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6-03-19○葛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主权力领导

○葛 楠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

○葛楠

※基金课题: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开放性政党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SZK028)的阶段性成果。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政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决定着党的生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但与此同时,党内民主建设也需要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其科学化水平。笔者拟就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作初步探寻。

一、以基层党建为核心,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坚持把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方面进行有益实践和探索。

(一)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

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拓展公开主体,全面实行党务公开,并将公开主体扩大到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体现公开的全面性;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的原则,深化公开内容,党务公开更多地公开双向承诺兑现、“三级联创”考核及奖惩、党组织的人事安排、评优选先、发展党员等实质性内容,增强公开的透明度和满意度,拓宽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以党务公开为载体,通过下发文件、督查、设置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公开通报,注重公开时效。

(二)健全决策机制,保障党员的参与权

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健全决策机制,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和选举权。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民主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学会发扬民主、敢于发扬民主、善于发扬民主。二是营造民主决策的环境,鼓励参与决策人员愿讲话、讲真话、讲实话,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对不同意见提倡争论,然后集体讨论决定,形成最佳决策方案。三是积极维护基层党组织自身工作机制环境,对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推荐、培养、讨论、票决、公示等进行细化,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权利的长效机制。

(三)拓展选人用人民主,保障党员的选举权

选举权是最基本的民主权利,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在党员权利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限制领导提名,扩大群众提名,积极通过公开报名、公开推荐、组织考察和全体党员差额直选等程序,将选人用人由“封闭循环”向“公开运行”转变,进行“公推直选”,拓宽党员行使权力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彰显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度,反对秘密提名,实行公开性提名,由党员和群众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实行票决;探索引入评价和竞争机制,推进差额提名,逐步向差额正式选举方式过渡,坚决消除陪选现象,真正体现党内民主;放活结构比例要求,适度调整代表候选人构成的指导性比例,营造有利的思想基础和舆论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四)拓宽监督渠道,保障党员的监督权

党内监督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民主问题,依靠党员群众搞好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实行党内民主监督的前提。为更好地落实党员监督权,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内批评制度,积极创设载体,搭建平台,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党委要听取党员代表意见,接受党员的评议,并将党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整改的重要依据,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二是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和信访制度,建立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干部、党代表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机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三是实行公开监督,群众评议党员。目前一些部门实行了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建立了接受社会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群众对党员的检举、申诉和控告及时办理并给予满意的答复,让广大党员愿意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善于监督。

二、以改革选举制度为载体,确立严格规范的领导干部任期制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最有效的制度保证。

以党的代表会议常任制为保障,完善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推进公推直选,引入评价和竞争机制公开性提名,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做好代表联络工作,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项权利,充分反映党员意见和建议;继续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强化代表对选区党员群众负责的意识,增强代表们民主参与的动力,彻底打破领导干部终身制。

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为手段,健全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一是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二是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三是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配套弹劾罢免制度,使选举产生的不称职的党代表或领导人能够及时撤换,维护选举结果严肃性,促进党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党的活力。

三、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为重点,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随着各种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亟需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从实际效果来看,惩治党内腐败,这远未达到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很大程度上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使用有关,与现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有关。因此,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成为当前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

(一)以权力制衡为核心,构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

权力制衡实质上是权力需要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对权力通过制约达到平衡。在法治社会,任何权力都受一定程序的约束,必须保证权力处于公正与效率平衡的状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二)以跟踪监督为主线,强化步步设防的监控机制

事前把好授权关,强化领导干部权力获得过程的净化机制,推进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事中把好用权关,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控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

事后把好审计关,有效防止因权力失去监督而导致的腐败。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

同时以拓宽监督渠道为重点,完善人人参与的监督体系,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坚持让人民监督权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进而推动党内民主,激发全党创造活力。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与法学系)

(责任编辑楚朴)

猜你喜欢

民主权力领导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权力的网络
好民主 坏民主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