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忠诚意识培养研究

2016-03-18严辉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专业

严辉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系,广东 广州 510405)



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忠诚意识培养研究

严辉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系,广东 广州 510405)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忠诚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在该专业及相关领域就业的可能性,成为评价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职业忠诚度低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深层次原因,从校企“双主体”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

校企双主体;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忠诚

职业忠诚是指从业人员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真负责态度及愿意为此献身的精神[1]。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具体表现为对本专业的热爱与认可程度,它关系到学生毕业以后在该专业或相关领域就业的可能性。职业忠诚度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而言,普遍存在因职业忠诚度低而造成严重的“潜流失”现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到酒店就业,或在酒店就业后短时间内离职,从而直接导致了酒店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严重影响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研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对于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行业人才的储备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度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用人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星级酒店数量迅速增加、人才缺口不断增大,据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到2014年底,全国共有11180家星级饭店,五星级饭店745家,从业人数达136.19万人,但大专以上学历仅为27.52万人。另一方面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显示,2014年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共招生5.34万人,毕业4.54万人,在校20.12万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共招生11.08万人。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人才储备的角度来说,酒店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但在酒店和人才“供需两旺”的前提下,却无法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忠诚度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对口就业率”,即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进入保险、银行、房地产等其它行业,继续选择酒店业的人数不断减少;二是“高行业流失率”,即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短时间内跳槽,流失到其它酒店,或者流失到其它行业。广州某高职院校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共有学生95人,初次就业率为98%,但专业对口就业率仅为31%(含酒店及旅行社等与旅游相关的企业),一年后仍留在行业内的仅剩下5%。广州某五星级酒店,2013年11月共接纳了18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该酒店就业,到2014年9月仅剩5名学生。如此的低行业就业率和高流失率,一方面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辛苦培养的学生不能在本专业就业,导致毕业生就业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造成了酒店管理层后备力量的缺乏,使酒店管理层队伍职业素质每况愈下,严重制约了酒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度低的原因剖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度低的现象一直困挠着旅游教育工作者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究其原因,除了旅游业的用人制度、社会各界对旅游行业的偏见、学生个人的就业偏好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充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忠诚意识教育不足,学生岗位能力不过硬,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特别是顶岗实习环节管理的不健全,造成学生对酒店专业的认同度较低,毕业不愿意选择在酒店行业就业。

(一)专业教育滞后,学生专业认知起步晚

由于高职院校与高中教育的脱节,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进行专业选择时存在盲目性,报考时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了解并不全面,录取过程中还会产生较多专业调剂生,酒店管理专业常常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进入大学之后,专业调转难度较大,从近两年酒店专业的录取情况来看,相当比例的学生非第一志愿录取。据调查显示,第一志愿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口就业意向远远高于从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进校前基本对酒店专业情况和发展方向知之甚少,而在学习过程中,大一大二更多地偏重于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实体酒店的介入常常比较滞后,学生对酒店的认识也更多地停留在理论阶段。即使偶尔的酒店参观只是强化了学生对酒店外表光鲜的印象,并不能真正了解到酒店工作的特殊性和酒店业真实的发展状况。因此,学生的专业认知普遍起步晚,加上社会和家庭对酒店行业的偏见,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无法正确认识酒店工作并作出自我规划,从而直接影响到就业选择。

(二)重视单项技能训练,忽略职业素养培养

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内涵包含职业认同感、服务意识、协作意识、职业承诺、职业技能五项核心要素。[2]酒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基层做起的吃苦耐劳精神、丰富的行业经历、娴熟的业务技能和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充分热爱酒店行业。因此,旅游职业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硬技能”, 关键还在于培育职业综合素养,激发职业认同感。然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的问题,即基本注重对人才培养模式或体系的改革,更多地偏向于客房、餐饮、前台等单项专业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证明,重复甩床单,甩不出职业素养。加上受实训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的引导倾向不客观,更多的是从光鲜的一面去吸引学生,学生对酒店的实际情况缺乏心理准备,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在实习或就业过程中对酒店行业产生抵触甚至厌恶情绪。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有待提高

酒店企业对高职酒店人才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体现在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态度与情感、专业技能与知识等几个方面。虽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普遍认可并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现有的校企合作中,由于双方利益诉求难以统一,企业、行业与学校的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实习阶段,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校企合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由于缺乏酒店的深度参与,未能及时掌握酒店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的不完善,缺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由于教师缺少企业实践,实践操作技能不强,对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也不太了解,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精当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而且实训基地主要以校内实训室为主,满足了单项操作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却造成了酒店服务情境的割裂。较难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塑造职业气质、培养职业忠诚。

(四)职业生涯规划欠科学,未能与酒店行业接轨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未来就业和个人成长的长期规划,有助于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然而多数学生表示对职业发展认识不清,职业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陆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但据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都由辅导员或基础部老师作为公共课程开设,专业教师较少参与指导,更没有将酒店人资部和职业经理人纳入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更多地通过网络或其它间接渠道获取专业信息。由于学生和指导老师对行业和专业的了解不透彻,未能结合行业和专业的实际需要对自身成长过程进行规划,做出的规划可操作性不强,忽视培养学生从基层做起的意识,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而酒店行业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要先从基层做起,具备扎实的基层服务技能和技巧,而基层工作压力大、工作重复单调、劳动强度大,这就需要员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意识。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必然造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最终导致受不了、扛不住,短期内跳槽或离职。

(五)顶岗实习管理不规范,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顶岗实习是学生将前期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必经环节,也是学生择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由于顶岗实习环节管理不完善,一方面,学校和酒店忽略了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和铺垫,学生对酒店工作的美好幻想与简单枯燥、又苦又累、客人与上级压力重重的现实环境产生了强烈反差,造成学生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实习过程中校企缺乏系统的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和培训辅导机制,学校常常采取粗放型管理方式,而酒店方面常常忽略学生的个人职业成长空间,仅仅是根据酒店自身的经营需要对学生岗位进行分配,岗位分配过于随意、功利,哪里缺人手往哪里安排实习生,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人岗匹配度差,工作内容单一重复,以基层服务为主,轮岗困难,更谈不上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同时酒店忽略对学生心理、生活、培训和职业成长的关心,加上部分基层管理人员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感觉到只是被当作了廉价劳动力,每天重复劳动,学不到东西,苦不堪言,最终导致大量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都离开了顶岗实习的酒店,很大比例的学生甚至永远地离开了酒店行业。

三、基于校企“双主体”的职业忠诚意识培养对策

职业忠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社会、行业、企业、家庭等全方位的参与。从职业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学校和企业层面。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和星级酒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尤其是突出星级酒店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意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提升。

(一)“双主体”强化学生专业认知,培养专业意识

专业认知起步晚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低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学生报读之前,应加大招生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学校和专业发展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填报,由学校和星级酒店共同参与招生,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适当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填报门槛,如身高、口语、外形条件等,酒店专家直接参与学生面试和专业咨询,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基本素养;专业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学生家长正确认识酒店行业和“酒店人”这一职业。在新生入学时,尽可能让真正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与学生和家长见面交流,让学生对酒店与“酒店人”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在入学之后,酒店和学校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教师和酒店专家一起给学生开展“专业认识、专业培养方式认识、专业相关行业认识”等系列专业认识教育,结合酒店行业职业意识的要求,订制标准职业装并要求学生统一穿着,规范言行举止、礼节礼貌,从进入校门开始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提升专业优越感。

(二)“双主体”培养学生专业情感,建立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基础,所谓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将专业价值不断内化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状态,具体表现为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情境下,个体逐渐认识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及相应职业,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和探究,愿意选择并长期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职业[3]。学生只有热爱并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才会在毕业以后选择在本专业就业并将工作作为乐趣,才能在工作中做出自己一番成就。学校和酒店应共同重视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把专业认同的引导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实习、课余生活和娱乐等各个方面,并将其贯穿于大学阶段的始终。学校要加强在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课程需要尽早安排学生到合作酒店实践,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了解酒店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合作酒店派出行业内的优秀员工、中高层管理者与学生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让这些行业内员工以自己的经验体会来摒弃学生的职业偏见,改变他们对酒店业的误解,让学生对待“服务”有正确看法,培养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三)“双主体”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就业信心建立在过硬的职业岗位能力基础上,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只有学校与酒店企业深度合作,全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一是在课程开发方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将企业行业需求与基本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建立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本特色课程。二是实践教学方面,传统的校内实训模式无法满足星级酒店服务和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学校与合作酒店的沟通,根据酒店经营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学校可以将餐饮、客房、中餐宴会设计与训练操作技能课程安排在企业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体验服务过程,培养职业意识。三是在师资建设方面,建立专职教师与酒店兼职教师互通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专职教师参加酒店日常服务工作,酒店兼职教师在服务岗位手把手地教学生实践,并走进学校课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核心能力,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热爱酒店专业和酒店行业,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四)“双主体”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培养学生的专业忠诚

明确了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才谈得上职业忠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由学校、学生、酒店企业三方共同完成。这就要求学校应与酒店企业“双主体”进行深度合作。如实行“订单班”,或试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招生即招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将其作为酒店的员工来进行培养,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建立由专业教师、酒店人力资源部和资深“酒店人”组成的酒店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掌握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酒店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酒店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情况,结合行业特点确定学生的位置和今后要前进的方向,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制定自己今后在酒店工作岗位上的总体职业发展规划和阶段性职业发展计划,通过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逐步实施并根据学生的实践效果不断进行修订。酒店要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酒店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酒店储备人才培养计划为实习学生制定轮岗轮职计划和在本酒店的职业发展规划。

(五)“双主体”管理顶岗实习,衔接毕业与就业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毕业的就业选择,一旦满意度降低,就会使学生对酒店业的好感下降,使学生就业倾向发生一定转变。做好酒店实习工作是一项需要学校和酒店双方共同努力、双方积极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4]。学校方面要依据社会发展对酒店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选择实习氛围好的酒店进行合作,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系统,校企双向沟通,实习指导老师与酒店岗位师傅全力配合,加强对实习生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管理。酒店企业要结合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摒弃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惯性思维,从酒店人才储备的角度做好实习生培养计划,实施工作轮换制,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把培训机制与绩效管理、薪资奖惩以及职业晋升结合起来[5],为实习学生提供“高位就业”的机会[6],实现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同时加强酒店文化建设,给予实习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多尊重、多理解和多关爱实习生,培养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增强对实习酒店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为实习生毕业继续在实习酒店及本行业内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忠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忠诚度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学生个人、高职院校、酒店企业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星级酒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主体”作用,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就业信心、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实习与就业的衔接等方面全力配合,共同培育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程度,坚定为酒店事业奋斗和奉献的决心。

[1] 刘红梅.论旅游管理大学生职业忠诚意识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147-148.

[2] 金渝林.论酒店管理专业“浸入式”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2(20):67-68.

[3] 胡小爱.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和调适策略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7-100.

[4] 韩知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0(8):13-14.

[5] 沈丹丹.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潜流失”和职业忠诚度[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4):135-136.

[6] 刘红春,叶娅丽.毕业生“高位就业”可行性及能力培养探讨——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5):95-97.

(责任编辑 夏侯国论)

Students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Professional Loyalty Awareness Training

YANHui-hua

(Department of Tourism,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405, China)

Professional loyalty of college students directly affects the possibility of students going into the relevant job market.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in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But college students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 show a low professional loyalty on the whole. This paper analyzes possible reasons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double-agent.

school/enterprise double-agent; hotel management major; professional loyalty

2016-08-30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忠诚意识培养研究”(JY2014016),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严辉华,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系讲师,经济师。

G641

A

1674-0408(2016)04-0076-05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