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在《蝴蝶君》中的再现

2016-03-18王菲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颠覆陌生化

摘 要: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华裔戏剧家,以《蝴蝶君》(M. Butterfly)蜚声海内外。他在戏剧中巧妙地实践了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戏剧理论,成功颠覆西方经典歌剧《蝴蝶夫人》。本文拟从间离效果的视角解读《蝴蝶君》,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对黄哲伦戏剧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蝴蝶君》 黄哲伦 间离效果 陌生化 颠覆

处于边缘地位的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中获得一席之地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华裔戏剧是朝气蓬勃的美国华裔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戏剧家黄哲伦凭借代表作《蝴蝶君》奠定了其在美国华裔戏剧界的领军地位。他在该剧中巧妙运用布莱希特“间离效果”戏剧理论,成功颠覆西方经典歌剧《蝴蝶夫人》。剧作家在主题与情节设置、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应用间离手段,使该剧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戏剧效果,也契合了美国多元文化的审美观。

一、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

布莱希特是德国深孚众望的戏剧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戏剧表演思想。他的审美理想是通过戏剧帮助观众批判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变世界。因此布莱希特反对在舞台上制造“生活幻觉”,产生所谓的舞台魔力。他希望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冷静而客观地看待舞台上所表演的故事,并对故事做出自己的判断。为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剔除掉一切有可能阻碍观众理智分析的因素。因此通过刻意拉大观众与舞台之间的距离,产生“间离效果”,促使观众对舞台建立起一个主观分析的立场。为打断观众与舞台之间的情感联系,破除观众对于“第四堵墙”所造就的舞台幻境的依赖而达到间离的效果,布莱希特要求演员始终与剧中所扮演的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求演员自己的感情不要与角色的感情完全一致,从而做到演员与角色相区分。布莱希特在这里显然是想通过演员“坦白承认是在演戏”进而使观众以一种清醒的批判态度对待剧中角色,实现戏剧的社会批判功能。①

而要实现间离效果,一方面要引导演员既表演好角色又不完全融入角色;另一方面要帮助观众从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关系中抽离出来,打破既有的审美惯性,达到既关注舞台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目的。观众在欣赏舞台戏剧时,不仅会有耳目一新的新奇之感,更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思考剧作家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本文拟从间离效果的视角,解读《蝴蝶君》,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对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影响。

二、间离效果在《蝴蝶君》中的再现

《蝴蝶君》是黄哲伦的代表作,1988年2月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剧院首演,同年3月又在纽约的百老汇公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黄哲伦更是凭借此剧赢得了包括素有美国戏剧界“奥斯卡”之称的托尼奖的年度最佳剧作奖等诸多奖项。由于《蝴蝶君》成功地赢得了美国主流戏剧界的认可,黄哲伦也跻身为美国戏剧史上声誉最高的华裔剧作家之一。

1.间离效果在情节设置上的再现。《蝴蝶君》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前法国外交官加利马尔的回忆为主线,追溯了他与中国京剧演员宋丽伶的交往过程。该剧巧妙地借助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闻名世界的歌剧《蝴蝶夫人》,却又彻底地颠覆了《蝴蝶夫人》。《蝴蝶夫人》讲述的是温顺可人的东方女性巧巧桑无怨无悔地爱上了残忍薄情的西方男性平克顿,甘愿为其奉献一切,但仍被无情地抛弃,以致最终绝望自杀。黄哲伦利用了这个西方观众极其熟悉的故事,但完全颠倒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蝴蝶君》中自认为找到了自己的“蝴蝶夫人”的西方男子加利马尔深深迷恋上中国京剧男旦宋丽伶所扮演的蝴蝶夫人。当最后宋丽伶褪下自己的衣衫,向加利马尔展现其真正的男性身份时,加利马尔痛苦而绝望地选择了自杀。似曾相识的剧情所产生的距离感,既打破了西方观众原有的心理预期,又突出了戏剧重建东西方关系的主题。在西方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西方和东方的关系犹如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西方人一直主观地认定东方人偏女性化,性情温和,顺从依附于强健如猛男的西方。黄哲伦成功运用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戏剧理论,对众所周知的《蝴蝶夫人》进行陌生化处理,颠覆了原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这样不仅解构了西方观众心目中像蝴蝶夫人一样的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而且也成功颠倒了原有的东西方从属关系。观众在错愕之余,也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早已熟知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关系,从而引发更为深层次的思考。

正如评论家林英敏(Amy Ling)在《蝴蝶图像的起源》中所写:“虽然蝴蝶在每次演出中都自杀,却永远活在西方舞台及西方想象中,一再被人处理,一再死去。这种殖民式的图像至今百年,为时已久。如今该是让它永远安息,允许亚裔女人主动倾听她的声音的时候了。”{2}

2.间离效果在戏剧表演形式上的再现。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在这部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戏剧中引人注目,黄哲伦在戏剧的表演形式上也融入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批评家迈克尔·比灵顿(Michael Billington)认为该剧“将日本的歌舞伎、中国的京剧和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等诸种因素揉入皇家宫廷的艺术文本之内”{3}。该剧1988年版的导演约翰·德克斯特(John Dexter)创造性地理解了剧作家的意图。他和黄哲伦都坦言自己受到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影响。对此,黄哲伦直言道:“我曾一度对布莱希特的观点非常感兴趣,我曾经吸收了一些他的做法。”{4}导演德克斯特也承认:“日本能剧和布莱希特是我的灵感之源。”{5}

与西方传统戏剧中道具员都隐身于后台的做法完全不同,《蝴蝶君》中身着黑衣的道具员会根据剧情的需要,径直走上舞台,与台上或台下的演员一起推移屏风、搬动桌椅、帮助其他角色更换戏服。道具员还会扛着绘有不同标志的旗帜,向观众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比如,道具员扛起写有法国标语的大旗出现在屏风前面的中心舞台,就是要向观众表明此时的故事发生在60年代后期混乱的巴黎。道具员的有意上场,使得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开始形成,彻底打破舞台幻觉的设定,促使观众瞬时抽离剧情,独立而能动地思考剧情。

布莱希特戏剧的核心观念就是把观众从仅“关心主人公遭遇”转换到思考“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上来。{6}布莱希特最突出和最强调的便是“思考”,激发观众思考,让观众从思考中获得教育。这一点在《蝴蝶君》的舞台表演中亦有体现。不速之客陈女士的突然来访,戏剧性地打断了宋丽伶与加利马尔在宋丽伶的住处相见的一场戏。加利马尔吃惊地问宋丽伶:“她为什么一定要进来?”宋丽伶回答说:“雷讷,好好想想,如果没有她,大家怎么能看懂这场戏呢?”{7}这里的“大家”,明显是在指示观众。栩栩如生的表演幻觉被打破,提醒观众表演的虚假本性。加利马尔接着又走向观众,评说道:“现在,你们会明白为什么我的故事会让那么多人感到有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嗤之以鼻。请设法以我的观点来理解,我们都是时代和所在地的囚徒。”{8}在这里演员跳出角色,直接向观众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他们期待随着剧情的进展会得到逐步解答的问题。

随着加利马尔的下场,剧情转换为宋丽伶与陈女士的秘密会见,宋丽伶向陈女士传递从加利马尔那里搜集来的军事情报。此时,宋丽伶的男性身份得以展现。当陈女士下场,加利马尔又上场时,宋丽伶提醒他说:“请继续你的幻想”{9},于是扮演加利马尔的演员继续表演。这样的表演形式会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演戏”感。叙述者的身份使得演员在表演时不可能将自己和角色完全地融合起来,而是“用奇异的目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表演”。演员根据剧情,不断跳进、跳出封闭式的表演状态中,以不同的身份面对观众。演员与角色的分离强调了演员是在表演,是在被观众观看。当戏剧的高潮来临之时,当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之时,角色身份的突然转换会骤然打断观众继续投入情感的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黄哲伦有意让角色以第三者的身份在剧中或发表议论,或对自我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阐述剧作家的创作意图,又有助于刻画剧中人物的内心和推动剧情的发展,达到深化戏剧主题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一系列间离手法的运用,黄哲伦在舞台和观众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观众不是盲目地投入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带着一定距离去批判地观看舞台上的演出,重新思考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关系。戏剧的最后一幕,身着巧巧桑和服的加利马尔呼喊着“蝴蝶”的名字,至死都没有放弃对东方的幻想;而换上了男装的宋丽伶则用鄙夷的目光冷冷地看着舞台上慢慢死去的加利马尔。普契尼歌剧中原本为爱献祭的可怜东方女子在《蝴蝶君》中变成了一个对东方女子充满蒙昧幻想的西方男子;原本抛弃爱人的冷酷西方男子则变成了一个睿智的东方男子。加利马尔和宋丽伶角色关系的对调让观众将司空见惯的西方对东方的强势从理所当然的范畴提升到重新认知的层面。西方殖民者习惯用男性来代表自己,用女性来代表被殖民的东方。通过占有东方女性、阉割东方男性,达到弱化东方、殖民东方的目的。但黄哲伦在《蝴蝶君》中,通过应用间离效果,巧妙地击碎了西方观众脑海中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批判了西方对东方由来已久的幻想,深刻地突出了戏剧颠覆原有东西方从属关系的主题。

① 冯蔷薇:《关于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几点认识》,见厉震林:《转型之痒——戏剧影视文学研究的再度现代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7}{8}{9} [美]黄哲伦:《蝴蝶君》,纽约剧作家剧本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第78页,第80页。

{2} [美]林英敏:《蝴蝶图像的起源》,见何文敬、单德兴:《再现政治与华裔美国文学》,台北中研院欧美所1996年版,第208页。

{3} 都文伟:《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5页。

{4} [美]大卫·萨夫然:《他们自己的话》,纽约戏剧通讯团体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5} [美]彼得·沙弗:《对剧本的一个注释》,纽约爱文图书出版公司1974年版,第9页。

{6} 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作 者:王菲,文学硕士,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美国华裔文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颠覆陌生化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从九届夏季奥运,看媒体报道模式第三次被“颠覆”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陌生化”现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马的象征意义探究
强大的女性&羸弱的男性:《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的性别颠覆研究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奇观电影对影像本体论的颠覆与重构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