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孟頫与《酒德颂》

2016-03-19王连起

紫禁城 2016年2期
关键词:赵孟頫行书故宫博物院

王连起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当代在中国古代书法、绘画及碑帖三个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的专家



赵孟頫与《酒德颂》

王连起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当代在中国古代书法、绘画及碑帖三个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的专家

《酒德颂》是魏晋诗人、「饮坛北斗」刘伶所创作的一篇骈文,也是他存世唯一一篇文章。刘伶放荡不羁,以酒量、酒德、酒疯闻世,《酒德颂》以颂酒为名,其实却是作者自己超脱世俗与礼法的个性表达。元人书家赵孟頫非常欣赏此文并亲笔录写,赵氏个人境遇的苦闷使其借《酒德颂》以抒胸臆,如同醉酒的刘伶,赵孟頫亦沉浸在《酒德颂》中,向往着刘伶的不羁与洒脱。以下王连起先生便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结合史诗与作品实例,为我们讲解赵孟頫与《酒德颂》。

赵孟頫写《酒德颂》的初衷

赵孟頫,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文物鉴赏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年)开始入仕元朝。其特殊的出身地位和社会环境,使他成为一个很精明、很机警、很谨慎、很有心计的人。这从他入仕后不久即看透元朝廷内部矛盾重重而借病乞归,最终得以全身而退就可以得窥一二。

赵孟頫曾经说过,自己喝一点酒马上就醉了,所以他是一个不太擅长喝酒的人。那么赵孟頫为什么要写《酒德颂》呢?当时,赵孟頫以楷、行著称于世,兼之名满天下,向其求字的人很多。所以他就经常挑自己喜欢的文章写后赠人,有很多都是背着写的。我们看到赵孟頫写的作品里时有缺字落字,或是有的文字跟我们看到的其他版本不一样。这有的是因为文章的版本问题,主要还是因为那是赵孟頫背着写的,难免有错漏。这篇《酒德颂》应该是赵孟頫比较喜欢的文章。因为赵孟頫对六朝的人很有情感,尤其喜欢竹林七贤。嵆康的《绝交书》他写过好几遍,清宫就收藏过三件赵孟頫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当然其中有他人的再临本。嵆康的《绝交书》最能反映六朝时代的人不与统治者合流的思想,因为那个时代的统治者让人觉得太虚伪了。而赵孟頫写《绝交书》、《酒德颂》,也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系,他是用古人来比附自己,在拿六朝人的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元 赵孟頫 行书酒德颂卷(局部)纵二八・五厘米 横六五・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在赵孟頫生活的时代,他一定是很苦闷的。因为元朝统治者蒙古人相对汉人来说是异族,而赵孟頫作为宋朝的宗室之后,却做了元朝的官。所以他知道,当时人们对他肯定就有看法,对他的气节一定会加以质疑,后来的人也一定会骂他。那么,明知如此的赵孟頫为什么还要当入仕元朝呢?

其实年轻时赵孟頫是受了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想要出来做一番事业,就一定要出仕。但是赵宋王朝太腐败了,既没有能中兴的人,也没有能守业的人。所以,他在《岳鄂王墓》诗中说:「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在《和姚子敬怀秋五首》中又说:「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臣愧谢安。」

元 赵孟頫 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局部)纵二一・八厘米 横二五四・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在赵孟頫二十三岁的时候就亡了。十年以后的至元二十三年他三十三岁的时候出仕,那时其实是被强迫的。当时元世祖命人到江南「搜访遗逸」,赵孟頫当然是个「遗逸」,但这个「访」对一些人来说主要是「搜」。在这之前曾经有两次别人要他做官,他都跑了或拒绝了。但这一次他没办法了。所以关于赵孟頫做官的问题,要从特定的历史环境来认识,他给郭右之的信,真迹尚存世间,他说「此次应酬失宜,遂有远役之忧」。他到大都后给朋友的诗中也说到「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同他一起被搜访到大都的还有道学家吴澄,虞集所撰的吴澄行状说这次搜访是「强起」,但到大都后就被放还了。但赵孟頫与其他人不一样,由不得他本人做主。元朝廷给赵孟頫的谥文中说:「非世皇有公平广大之度,则无以网罗胜国之贤,非公有博雅渊深之学,则不能藻饰太平之美。」他的出身和才能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元朝廷是不会放过他的。

但是赵孟頫思想受陈亮、叶适等经济适用派学者的影响,跟空讲理的程朱是有区别的,赵孟頫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元仁宗讲赵孟頫有七大优点,但是没有讲到他有政治才能,其实他在政治经济上很有思想的。元世祖让他论「至元钞」,他讲经济货币贬值问题,这些后来都应验了。另外他还不顾地位低下,利用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积极参与铲除权相桑哥的活动。

但是很快赵孟頫就发现,尽管他的见解和活动赢得了元世祖的宠信,但同时也招致了元朝蒙古贵族们的嫉恨和排斥。在朝五年,他逐渐认识到:「岂知佐理自有材,勉强尽粹终无补。」他想做事,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是不能施展抱负的,这种心情一直是矛盾的。后来他就要求外放,再后来就告假。四十二岁以后只要不是朝廷来征召他,他都不主动回去上任,而且做一段时间官他就告假。所以赵孟頫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贪图富贵而留恋官场,只不过是「自知世事都无补,无奈君恩不许归」。

况且,南宋那么多人入仕元朝,只有赵孟頫受到指责,这恐怕还是从赵宋家天下的角度出发的。但是对于胸怀治国抱负的赵孟頫来说,难道仅因为他是宋朝宗室,就该为腐朽的南宋政权做殉葬品吗?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纵二八・三厘米 横七五・五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赵孟頫书法认知的误区

有人说「字如其人」,于是将赵孟頫的变节和他书法的姿媚联系起来。这其实不是很科学。

首先,书法是借助一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媒体,但是又要有一些严格规定,所以才又叫「法书」,是有法度的书法,不是随便写的。

因此要讲用笔、结体、章法、气韵。要是没有艺术完全是自己涂鸦,那么无法经住历史的淘洗了。如果完全不讲章法,只是为了发泄情感而写,那你看颜真卿的《祭侄稿》,的确是充分流露感情的作品,但里面有一行四个带门字框的字,四个「门」字的勾都不一样,所以说还是有章法的。再看真正张旭、怀素的狂草也都有法度,这和胡涂乱抹可完全是两回事儿。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像悲剧里表演哭,但并不是真的嚎。当然这里面有的人就驾驭的就好一些,有的人则差一些。

其次,字本身的柔媚只是一种风格。

举两个例子:比如说王铎,他是个真正变节过的(先仕明后仕清)。但是他的字学颜、柳,很刚猛,一点也不见软媚。

再看唐朝的名臣褚遂良,当年唐高宗李治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他是三个顾命大臣之一。皇帝做得不对,谁来出面反对呢?这三个顾命大臣,一个是皇帝的舅舅长孙无忌,褚遂良对他说你不能去,你去了皇帝要还是不同意,就变成不尊重长辈了。另一个是徐绩(徐懋功),褚遂良又说,你也不能去,你是开国功臣,你去皇上不听,就是对功臣不敬。我是晚辈,我去!他前去谏言,坚决反对。武则天在帘子后面说「劈杀同撩」!他后来被贬官,死在了路上。他为人非常正直,但是字却很柔媚,如「簪花美女,不胜罗旖」。所以赵孟頫的字里有姿媚风格的一类,但不能完全说明他的性格。

再次,赵孟頫的书法里不光是姿媚一种面貌,这是受了钟繇的影响。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有三体书法,即铭石书、章程书、行狎书,叫「钟繇三体」。他根据用途不同,使用的书体也不同:写碑用铭石书,用当时最有法则的隶书以示庄重;章程书是一种摆脱隶意向楷书过渡的书体,用于写文章给皇帝打报告;写诗文书札就用行狎书,属于行书、草书。赵孟頫也是这样:写碑就注重大气庄严,写小楷就讲究结体姿媚让人看着舒服,写行草诗文书札就性情纵放。所以姿媚只是其中一种书法风格。

最后,尤其在清朝,很多人出于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转而攻击仕元的赵孟頫,贬低他的书法称「奴书」。抛开民族情绪不说,他们其实有很多人实际是「指桑骂槐」。这个「指桑骂槐」可不是引申义,而是本意。他们真的是把桑树当成了槐树来骂。因为赵孟頫的假字太多,还有很多刻本,要么刻的就是假赵字,要么刻得不好。于是在过去很多研究书法的人都没有见过赵孟頫的真迹,看的都是刻本,甚至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赵孟頫的字,结果学的全是假字。他们却指着假的赵孟頫,骂他的字不好。

元 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纵三五・八厘米 横二八三・八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元 赵孟頫 洛神赋册(局部)每页纵二五・七厘米 横一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兼谈书法鉴定要领

鉴定一个人的书法最重要的就是熟悉。这种熟悉,主要是就其笔法特征、风格面貌而言的。研究的越细,对比的越细,就越清楚。

正所谓「见书如见人」,有的人不认识,只见过一面,过个三五年就想不起来了。但是熟人过几年就算再有变化,也还是能认得。

鉴定书法和看人一样,要看他学谁。宋的皇族基本上都学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赵构的书法。赵构的书法曾经学过黄庭坚,金朝人为了搞间谍活动找人模仿他的笔迹,于是他又学米芾,最后只学二王。而面貌很像智永。

赵孟頫早年也是这样,他四十三、四岁以前是早年,留下的字很少。那时候他的楷书学钟繇、萧子云,还学过《定鼎碑》。也就是说他学过魏碑。这点连很多论碑学、帖学的人都不知道。但他学魏碑不是死学那些笨笨的地方,而是把它融会贯通了。现在两个赵孟頫大字碑—《三门记》、《三清殿记》都有魏碑的遗韵。同时他的行草书是学二王,学智永。从他早年的字可以看到他也学过颜真卿、米芾。所以他早年的字可以讲是楷书不如行书,行书不如草书。楷书厚重到有些笨拙,但是其《保姆砖》早年的题跋就非常灵动了。那时候由于他学魏晋,所以不但不浮华,而且还显得有些重拙。

赵孟頫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间达到他艺术的第一高峰。这个时期他专门注重学「二王」、学《兰亭》,这个时期赵孟頫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非常的漂亮、姿媚、鲜活。虽然姿媚的笔法也掩盖了有些结体还没有十分到家的地方,但是跟死学刻本的那些书家大不相同的是赵孟頫把古人笔法写活了,而不是死学。晚明人、清朝人写的很多字是死气沉沉的,他们学碑帖,都追求写出木板味、石刻味来,甚至要写出风化的味来。美其名曰:金石气。在书法上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常常有人说一个人写的字「有劲」,什么叫有劲?没劲?其实书法艺术是靠你对书法的掌握熟练程度、对艺术的领悟,通过笔头的软毫转化出来的,或雄壮或姿媚,或灵秀。而不是用生力气写出来。还有人说王羲之看儿子写字,突然去拔他的笔,一拔没拔动,就说这孩子写字还行。编这故事的人很糊涂,古人已经指出:要真这样,你到军营里找壮汉去写字不就得了吗?写字要的是指腕灵活,这样才能表现书法的艺术性。赵孟頫写字最难得的就是灵动、有生气。清朝人多以雄强论书,但举的例证多为拙朴类六朝北碑。其实很多字是状如生铁,二王、褚、赵的字有些是柔,大部是软、弱,所谓百炼钢绕指柔。

元 赵孟頫 行书千字文卷(局部)纵二六・五厘米 横三七三・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从五十四、五岁到六十岁时是

在继续摸索,所以有时候字会写肥一点,像《洛神赋》;也有时候会瘦点,像《万寿曲》。

六十岁以后,肥瘦比较适中,又达到了一个稳定的高峰,可谓「人书俱老」。他又借鉴了李邕(李北海)。书法从姿媚变成了遒媚,增加了苍劲的力度。这个时期创作的《胆巴碑》、小楷《道德经》、《酒德颂》,不管是笔法,还是结构都已结炉火纯青。而且赵孟頫非常严谨,他到死之前的作品都尽量努力保持自己的间架结构,这是别人做不到的。

这些还只是粗分,分得细了,三五年就能有所区别。但是不管赵孟頫的早年、中年、晚年,钟繇的三体书,即不同用处,用不同书体,有不同的风格,这点对他一直有影响。所以他即便到了晚年,行书、小楷也还是姿媚的,还是漂亮的。

元 赵孟頫 小楷书道德经卷(局部)纵二四・五厘米 横六一八・八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书画鉴定第一要看得多,第二要资料掌握得充分,第三要有好记性,第四要动脑子。还有一点,就是有明白、真懂的人在初学阶段能给以指导。

当然,其他的辅助鉴定方法也很重要,比如纸色、款识、印章、题跋等等。要是不懂,鉴定的时候就要吃亏。

在用笔上赵孟頫比较讲究。元朝另一个大书家鲜于枢对用笔就不大讲究,赵孟頫就曾经写信批评他。赵字的特点就表现在笔法的精致和丰富上,如果没有称手的纸笔,这个特点就表现不出来。赵孟頫书法中凡是写横都是非常轻的以点入划,不像现在总爱把笔画画得圆头圆脑的,不见锋棱。其实古人的碑也不是这样,出现圆润的笔画都是因为风化,或刻碑没刻好。有的人一辈子没看见过墨迹,还以为都是这样呢。赵孟頫能看到很多前人的真迹,所以讲究笔法,对笔也讲究。他不用太软的笔,太软的笔对于表现细微的变化很难,因为它弹性小。

对《酒德颂》的评价

赵孟頫的书法能留到现在的真迹不多,但在大书法家中,还是属于多的,这里精品很多。故宫博物院收藏赵孟頫书法作品是全世界最多的,都是一级品文物。应该说每件作品都很好,但是各人的爱好有所不同。比如启功先生讲究书法间架结构,把用笔搁在第二位。所以他觉得最好的赵孟頫书法作品楷书是《胆巴碑》,行书是《千字文》,因为它们结体严谨而又挺拔劲俏。

徐邦达先生则特别讲究姿媚和笔法的变化。他最喜欢就是行书《洛神赋》,因为写得比较丰润圆活,姿态婀娜而点画精美,可谓兼有众美。

我综合了一下两位老师的喜好,认为《酒德颂》是肥不没骨,瘦不露筋,比较适中,既有大王书的秀美,又具有小王书的洒脱,却又纯为本家面目。所以文彭在帖后跋中说:「信手拈来,头头是佛,若必曰『兰亭』,恐不必以此论松雪。」今人论书说,赵学晋就是晋,学唐就是唐,如果不是没见过赵书真迹,就是以耳代目。过去没有影印技术,墨迹又基本归入皇家內府,一般人见不到真迹,今天情况变了,认识也要跟进。(本文转引自《紫禁城》二〇〇七年第四期,有删节。原文题目为《王连起谈赵孟頫与〈酒德颂〉》,由对王连起先生的访谈编辑整理而成,非本人亲笔所撰。)

猜你喜欢

赵孟頫行书故宫博物院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脚踏实地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