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其特征

2016-03-18令昕陇刘爱琳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形象性民俗文化民俗

令昕陇 刘爱琳

(1、2.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6 )



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其特征

令昕陇1刘爱琳2

(1、2.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6 )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财富,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以及形象性的特征,有特殊的社会和教育价值。文章在分析民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民俗文化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与现实脱节、针对性不强、实践性较弱的问题,积极拓展内涵,打造实践平台,创新开展实地化、交互式及活动式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育之路。

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特征

民俗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一般而言,民俗文化可分为5 大类:物质民俗类、社会民俗类、精神民俗类、岁时民俗类、人生礼仪类。高校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在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责。

一、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民俗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者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生活文化,它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它所呈现的特征多种多样,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民俗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

民俗文化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群体性。首先,主要是它在形成的过程中, 只有获得民众群体的认可, 才能变成大家的约定俗成, 从而传承给下一代。 其次,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共同创作积累的结果。再次,民俗文化为人民群体共同遵守,当形成某一个民俗文化后,就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例如民俗文化中有节日庆典等, 拥有着独特的仪式。 从这就可以看出我国几千年以来传承的民俗文化, 是人民群体的共同愿望与价值观的体现。

2、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特征

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这恰恰决定了其传承性。民俗作为一种文化, 并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融入时代的特色。例如“年”这个单位在很早以前就作为记时单位而存在, 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决定正式编制《太初历》后,“年”的习俗才在一代一代中传承下来,使春节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节日。由此可知正是因为民俗文化被人民群体的所认可,才得以传承,从而形成现代文明。

3、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

人类要生存,必须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生存的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各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不同的社会生活习俗都烙下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深深的印记,同时它们也是人类面对特定生存环境的生态适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特点称为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可以明显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中证明,例如从宅居民俗的角度来看, 陕北地区的人们居住的是窑洞,草原地区的人们居住的是蒙古包,北京地区的人们居住的是四合院, 不同区域的人们宅居特点泾渭分明。

4、民俗文化具有寄托性特征

我国人们在历史中创造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在不同的民俗事象中, 有许多都能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企盼,这些特点即为民俗文化的寄托性。 例如国画中的鸳鸯, 代表着夫妻恩爱,又比如画着仙鹤的条幅,寓意着福如东海,这些都生动的体现出了人们的企盼。总而言之,每一种文化的样态都有着自身的特性,有着不同的寄托性,民俗文化的这一特征正是有别于其他文化样态的地方。

5、民俗文化具有形象性特征

一般来说形象性这一特征主要是用于文学艺术中,但也可以用于民俗文化中。 一方面是因为民俗文化涵盖的范围较广,也包括了民间艺术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语言、娱乐以及工艺技术等都具有形象性。例如,从民间工艺技术的角度来看, 象牙雕刻通常都是以生动的形象性展示,陶瓷制品、绸缎等不同的工艺亦如此,一直以来良好的民间工艺技术品都为人们所赞叹与收藏; 从民间娱乐的角度来看,扭秧歌、面具舞会等不同的娱乐令人陶醉其中,这些娱乐活动都具有显著的形象性, 使观看的人感到心旷神怡。除了以上这些,民俗文化中包括的饮食、服饰与宅居民俗也都具有自身显著的令人喜爱的形象性,给人美的享受。

二、高职院校民俗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民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为了能够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能够继续传承给下一代,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高职院校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使我国的年青一代人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民俗文化的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为明显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民俗文化课程的地位不明确

目前从各大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对于民俗文化的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在本校中独立设置相应的民俗文化课程。但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而存在,而是依附于中文系、历史系等其中一个专业中。而且课时数也不多,通常一个学期也就有32~48个课时之间,这样少的课时,教师根本就不能详细地给学生讲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知识,通常都是选讲部分章节,略去诸多内容,这样的教学课程设置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也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2、教学内容不够真实全面

一些高职院校中虽然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但是由于师资队伍薄弱、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真实全面。当然有些教材中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竟然将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民俗” 简单归结为历史的土特产,对民俗文化持着一种轻视的心理,这样的内容将会使学生不重视民俗文化,认为学习民俗文化没有任何的意义,从而排斥学习,甚至对其产生鄙视的心理;当然还有一些教材内容在讲述民俗事象的奇风异俗时,根本就没有从地区、民族的特性去分析,民俗文化知识讲解得较为空泛,没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容易使学生认为不重要,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缺乏教学实践活动

民俗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时候,不能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学到民俗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本来高职院校中开设民俗文化课程的就少,即使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了课程,也不是作为主修课程,在学校不够重视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给学生拨下社会实践的经费,教师很难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就整体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不甚理想,教学效果及水平没能有效提升,这些都需要加以探索和改进。

三、改进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的对策

1、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选择适合于本校发展的教材

通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进而从心理上接受民俗文化,并将之传承下去,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特别是理工科、医学类的院校,因为这些学校认为民俗文化与本校专业无联系。但是民俗文化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关系到民俗文化的传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这些学校应当充分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在本校教育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适当的增设一些相关的民俗文化选修课。同时,学校在选择相关教材的时候,加以斟别,选择适合于本校学生的相应教材。

2、将民俗文化渗透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

民俗文化与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学校在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例如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等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与民俗文化相贴合,而从艺术学科的角度来看,舞蹈、戏剧等课程中的诸多内容与民俗文化也相贴合,所以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同时教授民俗文化的内容。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方式方法,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必须要建立在本学科的课程内容上,选取与知识点联系密切的民俗文化对学生进行讲解。总之,通过将民俗文化知识点渗透于其他相关的学科教学中,除了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民俗文化,而且还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并将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继续传承给下一代。

3、在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民俗文化是从民间不断发展而来的,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育手段。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附近某一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调查,或者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艺人,使学生观看民间手工艺,了解更多的民间手工艺技术,又或者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并参与当地一些特殊节日的庆祝仪式,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民俗文化的教育中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接触民间生动的民俗文化,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实用性,领悟到它的魅力,并在实践中感受不同的人文情怀,拥有了这样真实的感受,学生就不会觉得课本上的知识不切实际,从而对民俗文化产生兴趣,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

结语

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它是我国一笔重要的财富,具有特殊的价值,值得传承给下一代。民俗文化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与现实脱节、针对性不强、实践性较弱的问题,积极拓展教学内涵,打造教学实践平台,创新开展实地化、交互式及活动式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民俗文化教育之路。

[1] 由娜·高职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与思考[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7-8.

[2] 魏来,袁琴英,周宝富·高职《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6): 63-64.

[3] 司晶卉·试论民俗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 文学教育(中),2014(2): 101-102.

[4] 董红玲·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 25-27.

(责任编辑:李昌礼)

The Study on Current Education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lture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ng Xinlong1Liu Ailin2

(1,2.School of Humanities,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Lianyungang 222006,Jiangsu ,China)

As important wealth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cul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ment, inheritance, regionalism, sustenance and visualization, which is of speci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value.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lture, 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folk culture education should be changed. Moreover, aiming at the current problem of disconnection from reality, short of pertinence and weak practicality with folk culture education, expanded connotation and creation of practicing platforms are needed to innovatively develop on-site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activity-experiential teaching, so as to explore a way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education in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olk culture,current education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

2016-09-1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视角下的师范类高职院校民俗文化教育研究”(项目编号:D/2015/03/086)中期成果;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民俗文化的教育现状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LYGSZ16014)中期成果。

1.令昕陇(1981~),女,甘肃天水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文化。 2.刘爱琳(1962~),女,江苏宿迁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化。

G642

A

1673-9507(2016)06-0052-03

猜你喜欢

形象性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