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2016-03-19吴跃东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贫困生大学生

徐 丰,吴跃东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徐丰,吴跃东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摘要: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奖、助、学、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等为内容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很多贫困生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但受当前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该体系尚不完善,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高校学生资助资源配置、资助政策的实际操作等方面还存在不公之处,制定科学有效的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教育公平;贫困生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马克思认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根据这个新要求,“要不断完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有效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1]122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指导思想,深入分析教育不公存在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利益平衡机制、资源配置均衡机制和弱势补偿机制,从而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更好的发挥资助效果,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一、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焦点,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向他们提供经济、教育、心理等多方面的援助,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这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发现,当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高等教育的不公之处依然明显。本文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为依据来分析其存在不公之处的内在根源,探索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效对策,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

(一)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起点公平问题

教育起点公平包括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制教育,但是只要通过公平有效的入学标准,任何适龄青年都可以拥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高考这一相对公平有效的入学标准,因此,只要通过高考的选拔,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省份的青年都有跨入高校大门的机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作为渴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尽管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生活窘迫,无力支付学费,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应该同样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并通过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来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入学,但政府投入不足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异等因素都影响了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质量。

(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过程公平问题

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受教育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它是教育公平中的核心因素。“教育过程公平是最大的公平”。[2]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因此,实现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就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虽然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提供了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但就现状而言,该体系还存在资源配置有差异、贫困生的个体差异性未受到充分尊重、资助管理水平差异较大、资助内容和形式较单一、资助覆盖率不高、资助额度不高等问题。

(三)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结果公平问题

教育结果公平目前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政策评价和监控的工具,会为我国教育公平的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3]对高等教育而言,其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大学生都能有效利用社会和学校所提供的各类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使其获得个性、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从而为今后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现实条件。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对促进贫困生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公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贫困家庭学生通过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帮助而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但从当前我国社会现状来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存在因所拥有社会资源的差异、校际差异、缺乏特长等原因导致的贫困生在就业结果上有明显弱势的问题。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不足的原因

教育起点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公平是保障,教育结果公平是目标。在研究和分析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问题时,应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现实社会中的教育公平问题都可以还原为政策或制度问题,这是因为许多教育不公平本身就是由于教育政策因素所导致的,而且几乎所有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通过教育政策来进行调节。前面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这些公平问题就聚焦在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从资助政策的偏重角度、调节力度和运转情况这三个方面对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有效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助政策偏重角度不公引发利益分配不平衡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和不均衡,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高校的资助政策也不相一致,或者说实行了不同的资助政策执行标准,这就是资助政策的“偏重角度不公”。这种偏重的价值取向由来己久,很容易导致资助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优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的利益分配不平衡、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平衡、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利益分配不平衡。总之,国家资助政策对重点高校的偏重使得有着较小数量贫困生的重点高校获得大部分的资助资源,而有着较大数量贫困生的普通高校却获得较少的资助资源,从而引起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二)资助资源配置不足导致政策调节力度不够

通过比较分析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三个公平问题,我们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投入不断上升,但是困难生人均资助额却没有明显增长,该体系还存在着明显的资助资源配置不足情况。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源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专指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内促进贫困生高等教育公平的资源性条件,它主要包括经济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教育机会资源、文化信息资源以及政策或制度资源等。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不一及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源的配置明显不足,使高校贫困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受到了影响,从而影响了高校资助政策的调节力度。

(三)资助政策运转情况不良降低了弱势补偿效果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这是由教育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是坚持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公益性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类各级教育机构、财政部门、银行系统等多个部门或系统,目前只有政府能够完成他们之间的协调工作。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在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中的话语权大大减弱,政府监督机制的缺乏就导致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公益性的缺失。政府对资助资源的配置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同样的资助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地区、高校和贫困生个体的差异,没有对资助资源进行有效的统筹分配,从而使资助政策的效果得不到保证。加之未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利益诉求,未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贫困生为本”的资助理念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使得该体系的弱势补偿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资助政策的正常运转。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资源配置不足和弱势补偿效果不佳导致其资助政策的偏重角度不公、调节力度不够以及运转情况不良。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指出:政治上的平等地位是教育权利平等的制度保证,经济上的平等状况是教育公平发展的物质保障。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包括设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配置教育资源等,都是基于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的要求。总而言之,还是因为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阶层对立、贫富差距加大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不公。但要坚信,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对高等教育包括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投入的不断增加,政府和社会责任心的不断加强,社会民众平等观念和慈善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会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其不公平现象也会越来越少。

三、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建议

对高校而言,其重要任务就是应该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争取让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还不够高,对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的举措还不够多。因此,健全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内在公平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不公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教育公平思想,要从我国当前具体国情出发,寻找一条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正确道路,使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进行整合,力求实现贫困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当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内在公平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即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利益平衡机制、资源配置均衡机制和弱势补偿机制。

(一)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利益平衡机制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该最大化地平衡和整合各种不同利益的诉求,通过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保证绝大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在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从而实现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具体到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应该尽可能地平衡和整合该体系中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保障绝大部分贫困生的利益,实现他们的高等教育公平。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利益平衡机制涵义的理解可坚持公益性和公平公正原则,综合考虑国家、高校和贫困生个体的利益,正确认识高校学生资助能力限度对贫困生利益平衡与分配的影响、利益分配与平衡维度的选择,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帮扶需求,建立高校贫困生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适时调整资助政策的利益分配与平衡维度,最大化地发挥该资助体系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作用和资助效果,保障贫困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二)建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资源配置均衡机制

高校学生资助资源配置均衡机制是指通过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宏观调节,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及校际间资助资源配置的均衡机制,逐步缩小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而导致的各区域、各高校贫困生所接受的补助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源配置要尊重自身的公益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统筹协调政府、社会、高校的各类资助资源,建立统一完善的贫困生认定标准,确保通过困难认定的学生是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建立贫困生资助档案,掌握他们接受各类资助资源的情况,便于高校采取个性化资助;充分考虑贫困生的个体差异,从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通过统筹协调来实现资助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贫困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健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弱势补偿机制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弱势补偿机制主要是指针对弱势地区、弱势高校和弱势群体进行的补偿,对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地区、高校及贫困生采取补偿性的措施,补偿其由于不利处境和地位所带来的高等教育损害。弱势补偿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是保持改革成果获得改革动力的需要。因此,要积极发挥社会调节功能,加大高等教育机会和资金的补偿力度,提高物质补偿的比例,增添能力补偿的渠道,开展各类教育形式的补偿,并建立弱势补偿的效果评价机制,以促进高等教育过程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达到合理的平衡,保证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改变弱势学生家庭的生活机遇,真正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2012

[2]华桦.再论教育机会均等[J].上海教育科研,2006,(9)

[3]辛涛,等.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教育结果公平——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新定义[J].教育研究,2009,(8)

(责任编辑:梁齐军)

Educational Equity in the Financial Aid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Xu Feng, Wu Yuedong

(CollegeofMarxism,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China has gradually formulated a financial aid syste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at covers scholarship, subsidy, student loan, work-study program, and tuition relief program and so forth. It has helped many financially-disadvantaged students timely and substantially. However, there is still big room for improvement, owing to political, economic,,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actors. Unfairness still exists in the opport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d for financially-disadvantaged,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aid resources and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relative policies. It is imperative to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 wit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financing polic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financial aid system;educational equity;financially-disadvantaged student

DOI:10.13585/j.cnki.gxfdyxk.2016.01.017

*基金项目: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文科课题(A-0230-14-001053)

作者简介:徐丰(1973-),男,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跃东(1976-),男,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37(2016)01-0068-04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贫困生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