出作者虽然不是一线石油员工,却能透过切入生活底部的观察和体验,用诗歌的手法对所认知、感悟的每一件事物,进行石油方式的钻探,通过这部诗集,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诗歌的油田。

3.较强的艺术张力。读永波的诗,能透视出他艺术感觉的根须扎得很深也很准确。在撩拨读者心音和共鸣方面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在《我喜欢的一种树》中写道“我喜欢的一种树/风吹不摇 雨打不动/这种郊野里的喜风耐雨的树/多大苦难都保持着/内心里一片清脆的鸟鸣……/我喜欢的一种树/在祖国的土地大面积种植/人们亲切地叫它采油树/这种寂寥从不说孤独的树/一直是诗歌里最凝练的细节……”全诗虽然只有不到20行,但一读起来就让人明白作者深情用意,作者不仅仅是写采油树,更是写人,写千千万万默默无私奉献的石油人。字里行间放射着很强的审美效应和艺术张力。类似这样的诗书中还有很多,在作者眼里,凡是与石油有关的细节或者人和事,都是他吟咏的对象,把石油工业原本冷峻的器具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元素和人文色彩。钻塔、采油树、抽油机、丛式井、计量间、巡井小路、油田家属区的灯光,以及与石油有关的小场景,都化作了酿造诗歌的丰富的艺术源泉,所以,读永波的诗很有营养和温度。

〔责任编辑:宋洪德〕

I052

A

1002-2341(2016)02-0156-03

2016-02-27

朱智启(1959-),男,黑龙江大庆人,原党支部书记,政工师,主要从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学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铁人石油诗歌
诗歌不除外
石油石化展会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奇妙的石油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诗歌岛·八面来风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