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形象学视阈下日本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以端午、中秋、新年三大传统节日为考察对象

2016-03-19王秋菊郭晓颖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稿本教科屈原

王秋菊 乔 禾 郭晓颖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1905年9月,日俄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标志着日俄战争正式结束,日本承袭俄国的权利,占领了我国辽东地区,随后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次年,扶植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逐步扩大对我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从1905年日本侵占辽东地区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四十年间,日本人非常重视对本国移民的汉语教育,而汉语教科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正是日本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体现。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作为“他者”而言的某一异国的形象。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家巴柔在《形象》中将形象学定义为:“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运作过程中对异国看法的总和。”(转自伍依兰,2009:155)具体到“中国形象”,一般认为是指外部公众、国际舆论和内部公众对中国各个方面(如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实力、国家地位、伦理价值导向等等)的主观印象和总体评价(杨华,2012:3)。本文主要考察殖民地时期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是国家的精神内涵和外部表现的统一体,传统文化正是支撑整个国家、人民的行为、观念和意识的精神支柱。正如人的行为方式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一样,文化像大脑一样支配着国家的行为,可以说文化是决定国家形象的最核心因素。汉语教科书是日本人对中国看法的载体,通过研究汉语教科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对于理解作为“他者”的中国的形象,即日本如何看待中国及中国文化有很大帮助。

形象学从进入中国发展至今,大多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展开研究,与比较文学形象学不同的是,跨文化形象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它还从文化习俗、政治制度和思维观念等角度研究异国形象。传统节日是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在别国眼中形象的重要依据。日本人对中国形象的认识也有一部分来源于中国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在日本人使用的汉语教科书中有大量的体现。

本文所择选的作为研究对象的教科书分别是“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1928年起出版的《初等支那语教科书(稿本)卷一至卷五》(以下简称《初等(稿本)》)、《初等支那语教科书(稿本)卷一至卷五 教师用》(以下简称《初等(稿本)教师用》)、1937年起出版的《初等支那语教科书 卷一至卷五》(以下简称《初等》)以及1936年起出版的《中等支那语教本 卷一至卷五》(以下简称《中等》)。“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在1921年12月由关东厅和满铁共同创立,1922年一月开始进行教科书编辑出版工作。当时的编委会委员分别是秩父固太郎、岸本恒重、白石宽等人,这些编辑者都具有一定的汉语教育经验。1938年7月“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改称“在满日本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这些汉语教材使用对象包括出生在中国的日本儿童和从日本移民来的儿童。其中,初等教材适用于普通小学四年级至高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中等教材适用于中学学生。本文选取中国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和“新年”进行考证分析,以考察窥见殖民地时期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一、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是仲夏的第一个午日,故称“端午”。对于中国端午节的来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五月正值初夏,旱灾、水灾等灾害频发,而且多发疫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防瘟避疫,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来到野外采摘营蒲和艾蒿带回家以求消灾,还有佩戴香囊、涂雄黄酒等防治疫病的习惯。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屈原的故事,屈原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来到汨罗江凭吊,将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防止鱼虾伤害屈原身体,而龙舟竞渡则被说成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进行的活动。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08)日本人在汉语教科书中描述端午节的内容如下:

五月五是端陽節 人都歇一天工 房簷兒上揷艾蒿 包粽子 煮雞蛋 小孩兒們帶五彩線 這都是中國多年的風俗

(南満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34:8)

《初等卷五》第六课端陽節,课文如下:

五月初五是端陽節又叫端午節 這天滿洲人都歇一天工 學校也放一天假 各家的門上都揷上蒲子艾子

母親包粽子煮雞蛋做好菜給我們吃 小孩兒們帶着五色線兒穿着新衣裳在外頭玩兒

街上很熱鬧來往的人很多 也有買東西的也有送禮的 大家臉上都有喜歡的樣子

(在満日本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41:11)

《中等卷三》第十课端陽節,课文如下:

端陽節就是五月初五 也叫端午節 這天各界都歇一天工 各舖子都結賬 學校也放一天假 家家兒都歡歡喜喜的過節

端陽節的頭幾天 各家都預備蒲子艾子揷在門上趕到了初五那一天 把粽子櫻桃和桑椹兒什麼的 供在神前 小孩兒們都帶着五色線或是香荷包 這都是從老年傳下的風俗

至於包粽子的風俗 出在屈原的故事 我們吃着粽子想起這個故事來 實在很有意思

新年和端陽節仲秋節 叫做三大節

(関東局在満教務部教科書編輯部,1941b:16)

在中国,端午节来源于纪念屈原的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提到端午自然会联想到屈原。但据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所以纪念屈原的说法并不十分可靠,二者之所以被联系起来恰恰是体现了中国人敬仰圣贤、赞美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日本人对这一典故也比较了解,《中等卷三》第九课单独作了讲解:

老年的時候兒 楚國有一個人名字呌屈原 他很誠實楚王特別重用他了 因為這個別的上官都很嫉恨他 可就對楚王說他不好

楚王信了他們的話 就把屈原罰到江南去了 屈原傷心的了不得 到底投在江裏死了

這天正是五月初五 後來楚國的人都很悲傷他每年到了那天 家家兒包粽子扔在江裏祭祀他 直到現在還有這個風俗

(関東局在満教務部教科書編輯部,1941b:15)

文本内部研究是形象研究的基础,它要回答的是形象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即一部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是怎样的?”(孟华,2000:5)由文学作品扩展到教科书中也是如此,即研究一本教科书中的“异国形象是怎样的”。分析教材可以发现,端午节的内容在三本教材中都有出现,并且对节日习俗及典故的描述非常详细,可见日本人对中国端午节的了解比较深入,一个完整的、丰满的中国端午节形象出现在了教科书中。

形象学研究中“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是不可分离的,特别是对于本国与异国文化相近的方面,异国形象常常被拿来与本国相比较。在端午节教学中,“言说自我”得到了体现,因端午节也是日本的非常重要的风俗节日,故教科书中列出了日本端午节的习俗与中国比较。《初等(稿本)卷五教师用》的教学注意事项中有如下内容:

「端陽節」ハ「五月節」「端午節」等トモ言フ。日本デハ軒ニ蓬ヲ挿シ、粽ヲ食スル習慣ハヨホド廢レタガ、鯉幟ヲ立テタリ武者人形ヲ飾ッタリ、粕餅ヲタベタリスルコトハ盛デアル。/“端阳节”也叫做“五月节”或“端午节”。在日本已经没有了插艾草和吃粽子的习惯,但挂鲤鱼旗、装饰武士人偶和吃粕饼等活动盛行。

(南満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31b:14)

不难看出,以上内容道出了中日端午节的异同。端午节也是日本的民俗五大节日之一,到了平安时代,宫廷中端午节的活动比较隆重,每逢五月初五,宫中人员都要采集营蒲、艾篙编织成各种制品献给天皇,此外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也与中国相同。后来,日本的粽子变成了用柏树叶包裹的年糕,柏树叶被认为有去旧迎新的寓意。

相比中国,日本的端午节还有插鲤鱼旗和装饰武士人偶的传统。在日本这一天同样也是男孩节,鲤鱼旗的寓意来自中国的“鲤鱼跳龙门”,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飞黄腾达。鲤鱼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大人们希望自己家的男孩有鲤鱼跳龙门那样的气魄,成长为勇敢坚强的武士。

二、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端午节、春节并称三大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而八月十五日又是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习俗主要有祭月和赏月。赏月大约起源于魏晋,到了唐宋开始盛行,咏月的诗篇数不胜数。与赏月不可分的就是吃月饼,这种象征团圆的食物时至今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以中秋节为教学内容的课文有如下几例:

《初等(稿本)卷四》第十四课《中秋節》,课文如下:

八月十五是甚麼節 是中秋節 這天做甚麼 家家兒都歇一天 晚上給月亮上供 上甚麼供 月餅果子甚麼的 學校不放假嗎 現在不放了

(南満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31a:15)

《中等卷三》第十八课中秋節,课文内容如下:

八月十五是個大節 呌做中秋節 這天家家兒都供上月亮馬兒吃月餅 各學校放假 各買賣鋪兒都歇工算賬 這是和五月節一個樣 可是比五月節熱鬧多了 因為時候兒好 人最高興

這天晚上的月亮 又圓又亮 一家子團圓取樂兒所以又叫團圓節

(関東局在満教務部教科書編輯部,1941b:29)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可以发现,有关中秋节的中国形象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上供、放假、赏月和团圆等。隐藏在这几个关键词下的是中国人期盼团圆、希望事事圆满的美好心愿。古代交通不便,背井离乡的人们很难回家团圆,于是把思乡之情寄托在“圆”的事物上,月亮神秘、浪漫的形象自然成为了最好的寄托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动人诗句久久流传。日本同样也有中秋节,习俗上与中国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说日本人表述中国形象的同时也是“言说自我”的过程。

中秋节由中国传入日本并保留下来,同样也是旧历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在日本又被称为“十五夜”,与中国一样也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这天的满月叫“中秋名月”,赏月叫做「月見」。平安时代初期,赏月的习俗传入日本,《古今集》 中就有与赏月相关的和歌。而祭月的习俗则是在室町时代以后才出现的,日本人在祭祀月亮时摆上芋头、红薯等,旁边装饰上灯笼。日本也有许多描写中秋赏月的文学作品,如松尾芭蕉著名的俳句「名月や池をめぐりて夜もすがら/中秋明月,绕池塘漫步整夜」。此外《万叶集》中有不少赏月题材的内容,如“十五月清亮,盼君共观赏,心中做何思,喜泛眉梢上”,“月里嫦娥在,婵娥倚桂枝,桂枝颜色变,应是红叶时”(转自江新兴,2005:97)。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祭祀月神的活动,教科书中也提到了中秋节要给月亮上供,如月饼、果子。值得注意的是,在《初等(稿本)卷四教师用》的教学注意事项中有这样一条:

供物ノ種類ハ地方ニヨッテ一定シナイガ、北平アタリデハ月餅ノ外ニ梨·苹果·石榴·杮子·葡萄·蘿蔔·枝豆·藕ヲ供ヘルサウデアル。挿繒ニハソレ等ノ物ガ悉ク描イテアル。/供奉的物品根据地区有所不同,北平周边除月饼外还习惯供奉梨、苹果、石榴、柿子、葡萄、萝卜、毛豆、藕等。插画中悉数描绘了这些物品。

(南満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30:24)

这条注意事项大致是说中秋节的供品根据地区不同有一定差异,北平周围有供奉梨、苹果、石榴、柿子、葡萄等水果的习俗。可见日本人在编写汉语教材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伪满洲国的风俗文化,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华北地区甚至整个中国,这也体现了日本殖民者的殖民野心。

三、新年

《东京梦华录》“除夕”记载:“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孟元老,2009:200)一年的最后一夜,即腊月三十,被称为“除夕”,在中国这一天的主要习俗有吃年夜饭、守岁等。第二天正月初一是新的一年,人们习惯走街串巷互相拜年。

《初等(稿本)卷三》中的第十六课已经出现了新年,由于适用学生年级尚低,所以没有出现汉字,而是以插图的形式出现,但在对应的教师用书《初等(稿本)卷三教师用》中有汉字讲解,内容如下:

到了年底了 家家兒都預備過年 貼對子 包餃子三十兒晚上放炸炮 大年初一拜年去

(南満洲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29:32)

《初等卷三》第十六课新年仍然以插图形式出现,但是这一版在插图旁配上了汉字,内容和《初等(稿本)卷三教师用》大致相同,只是将“大年初一拜年去”替换成了两句寒暄式的对话“新禧新禧 過年好啊同禧同禧 您過年好啊”(関東局在満教務部教科書編輯部,1940a:16)。

汉语对话和插图配合起来,使中国人拜年时的形象直观的跃然纸上。通过教材的修改也可以看出编纂者试图将教材生活化、口语化,力求教给日本人可以用得上的汉语。这一点在《中等卷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第三十一课题目为拜年,课文内容全部是以对话形式出现,并附有对联:

新禧新禧 新禧新禧 我給您拜年 不敢當 您過年好啊 好 您倒好 托福托福 您實在多禮 好說 我要跟您告假了 過年沒事罷 還得拜年去 那麼改天再見

恭賀新禧 開市大吉萬事亨通 車行千里人馬平安 出門見喜抬頭見喜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関東局在満教務部教科書編輯部,1941a:47)

与《中等卷二》的拜年对话相比,《中等卷三》第三十课则是更细致的描绘了新年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象,内容如下:

到了年底家家兒都預備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 呌做過小年兒 說是這天晚上灶王上天去 把這一家子的善惡都要報告報告

到了三十兒 各家兒的門上貼上對子 等到夜裡一兩點鐘的時候兒就接神 然後拜祖先再辭歲一晚放炸炮不睡覺

大年初一 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去 又到廟上燒香去

(関東局在満教務部教科書編輯部,1941b:48)

课文中除夕和元旦的贴对联、祭祖、守岁、放鞭炮、拜年和烧香等关键词栩栩如生的勾勒出了一个中国形象。日本也有相当于中国新年的「正月」「大晦日」,其习俗与中国也比较相似,如守夜等,不同的是日本寺庙会在零点敲钟,一般敲108下。此外还有在家中装饰门松、绳结和镜饼的习惯。与中国年夜饭类似的是日本的“御节料理”,这其实是过年之前做好的一种冷菜拼盘,,因为新年的头三天避免开火,所以「御节料理」就是供家人这三天食用。日本人有在新年吃河豚的习惯,河豚在日语中的发音与“福”相近,寄托了希望全年幸福的美好愿望。

更高学年用教材《中等卷五》的第三十三课新年,是一篇篇幅相对较长的对话,颇有趣味,内容如下:

……(前略)您在三十兒夜裡也一宿沒睡麼 嗐別提了 我近幾年來每到大年三十兒和平日一樣的睡大覺 沒想到兩個朋友來 叫我一定跟他們解悶兒去直到十二點多鐘纔囘來了 您怎麼樣年都拜完了麼嗐這幾年自從改了陽曆我就不打算拜年了 然而我不去人家可是照舊的到我這兒拜年哪 這麼一囘拜倒顯着麻煩了 我這兒也是那麼着但是我拿定主意了 除了本家至親有長輩的地方兒不得不去一趟其餘的也不管疎親慢友一律寄賀年片兒去

(在満日本教育會教科書編輯部,1940b:75)

课文谈到新年如何度过时,文中人物说到“我近幾年來每到大年三十兒和平日一樣的睡大覺”、“這幾年自從改了陽曆我就不打算拜年了”、“不管疎親慢友一律寄賀年片兒去”,这是对新时期中国形象的重新认识。因《中等卷五》出版于1940年,所以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发生改变也不足为奇,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不再像十多年前恪守传统习俗,而是对传统节日表现出了淡化的倾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传统节日地位的变化。而当今社会的现状,可以说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传统习俗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时至今日,许多中国曾经的传统都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是快节奏的生活和对效率的追求。

四、结语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窥见日本殖民地汉语教育的特色。分析国家传统文化的形象可以最直接地把握住整个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核。日本教科书当中对中国形象描绘的同时,其实也在描绘日本自身形象,在比较中向日本学生灌输中国形象,以期用易懂且印象深刻的教学方式让日本人融入中国社会。

日本殖民者这样做的目的,无外乎是为了通过殖民教育这重要的一环,巩固其在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本文通过对殖民地汉语教材的研究,探明了日本殖民地汉语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揭示了其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日本政府大力鼓励日本人移民至伪满洲国,宣传伪满洲国是日本新的国土,以实现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扩大殖民统治的野心。然而这一切只是军国主义者的黄粱一梦,随着日本政府的无条件投降,日本殖民者的野心全部化为泡影,历史一次次的证明,对外侵略绝不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之道。

猜你喜欢

稿本教科屈原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严摇恺
——教科双馨铸丰碑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铜川市印台区教科体系统“五个再一遍”推动扫黑除恶问题整改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天一阁藏三种目录稿本提要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屈原送米
厘清思路巧统筹 专业行政两兼顾—以学校德育主任工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