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南海博弈设定为一场“持久战”
2016-03-18宋晓军
宋晓军
3月上旬,美国不仅派出了包括核动力航母和战略轰炸机在内的大型武器平台前往南海,而且军方和情报界高官还密集放话大谈中国在南海对美国利益的潜在“军事挑战”。在这样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一些朋友总是要问:中、美在南海的博弈会不会引发一场局部冲突?对于这样的提问,我一般都是从财政和国防预算开支的视角给出我自己的回答:中国军方应该将中、美在南海博弈设定为一场“持久战”。
首先,看一下2月9日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7财年联邦预算中的整体国防预算支出(基础预算+海外应急行动+核武器开发+对外军事援助),为6320亿美元,不仅比他2016财年向国会所提交的6342亿美元下降了22亿美元,而且整体国防预算占全部联邦预算的比例也比2016财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为15%。同时,医保支出占联邦支出的比例却增加了1个百分点,为1.17万亿美元,占联邦支出的28%。此外,考虑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者要求提高国防预算理由大都是提高退伍军人福利,奥巴马在他所提交的2017财年预算中,将退伍军人福利支出较2016财年提高了132亿美元,为1790亿美元。很显然,至少奥巴马在提交2017财年预算时,更多考虑的是其国内总统大选年的政治生态,而并非是想要在一个核大国周边与这个核大国打一场不依赖核武器的常规局部战争。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要想选择后者,只能通过增加国防预算来实现。
2月20日,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训练编队在南海某海域组织红蓝实兵实弹对抗演练。图为海军武汉舰对前方近距离不明目标进行反潜火箭打击
接下来,再看3月5日中国政府向全国人大提交的2016年财政预算。其中中央一般预算支出为8.5885万亿元人民币,扣除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外,中央本级预算支出为2.7355万亿元人民币。在中央本级预算支出中的国防预算支出为9540.54亿元人民币,仅占中央一般预算支出8.5885万亿元人民币的11%。国防预算支出虽然较2016年增长了7.6%,但不仅是5年来增幅首次下降到了个位数,而且在中央本级预算的几项支出中,增幅除了比“三公”经费高出7.6个百分点和比公共安全支出高出2.3个百分点外,均低于外交支出(8.8%)、科学技术支出(9.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7%)和债务付息支出(15.1%)。由此可见,中国也没有打算像40多年前的苏联一样,趁美国的力量收缩之时一味地以军事实力扩张的方式准备在周边抢占“地盘”。
事实上,从中美两国的财政和国防预算开支上看,双方都并没有做好在南海地区打一场“对决”式局部战争的军事准备。其实从两国的财政和国防预算开支的结构上看,双方财政资源配置的重点都还是偏重在国内。而对于扩大自身军事控制范围所需的新型武器平台、成熟的战术和熟练的军事人才的资金投入,双方还是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从这点上看,美国军方和情报界高官近期对中国在南海的潜在“军事挑战”的密集放话,实际上是对实现美国“冷战”后在全球公域进入、存在并控制的无限制目标经费需求的一种喊话。换句话说,美国军方和情报界的潜台词是:只要政府拿出足够的国防预算支出,军方就能通过强化自身的战备状态、兵力结构、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和持久的作战能力,成功地遏制中国可能在南海构成的所谓“军事挑战”。
现在的问题是,今后中国将如何在财政资源趋紧的情况下,更加高效地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改革,争取将美国军方和情报界希望并在下届政府执政时有可能实施的定向军事遏制措施变得效率更低或无效。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军方应该将未来中、美在南海的博弈设定为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