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风趣和幽默

2016-03-19田雪鹰

邓小平研究 2016年2期

田雪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 100017)



邓小平的风趣和幽默

田雪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100017)

〔摘要〕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的风趣幽默,有时用来直接表达政治观点,有时作为一语双关的政治策略,有时用于严肃场合活跃气氛,有时用于沟通同志和亲友的情感。他的风趣幽默,展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风度。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家风范;风趣幽默

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幽默,不仅反映了他很高的智慧、教养和道德,更多地是体现他豁达的胸怀、高远的目光、政治家的机智,以及他轻松处理重大问题的语言艺术。对邓小平来说,风趣幽默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功用。

一、表达观点

邓小平的风趣幽默,在很多场合下,是他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一种方式。邓小平很严谨,平时沉默寡言。但他热爱生活,内心世界有乐观、风趣、活泼的一面。邓小平在面对重大原则问题时,很严肃,很认真,说话明快、干脆、直截了当。不过,在一些特殊场合,他也需要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委婉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样,既清楚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坚持了原则,又保持了政治气氛的轻松,给处理复杂问题留下余地,可谓一种高超的政治艺术。

1960年11月,毛泽东决定派刘少奇、邓小平率团参加81国共产党、工人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代表会议。会议召开前的9月,邓小平受党中央委派,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部分人员先到莫斯科,参加由26国党组成的会议文件起草委员会。这是为会议定基调做准备的会议。由于中苏两党在此前已经发生严重政治分歧,这次起草委员会注定是中苏两党高层一次思想交锋的会议,邓小平将面临苏联党领导人的挑战。果然,邓小平刚到莫斯科不久,赫鲁晓夫就在苏共中央的欢迎宴会上向邓小平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他说:“邓小平同志,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那个霍查老爱自搞一套,弄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是不团结,中国应该有个态度才对!”本来,中共中央是支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并且已经多次公开答复苏共中央,不同意苏共中央以势压人。赫鲁晓夫此时又提出这个问题,是明摆着的挑衅。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既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又要照顾气氛,尽量维持中苏两党表面客客气气的关系,不想与赫鲁晓夫公开撕破脸,于是,他用风趣的语言不慌不忙地回敬道:“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是个小党,但能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你们应该好好尊重人家才对,不应该随便向人家施压,你们是‘老大哥’嘛!”〔1〕邓小平这样讲,既揭破了苏共中央一贯把自己视为“老大哥”的事实,又表达了中共中央的观点,同时又非常风趣幽默,让赫鲁晓夫没有话说。

1972年,毛泽东鉴于林彪事件,对于“文化大革命”有所反思,想起用邓小平,他和周恩来商定,让邓小平回北京,回来之前,安排他在江西等地方参观。虽然邓小平已经被下放数年,此时也非常想复出为党工作,但他对“文化大革命”是反感的,对“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极左做法持否定态度。在参观井冈山时,他住在井冈山宾馆,晚上安排他观看电影《红灯记》。当由浩亮扮演的李玉和手提红灯出场时,邓小平对身边的同志说:“那个浩亮,不姓浩,姓钱!叫钱浩梁,‘文化大革命’他不要钱了!”〔2〕周围的同志听了邓小平的话,全都会心地笑了起来。邓小平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对一些极左做法的反对,既风趣幽默,又不露痕迹。

邓小平复出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同“四人帮”斗争,开始各方面的整顿工作。1975年,在周恩来病重期间,他代周恩来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继续领导整顿。他反对派性,努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作为毛泽东与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的毛远新多次向毛泽东讲邓小平的坏话,特别集中提到邓小平反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否定他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多次批评邓小平。为了让邓小平改变观点,站到拥护“文化大革命”立场上来,毛泽东提出,让邓小平主持一次政治局扩大会,做出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的评价性决议。但邓小平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不做违心事,不主持政治局会议作这种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但在当时政治情况下,邓小平不能与毛泽东公开决裂,也不愿意刺激毛泽东,便采取了一种风趣的回答方式,委婉地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遑论魏晋。”〔3〕他这种回答,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1979年,已经复出的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代表中国政府访问美国,与卡特总统进行会谈。中国和美国双方都知道,这实际上是两国高层的实质性会谈。两国虽然建交,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重大原则分歧。如何保持中美发展良好关系的势头,形成和谐气氛,又坚持中国方面的原则?邓小平用他的风趣机智做到了这一点。

邓小平与卡特第一次的会谈是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在会谈前的寒暄和闲谈中,卡特回忆说,我早就到过中国,1949年4月,我作为一名潜艇军官曾经到过青岛。卡特虽然是闲谈中这样说,但他的话触及了中国不愿意提到的过去在国际上没有地位,被大国欺负、压迫的历史,而且涉及中国主权——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不仅给蒋介石钱和武器,还派部队、尤其是派海军开到中国的领土上,给蒋介石以军事支持,但最终中国共产党打败了蒋介石。美国曾派军队开到中国领土上支持蒋介石的事,虽然已成过往,但无论何时,那都是侵犯中国主权的历史。邓小平面对卡特在这种场合说的这个话,不动声色地回应道:“我们的部队当时已经包围了那个城市。”〔4〕邓小平的回答,在风趣幽默中体现出他大政治家的智慧。第一,既不离卡特的话题,又是从另外角度的回应;第二,既不绕开中国人关注的主权问题,又回答得轻松;第三,既表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又回答得非常得体;第四,表达了中国政府在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的态度。坐在旁边的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听出了邓小平答话中的内涵,也顺水推舟地用风趣的话打圆场说:“那你们早就见过面?”邓小平笑着回应:“是的。”〔5〕邓小平用这种风趣幽默的方式,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又保持了中美之间改善关系的良好氛围。

就在这次邓小平与卡特的会谈结束后,有一大群记者在美国国务院的休息室围住邓小平发问,他们几乎同时提出一个范围特别大而又敏感的问题:你同卡特谈了些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邓小平采用幽默的方式回答:“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6〕

这种幽默的回答,既暂时避开了双方尚未谈成的敏感问题,又是以大而化之的话回答大而化之的问题,让记者们感到了邓小平的风趣。

党的十二大后,邓小平和陈云都认识到大批提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提出,要大批培养和提拔优秀年轻干部。要给他们搭一个轻便的梯子,让他们尽快上来。陈云对这件事极为关心,多次在中央提出要注意培养年轻干部,把他们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形成梯队。1983年6月30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提拔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大计,老同志要自觉认真正确地选拔接班人,诚心诚意培养他们,帮助他们,主动给他们让位。陈云讲完,邓小平接过话头表示:对陈云同志讲的,我不仅举双手赞成,还举双脚赞成,说着,坐在沙发上的邓小平把两只脚向上跷起。他做的这个动作,逗得与会同志哈哈大笑。〔7〕在这种开心的笑声中,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策,确定下来了。而邓小平用这种幽默方式表达他在重大问题上的观点,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又牢记不忘。

邓小平也时常用生动风趣的语言阐述重大问题和他的重要看法。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达,没有使用数字方式,没有过多的形容,而是只用了四个既风趣幽默又形象生动的字——“小康之家”。那是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时,大平正芳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面对这样的问题,邓小平略加思考,回答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8〕接着,邓小平提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一千美元的目标。邓小平这样回答,出乎大平正芳的意料。“小康之家”四个字,既包含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又是中国特殊道路的展示;既是中国发展目标的揭示,又包含谦逊之意,是幽默而又形象的一种表达。大平正芳和在场的人听后都笑了。他们都听明白了这四个字所包括的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幽默含蓄的回答是正确的,既封住了西方一些评论家的口,又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完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修正不切实际的方案,留下了回旋余地。

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一天吃午饭时,陪同的女儿邓楠和他打趣说:“对深圳人民来说,你是一朵大牡丹花,大家爱你!”邓小平立刻诙谐地回答:“我可不能一花独放。”邓小平的话,引起在场的人开怀大笑。大家感到,年近九十的邓小平还能这样机智,能对答这样富有幽默感的话,很不简单。但邓小平的话中还另有含意。他接下来说:“红花要有绿叶扶,没有绿叶花不好看。再说,绿叶还要接受阳光照射,通过光合作用给鲜花提供营养。”〔9〕邓小平紧接着幽默的话,讲出的这番道理,既深刻,又体现了邓小平的一贯主张,展现了他的一贯作风,让大家特别信服。

邓小平讲话,从不呆板,而是善于使用生动形象的词汇。这些词汇,既形象化又富有幽默感。例如,他把精简机构比喻为“消肿”、“拆庙搬菩萨”。再如,严厉打击犯罪时,邓小平表达敢于碰硬的决心时说:“就是老虎里头最大的东北虎也要管。”这些生动而又幽默的话,既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邓小平的主张,又让人难以忘怀。

二、一语双关

在不同场合下的机变和应对,是衡量一个政治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邓小平就善于在各种不同场合下临机应变,巧妙应对,展现出他大政治家的良好修养和高超斗争艺术。善于使用一语双关的幽默语言,就是邓小平绝妙的临机应变艺术之一。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在讨论中美两国开展合作时,许多情况下,对方都以美国法律禁止为由加以推托。而美国的法律多如牛毛,有全美通行的法律,有州的法律,有各种各样的单项法规,还有专门针对某种事务的特殊法律。邓小平对于美国法律多如牛毛,并且成了两国开展合作的障碍物,不以为然。在一次闲谈中,一向烟瘾很大的邓小平掏出一支“熊猫”牌香烟,却没有点燃,而是笑着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10〕卡特没有反应过来,简单而直接地回答:“没有。”接着还认真地说:“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州种植大量的烟草。”〔11〕邓小平听后显得十分开心,随即点燃香烟抽了起来。事后,卡特才明白邓小平此问,实为一语双关。表面上,是问美国有没有在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自己有没有吸烟的自由,但实质上,邓小平这句打趣的话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对美国法律体系的繁琐,很有看法。

也是在这次访问美国时,邓小平与卡特举行第三次会谈。卡特表示对中国当时某些限制性政策不理解,认为美国开放、自由,比中国的政策强。邓小平反应非常迅速,机智而又幽默地对卡特说:“如果你要我输送1000万中国人到美国来,那我是十分乐意的。”〔12〕邓小平此话,避开了话题的直接撞击,又不离话题,而是开“大玩笑”,直接提出中国向美国移民1000万美国能否承担的问题。这句话,可以说,直击美国的软肋,也表明了中国与美国国情不同,自然会采取不同政策的道理。这句一语双关的话,说得卡特心服口服,认同邓小平不同国家必然会有不同制度的观点。

还是在这次访问美国时,美国方面举行宴会招待邓小平。宴会中,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多喝了几杯,话也多了起来,他当众发表议论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其他所有国家。”他这番话,很不得体,也不符合宴会的和谐气氛,明显涉及中华民族自尊,带有挑衅性。布热津斯基话音刚落,宴会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转向邓小平,看他如何应对。邓小平沉稳而又淡然地回答道:“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13〕邓小平这个回答一语双关,既没有回答对方的话是对是错,避免与对方硬碰,又颇为自得,不露痕迹地维护了中华文明的尊严;既维护了宴会和谐的气氛,又展现了大国领袖很高的知识和涵养。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邓小平幽默中的智慧。

1984年10月10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联邦德国政府总理科尔一行。早在十年前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时就曾会见过科尔。这次见面,已过了十年,科尔感叹道:十年前我第一次访问中国,现在中国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你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邓小平幽默地回答道:我也有变化,长了十岁,都八十了。在场的人都被邓小平幽默的话逗笑了。当科尔问邓小平的长寿秘诀时,邓小平继续用幽默的话回答:我就是乐观。天塌下来也不要紧,我是小个子,天塌下来有你们大个子顶着。邓小平的话,一语双关,不仅形象地摆出科尔是大个子自己是小个子的事实,也展现了他胸怀坦荡,以乐观态度对待一切苦难的大政治家风度。邓小平的幽默顿时引起了全场的一片笑声。笑声落定后邓小平接着说:我耳朵不好使了,十年前没有这个问题,要说变化,这也是变化之一。这句幽默的话再次引起在场的人开心大笑。邓小平风趣机智的回答,使科尔感到了八十岁的邓小平机锋犹在,睿智犹存,从心里佩服邓小平。

1989年10月,在中国刚刚平息那场政治风波、中美关系异常严峻的时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来到中国,寻求改善关系。3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尼克松,称赞他是有眼光、胸襟开阔的政治家。邓小平就中美关系问题坦率地向尼克松谈了他的看法。会见后,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宴请尼克松,特意上了茅台酒。邓小平幽默地对尼克松说:“外交部最近搞了礼宾改革,规定吃饭不上茅台。我已经退下来了,今天咱们都是老百姓,可以不听他们的喽。”〔14〕这句幽默的话也是一语双关,讲的既是宴会上不上茅台酒的事,又是指我们都是退下来的政治家,现在做的是重要的幕后工作这个事实。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说过来说过去,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不能走回头路。在深圳的一天晚饭后,邓小平照例散步,散完步回宾馆时,陪同的深圳市负责人建议沿原路走回去。邓小平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15〕在他坚持下,他们沿着另外一条路走回宾馆。邓小平的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眼前散步回去走哪条路的事,另一方面也是用这句话再次强调他一路上的主张: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决不动摇。

三、活跃气氛

邓小平的风趣和幽默,往往在最紧张时刻,在应对重大问题时,活跃气氛,松弛同志们的神经,以便从容应对艰难的问题。还举1960年邓小平率团参加莫斯科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会议时的例子。那时,由于中苏两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争论激烈,情绪紧张。代表团的同志们回到住处时,也高兴不起来。但邓小平却与众不同,他在会上与苏方针锋相对,激烈争论,气氛相当紧张。但他只要一走出会议室,自己便不把刚才的事情当一回事,立即松弛下来,和中国代表团的同志们谈笑风生。邓小平见大家心情沉重,很不开心,理解大家的心情,经常讲些玩笑话,松弛大家的神经。当年和邓小平一起参加这次会议的翻译李越然回忆:邓小平知道他善于摹仿别人讲话,就特意让他在同志们吃饭时,摹仿伊拉克共产党的代表巴格达什的讲话。这个巴格达什跟着苏共,在会上谴责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指责中国共产党。他俄语讲得不怎么样,为了讨好苏共,却专门操俄语在会上发言,当他学着苏联的腔调指责中国共产党时,常常洋相百出,人们听他的发言时总是忍俊不禁。邓小平对李越然说:“小李,你给大家出个洋相,学学巴格达什讲话。”〔16〕于是,李越然便模仿起巴格达什的腔调和表情即席表演,他惟妙惟肖的样子引得一阵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大家的神经也松弛下来,代表团的气氛由此活跃起来。

1972年底,即将复出的邓小平到井冈山参观。因为邓小平当时的特殊身份,加上还是在“文革”期间,陪同的人都谨言慎行,显得很拘谨。邓小平却自然、轻松、随和。虽然话不多,却常有幽默之语。晚上吃饭,上来一道清炖鸡,但炖得很硬,用筷子夹不动,大家便都不去吃这只鸡了。邓小平却不管这些,他伸出双手掰下鸡腿来吃,边吃边风趣地说:“过去国际上有个规矩,吃鸡不能用手抓着吃。后来英国有个首相不知不觉用手拿着吃,也就打破了这个规矩。今天,我也就用手拿着吃了!”〔17〕邓小平的话把陪同的同志都逗乐,大家不再拘谨了,开始有说有笑,也都伸手掰下鸡肉来吃。陪同邓小平参观的同志们气氛开始活跃,感到和邓小平在一起,非常轻松愉快。

1987年,邓小平与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座谈。邓小平见大家坐定,便拿自己的烟让大家抽,其中有平时爱抽烟的,见邓小平年纪大了,关心他的身体,又是在这样的场合,便客气地说不吸烟。邓小平看透了大家的心情,笑着说:“你们都是好人,我有三个坏习惯:一个是抽烟,一个是喝酒,还有一个最不符合西方生活方式的,就是要有一个痰盂”。说着,他发现脚下的痰盂不见了,于是笑着说“准是服务员为我守秘密,放到背后了”〔18〕。大家哈哈大笑,服务员拿过痰盂放回前边。邓小平一番幽默的话,使气氛活跃起来,大家都不再拘谨,有什么就说什么,会议在轻松的氛围下开得很成功。

1988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来访的挪威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外交部副部长周南陪同会见。担任翻译的是后来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当时她还很年轻,是第一次担任高级领导人会谈翻译工作,不免有些紧张。在会谈前的轻松交谈中,挪威首相介绍自己年纪是48岁,邓小平向挪威首相说,我今年已经84岁了,该退休了……。但是傅莹一不留神,将84岁译成了48岁。在场的副外长周南听出了这一错误,当即告诉了邓小平。邓小平听后,不但没有批评傅莹,反而开怀大笑,他幽默地说道:“好呀,我有返老还童术,竟然一下子与布伦特兰夫人一样年轻喽。”〔19〕邓小平的幽默,立刻消除了尴尬局面,会谈的气氛也十分活跃轻松和谐友好。邓小平的宽容和包容,也使傅莹在此后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时乘坐电瓶车参观集中国名胜古迹于一体的世界最大微缩景区“锦绣中华”。邓小平走到中国民俗文化村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微缩景区参观时,见到华侨城负责人、香港中旅集团分公司总经理马志民,幽默地对他说:“我来了会不会影响你们今天的收入?”〔20〕马志民没有听出邓小平话的幽默,认真地回答:今天是照常对外开放,不会受影响。邓小平听后立刻笑了起来。陪同邓小平参观的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因为大家知道,邓小平来参观,只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只能增加收入,邓小平特意说这种反话,带有风趣幽默的意思。邓小平的幽默,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中国民俗文化村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也是在这次参观时,邓小平见到一片竹林,驻足观赏。植物园负责人向他介绍说,这是湖南微缩景区,湖南有各种竹子,还向邓小平讲述湘妃竹的典故。邓小平说:“成都竹子很多,有红的、黑的、紫的、黄的,也有方的。”在场有人接过话头说:这里有的竹子就是悄悄地从成都“弄”来的。于是,邓小平开玩笑说:“这也属知识产权问题啊,我是四川人,要你们赔偿啊。”〔21〕邓小平幽默的话,既把从四川弄来竹子当作湖南景区实物展览的尴尬事轻松绕过,又活跃了气氛,在场的人大笑之余,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同时感受到了邓小平的博大胸怀和幽默性格。

四、沟通情感

邓小平的风趣幽默,不仅是他智慧、机变的自然流露,展现他的人格魅力,在许多情况下,也起着沟通情感的作用。

邓小平的幽默,使老战友感到了邓小平的实在,也感到和他相处,自然轻松愉快。1961年9月,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9月15日,会议主要议程基本完成,连日紧张工作的邓小平想轻松一下,便于晚饭后让卓琳请李富春、陶铸和罗瑞卿几个老战友加牌友到他所住的267号别墅打麻将。李富春、陶铸、罗瑞卿等晚饭后先后到来时,邓小平早已在会客室麻将桌旁等候。见来的老牌友不止三位,便幽默地说:打麻将嘛,我可不讲啥子客气,先到有奖,先上桌先打,来晚了要罚,坐在旁边看。〔22〕邓小平的幽默使大家既感到邓小平的实在,又感到了他的幽默,在欢乐气氛中感情进一步加深。

邓小平和廖承志是老战友,见面经常开玩笑,二人的感情也很深。1981年初,美国总统里根的特使陈香梅和史蒂芬议员来华访问,邓小平和他们会见时,特意请陈香梅的舅舅廖承志陪同。中午,邓小平和他们共进午餐时,就开始和廖承志开玩笑,亲切地称廖承志为“肥仔”,还当着陈香梅的面说:“我要和肥仔的亲戚谈谈。”“肥仔”的亲戚,显然是指陈香梅,也是指刚刚的会谈在午饭时仍在继续。邓小平这种幽默的话,让作为美国总统代表的陈香梅听了感到亲切,理解到,如果不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战友,如果没有深厚的友谊,邓小平是不能这样随便称呼的。席间,邓小平边和廖承志交谈,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廖承志伸手向邓小平要烟抽。邓小平笑着对陈香梅说:你的舅舅有“气管炎”,你可晓得?陈香梅好生疑惑:我舅父不是好好的嘛,哪来的“气管炎”?正当陈香梅发愣之际,邓小平用手指着她舅母经普椿说:“妻管严”,一天只分配三根烟,不准多抽。他又来向我要烟了。你看,他的烟瘾和我差不多。不过,我没有人管,每天三包。邓小平与廖承志开玩笑时,还风趣地对陈香梅说:你来京之前,我就对你舅舅说过,他这个海外关系实在要得,怪不得有人要把他送进牛棚。哈哈……他是坐牢的专家,英国的牢,日本的牢,国民党的牢,共产党的牢,他都进去坐过了。了不起,了不起呀!〔23〕邓小平风趣幽默的话,显现了他与廖承志之间深深的战友情,也由此拉近了与陈香梅的关系。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期间,在广州和杨尚昆一家相会。邓小平与杨尚昆是六十多年的老战友,两家关系也相处很好,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和杨尚昆的女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杨尚昆的二儿子杨绍明是摄影师,曾就近给邓小平拍摄十几年照片,有时邓小平拍照全家福,也请杨绍明去拍照。两家人在一起,自然多了许多欢乐。邓小平和杨尚昆叙旧时,杨尚昆的二儿子杨绍明背着照相机走过来握着邓小平的手:“邓伯伯,新年好!”邓小平女儿邓榕介绍说:“他是全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呀!” 邓小平听后对杨尚昆说:“你们杨家有两个主席了!”〔24〕邓小平一句幽默的话,使两家人都大笑起来,在笑声中,两家人的感情更深了。

和自己家人相处,邓小平也不失幽默,幽默中,渗透着亲情,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渗透亲情,沟通情感。1939年9月,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延安和卓琳结婚。婚后不久,夫妻分别,卓琳问邓小平:“你回去以后可以给我写信吗?”邓小平反问:“写什么呀?”卓琳说:“就写写你每天都干了什么,还有写写……”卓琳的话还没说完,小平就痛快地答道:“要得!我让秘书写个底稿,印上十几份,每月寄给你一份。”邓小平幽默的话,把卓琳逗笑了,只好说:“那还是算了吧。”〔25〕20世纪50年代初,邓小平调北京工作。在飞机上,子女问他:在重庆大家叫你首长,到北京叫什么?邓小平用谐音回答:“在重庆叫首长(手掌),到北京叫脚掌。”〔26〕在邓小平幽默风趣的话语中,子女们感到了父亲的可爱和亲近。

邓小平喜欢看《体育报》,特别是喜欢看足球方面的消息。80年代末,《体育报》托喜爱摄影的邓小平女儿邓林拍摄一张邓小平看《体育报》的照片,邓林答应了。一天,她背着照相机,进父亲房间后,打开了屋子里所有的灯。邓小平感到奇怪,便问:为什么打开这么多灯?邓林说明了情况,邓小平颇为幽默地说:“我看你是拿我去赚稿费喽!”一句话把邓林也逗笑了。〔27〕接着,邓小平按照邓林的意思,配合默契,邓林很顺利地拍摄完毕,父亲的幽默和可爱也永远留在了她的心中。

参考文献:

〔1〕〔16〕〔22〕〔23〕孟红.邓小平的睿智与幽默[J].党史文苑,2012,(3):4-11.

〔2〕〔17〕〔18〕徐洪.机敏、睿智、风趣、豁达——浅谈邓小平同志幽默的语言艺术[EB/OL].http://www.Infsdx.com/newsgl/show/show.asp?id=383.

〔3〕霞飞.毛远新帮邓小平“转弯子”:“文革”应当三七开[EB/OL].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7468930.html.

〔4〕〔5〕〔6〕〔10〕〔11〕〔12〕〔13〕默少克.1979邓小平旋风[J].南方人物周刊,2012,(7).

〔7〕黄卫.晚年陈云与邓小平[J].中国新闻周刊,2015,713(7).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9〕〔15〕〔20〕〔21〕刘金田,张爱茹.走出中南海的邓小平[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24.

〔14〕李肇星.“我的博导”邓小平[J].秘书工作,2009,(7):16.

〔19〕吴志菲.傅莹:从外交女杰到人大发言人[N].中国民族报,2013-03-15(11).

〔24〕余玮,吴志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42.

〔25〕〔26〕余玮.邓小平、卓琳的8个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8-19(07).

〔27〕孟红.应对自如:盘点邓小平机智幽默的经典瞬间[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7241023.html.

(责任编辑王生胡学举)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2-0094-09

〔作者简介〕田雪鹰(1968),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编辑,主要从事党的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图书编辑出版以及新中国历史人物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