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19孙玉山张国成庞永杰苏玉民

高教学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领域

孙玉山 张国成庞永杰 苏玉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孙玉山 张国成*庞永杰 苏玉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日渐显露,这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整体素质提高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团队式导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当前的一种客观需求,而另一方面通过团队式导师培养,更有利于研究生群体整体数量的提高。文章对基于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模式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这4年间,我国的研究生规模从36.4万增加到了50万[2]。这一统计表明,最近几年我国的研究生增幅还是比较快的。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对与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当然,这里面也需要研究生自身的努力,但是导师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对与研究生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是以单导师制为主,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对与研究生的培养以及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与论文指导,都有导师一人完成。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多的研究生群体需要更多的导师指导,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现状,另一方面单一的导师制培养由于不同的导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不一样,很容易成为制约研究生群体素质提高的因素。所以,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如何提高导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整体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团队式的导师培养模式,把同一学科或者相似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团队,通过团队来实现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样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根据不同导师的研究风格而又不同的受益,同时也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研究视野,对于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单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点

(一)师生比例失调,导师数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目前,随着我国的社会需求和高校改革,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一直在有序扩大,这导致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各高校的导师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但相比较于研究生的增长规模来看,导师的增长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研究生的增长速度的。这就造成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与导师的比例严重失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师生比例已经达到了1:15[3],这还只是平均水平,在一些相对比较热门的专业,有的导师要带二三十个研究生。这种情况下,导师一方面还要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精力自然不够用。这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学习质量。一方面导师带这么多研究生,而又要忙于教学工作或者学术科研工作,还要处理自己的私人事务,部分导师还兼任着行政职务或者其他的社会职务,所以很多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那么多研究生,品行端正负责任的导师会保证与每个研究生进行会面,并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但是很多导师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太忙,直接将自己指导的学生托管给了其他课题组的导师帮忙代管,或者直接安排一些高年级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代低年级的学生。这样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单导师制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研究生的知识需求

单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导师只能将自己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者未来某一研究方向的知识进行灌输,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与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只学习掌握单一的某一领域的或者某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与渗透越来越明显,而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要求越来越细,不同学科间,不同领域间学科界限正在逐渐消失。这样一来对于研究生交叉性学科知识的掌握要求就越来越高。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虽然各个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具备极深的学科素养与知识储备,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研究自己的学科领域思维方式以及学术视野都仅限于所研究的学科内,这就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研究生要求的交叉性学科知识的掌握。所以这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严重的阻碍[5]。

二、基于团队式导师培养研究生模式探讨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团队式导师培养模式越来受到重视。这种培养模式是指,在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按照学科相近的原则,把不同研究领域或课题组的导师集合起来组成一个导师团队群体。这样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这个导师团队进行培养,不论是学生的学术素养还是学术视野都会受到极大的提高。

(一)研究生导师团队组建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尽管每一位导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是有所建树的,但是毕竟由于长时间的专注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专业知识都更倾向于自己的研究领域[6]。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构建导师团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领域内的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学术视野,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组建这样一个由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风格的导师团队组合中,每一导师都可以在这个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精神影响每一位研究生学习者,这样一来在团队内一名导师可以同时带几名研究生进行指导工作,而每一名研究生又可以同时获得不同的导师指导,这样既减轻了导师繁重的工作压力同时又使研究生对不同领的知识进行了了解,并且避免了传统的单一的导师培养模式的影响,可以从不同导师的研究精神、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素养上进行学习,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习与培养。

(二)完善导师团队的管理制度

在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组建了完整的导师团队之后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导师培养团队的有序运行。由于在团队导师的组建过程中多数导师都是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或者课题组,甚至有些导师都是来自于不同学校,部分导师同时也兼任其他导师团队的导师,那么这样一来如果没有有效的秩序进行管理,必然会导致导师团队的管理混乱。所以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制度,各个成员的职责与关系进行明确,同时完善团队中的激励评估机制,做好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

1.明确团队导师中的成员职责

在导师团队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研究生的管理培养目标。在导师团队内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选好团队负责人。而团队导师的负责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于研究生的详细的培养规划和操作方案,并负责培养方案的具体落实与监督。团队负责人应该对于研究生的团队培养的总体方向进行把握,并当团队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能够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德行化解矛盾,协调并维护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7]。

2.完善对于导师评价管理机制

在导师团队的组建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导师评估和管理机制,一方面评价不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效果,并进行评优激励。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的评优激励制度中,往往侧重于对成员个人的评价与激励,而忽略了对于团队整体的评价机制。而且这同时还造成的一种现象是团队成员之间为了能获得评优,相互勾心斗角,角逐利益,非常不利于团队中合作意识的培养。这样的团队往往就像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可言。所以在进行评优制度制定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处理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成员之间因为某一问题发生分歧的时候。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追求自由,而且每一位导师都是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权威,其学术观点应该获得尊重[8]。所以在团队管理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应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意识,将团队打造成一直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培养团队。

三、结束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掌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采用团队导师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团队式的导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学科间甚至是不同领域间的专业知识,有利于研究生对交叉知识的掌握;而另一方面,研究生可以在团队导师内接受不同风格的导师,在学术研究态度以及研究技能上可以有很大提高。这必然为学生将来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1]苏菁,江丰.基于导师团队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8:62-63.

[2]陈军,曹群辉.团队式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4,02:239-241.

[3]许永旺,张良.导师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5:22+28.

[4]宋建.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初探[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04:85-88.

[5]莫坷,赵君.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5:133-136.

[6]曹艳,陈科力,黄必胜.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5,23:347-348.

[7]王红霞,刘倩倩.构建和谐的导师团队提高军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9:244-246.

[8]倪艳波,张立霞,金昌洙,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01:54-57.

In recent years,graduate enrollment scale increasing,in this case the traditional single tutor training mode of inadaptability appears gradually,it is also good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improve caused seri-ous obstacles.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problem,the team mentor training model came into being.This training mode on the one hand is an objective demand,and on the other hand,through the team mentor training,more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model,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and system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training;tutor team;model study

C961

A

2096-000X(2016)22-0210-02

孙玉山(197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

张国成(1983-),男,讲师,研究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领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