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党性强化路径研究
2016-03-18王燕芳邓志宏
◇王燕芳 邓志宏*
流程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党性强化路径研究
◇王燕芳 邓志宏*
大学生党员培养体现的是一个系统的质量控制过程,要求在发展党员的流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将一位普通大学生培养成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然而,受到社会转型过程中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环境较为混杂,大学生党员培养充满着各种干扰和挑战。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流程管理的设计和监管,增强党员发展流程的规范性和严密性,通过细节管理的严格质量控制,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素养。
大学生;党员发展;党性质量;流程管理
高校作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阵地,承担着教育和培养新一代青年党员的历史责任。发展合格的大学生党员,不仅能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更是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够后继有人、继而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党员流程管理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为了更细致准确掌握发展大学生党员流程管理现状,更好地进行党员流程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笔者在某高校进行了专项调研,发放调查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受调研学生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专业范围文、理、医、工兼有。按被调研者身份,中共党员(含预备)占39.9%;入党重点发展对象占8%;入党积极分子占39.5%;入党申请人占4.2%;共青团员占7.6%;其他占0.8%。
经过调研,得知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过程存在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对待大学生党员培养的考察标准设置上,文、理、医、工等专业不具有明显差异性,学生所持的意见和观点普遍都比较集中。二是在对待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上,大学生普遍赞成设置硬性指标和党团群体的推荐,反对不设置量化指标,反对仅凭个人的主观推荐和选拔。三是在对待大学生党员不同发展流程阶段的具体标准上,出现普遍倾向“最低标准”的现象。被调查对象倾向选择给出的最低标准选项,反映了大学生对入党准入障碍和评价标准的明显担忧。四是在对待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方式和模式上,普遍倾向“最无压力”手段。被调查对象倾向选择最容易实现和最无压力的选项,反映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惰性。
大学生党员培养最突出的问题是数量和质量失衡[1]。事实上,并不是说发展的大学生党员普遍质量不高,通常能够发展为党员的大学生,在群体中基本属于相对优秀的[2],但发展的部分学生党员素养不高,从而降低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就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新发展党员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大致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入党动机考察不透彻,难以把握其真实动机
大学生入党动机是最难把握和判断的主观因素。一些大学生并不具备纯洁的入党动机和组织信仰,但能够通过很好的伪装加以隐瞒。在应对党校培训和政策理论学习上,大学生也能够凭借很好的记忆力轻松过关,取得合格分数。入党动机不纯粹,在本次调研中也得到反映。被调查对象选择“为了就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占36.4%,“热爱党,希望自己更先进”占18.8%,“个人身份标识,增加含金量”占15.9%,“共产主义的精神信仰”和“跟风入党,因为大家都在申请”占比都是13%。
(二)既有制度执行不严,考察标准不科学严谨
大学生党员发展是有明确的规定和步骤的。中共中央办公厅2014年5月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各高校也相应制定了发展党员相关的工作指引。可是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实际工作中,很多规定得不到严格执行,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有的为求简便,人为合并发展流程;个别发展流程间,各层次考察难易度区分不明显,标准趋同;在程序执行上也不细致,责任人界定不清晰,缺乏监督执行。被调查对象认为“考察标准不科学,考察程序不严谨”占比27.3%;“发展程序不公开,程序设置不合理”占比22.3%。
(三)考察流于形式,培养不够深入
考察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考察是进行党性质量把控的重要流程管理环节。但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在党支部考察和群众评议中,入党介绍人和同学通常只讲优点、少讲缺点,考察不严格,考察不出问题、走形式,考察意见千篇一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例如,在预备党员考察阶段,42.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对发展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不到位,比较经验化”;30.5%的认为“党员大会比较随意,形式化或不够公开民主”;22.6%的认为“思想汇报等材料的提交把关不严”。
(四)指导能力不足,缺乏长效机制和后续教育
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的很多具体工作都是依托基层党支部落实。而具体到每一个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则更多的是由同支部的学生党员负责的。通常学生党员学业和课外的活动较多,在学生党建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对党务了解不够深入,对入党申请人的指导不足,关心不够。有些碍于同学间的面子,党员发展存在形式主义,考察、教育不够深入,缺乏长效机制。例如,对入党教育申请阶段的不合理做法,被调查对象认为“入党动员不充分,没有专门的讲解和介绍”占46.4%;“接收入党申请比较随意,完全不考察申请人的入党动机”占22.2%;“没有及时下发通知,有意愿的同学不知道可以提交入党申请”占21.8%;“没有在入党申请后的一个月内派人与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占20.1%;“对入党申请人的教育引导工作比较随意,没有既定流程”占15.1%。
二、基于流程管理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指标设计
在管理学看来,流程是一组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3]。流程管理就是要对活动过程的资源、环节及对象进行优化设计和管控。大学生党员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培养工程,涉及制度、程序、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其中流程管理是发展党员的基础保障和重点环节。而流程管理空泛和不规范,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流程管理,分解从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细致化管理步骤和标准,设计严谨规范的流程管理指标,能够更有力地紧扣每个环节,减少人为主观性,提升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党性质量[4]。因此,笔者以流程管理为视角,以提升党性质量为目标,尝试从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质量指标体系。
(一)素质维度指标
素质维度指标是指大学生申请入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所列明的基本要求,如年满十八周岁、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等,也包括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年级、阶段所制定的具体指标和要求,主要体现在思想、学习、公益服务及课外生活等方面的原则和标准。
党员培养注重思想纯洁性是中央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党员的思想纯洁性主要包括政治素养、思想素养、理论素养、个人道德素养[5]。然而,在实际党员发展工作中,大多对提交入党申请的学生思想要求都比较空泛,没有具体的量化和评价,造成现实考察程序没有起到培养和筛选作用,最终培养效果流于表面。在调研中发现,有61.1%的被调研对象希望从“思想层面切入指出进步与不足”,这是相对较好的考察办法。实际考察中,考察人和被考察人总是只讲优点、不讲缺点,或多讲优点、少讲缺点,不利于被考察人不断地克服缺点,促进思想素质的净化和提升。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方式,被调查对象倾向“进行统一的集中培训,如参加党校学习”占72.8%;“考察并反馈思想汇报”占53.6%;“指定1-2名的培养联系人,定期了解和谈话”占51.9%。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是主业,学习表现是必不可少的考察指标,但学习标准设置成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呢?设置得过高,会让很多同学倍感压力、望尘莫及,毕竟发展党员不是仅面向学霸;设置得过低,又无法体现优秀性。因此,不同的发展阶段,建议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指标。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入党积极分子阶段的学习表现,选择“成绩优秀,在上一年度综合测评成绩班级排名前30%,或平均分不低于85分”的占10%;选择“成绩良好,在上一年度综合测评成绩班级排名前50% ,或平均分不低于80分”的占37.2%;选择“学习认真,无不及格科目,无旷课现象即可”的占48.5%。据此可认为,中等程度即37.2%的选择比较适当,以免受“最低标准”现象的影响。对于发展对象阶段的学习表现,选择“成绩优秀,各科目平均成绩达到85分,无不及格科目”的占9.2%;选择“成绩良好,各科目平均成绩达到80分,无不及格科目”的占40.2%;选择“学习认真,无不及格科目,无旷课现象即可”的占42.7%,同样为了避免“最低标准”现象,可认为中等程度即40.2%的选择比较适当。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及时间安排,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个体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品质,特别是在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服务上,可以直接体现出大学生的精神层次和社会担当。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集体活动(含院系活动、学术讲座、交流论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被调查对象选择“每学期至少达到2次”的占49.8%;“每学期至少达到3次”的占18.4%;“每学期至少达到4次的”占7.9%。在对发展对象参加集体活动上的培养要求,被调查对象选择“每学期2-3次”的占59.4%;“每学期4-5次”的占11.3%;“每学期至少达到5次的”占4.6%。由此可见,参加集体活动设置为每学期2-3次是比较合理和可接受的。大学生社会服务的方式也有很多类型,如农村支教、社区服务、定期献血等,可是怎么才能衡量一个大学生的社会服务贡献大小呢?用公益次数或公益时数相对能够量化体现出来,而且被调研对象更倾向于用公益时数替代公益次数。被调查对象选择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公益活动”的占21.8%;“至少参加2次公益活动”的占15.5%;“公益时数10-20小时”占33.1%;“公益时数20-40小时”的占21.3%;“不作具体要求”的占8.4%。
(二)时间维度指标
时间维度指标是指大学生申请入党必须达到的时间要素或条件,主要包括硬性时间规定和软性时间规定。
硬性时间规定是指在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对每个发展阶段作出的硬性时间要求。如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阶段,第七条规定“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第十一条规定“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在“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阶段,第十三条规定“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可列为发展对象”;第十七条规定“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在“预备党员的接收”阶段,第十九条规定“发展对象未来三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收预备党员的手续”;第二十六条规定“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在“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阶段,第三十二条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第三十四条规定“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第三十六条规定“基层党组织对转入的预备党员,在其预备期满时,如认为有必要,可推迟讨论其转正问题,推迟时间不超过六个月”。
软性时间规定是指在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除了硬性时间规定外,需要设计和设置的合理化时间指标。通过调研发现,对于“入党申请阶段”教育引导工作的合理频率,被调研对象更倾向于进行较长时间的定期培养,认为应该“每周一次的”占7.1%;认为应该“每月一次的”占49.8%;认为应该“每季度一次”的占31.8%;认为应该“不定期进行培训”的占10.9%。在对入党介绍人教育帮助发展对象的联系频率上,被调研对象选择“每周至少1次”的占7.5%;“每月至少2次”的占17.2%;“每月至少1次”的占41%;“不作具体要求,不量化”的占33.1%。对于“入党积极分子阶段”教育引导工作的合理频率,被调研对象同样倾向于进行较长时间的定期培训,认为应该“每月至少一次集中学习”的占32.6%;认为应该“每季度至少一次集中学习”的占49.8%。对于重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的合理时间,被调查对象选择“每周末两次课,为期一个月”占22.2%;选择“两周一次课,为期两个月”占36.8%;选择“每周末一次课,为期两个月”占27.2%;选择“每日晚一次课,为期一周”占10.9%。在预备党员教育和考察期间,对于党组织召开会议讨论或者谈话的合理频率,被调查对象选择“每月讨论1次”占17.6%;“每季度讨论1次”占49%;“每半年讨论1次”占18.4%;“一年1次”占13.4%。因此,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联系上,设置为1-2个月一次比较合理;在会议座谈或讨论上,设置为2-3个月一次比较合理。
(三)执行及评价维度指标
执行及评价维度指标是指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对培养程序的严格执行,以及对培养对象的客观性评价。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执行每一阶段的党员程序和要求,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而言是最基本的原则。一个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党员发展教育培养的逐个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和净化;一个入党动机不坚定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入党教育培养程序逐步得到提升。但是,如果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疏漏百出,并无真正教育内涵,或者教育培养的程序执行不到位,不重视细节和环节管控,那就可能导致价值和信仰流失,起不到党员教育培养的作用。当前,有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主要存在考察经验化、流程形式化、不够公开民主、材料审核不严等方面问题。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阶段”的执行问题,被调查对象认为“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的次数少,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走过场”的占36.8%;对于“发展对象阶段”的执行问题,认为“准备确定发展对象时才补入党申请、思想汇报等材料”的占18.8%;“支部大会程序不规范或者过于形式化,只谈优点,没有广泛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占31%。事实上,认真细致地严格执行入党培养过程的各个步骤和要求,是可以提升和净化大学生党性素养的。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相关责任主体对培养对象的评价,如舍友、同学、任课老师、辅导员等,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大学生党员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责任主体的评价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处于决断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性地将评价意见放在过于决断的位置,实质上各方意见只能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条件。如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入党发展对象条件上,被调查对象都更倾向于考察思想上的素质,而不是学习成绩或群众评价。选择“入党动机端正,追求精神价值而入党,积极汇报思想动态”的占77.4%;选择“人际关系和睦,关心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群众关系好”的占18%;选择“成绩名列前茅,学习认真,有发表论文、译著的优先推荐”的占2.5%。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也存在没有充分显示和采纳评价意见的问题。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阶段的评价,认为“没有进行相应的群众意见调查”占23.8%;对于发展对象阶段的评价,认为“没有经过群团组织推荐或党员、群众民主推荐,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不够充分”的占33.5%。因此,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评价意见的作用,既不能过于强调,也不能遗漏忽视。正确的评价环节和意见采纳,是大学生党员培养必须改进和提高的工作。
(四)培养效果维度指标
培养效果维度指标指的是在经过党员培养既定流程之后,大学生党员培养的综合质量以及党性质量情况。
流程管理侧重于环节的把控、要素的分解,只要培养过程中必要的因素都得到了考虑和重视,并且在每一环节、步骤都有责任人进行严格的执行和落实,流程管理的结果就能达到比较好的预期目标。不过,大学生党员流程管理,不仅局限于流程中的管理,还应当重视持续教育和后续教育,在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过程结束后,从培养效果上更能清晰地反馈出大学生党员是否具备党员素质,是否成为了合格党员。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党员都是在培养过程结束后,才发现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党性素养并不达标,但从党性教育的范畴而言,这实质上是模糊了特长素质和党性素质的界限。也就是说,培养的大学生也许成绩特别优秀、专业特别过硬、工作能力特别强,但未必在党性过关,这就造成培养的大学生在同龄人中貌似是脱颖而出的,但在关键时刻却无法作为一个具有坚定信仰的党员挺身而出。因而,结合党员培养流程管理中的素质维度、时间维度、执行及评价维度等各个要素,从培养效果上要区分综合质量和党性质量,不能用评价综合质量的标准去代替党性质量的标准,而且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否则就会造成大学生党员虽然经过培养全过程,但却无法助益于党性素养的提升。
[1]曹文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2):47-49.
[2]吴跃峰.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73-75.
[3]杨生斌.人力资源管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143.
[4]夏江雯,陈荣武,陈俊傲.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1,(9):62-65.
[5]王立.大学生党员思想纯洁性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25-26.
(责任编辑:神彦飞 郝 卿)
G641
A
1674-9618(2016)04-0075-05
王燕芳,女,中山大学哲学系党委副书记,讲师。邓志宏. 男,中山大学党委组织部干部、哲学系兼职辅导员,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