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粤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2016-03-18丘洪丽
丘洪丽
一体化教学在粤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丘洪丽
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专业理论, 还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养成。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理论课、实训课或实验课的界限,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技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为社会不断地输出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在粤西地区,一体化教学逐步运用到课堂中。
一、粤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粤西地区中职学前教育的现状
1.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把学前教育作为单独的一章做了全面的表述,明确提出了政府要重新担当起学前教育的责任。与此同时,担当培养学前教育一线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备受重视,以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及解决大量的幼儿园专业教师岗位需求。
2.从学生自身来讲,普遍文化水平较差、自我约束的能力和道德观不强、对教育行业不认识、不热爱、责任心和管理能力较弱等,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甚至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困难。
3.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三学六法”,整个教材体系对教学实践虽然仍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其结构和内容已远远滞后于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一是教材的逻辑性强,概念、知识、原理等理论知识过多,学生难以掌握,容易觉得乏味。二是教材的内容已经陈旧,很多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种前沿理论没能列入到教材中。三是各科内容互相重复,但观点各有差异,学生很容易混淆。四是教学过程注重教师口头讲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对概念、原理阐述较多,要求学生运用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学生学完后很难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新课改”的呼唤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称。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的新一轮课改试验也开始了。幼儿园新课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的精神,善于学习、善于反思。2006年11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召开了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大家一致认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积极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近年来,很多中职学校致力于一体化教学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采用一体化教学法来培养职教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实用性、 操作性,突出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符合现阶段中职学生的特点,深受中职学生欢迎。“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要求教师善于把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训练前后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这种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既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也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养成;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 提高了教学质量, 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进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促进学校建设的良性循环。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条件
(一)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并且要随时关心整个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随时与时代接轨,在讲课过程中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这两个方面,教师不仅仅能够胜任讲台上的工作的同时,应该也具备可以胜任幼儿园的真实岗位的职业技能。
(二)一体化教材的配备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传统模式下的教材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点的灌输,严重脱离了实际的应用,有的知识点过于难,并不适合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所以需要有一套专门针对中等职业教学的教材,从一些比较浅显的知识点里面,充分练习实际的应用。
(三)教学设施的配备
一体化的教学课堂,需要插入一些实际操作,这就需要配备与教学过程相配套的教学设施,学生可以在边做边学中得到更深的启发。
(四)创建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与当地幼儿园所合作,建立尽可能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建议
(一)整合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模块化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已对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和主要教学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但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就此,学前教育专业模块教学的设计按照(素质)能力的目标类型及养成规律划分为五大类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
(二)整合教学环境,时空一体化
采取理论课与实训课并进、穿插进行。即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就动手操作,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设备要求较高,而有些专业设备也不可能满足全班学生的需求,那么我们采用“小班化”实训,也就是说在上专业课时我们可以分两门或多门专业课同时进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因为同一种设备满足不了全部学生的实习和实训,但是全部设备及实训场室是完全可以满足全班同学的实践的,所以我们采取了“小班化”教学。
(三)整合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化
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高的,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否则教学方案难以出台,教学过程难以控制,教师很难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融会贯通。
为了培养一批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专门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出国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四新”培训、师范专业负责人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等。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都必须到一线幼儿园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这样专业教师到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可了解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讲授与时俱进的知识;同时他们向幼儿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四)整合评价标准,质量评定社会化
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是教育满足客户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评价和考评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就是要改变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考评主要依据的传统做法,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强化过程考核。
一体化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以三个符合度为标准,即: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设计;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生产;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检验。结合“双证融通”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相关核心课程最终成绩可由各技能训练项目的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我们自己说了算,还有用户(幼儿园、学生、家长)参加评价,注重用户评价、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做能有力地保证坚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满足社会需求为能力目标的职教特色。
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赖俊辰
收稿日期:2016-04-14
作者简介:丘洪丽,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广东 信宜/5253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