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贯通农类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的评价体系*

2016-03-19袁菊李小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体系院校

袁菊 李小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构建贯通农类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的评价体系*

袁菊李小宁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文章分析了当前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结合农类中高职的特点分析了农类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不畅的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适应农类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的评价体系。

中高职英语教学;教学评价;衔接;多元化评价体系

自从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规定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中职生源就读高职院校的人数就逐年上升,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中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衔接不畅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弥补两者之间的断层,使之实现顺畅衔接,是目前中高职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效果的衡量、反馈和教学反思的依据,作为综合体现学生应用能力的英语课程,传统的评价模式已无法真实地体现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高低,与当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不适应,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促进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贯通的评价体系,就被提到了教改的日程上来。

文章将在真实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农类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衔接的评价体系,并在中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与实践。

一、当前中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

(一)评价主体单一

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评价主动者,学生扮演着评价受动者的角色。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未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评价中,而一直被动者接受教师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失去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和提高的重要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评价内容单一

用终结性评价作为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的标准是众多高校的常用方式,这种方式片面强化了学生对英语读、写、译能力的学习,却忽略了对学生听、说等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英语类的考卷中听力题型比重已有所增加,但是对学生口语方面的考察却进展缓慢。因此,学生们为了应付考试,依旧会以书本知识学习为主,而忽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生活中。长期下来,也就形成了“重书本,轻实践”的应试教育。

(三)评价形式单一

通过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是终结性评价典型体现。从平时的单元测验到期中期末考试,从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到与职业相关的英语能力资格认证,所采用的都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不可否认终结性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单一使用这种评价方式难以真实反映出学生实际英语学习情况。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能特点,学生的差异性让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长,有的擅长听说,有的擅长读写译,使用一种评价手段则无法公平客观的评价出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有的院校甚至将学生过级率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标准,将学生期末成绩作为第二学年评优的决定性条件。这样的评价形式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农类中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中职英语教材每单元按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安排教学内容。据调查,真正能按照大纲设计教学的学校甚少,导致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缺乏扎实根基。高职英语教育仍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为参照系,将高等教育的要求作为参照点。在此形势下,普高生源的高职生会因内容的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水平得不到如期提高;对口生源的高职生在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学习挫败感。这就造成了中高职英语衔接不畅的现象。

在农类院校中,大多数学生来自于教育条件较为落后的村镇,英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薄弱。若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终结性评价,会打击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一种厌恶英语的情绪。因此要在教学评价中融入多元多角度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多元评价就具有这一特点。多元评价指采用多种手段、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价教学效果,着力于激发人的内在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开掘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操作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中职与高职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则应该多创设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真实性情景,用接近“真实生活”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

如何在英语教学评价中更客观更全面更公平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作者认为应将多元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将二者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进行合理划分。

在农类院校中,学生专业主要以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为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则应侧重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学习。在评价中,对学生农业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评价不能太低,否则就利于促进学生对农业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考虑到农类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因此应增加多元化评价的比重,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在评价指标中,终结性评价指标和多元性评价指标的比例划分为4比6较为合理。

学习成绩100%=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60%

平时成绩100%=学习态度纪律10%+课堂应答30%+作业30%+课外活动30%

在以上列式中,终结性指标是考试成绩,多元性指标是平时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又有学习态度纪律、课堂应答、作业、课外活动四部分组成。学习态度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提问;学习纪律则是上课考勤情况记录。课堂应答指的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活动。作业包括指定性作业和自由作业。指定性作业是指老师布置的作业,自由作业可以是学生自己主动写的英文日记、周记,以及课外阅读的英语文章数量等。课外活动指的是学生所参加的与英语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英语歌唱比赛、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类的兼职、英语导游、英语志愿者等等。若学生结合专业参加以上课外活动,可额外加分鼓励。

建立这样的评价指标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把课外活动的比例划分为30%,是为了激励学生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接触英语、了解英语、应用英语。这些方式不但可以促使基础好的学生发掘自己的英语潜质,还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达到优差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四、多元评价对农类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的积极影响

多元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法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外的英语活动中来,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英语变为主动学习英语,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将该体系纳入学习过程,还可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多元性评价是一个具体而又繁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授课前、授课课后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例如怎样给学生设置与职业相关的真实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真实性任务中学会如何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帮助完成工作,这需要教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督促教师学习相关知识,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可以说多元评价既推动了学生的进步,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这一评价体系结合了中高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共同目标,侧重职业英语的应用与实践,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的”活动评价中得到自我认识和不断提高,对中高职的英语教学衔接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中高职英语教学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系统内的两个不同阶段或环节,中职英语教学应为高职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阶段则应成为中职阶段的继续与飞跃,两个阶段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语言工具。那么如何解决中高职英语教学脱节,缩短学生进入高职后对英语学习的适应期,是一个函待解决的大课题,需要有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英语教师的探索、实践与合作,需要广大高职生的投入与耐心,更需要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共同研究,文章仅从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对促进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进行有限的探索,希望能够为中高职英语的衔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笃勤.环境适应型评价模型及其在大学英语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7.

[3]Marzano,R.J.,Pickering,D.&McTighe,J.Assessing Student Outcomes:Performance Assessment Using Dimensions of Learn原ing Model[M].Alexandr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原riculum Development,1993.

[4]Montgomery,K.Authentic Assessment:A Guide for Elemen原tary Teachers[M].Person Education,Inc.,2001.

[5]郑文.关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元评价及其机制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6]王笃勤.基于真实性评价的高考英语试题研究[J].中国考试,2008(8).

[7]Walvoord,B.E.&Anderson,V.J.等级评分——学习和评价的有效工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Arter,J&McTighe,J.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9]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王笃勤.构建环境适应型英语学习评价模型[J].中国考试,2009(8).

[12]陈志旗.多元评价视角下的教学评价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1(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in combin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agricultural class,analyzes the reason of poor convergence phenomenon in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puts forward the evalua原tion system adapted to the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evaluation;join;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G648

A

2096-000X(2016)17-0246-02

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QZJ1506—001)

袁菊(1980,06-),女,汉族,广西玉林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李小宁(1972-),女,广西北流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高职英语教育及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体系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