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6-03-18翟海刚
◇翟海刚*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翟海刚*
积极心理学搁置心理问题转而关注人类的美德和力量等优势,并通过培养这些优势来克服不足,这为仍存在职责边界不清、职业倦怠感严重等问题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提供了新的建设性视角。借鉴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高校可以从辅导员情绪调节、人格培养和支持系统建设三个层面入手,帮助辅导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同时营造有利于辅导员发展的良好环境,以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策略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肩负着崇高使命的队伍,他们是大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教育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发展,不断加快其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的政策。然而,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边界不清,任务繁杂,众多辅导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转岗”现象比较多,队伍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诚然,以往重在政策制度改善的种种举措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但对于缓解他们的压力仍显不足[1]。有研究者尝试通过积极心态的调整,助力于改善高校辅导员工作,但缺乏系统性[2]。对此,笔者拟从积极心理学理论所倡导的个人情绪的调节、人格结构的培养以及积极进行组织建构等三个层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和培养进行探讨。
一、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审视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情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来的。它摒弃以往消极心理学只关注疗愈人类疾病的终极目标,转而寻求人类自身存在的优势、美德和力量等积极潜能,从而增强人类抵御疾病和克服困难的力量感,使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危机和问题,追求和创建美好幸福生活[3]。该理论自提出后便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掀起了研究和运用的热潮。当前,幸福教育、幸福企业、幸福科技、幸福旅游等成为不同行业的流行词汇。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能够给辅导员带来活力和力量感,也能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积极影响。
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情绪与体验,主要涉及幸福感、愉悦、快乐、希望等主观体验;在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人格品质,包括爱、勇气、美感、毅力、宽容、创造、智慧等;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组织系统[4]。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忽略情绪心态对辅导员的影响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面临许多困境,比如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责范围的规定不够清晰;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时间紧迫,压力大,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学校考核考评机制不够完善,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待遇低,职业认同感不强等[5]。以往研究主要从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等方面进行探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然而,问题和矛盾仍然普遍存在,而且无法彻底消灭。积极心理学就是在个体生存环境和条件存在重重困难的背景之下,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调动个体的潜能和优势解决困难,或者通过改变个体对待困难的态度与困难友好相处,最终达到快乐生活、高效工作的目的。因此,人的心态在工作中的作用尤为关键。然而,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人本身的因素对工作所起的作用,而不同心态的人工作成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有研究表明,具有消极心态的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面前显得呆板、倦怠,消极等待学校安排的任何事情,不愿主动积极工作。而心态越是积极,教育教学行为也就越积极、主动,教育教学的效果也越好[6]。积极心态的培养和保持可以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二)有关积极心理对辅导员工作影响的研究存在片面性
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论文大部分研究视角聚焦于政策制度的改善和探讨上,少有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障碍性因素——职业倦怠感以及职业幸福感问题。关于职业倦怠感的研究,主要是强调要通过选拔、管理、培养、发展等环节的系统优化来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感;而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注重外部支持体系建设对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助推作用。也就是说,以上两类研究都强调外部支持系统的改善在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方面的作用。一些研究虽然注意到了积极心理或积极心态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只关注局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积极心理学策略
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三大结构,可以从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和积极的支持系统三个层面入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抓手,激发高校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人的情绪种类繁多,按作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情绪两种。消极情绪会限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出现诸如警觉、隐藏、躲避、逃跑、攻击等不良行为;而积极情绪则有利于一个人表现出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7]。此外,有研究认为高兴、满足、自豪和爱等积极情绪,有助于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8]。近年来,积极情绪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快乐。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良好的互动会使人生活充实,随时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和关怀,从而能够产生幸福感和归属感[9]。有研究者比较了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不快乐的人更加善于和别人比较,从而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拥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好的友谊和婚姻的人会更快乐一些。因此,打造各种平台想方设法使辅导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快乐因子,从而可能将这种快乐的积极情绪迁移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能。
高校可利用合适时间,给高校辅导员提供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增进成员间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成员之间的友谊,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此外,还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或能力水平等特点,成立两人一组或三五人一组的“帮扶”小组,定期探讨各类问题,促进工作共同进步。长此以往,这些小组成员之间便可能建立起稳固的友谊,相互支持帮扶,最终达到增进成员个人幸福的目标。
(二)以引导树立合理目标为契机,培养辅导员积极人格
积极人格特征包括个体的创造力、乐观、爱的能力、真诚、勇敢坚强、热情、团队精神、宽容、谦虚、希望信念、幽默风趣等品质。拥有这些品质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使个体更加高效地工作。此外,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和情绪的稳定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维度与积极的应对策略显著相关,而消极的人格特质则相反,如神经质与回避问题解决的策略相联系[10]。有研究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包含个人维度和与他人关系维度。个人维度是指接纳自我、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积极应对环境的挑战;与他人关系维度则指的是人际关系良好,能够在需要帮助时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11]。因此,积极人格培养的关键在于引导辅导员接纳自我,树立合理的目标,有效应对环境的挑战。当前积极人格特征以乐观这一特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认为,乐观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取,这为后天培养人的乐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辅导员树立合理的目标。如高校通过一些心理和教育知识讲座,开展角色扮演、主题讨论、团体训练、演讲等活动,使辅导员明白认识和接纳自我,明确树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对于提高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性。引导辅导员从积极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解读工作中的问题,以预防性和前瞻性的心态,积极适应工作中的挑战。学校还可以考虑建立人性化的辅导员个人考核体系。激发和引导个人制定合理的目标,并逐步习惯在目标的引领下不断充实和提高。鼓励辅导员遇到困难能够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而不是坐等别人提供意见或者搁置困难视而不见。对于表现一般的辅导员,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着力挖掘他们的潜质和优势,并根据其特长引导他们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对其在工作中的进步及时给予奖励或肯定,逐步引导他们积极品质的不断增长。
(三)以营造积极的高校环境为支点,创建良好的支持系统
人与周围的环境存在双向的交互作用。一方面,人的价值是在环境中得以体现的,另一方面,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个人。个体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强调对环境的设计要更加注重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有研究者也提出了如何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的行为,并教给个体控制环境和行为的技巧,以帮助人们提升生活质量[12]。一个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信赖和希望的环境与氛围将会阻止、压制、削弱、消除个体所固有的不良品质,促进人的优良品质的发展。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猜疑、混乱、伤害的恶劣环境与氛围中,其积极的品质和正向的发展力量就会受到遏制,无法形成积极健康的品质,甚至会导致人格的扭曲,难以维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要营造积极的高校工作环境,以培育和强化辅导员的积极心理品质。
高校在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设计以及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努力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往往是多人共用一间办公室,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得彼此之间难免相互干扰。针对这种情况,可设立学生谈心谈话室、就业工作洽谈室、资助事务处理室、心理辅导室等专业化的功能室,在这些功能室配备学生干部,由学生干部帮助解决学生的较为普遍和一般性的问题,遇特殊情况再交由辅导员处理和解决。这样就减轻了他们的部分工作压力,有助于改善了他们的心境模式。
学校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增加辅导员的工作满意感。也许一个细小的创意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在辅导员生日时派送小礼品,生病时发送及时的短信问候,节假日值班送去温暖的关怀,参加考试或比赛前送去真诚的祝福等,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制定了相关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后,可以根据辅导员的不同需求,创建灵活多样的人性化的工作模式,尽量避免一刀切,使他们体验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它以个体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个体,以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对待个体,不断完善个体的积极人格和优势,最终使得个体身上优点和优势发扬光大,帮助他们获得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即使个体有不足之处,也不应该一味予以鄙视或惩罚,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和策略,启发和培育个体身上的潜在优势,使得他们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力量感,从而有能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获得成长和完善。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主张所有的活动和任务的安排以让人舒适、幸福和和谐为前提,而非硬性摊派,这可以让辅导员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幸福感和愉悦感,增强工作的愉悦感和投入度。除了充分尊重个体外,高校还要能够为辅导员的工作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包括工作环境设计的舒适程度和方便程度、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贴心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等,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辅导员产生对组织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
积极心理学理论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冲突的大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理论暂时搁置问题的消极面,充分尊重个体,着力调动和弘扬辅导员的潜力和优势等积极力量,使之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高昂的工作姿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对辅导员工作将起到助推作用。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积极人格、充满正能量的高校支持系统,无论对辅导员个人的发展还是工作的顺利推进都将是有益的。
[1]步秋艳,王秦俊.数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112-116.
[2]麦倩挚.心理资本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15):95-96.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402-405.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6.
[5]邹群,田铁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2,(1):71-74.
[6]韩歌萍,大学教师积极心态的培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81-82.
[7]蒋平.走向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136-139.
[8]Fredrick,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3):218-226.
[9]Ed Diener, Martin E.P.Seligman. Very happy peopl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2,(1):81-84.
[10]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29-132.
[1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3):321-327.
[12]Follette, W.C.,Linnerooth, P. & Ruckstuhl, L. E. Positive psychology: A clinical behavior analyt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001,(1):102-134.
(责任编辑:黄立清 郭诗平)
G641
A
1674-9618(2016)04-0022-04
翟海刚,男,西安科技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