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2016-03-19刘莉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家庭大学生

刘莉莉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辽宁 营口 115000)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刘莉莉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辽宁 营口 115000)

摘要大学生失信已经严重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已迫在眉睫。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抄袭、伪造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求职简历造假等诚信缺失现象有上升趋势。其发生既有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力度不够、社会负面现象造成的因素,也与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配合有关。因此,必须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形成全方位、全人员合力,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大多数家长在子女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十分重视各种教育,一旦子女上了大学之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开始懈怠,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这就使得家庭教育走入了“误区”,诚信教育亦是如此。

1.家长对子女缺乏全面的了解

在成为大学生之前,他们多数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上学、放学由父母接送,零花钱在可控范围之内,父母每天都可以观察到孩子的细微变化;他们一旦上了大学,则离开了父母的视线,就像脱缰的野马,会呈现出另一个自己:他们开始说谎,如放假时间、去哪玩、生活费不够的原因等;学会了为自己考虑多些,父母的辛苦和社会的责任抛之脑后;学会了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等。再加上一些家长也没有注意到孩子在成长中已经发生改变,没有做到及时引导,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从而出现了失信的现象。

2.家庭教育难以实施,教育效果无法保证

家长的自身素质不大相同,对子女的教育侧重点也各有迥异,相应的做法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一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放养”,他们从来不对孩子说这说那,所以孩子正确处事的标准出现失衡;二是家长是孩子的“后台”,看见子女的失信现象不仅不给予教育,反而为子女做挡箭牌,做后盾,助长了不良习气的滋升;三是简单粗暴式管理,一些家长对子女的不诚实现象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棒子炖肉”,还打着“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是孝子”的理由,这样不仅没有更正孩子身上的缺点,反而适得其反加剧了孩子犯错误的频率。

3.家长对子女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

初上大学,他们的年龄多在18、19岁,法律意义上来说,他们已是成年人了,不少家长认为可以不用操心费力了。但是,家长不能忽视一些实际问题的存在,18、19岁的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很简单,衣食无忧,只考虑学习就行;他们的社会经历单纯,几乎是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补习班,与他们相处的无非是老师、同学、亲戚等简单的社会关系,很少遇见困难和挫折,人际交往比较单一,承受能力也较差。家长没有考虑到大学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小社会,与高中以前的学校是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没有意识到子女不可能永远在校园里生活,他们要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对于做什么、怎么做,如何适应和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由此可见,在家庭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校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教育的阶段性、远景性和持久性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传道”放于首位讲究的就是让学校给学生做人之道的重要性[1]。

高校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提升道德水平的重要阵地,诚信教育是高校基础道德中最起码的一项内容,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未能充分重视导致诚信缺失现象产生[2]。

第一,重视不够。目前,部分高校教育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尤其是大学生诚信教育,没有一个长期的目标,也未能因人而异,而是上面下命令或者重大节日(如学雷锋日)学校就掀起诚信教育的热潮,之后就无声无息。第二,方法简单,内容不够丰富。高校在诚信教育领域中往往是内容理论性和原则性较强,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缺少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第三,管理和制度不严密。高校的诚信教育一般无专人负责,专业教师只负责授业,班主任或辅导员责任不明确,大学生在这种体制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信问题,即使出现问题也没有一个相应的制度去约束,久而久之,对于诚信教育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第四,教育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的诚信教育还停留在不说谎、讲文明的状态,而“专业考试枪手”“信用卡还款”“就业合同的违约”等等都没有列入高校德育工作的体系中。

(三)社会的负面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社会现象,如官场上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经济上假冒商品的泛滥;社会风气的低迷、人情淡薄等。这些负面现象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大学生诚信观选择的迷失。这些社会负面现象时时刻刻都“感染”着大学生,他们对社会很陌生,缺乏社会经验,面对这些不良现象虽然也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愤怒之意,但最终还是无力改变,久而久之,其思想就会出现偏差,而思想的偏差又会导致行为选择的矛盾。

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当年农家”,一起组成了小岗村的红色旅游矩阵。而这并非小岗旅游品牌的全部。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农旅融合、生态发展等核心主题,小岗村积极推进“旅游+”工程。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

常言道:父母是启蒙老师,学校是求知的殿堂,社会是锤炼人的舞台,这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了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教育和管理。为了建构一个良好的的诚信环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必须做到资源整合。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3]。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是诚信重建的前提

教育离不开环境,环境要与现行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样的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因此,营造一个国家讲诚信、民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环境非常必要。

第一,社会教育责任重大,逐步净化社会环境。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乃至社会都要重视引导,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首先,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要把诚信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对诚信行为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公益公告、体现正能量的电影、电视剧等教育手段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其次,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政府行为。党政干部要改变各种作风,依法行政,如政府部门的办事透明度、事务公开、民众心声公开等等社会举措,逐步改变民众对政府的不良印象,弘扬真、善、美,打击各种不良风气,逐步净化社会环境,还大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

第二,学校教育是中心,保持良好的环境态势。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的阵地,几年来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但是学校毕竟与社会有一步之遥,因此高校要保持原有的健康氛围,采取有效手段抵制不良风气在学校滋生。首先,优化课堂教育教学环境。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在教师队伍中形成诚信氛围、学术氛围,要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其次,创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加强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在集体中的生活乐趣;感受到与人和睦相处的幸福感;体会与人合作的成就感,这样就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减少失信与人的事情发生。

第三,家庭教育是基础,建立和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基础。家长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因此,家长不要因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就改变教育的初衷。家长要认清诚信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同样是家长的教育义务。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要给予正确的解释或指导,同时还要带动子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为孩子营造一个平等、友爱、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健康成长。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把大学生教育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是诚信重建的重点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要做到资源整合,建构一个诚信教育体系,就要创新教育模式,研究重建诚信缺失的教育对策,利用一切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教育因素,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一,目标一致,互相支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学校内外沟通,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上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围绕一个目标,同步进行、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诚信教育不是哪个单一的教育组织所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保持一致,以诚实守信为教育目标,通过微信、家长一封信、家长见面会、特殊学生家访的形式,建立一个诚信教育网络,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接受着学校、社会、家庭的监督。

第二,加强管理。一要加强对家长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家长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从家长做起,坚持诚信原则,排除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错误观念;教师要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自身做起,践行“八荣八耻”,确保学术、科研的真实性。二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任何教师都要各司其职,做到全员管理,对于优秀的学生采取表奖,对于违纪学生要根据校纪校规从严处理。

第三,创建新的教育模式。一是被动教育转向主动接受。注重大学生自身约束力的教育,做到诚信教育入脑、入心,通过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明确诚信的的内涵,唤醒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改变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真正做到自觉的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交往和学习。二是由科技手段和方法代替古板的教育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拓宽教育的领域,改变单一的说教、填鸭方法,采用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等多种形式,让诚信教育无处不在,四处开花结果。三是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过渡。学校是学生学知识、长技能的场所,社会是学生检验自身能否生存、如何做事、做人的大熔炉。要想使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做到请进来、走出去、大联合、齐治理的管理模式,才能达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资源整合的目的,才能形成一个诚信教育网络,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心灵洗涤,才能有一个科学、健康向上的行为。

(三)制定完善的制度是诚信重建的保证

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制度尚不完善,因此,要逐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设立监督部门,制定相关奖惩制度。

首先,建立诚信、失信档案。诚信失信档案的建立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档案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要真实记录大学生个人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各种成绩、获奖、参与社会实践、申请助学贷款和学费上缴等情况。档案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个体有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掌握。其次,建立诚信测评体系。根据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学校、社会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和监督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对大学生诚信记录档案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诚信分数[4]。在校内,它是学生评优获奖、入党、发放助学贷款的一个重要考核依据;走入社会,它又是求职升迁、银行信贷的考核标准。这就使诚信变成了无形的资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再次,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在高校中评选各种奖、助学金、助学贷款资格和各种评优评先都要以诚信档案为依据,实行失信学生一票否决制度。诚信奖惩制度的建立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诚信教育辅助手段,这样无形中会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形成一种约束力,鼓励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性,从而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5]。

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他们做到资源的整合,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有效性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岳云强,马佳星.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学理论,2009(26):142-144.

[2] 邬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22-123.

[3] 才忠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17):74-75.

[4] 于振海.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72-73.

[5] 那海燕.关于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与诚信教育的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7):56.

(责任编辑:刘士义)

The trinity of school,family,socie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system

LIU Lili

(DepartmentofArt,Yingk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YingkouLiaoning115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cases of students’ dishonesty increased year by year,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To carry out the credit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imminent.Due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 and build integrity education system by establishing the trinity of school,family and society.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honesty education;school;family;social system

收稿日期2015-12-12

作者简介刘莉莉(1974-),女,辽宁阜新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6)01-0093-04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家庭大学生
家庭“煮”夫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恋练有词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考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