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口译史》述评*

2016-03-18宋维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高教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述评专著

宋维(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口译史》述评*

宋维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中国口译史》是国内第一部口译史专著,全书在整体架构上,以口译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外交,对外贸易,军事战争等)、口译活动在笔译活动中的渗透(科学、文学与佛经翻译)、口译活动在近代中西方教育、外交、政治领域交流中的译人译事以及历代口译人才培养的机构这四个方面展开对历史的还原与再现。

关键词:《中国口译史》;专著;述评

*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052)

Abstract:Chinese Interpretation History is the first monograph in areas of interpretation history. The framework of the book is built 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four topics, namely, the areas that are related to interpreta-tion activities (foreign affairs, foreign trade and wars), the permeation of interpretation activities into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general (science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well as sutra translation), the well-known figures and events of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 foreign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west in terms of education, foreign affairs and politics, and the institutions for interpreter training in Chinese history.

Keywords:"the history of Chinese interpretation"; monograph; review

自2002年该书问世至今,我国内地尚未有第二本以口译史为研究专题的专著出现。2012年,香港岭南大学龙慧珠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古代译语人》(The Ancient Interpreters in Imperial China)一书,是时隔10年之后口译史研究这一冷门领域研究者之间的遥遥回应。不同与其他翻译史类专著以断代史的时间线索为框架勾勒和梳理史料史实(如马祖毅著《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和热扎克·买提尼牙孜著《西域翻译史》),《中国口译史》在各章节的专题安排层层推进,章节间内容衔接自然过渡,每一章节又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小专题史。囿于史学研究本身的规律(时间维度不可逆的线性特点),作者在专题史研究的章节中沿袭了断代史的历时传统,分别以朝代和专题领域为经纬展开,论述时间脉络清晰,史料挖掘与史实还原细致入微。

综览《中国口译史》全书,作者以翻译考古为主线,具体章节的内容中间穿插着历史批评与解释的方法。《中国口译史》一书中对很多历史事件中口译活动的评介都有着清晰客观的推理思路。大量史料间的互相比对,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译人译事方得以浮出水面。在解释这个层面上,《中国口译史》一书也做到里剥丝抽茧,理出有据。

《中国口译史》全书共十一章,以下是《中国口译史》各章节内容的概述。

本书的第一、二、三章从《汉书》、《晋书》、《梁书》、《隋书》、《宋史》、《元史》、《资治通鉴》、《明史》历代官修史书中勾陈史料,纵横同时期不同史料对同一史实的记载,进行详细的比对与校勘,从而还原出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推理与论断。从外交领域的口译,对外贸易中的口译,军事战争中的口译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第一章从历代外交活动中口译员所扮演的角色之演进和对译事管理机构的分析中,探寻历史背景与翻译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国王朝更迭与历代民族交往的历史就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出来。第二章以我国外贸活动史为切入点,依旧沿用了断代史的研究方法,还原了秦汉以降的贸易交往史。秦汉时期我国与南海诸国、北方游牧民族以及西域各国的经济贸易活动;隋唐时期与中西亚的通商和与东邻高丽的贸易往来,宋元以来海上贸易的兴盛及与西亚、非洲各国贸易关系的建立;明代海防与海禁兼而使之大背景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明代后期到清朝的全面封关与海禁这些宏大的历史事件一一被口译历史所串联起来。(黎难秋:79-87)在被梳理出的各个时期的外贸交往史料中,作者着重探寻口译员在历史中的存在线索与口译员工作的意义。第三章是军事战争中的口译,作者挖掘了从隋唐起直至民国时期在诸如抗击外敌侵略这样的涉外军事战争中的史料,口译员和口译活动的历史意义被呈现出来。

第四、五、六章从科学书籍翻译、文学翻译、佛教经典翻译三个方面展开。这些传统的翻译研究领域因为其明显的笔译研究的属性,鲜有口译视角介入。作者另辟蹊径,细致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口译活动在这三种文类的翻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第四章记述了早期科学书籍译介中西方传教士的口译、中国士大夫笔述以及后期双方合作润色早期科学书籍的系统翻译过程。虽然在科学书籍的东渐过程中,口译员以及口译活动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历史文献具体的口译活动未有专题记载。第五章关注文学翻译中的口译现象。以林纾为代表的文学翻译家译作背后大量口译人员的存在是学界众人皆知的史实,但鲜有文献关注隐没在林纾数量庞杂的译者背后那些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口译员。作者在第四第五章试图披露从未引起关注的口译事件和这些历史事件中的口译工作者。第六章的内容主要聚焦佛经翻译时期的口译活动。汉代直至唐宋绵延数千年的佛经翻译时期,胡梵汉三种语言之间传译是中国古代翻译批评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近代的翻译理论家如梁启超、钱钟书等人均提出过佛经翻译研究方面的见解和论断。口译活动作为佛经翻译和佛教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媒介,直接影响到译场组织的方式,译论的形成与译经质量与数量。

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和提炼,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口译员和丰富的口译活动被呈现了出来。

第七章选择了一个非常新鲜的视角——课堂授课时的口译。作者以佛经翻译时期译经之译场为切入点,提出佛经译场是最早课堂口译之滥觞的观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福州船政学堂相继成立。作者以晚清中国的凋敝与万象更新共在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依次叙述了在洋务运动期间,甲午海战之后,十月革命爆发之际这样的重要历史拐点之上,课堂口译这一口译形式在各类新式学堂的兴起与发展。

第八第九两章以中国人出国访问考察和外国人来华访问考察为主线,还原了近代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大事件当中,口译活动的开展模式和在这些事件背后,口译员角色对整个事件历史走向的积极推动或负面意义上的助纣为虐。作者在选择重大口译事件作为其聚焦的对象时,并未单向度地选择在历史上留下积极或重大意义的口译活动(如梁启超访美访澳,杜威、李约瑟访华),通过选取斯坦因盗取莫高窟珍贵文物过程中蒋资生为其翻译这样一宗在历史上造成巨大损失而臭名昭著的事件,作者并无意丑化译者的形象,而是对口译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意识做了考量。通过对个例的口译事件进行历史还原,作者再现了在晚清到民国这样一个历史的巨大拐点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互相审视彼此文化、历史、艺术的历史画卷。

第十章专门辟出一章回顾了自1921年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28年的口译历史。作者以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建党,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及中央苏区政府在延安和西柏坡时期的政治外交活动为线索,整理出了隐藏在历史文献角落中的译人译事。由于政治事件的敏感性,作者在挖掘这部分史料时大量参阅了口译事件的亲历者所著的回忆录,如师哲的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德国人Otto Braun(李德)所著《中国记事》(Chi-nese Aufzeichnungen)和美国人Edgar Parks Snow(斯诺)所著《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口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口译历史研究的不易,因技术和条件局限而无法被留存的口译实况为整理、还原和评价口译事件中的人物增加了难度。作者从微观史学的角度对口译事件亲历者回忆录和著述加以整理为口译史的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第十一章作者从古籍中记载的先秦时期的口译人员的培养拾零始,梳理了元代以来一直到民国之前近700多年的历史中,元代回回国子学,明代四夷馆,明末清初国子监太学以及清代四译馆,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馆这些不同历史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机构在口译人才培养方面的历史沿革。作为一部专门研究中国口译历史的专著,《中国口译史》在具体章节的史料挖掘方面显得更细致深入。其他翻译史论著如《西域翻译史》和《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对翻译机构的设置亦有论述,但在其论述中,翻译机构的出现与沿革只被当做一个翻译历史时期的标记处理,未展开深入剖析和翻译事件中所涉及人物的解读。

总体来讲,《中国口译史》既是一部非常详实的史学论著,也是一部叙述非常精细的翻译研究论著。从整体的章节布局来看,古代和近现代的口译历史和口译事件都有涉及,而且并未特别侧重某个年代或某个时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本书并未辟出专门章节记述任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任何口译历史。当然,这也为后起的口译研究者留下了一个宝贵的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出版社,2002.

[3]热扎克·买提牙尼孜.西域翻译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254-02

作者简介:宋维(1982-),男,硕士,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口译研究、典籍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述评专著
专著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
李朝晖教授农民工研究专著简介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专著推介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大型学术专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