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2016-03-19庞艳宾
庞艳宾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庞艳宾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有悠久的理论渊源,而且具有科学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当前,深入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思想,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当代价值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剖析了异化劳动的产生、发展与结果,揭示了异化劳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全面阐述了异化劳动的表现和内涵。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精神的异化理论,随后,费尔巴哈在扬弃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宗教异化理论,最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继承与发展前两者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是辩证运动不断发展的,它基于自身的纯无规定性,首先否定自己外化为具有规定性的自然界,然后从具有规定性的自然界否定自身进入主观精神层面,最后在自我意识中回归到自身,这即是一个自我异化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扬弃自我异化的辩证的历史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全部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是其自我运动各个不同环节的总和。
异化在费尔巴哈看来实质上是宗教的异化,他从人本学的直观唯物主义角度研究人的异化即宗教的异化,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其基本观点是:宗教异化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只是一种具有理性形式的宗教异化。费尔巴哈的进步在于将异化的主体归结为感性的人,认为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由于个体的人同自己类本质是矛盾的,类本质作为异化的客体成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他认为只有把被异化了的类本质复归于人自身,才能消灭宗教。
(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指出两者归根结底是一种唯心主义异化。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是具有辩证法性质的异化,这是其异化的合理因素,但由于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认为人本质的异化无非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所以扬弃异化不过是扬弃意识对象。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绝对精神异化批判为宗教异化的看法,但“费尔巴哈把否定的否定仅仅看作哲学同自身的矛盾,看作在否定神学之后又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同自身相对立而肯定的神学的哲学”[1]158,所以费尔巴哈不能够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宗教的本质,因为他不懂辩证法和实践,不可能彻底地否定和扬弃宗教。
马克思认为异化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感性对象化活动的人。现实中存在的劳动异化只能是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感性对象化活动的异化。马克思说:“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91由此可见,劳动的对象化不同于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虽然属于劳动的对象化,但是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劳动的对象化是人把自己劳动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对象,使之具有了人劳动的性质,劳动的对象化肯定了人的劳动的本质,而劳动异化则是人劳动本质的否定方面,因此他强调扬弃异化劳动并非扬弃劳动,而只是扬弃导致劳动异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总之,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理论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创立了科学的异化劳动理论。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他主要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以及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关系等方面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一)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经济事实为切入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首先,异化劳动最明显的表现是劳动产品和人的异化。劳动者在经济生产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对象,把对象加工成为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但是这些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体制中却归为资本家所有,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自己所拥有的产品相对越少,资本家却利用增加的财富扩大再生产,进而加大了对劳动者的压迫和统治。马克思所指的人的异化是人因自己的活动,导致自我否定,使自己失去了人的自由本质,而劳动产品和人的异化只是人的异化的表现。总之,人们在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过程中,劳动产品成为异于人们自身的对象。其次,异化劳动更深一层表现为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本身的异化,也就是劳动活动和人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劳动活动的异化表现为低层次基本的动物需求反倒让人获得存在感,原本属于人之本质力量的劳动反倒成了牲口的劳役。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本来应该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且尽情地体验生命的美感以及生活的意义,而非仅仅是动物式的维持生命的活动。但是在现实的生产中,他们仅仅只是动物式的生活,承受着生存的压力,不能进行自由的生产活动,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都受到了无尽的摧残。“在一个交换价值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中,人的一切活动都脱离了主体而独立存在,成了不受自己控制的异己力量,它直接把人变成经济社会过程的一个商品。”[2]这里劳动的异化表现为劳动活动成了压迫和统治人的东西。再次,马克思从具体过渡到抽象,由前两个层面的劳动异化推出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该与物质基础相脱离,可是却被外部力量控制,那么人也就丧失了自由自觉活动这个类本质。人们在进行异化劳动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现实中失去了自由的类本质,劳动成了人们不能忍受的力量,变成奴役人的异己力量,此时人的劳动的本质却变成了异于自己的本质,这明显地表现为本该属于动物的东西却成了人的东西,人失去了人作为人的自由本质,降低为动物。显然,异化劳动的前两个规定只是第三个规定的外在表现。最后,马克思点明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97-98马克思认为人的自我异化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的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他通过人与人相互异化、相互对抗的社会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异化,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抗关系。在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中,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是异化劳动的原因和根据,由异化劳动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规定得出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即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最后由异化劳动的前三个规定逻辑地得出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即人与人的异化。
(二)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运用内部批判,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自己的前提出发指出不合理的现象,“我们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用它自己的话指出,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降低为最贱的商品”[3],劳动者的工资与所付出的劳动是极其不相符合的。接着,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只是简单地把私有财产这一事实当成了绝对的必然,把某些既定事实孤立出来,抽象出来,当作普遍规律不加反思,不从其生成的角度来思考,最集中的表现是,国民经济学只把财富增值当作自己关心的问题,只把工人当作生产要素,却不关心完整的人及其存在方式。马克思则从关系过程性思维出发,把工人不当作物,而是当作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来理解。最后,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即异化劳动产生私有财产,而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若从时间顺序看,两者只能是同时发生的,但是马克思从逻辑上分析了过程优先于实体,无劳动则无财产,私有权则是空话,由此可见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相比更为根本,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马克思说,“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1]100。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自发分工是劳动异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4]。总之,马克思从人类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的角度研究了自发分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从而揭示了自发分工产生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带来了私有制,私有制又进一步实现了社会分工和劳动的异化。
(三)共产主义和异化劳动的关系
从经济制度上看,共产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消灭私有制。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问题的研究,阐明了私有制的历史起源,说明了私有制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从而得出了异化劳动即是产生私有制,又是扬弃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马克思说:“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运动中,即经济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1]120-121这是因为,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立是私有财产在经济运动中突出的表现,而“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1]106以私有财产的历史暂时性为理论出发点,从私有财产运动规律中引出共产主义,从异化劳动的产生追溯到人的本质的异化,进而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看到了自我异化的扬弃的历史必然性。只有积极努力地扬弃人本质的自我异化,才能够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1]120在马克思看来,积极扬弃就是只扬弃和消灭使劳动异化的生产方式,但并不扬弃和消灭对象化劳动本身。对象性的占有不是利己主义私人的占有,而是社会地联合起来的自由人的且为了社会目的的真正占有。人的本质的复归,并非让人回归到原始的简单状态,而是对人类之前发展产生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复归。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处理和解决人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产生出满足人的本质需求的自然界。共产主义也确证了人是社会真正的主体和本质所在,人本身是社会最高价值的体现,人与社会达到统一,人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首先科学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属性。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们就对自然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考察,这也促使自然界成为理论界的重要考察领域。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这说明人应该全面地拥有这个身体,但是工人却无法全面地拥有,其处境当然只能是异化的。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界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成为属人的满足人需要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从人类工业发展的历史及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揭示出自然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因为自然界不是旧唯物主义所指的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天然自然,而是经过人类的工业活动及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界,是人们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实践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实践使人与自然实现了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感性的对象化的关系,人们把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赋予了自然界,将自然界变成了属人的自然界。总之,自然界只有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成为真正属人的自然界,才能体现出实践性这一本质属性。
第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由。动物只有一个尺度,而人不仅具有动物的尺度,而且具有人自身的尺度,可以按美的规律和尺度来构造对象,让对象打上自己的烙印,体现自由自觉的本质及自己的生存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96,这是因为人在劳动中能够自由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意识的对象,而动物只能使自己的活动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的统一起来。人的本质是自由体现为人能以类为对象,人不仅追求现实的东西,而且追求可能性的现实化,动物受制于生物本能,显然不能把不断超越现实的普遍自由当作自己的对象。人和动物的区别成为人的本质,动物之不能成为人之所能。所以,以人自身的类为对象就意味着向自由的不断超越,对更美好的可能性的不断追求。从现实的劳动的层面看,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1]24由此可见,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活动就是社会的活动,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启示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异化也是因为在实践中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依赖某些异己力量,异化是历史的必然,是人为了实现自身、肯定自身而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导致的无奈结果。人不会无缘无故否定自己,否定中一定包含积极成果。那么,异化只能也必然通过自己创造的客观条件来扬弃。在我国社会中,异化劳动也存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如资源短缺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要科学地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指导,通过异化劳动来扬弃异化劳动,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在生产劳动中,坚持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一方面,社会要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人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环境。马克思所说的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不是强调自然界是人应该征服的对象,而是主张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存。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在改造自然界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理智地为后人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加大反腐力度,使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的腐败现象也日益凸显,国家在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的同时,人民也要树立法律法规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国家的治理,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社会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人在通过实践活动努力增强实践能力、扬弃劳动异化的同时,也应当从主体角度培养自身的感性,自觉抵制异化,反思异化劳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人类历史性的实践方式角度看,人在实践中为了生存不得不依赖于异己的力量,但人们由于实践能力的低下,只有在异化过程中,才能更多、更深刻地占有、掌握客观对象,才能提高实践能力而最终扬弃异化、实现自由。因为人不得不依赖对象,所以异化是人的自我异化,导致异化的活动多少包含着人的自由,从根本上看异化是由人类自身的内因导致的。从更深层面看,客观环境不会直接推动人的实践,感性的生存体验才可以,人对现实的理性认识也最终要建立在这种原始体验的基础上,人在理性层面可以被蒙骗,可以自欺欺人,可是直接的感性体验是最难以被欺骗、最难以异化的。因此,感性是反抗异化的最终力量,实现自由必须首先培育全面丰富的感觉能力。
结语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刻分析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本原因,科学阐明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以及与共产主义的关系,这对人类当今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异化劳动虽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应当努力提高实践能力,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发展应该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的落脚点,人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条件和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异化劳动的问题日渐凸显,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们处理和解决异化劳动问题,探索社会的发展道路以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M].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6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5.
[责任编辑:于洋]
作者简介:庞艳宾(1990-),女,山东聊城人,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收稿日期:2016-03-03
文章编号:1671-6183(2016)03-0010-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B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