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导向下高校“三方满意”就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6-03-18鹿鸣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高教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就业高校

鹿鸣(燕山大学 招生就业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4)

OBE导向下高校“三方满意”就业教育体系研究*

鹿鸣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理念层出不穷。OBE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正是近年来国际上广获好评的教育理念之一。本文将OBE导向教育运用到高校就业教育构建当中来,研究构建以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三方满意”的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为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水平、完善就业服务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OBE导向;高校;就业;三方满意度

*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NO:JRSHZ-2015-01020)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ppear continu-ously.The OBE orient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utcome-Based Education, outcome-oriented education) is one the wide international acclaim educational philosophizes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will apply OBE orient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o buil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study the OBE orient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and employers "tripartite satisfaction".The study will provide useful ide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service.

Keywords:OBE orientation;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tripartite satisfaction

一、高校OBE导向就业教育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也随着社会改革的大环境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作为高校教育重点之一的就业教育,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推陈出新、勇于实践。OBE导向教育作为当前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教育模式,为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与传统的教育理论不同,OBE导向教育更加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该模式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不再仅仅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使用知识、感知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的理解感悟相融合,最终形成运用某方面知识的能力。[1]

(一)激发就业课程设置活力

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来源于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学科专家的统一规划安排。国家和高校的统一布局虽然能够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期内完成对既定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但是,部分就业科目的设置已经和时代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差距甚至严重脱钩。以OBE导向的就业教育能够有效弥补该方面存在的缺陷。

(二)促进以学生为中心就业教育转变

以往的高校教育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决定了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安排以及最终课程的教育结果。然而,OBE导向的教育方式能够紧紧围绕学生的诉求展开,要求了解学生学什么(内容)和如何学(方式与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并实施适切的教学评价来适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2]以OBE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要求高校的就业教育模式使学生基于自身需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三)保证教学质量改革持续推进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学质量的管理还处于初步的质量监控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将教学质量的监督作为其管理的重点,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推进的动力。OBE导向教育直接面向的是广大在校学生的就业结果,以学生的就业结果为基础,可以直接或间接推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OBE导向就业教育理念与目标

OBE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当前在全世界内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教育模式,有着其独特的理念和目标。OBE导向教育的这些理念和特点使其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被应用到就业教育当中。

(一)高校OBE导向就业理念

1.以学生就业为中心

OBE导向教育的重要的出发点之一便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OBE教育的重点。OBE教育要求高校为学生提供促进自主学习的情境,不仅重视认知的发展,更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个性、人性和潜能的发展。[3]“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是OBE导向教育的核心出发点。

2.强调课程的实用性

OBE教育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的职业训练,而是在普通教育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指向性。[4]与以往狭隘的“职业化”的就业理论不同,OBE导向教育要求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利用实用性的特点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进而帮助学生在所在领域和岗位顺利发展。

3.突出能力本位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对其进行指导教育,突出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OBE教育着眼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后的能力积累,以及个人能力的使用和能力的发挥。对于能力本位的要求是OBE导向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理论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OBE导向就业目标

OBE导向就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教育体系。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我们明确课程目标提供了帮助。高校在就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加突出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并突出能力本位教育。[5]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既要求高校能够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自身要求,设置具有实用性的课程,也要求政府和用人单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基于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三方满意”高校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是能够未解决此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三、“三方满意”的高校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

所谓“三方满意”的高校OBE导向就业教育中的“三方”,指的是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三个主体,即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三方满意”即高校学生在签订就业合同并参加工作之后,高校获得了更高的就业率和人才培养经验,政府获得毕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用人单位获得了学生人才为该的盈利发展提供动力,达到了“三方的满意”。因此,要在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三方在通力合作的条件下,按照OBE导向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环境。[6]

首先,高校是构建OBE导向的就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同时也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场所。第一,高校要详细分析当前就业学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其次,要更加清晰、明确、合适地制定就业课程。就业课程目标要与就业相关,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调整学习内容,考虑岗位职业素养的要求;第三,影响国家号召,积极开设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可设置“就业创业大赛”来活跃学生该方面兴趣,创建就业创业社团,在校园中努力营造优良的就业创业氛围。

其次,政府是辅助构建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助手。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是整个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要辅助协调好高校的OBE导向教育体系的构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6]具体来讲,政府要制定更多的有益政策,帮助毕业生积极就业和创业。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为高校构建OBE导向就业体系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青年就业创业风尚。

最后,用人单位是实践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的最佳场所。OBE导向的就业教育体系最重要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中来,最终的实践成果会在用人单位得以体现。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获得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指导下的人才,为其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对OBE导向教育体系输出的人才和结果进行评价,对进一步完善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构建“三方满意”的OBE导向就业教育体系,需要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并在各自领域为学生服务,为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人才而努力。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时代进步,高校就业教育也在不断变化。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各种优秀的教育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就业教育的改革当中来。将OBE理念运用到高校就业教育当中来,能够促进高校完成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就业水平的提升,保证政府完成既定的社会稳定任务和人才培养任务,同时更加有利于用人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三方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川.OBE理念下高职动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125-127.

[2]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39.

[3]梁书静,张斯琴.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53-56.

[4]尤晨.借鉴成果导向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探析工程类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11-13.

[5]马金晶.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

[6]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82-8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209-02

作者简介:鹿鸣(1982-),男,河北廊坊,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招生及就业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就业高校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