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2016-03-18陈杰
陈 杰
(海南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陈 杰
(海南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大部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中专业教师比例偏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的障碍与瓶颈。深刻反思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设立认知上的动因、定位以及课堂教学基本内容上的误区,是解决对外汉语教学瓶颈问题的基本途径。
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误区
一、对外汉语学科认知上存在的误区
(一)误把事业当产业
我国在1988年9月第一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可以说这个定位非常准确,众所周知,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中国作为这个语种的产生国和使用国有责任和义务让汉语这个极具魅力的语言普及光大,让世界各国人们更好地交流与交往,所以把对外汉语教学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一点都不为过,在某种程度上,汉语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外交流越来越密切,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与日俱增,汉语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热点。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各个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也如雨后春笋顺势而生,是否有对外汉语专业成了各个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标志。在这种形势下,更多高校的眼光更注重在这个专业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上,而忽略了对这门新兴学科相关环节、内容的研究与探索,致使这门学科有了太多的功利色彩,缺乏学科的严谨和严肃性。
(二)重视程度不够
对外汉语作为新兴的学科,和别的学科一样,同样具备独特的学科价值和学科规律。尽管对外汉语教学起步比较晚,但是却有着无可争议的独立的学科地位。然而在很多高校,其学科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甚至视其为附属:有的高校将其看成是外语学院的一部分,有的高校将其纳入文学院的一个分支,还有的高校将其纳入外事管理部门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新兴学科由于历史上积累的经验相对比较少,缺乏有章可循的学科内容和成熟的教学经验,本应更值得我们去摸索去研究,可在具体的实践中,除了少数几所高校把对外汉语这门学科当做重点学科对待外,基本上都把这个学科放在学校发展的附属环节上。由于大部分高校不重视这个学科的建设,也导致了这个学科在学科发展上缺乏应有的动力,因此,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顽疾也就在所难免。
二、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认知上的误区
(一)会说汉语的人就可以教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多数人认为,站在对外汉语讲堂的教师不需要具备特殊的中文修养和极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只要会说中文就可以从事教学活动了。这样的认识假如仅仅局限于普通人的认识层面上,那只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罢了,不会对对外汉语教学构成实质上的伤害,可惜这样的认知在业内也普遍存在。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配备来看,就很能说明问题。目前除了北京语言大学等几所语言类高校对外汉语交流学院的专业教师比例比较高之外。更多的高校对外汉语师资基本都属于“杂牌军”。专业教师的比重不足两成,即使那几所专业教师比重比较高的高校,专业教师的比例也不超过五成。正是由于这样的偏见在高校普遍存在,致使目前站在高校对外汉语讲台上的教师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有学英语的,有学艺术的,有学经济的,等等,而更多的高校任用在校研究生进行汉语言课堂教学,可想而知,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很难胜任教学任务。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对外汉语教师不单单要有扎实的汉语语言文字知识,深厚的语言学理论功底,更要有深入浅出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应对自如。教师要有这样的专业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需要更强更深的课外苦功,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也不为过。
现今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存在一种更为严重的问题:临时外聘的教师队伍庞大。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各个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都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校大多都在聘用临时对外汉语教师,聘用的临时教师数量远远要高于正式的教师数量,尽管各个高校严把质量关,但是临时教师队伍存在流动性大、从业心态不稳定等客观因素,他们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可以说,这也是多年来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顽疾,这样顽疾的形成与普遍存在的业界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定位的误区息息相关,不改变人们头脑中“会说中国话的就可以教对外汉语”这种错误认知,不客观地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准确的定位,不把对外汉语教师当成专业的教师岗位对待,不能合理地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队伍进行改革,就很难改变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对外汉语教师一定精通外语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当被问到职业的时候,一般还会伴随着“您的外语水平一定很高”的推测,这也是业界普遍对这个职业的定位。其实在具体的汉语教学实践中,外语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过分地使用外语解释汉语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一个专业对外汉语教师的功力是看他用汉语解释汉语的能力,而不是用英语解释汉语的能力,这就像我们学习外语,我们更希望不会中国话的外国人教我们,因为这样的教学会更纯粹更贴切,更接近语境。当然,对外汉语教师并不是不需要懂外语,相反会外语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在汉语入门以及用汉语无法解释汉语等教学环节上,用外语解释是必须的,这看似矛盾,其实对外汉语课堂上对外汉语教师存在着“解释度”问题:尽量地减少用外语的解释让留学生学会汉语,这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握住的尺度,不然“外语解释”会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依赖,不利于他们学习汉语。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更需要汉语言功底牢固、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对外汉语教师。
三、对外汉语课堂上存在着教学内容本末倒置的误区
在现今的对外汉语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汉语字词的使用上,而不是把字词的解释当作教学的重点来对待,认为教会外国人说中国话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做法在形式上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内容上却背离了汉语教学的初衷。教外国人学习中文,首先要教会他们中文字词本义,然后再强调字词的演变和运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外国人对中文字词有所了解,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只教外国人字词的运用,不但会使外国人学习汉语变得枯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效率降低。比如,对外汉语教材里对“吃闭门羹”是这样解释的:比喻被拒绝进门,不受欢迎。从汉语的字面意思上看,吃闭门羹和被拒绝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其实“吃闭门羹”讲得是古代宣城妓女史风长得标志风流,来拜访她的人太多,她把客人分成等级,上等客人她热情接待,下等客人拒绝接待,并关起门来让他们吃羹。假如在课堂上教师把“吃闭门羹”的由来解释清楚,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记忆会更深刻,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上存在局限性,更多的是只限于字词意思的解释和运用,而没有把字词的由来和演变当做重点内容来阐释。
汉语的教学不同于外国语言的教学,外国语言大多只是字母符号,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更重要的使命是让外国人深入地了解汉语的根,中国文化的魂。
四、走出对外汉语教学误区的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虽然存在的问题诸多,但最根本的核心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因此必须从教师的队伍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倾力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不拘一格选人才
现在很多高校受评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教师引进设置了很多门槛,甚至到了要文凭不要水平的程度。很多高校在引进教师时,首先要看学历看文凭,假如达不到设置的硬件门槛,授课能力再强、专业修为再高、师德再高尚也会被拒之门外。实践证明,即使达到高校的要求门槛走上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教师也未必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国外相关的专业,类似的教学岗位必须要求有成熟的教学经验,并且在相关的专业领域里有所成就才可能走向神圣讲台,而我们虽然对这个岗位硬件的门槛要求很高,但是往往就凭一次试讲甚至一次面试就决定了一个任课教师岗位,未免有些荒唐,一个专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印证,而不是单凭文凭和试讲就能决定。
随着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学习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对外汉语教师匮乏问题,我国很多高校也相应地开设了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目的就是要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目前,我国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这些适合做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莘莘学子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被各个高校引进,所以当下的中国高校存在着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师急缺而另一方面大量的人才被拒之门外的现象。如果要解决这样的难题,各个高校必须从工作的实际出发,不拘一格选用合适的人才,壮大对外汉语教师的队伍,使对外汉语教学走向正常的轨道。
(二)因地制宜培养人才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是临时教师,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高校,他们甚至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但由于体制的原因,这些教师和正式的教师虽然承担着相同的教学任务,却得不到相同的劳动报酬,所以他们很难有高昂的热情去全身心投入工作。此外,他们的工作流动性很强,这也使他们很难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高校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提高这些临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让他们劳而无忧;其次要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学习、导师辅导、外出访学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教学技能,逐渐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使之成为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
总之,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新兴的学科,因此出现各种误区也是前进中的正常现象,假如我们能有忧患意识,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与挫折,积极解决难题,真正把中国文化的传播当做事业和使命,那么中华古国的古老文明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播,并发扬光大。
[1] 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国对外汉语专业工作会议”情况的通报.汉办教字[2002]216[Z].
(责任编辑:刘士义)
Misconceptions and solu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HEN Jie
(CollegeofInternationalCulturalExchange,HainanUniversity,HaikouHainan570228,China)
There is no doubt thatthe propor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the facult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 most universities is comparatively low,and the teaching qualityis not so good,which has become an impediment and bottleneck that limits its development.A basic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rethink the motivation of why this subject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academic orientation,and the misconceptions of basic content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faculty;misconceptions
2016-06-28
2015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提高海南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化程度与提升海南国际影响力的关系研究”(HNSK(ZC)15-34)的阶段性成果。
陈杰(1971-),女,辽宁大连人,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G642.0
A
1008-2441(2016)05-0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