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策略分析
2016-03-19蔺锐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2
蔺锐(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2)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策略分析
蔺锐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文章根据笔者实际从业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意义、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升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视阈;大学生;道德教育
Abstract: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author and relative materials, three parts were discussed. They were consisted of the innovate significance,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innovate tactics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angle of New media visual threshold. And the paper was to help improve the working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new media visual threshold; universit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主要依托网络、移动、数字技术。手机、互联网、3G技术等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也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具备中心化、参与性、自主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现代伦理意识、思想观念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新媒体的蓬勃兴起,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亦带来了挑战。新媒体视阈中,如何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蓬勃兴起,在思维方式、道德判断、现代伦理意识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而言,新媒体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新媒体视阈中,如何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论述了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意义;而后分析了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策略,旨在提供参考。
一、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意义
(一)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
新媒体的存在,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以往的道德教育理念、方式等受到了强烈冲击,其不再局限于“线下”,而是转变为“线上”,换句话说,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开展可随时随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交互性有所加强。以往的道德教育模式属于“填鸭式”教学方式范畴,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一味地传授、讲解道德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新媒体的兴起弥补了传统道德教育的不足,其教学的双向性,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新媒体具有广泛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1],其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优良平台。新媒体摆脱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并使得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动态取代静态)。此外,新媒体在为道德教育提供信息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选择更具多样性。
(二)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在改善大学生情感交流形式、提高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非凡的作用。新媒体视阈下,以往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创新道德教育模式是必然选择。教学理念、内容、方式等的积极变革,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颇有益处。
(三)推动德育现代化进程
新媒体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社会及教育环境、学生思维等。因此,我国高校务必要科学创新道德教育,以更好地促进生构建了数字化虚拟空间,催生出网民、大V等新型社会群体。其中,大学生在上述社会群体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行为及思想观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因此,改革、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尤为必要。
二、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利用新媒体进行道德教育的意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时并未主动利用新媒体,即教育者缺乏利用新媒体教学的意识[2]。新媒体视阈下,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且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由此可见,道德教育还是属于照本宣科范畴,其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此外,教师应用新媒体的技能十分匮乏,在不理解、掌握新媒体技术基础上,无法正确、彻底发挥其的价值。在道德教育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其对新媒体了解甚微,因而缺乏利用新媒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更无法认识到道德教育对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非凡意义。
其次,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及形式单一。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及形式呈现出单一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单一的道德教育内容:教育者使用的教育内容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其除了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知识较为滞后,且缺乏整合新媒体资源有效手段。与此同时,道德教育内容在正面、系统引导内容方面较为匮乏,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因很多对问题而困惑;单一的道德教育形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各个角落。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道德教育依旧局限于课堂、教室,且教育形式及方法依旧沿用以前的。
最后,新媒体环境较为繁杂。毋庸置疑,新媒体既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又给其带来了挑战。由此可知,新媒体所构建的环境具备多元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此外,新媒体提供的内容良莠不齐[3]。当面临大量信息资源时,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分析、判断、选择而苦恼。众所周知,青年人好奇心、接受及学习能力较强,在各种诱惑的影响下,其极易形成扭曲的道德观,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三、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道德教育理念
理念在道德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新媒体视阈中,我国教育者须及时创新道德教育理念,也就是说,积极转变道德教育观。毋庸置疑,新媒体将会在未来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教育者须加大对其的关注、应用力度,借助微信、博客、飞信、微博等平台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4]。然而,道德教育理念并未发生深层次改变,教育者对新媒体的利用仅流于形式。据统计,很多教育者将新媒体等同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只是简单的上传一些教育事例、文章、图片等。此外,大多数教育者就采用传统教育理念、方法,漠视了新媒体在创新教育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积极效应。新媒体视阈下,教育者需将传统及新媒体教育模式、道德教育及新媒体思想有机结合,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对道德教育理念、形式、内容等进行合理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
(二)创新道德教育模式
近年来,人们对新媒体的重视度愈来愈高,大学生亦是如此。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用户主要群体,其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情感交流形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新媒体并不具备学校、家庭、社会所蕴含的教育价值[5]。众所周知,道德教育牵涉范围广,其与群体活动、实践教育、耳濡目染等存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新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以往的道德教育,两者皆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须将传统及新媒体道德教育模式有机结合,以形成“两维一体”道德教育模式。所谓的“两维一体”道德教育模式指的是在实现基础道德教育目标之上利用新媒体对道德教育空间加以扩宽,从而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并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
(三)创新道德教育内容
内容质量对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至关重要。广大道德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以丰富、创新教育内容。1.增强创新道德教育内容的意识,注重发展的正面性、多元性及个性化。与此同时,将大学生、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期望与现代道德教育理念有机结合,以提升道德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加强创新道德教育方式的力度。经研究发现,道德教育具备引导、传播的特点,为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教育,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以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四)创新道德教育途径
对于道德教育途径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重视并加大创新道德教育内容的力度,积极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化,强化道德教育现代化意识,满足社会、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期望,以提升道德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注重数字电视、网络、移动手机等道德教育途径的应用[6],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手机APP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对推动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加强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自古以来,教育者在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的综合素质、执教能力等对开展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及适应新媒体环境,加强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高校可通过采取开设新媒体技术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组织教育者参观学习等措施以强化教育者主动利用新媒体的意识及提高教育者利用新媒体的专业技能,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
(六)优化道德教育环境
就优化道德教育环境而言,笔者建议从以下内容着手:充分利用新媒体创设的机遇,勇敢面对其带来的挑战。优化道德教育环境的首要任务是避免大学生接触负面、消极信息,确保其道德教育培养、发展免受影响及制约。在实际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并在道德教育中充分体现其注重创新、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政府联动机制[7]。另外,加强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力度,充分挖掘、利用其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以发展、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而提高道德教育成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道德教育而言,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高校教育者须积极转变道德教育理念、内容、形式等,在理解、掌握应用新媒体技巧基础上,通过采用创新道德教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模式、创新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道德教育途径、加强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有效策略,以满足大学生求知需求,进而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思勤途.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5,7:49.
[3]董志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52-53.
[4]任晓菲.大众传媒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5]刘兴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
[6]张涛.网络视阈中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7]孟培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2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