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中职一体化教改的推进与思考

2016-03-18林永忠

广东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实实训技能

林永忠



基层中职一体化教改的推进与思考

林永忠

基于练内功、应时势、稳发展的思路,对一体化教学在基层中职推行遇到的挫折进行梳理。尝试在“想该做的,做会做的,干能做的”朴素逻辑下,精准推进。在项目引领、以评促改的带动下,构想一体化教学持续的可能性。

基层;中职;一体化教改

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目前国家政策推广最为明确,教学理念最具优势,学校实施最趋合理,课堂运用最可靠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潮水式”课改过后,基层中职重回“只理无实”或“理实分开”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错配、职业属性缺失、逻辑起点错位等现象依旧突出,仍普遍徘徊在低效的传统教学中。

一、基层中职课程一体化教学课改现状

(一)在教学模式上

1.课改面对举步难的困境。基层职校多数从普教改制而来,职业教学制度起步晚,教学模式混合,争议胶着。普教制度下的职业教学模式,课改勉强冠以“案例、项目、任务”等名称,实质还是“普教改良版”,改革进程遇到来自强大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2.课改遇到操作难的困扰。教材、实训场室等职教资源匮乏,技能教学课时不足。教师开展具有职业特征的课堂教学困难重重。

3.课改碰到找人难的困惑。符合既熟悉课堂管理,又能示范技能,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少。教师素质跟不上教改的需要。

(二)在教学内容上

1.课程职业内容针对性不明显。教材普遍以知识的逻辑性为线索,难以适合工作过程的职业教学,特别是中职层次的技能教学。

2.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缺乏。尽管课程实行了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或岗位任务教学,但是教师难以做到综合的职业判断和工作分析,测评随意性大,保障不了课程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效果。

3.课程教学理实内容结合度差。学习任务封闭,达不到开放性学习任务的效果,知识迁移和技能熟练效率低。学用不一致,无法达到学做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效果。

(三)在教学效果上

1.学生毕业上岗适应期长,独立工作能力差。据有关对“企业认为学校专业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示:认为专业教学贴近企业实际情况,工作后用得上的比例为37%;理论多、动手少的占29%;学得多,用不上的占24%。这说明学校在专业教学中还是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实操技能训练没有成为专业教学的常态,难以做到面向就业市场。

2.学校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差异大。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看重中职生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这种“活动”中才能培养的能力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中缺失。说明形成关键素质能力的教学方式,针对性不强,难以达到社会期望。

二、推动基层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步策略

(一)避空谈,转换单一的课程教学观

1.缓解围绕变革引发的争议。选择本校办学时间长、报读人数稳定的专业先行先试,接纳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保证改革顺利启动。

2.避免“洋跃进”带来的“消化不良”。选择国内先进学校已成功实施的成熟课程展开示范。绕开基层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滞后这道障碍。

3.降低苛刻的课改实施条件。选择具备简易条件就能开启的课改,尽量让教师在“做中学”中践行“一体化理念”。

(二)显成效,促使课改放大效应的发生

1.学生体验新学法,学习的习得能力提高。学生学有所成,就能孕育认同感,改善学习兴趣。

2.教师感受新观念,职业的执教能力提升。教师教有所得,就会产生成就感,调动积极性。

(三)稳常态,期待后发优势带来蛙跳效应

西方国家课堂教学模式从“讲授型”过渡到“活动型”,用了100多年时间。在这场漫长的攻坚战中,基层中职的课改需要坚定的信念,以踏实务真的态度逐步积累经验和技术,让处于摸索阶段的劣势逐渐转变为优势。需要有所期待,“从在落后中产生的收益只要足够强大,就会形成蛙跳趋势”。

三、加快基层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

(一)项目引领,突破一体化教学课改的屏障

每个学期从专业计划中选择一门核心课程做示范领跑。以会计专业为例,选择《企业财务会计》课程,采用《企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单项实训》《企业财务会计综合实训》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分三个阶段实施教学:

第一阶段是理论课教学与单项实训课结合,采取“学中做”同步教学。该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学生认知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践能力,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良好的直观认知思维。通过对单项实例的工作目标细化,让学生掌握学习财会技能的方法。

第二阶段是以实训为主导的理实结合,采取“做中学”同步教学。该阶段的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技能为重点。教师由“主角”慢慢演变为“导演”。主要教学工作是把知识分解到单项实训中,形成“任务载体”。

第三阶段是以“岗位工作过程”为载体的综合阶段,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期末安排为期一个月,带有“工作领域”课程内容的分岗、轮岗实训活动。让学生体验“企业情景”,自主学习,拓展其岗位责任心、合作能力,强化素质。

(二)以评促改,加快常规制度形成的步伐

职业教育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仅局限在示范、重点、省级或高职等资源充裕的学校。受条件的制约,先天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基层中职,颠覆或跨界实现职业课改的难度太大。简易化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能跨越许多限制,通过不断增加实操内容的课程评价权重,明确目标,分专业、分课程落实任务和责任,逐步细化项目要求,渐进式改造教材、教室、教法,从而建立起一套可监督执行的新制度。

这种“闭门式”理实一体化教学,虽然是浅层次、低水平,但实用。基层教改在传统学科教育的基础上改造升级,有利于新旧制度的含接。

四、促进基层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简捷易行的理念,偏平化的管理仅适合一体化课改初期,在理实融合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扩大它的内涵,分析和理顺当中的层级结构关系。

(一)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教学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体化教学,相同的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同的是前者是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术能力。后者是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一体化,以知识理解为主线,培养学生验证理论的探究能力。

(二)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抛开它们之间联系不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两者在教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如何把中职生的知识与技能,透过学法与教法的设计无缝结合,产生有效的一体化课堂值得我们思考。

(三)现实和虚拟现实

从当前基层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度、政策导向以及业界发展动向来看,信息和通信技术推动边远地方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互联网+教育”应用空间巨大,制约理实情景再现的关键,在计算机强大的虚拟现实处理能力面前迎刃而解。基层一体化教学是时候思考引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了。

(四)学生学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作用是判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在教与学一体的环境里,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鉴别选择、反馈、咨询决策、强化和竞争功能,才能保证理实一体化课改的调节和完善在公正、公平、科学、客观的前提下顺利进行。该思考引入社会、职业、行业的技能标准,进入到评价体系中。

(五)教育成本和教育费用

降低生师比,缩小班级规模是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一旦落地,意味着教学的成本直接增加,教育免费政策下学习费用递减,资源投入得不到补偿,课改陷入举步维艰、无以为继的局面。教改原地踏步高耗无效,再加上放弃成本,学校、学生、企业步入三失境地。如何平衡教改投资的得失值得深思。

中职学校一体化课改步履艰难,基层至今无法常态有效地实行,除客观因素外,来自于教学习惯、利益偏好、制度束缚等方面的软阻力也不少。从认识到位,到执行到位,这里需要有一个制度性的深层次变革。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候延霞.浅谈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J].职业,2007(3).

[4]会计课程指导方案研究小组.广东省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和办学条件调查报告[R].2010.

责任编辑 何丽华

2016-03-21

林永忠(1969-),男,广东省开平市综合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开平广播电视大学)实训处主任,财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财经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训管理。(广东 开平/529300)

2015年度广东省开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教育类实践课程教学研究教改课题《基层中职一体化课改的探究》,课题编号:KP201503,主持人:林永忠。

G710

A

1005-1422(2016)05-0022-02

猜你喜欢

理实实训技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