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2016-03-18李冬香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千山鞍山留学生

李冬香

(鞍山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李冬香

(鞍山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留学生居住在某一地区,必然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将是特色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阐释了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分析了鞍山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选取的内容,最后从课堂教学和文化体验两方面探讨了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

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鞍山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1]”。中国语法学家邢福义也曾提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2]。”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在教授留学生汉语言的同时,导入一些中国文化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在汉语言和中原主体文化教学的同时,适时地导入一些当地的特色文化,将地域特色文化的导入作为留学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切入点,有助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导入地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从留学生学习、教师教授还是地区发展来看,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都将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留学生减少文化冲突,增强学习兴趣

留学生刚来到鞍山这座三线城市,由于受母文化的思维定势影响,常常会不自觉地用母文化模式去衡量鞍山地区的文化,一旦鞍山地区的文化不符合留学生心中的标准,文化差异就会产生,如果这种差异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理解,文化冲突必然产生。这种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语言沟通不畅,生活习惯不适,社会交往有碍等。为了缓解这种文化冲突,对外汉语教师适时地导入鞍山地域文化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课堂丰富多彩的鞍山方言、独具特色的鞍山地域文化的导入与课下充满浓郁鞍山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相结合,既可以使留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可以帮助留学生减少文化冲突。

(二)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实,多样教学形式的开展

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字、词、句等知识的讲授以及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从而更多地忽略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陈光磊曾提出这种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3]。这三种文化因素既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又可以反映当地人们的习俗文化、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比如,鞍山地区人“死”了,经常说人“老”了。可见,鞍山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比较委婉。如果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经常会领悟错误信息。因此,在课堂中适当地导入鞍山地域文化,可以使留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也可以活化教学内容,使教师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这些地域文化资源的导入,并不局限于采用讲授法,还可以采用地区间、国家间的对比法、情景法和实践锻炼法等。总之,鞍山地域文化的导入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有利于鞍山地域文化对外传播,带动鞍山地区经济产业链发展

一个有历史的城市才有厚度,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内涵所在。鞍山是个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鞍山特产、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历史、鞍山文化产业项目等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鞍山地域文化,其实无形中在插入鞍山地域文化对外传播的信息,进而潜移默化中植入了鞍山地区对外宣传的广告。比如,在课堂中适当位置合理导入千山文化,课下做好千山一日游文化体验,不仅可以传播鞍山地域文化,也可以带动鞍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中牛庄馅饼、鞍山烧烤等特色饮食文化,玉器等饰品文化,都承载着鞍山地域文化信息,带动了鞍山地区经济产业链的有序发展。西柳服装业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商人到鞍山地区投资,目前已与“一带一路”众多沿线国家签订友好协议,并形成了集群产业链。因此,鞍山地域文化的导入,不仅有利于鞍山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且有利于带动鞍山地区经济产业链发展。

二、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鞍山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梳理鞍山较适宜的地域文化传播内容。

(一)语言文化

鞍山的方言、典故、俗语、谚语、千山古诗、千山楹联、传说故事、台安谜语等,都是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例如,“老了”一词用来形容“人死了”,仅鞍山地区的这一用法,就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精髓—中国人忌讳交际中出现不吉利词语。千山楹联也是鞍山地区特色语言文化的代表,它是指千山古建筑上的各色银联作品。千山正门、祖越寺、龙泉寺、无量观等十多处近千副楹联组成,以千山正门为例,“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文笔可谓惊奇雄伟,都是非常难得的古代楹联佳作。这些语言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因素,了解这些可以尽早克服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二)民间艺术

鞍山地区民间艺术岫岩皮影、岫岩东北大鼓、海城高跷秧歌、鞍山评书等已享誉国内外,而且都已列入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他一些民间艺术,例如,岫岩民间剪纸、海城民间鼓乐、岫岩民间沥粉彩画技艺、朝鲜族掷柶传统游戏、海城喇叭戏、鞍山快板书、邓氏多层剪纸、老精华传统捡影验光技艺、千山彩塑彩绘、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岫岩玉雕素活工艺等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价值。有效地利用这些地域文化内容,课上可以起到丰富课堂内容、活化教材的效果;课下可以起到丰富课外文化体验内容的作用。

(三)宗教文化

鞍山地区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包括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节日、宗教民俗等。宗教建筑包括祖越寺、龙泉寺、大安寺、中会寺、香岩寺等五大禅林,独具特色的建筑蕴含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宗教艺术包括天成弥勒大佛、关公像、玉皇大帝、弥勒佛、瑶池圣母、梨山圣母、泰山圣母等它们与宗教建筑可谓相得益彰地诠释了鞍山地域文化。宗教节日包括千山大佛节、观音弥勒节等。宗教民俗包括三星(福、禄、寿)楼、月老(婚姻之神)、织女(民间爱神)、赵公明(文财神)、关圣帝君(忠义财神)等,这些民俗信仰正是鞍山地区信仰的活化石。来华留学生通过了解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民,以及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为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旅游文化

鞍山旅游资源丰富,闻名国内外,有“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素有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等称号,主要包括“三山”,即千山、白云山、药山;“三佛”,即玉佛、天然大佛、铜佛;“三泉”,即汤岗子温泉、千山温泉、东四方台温泉;“三城”,即西柳服装城、南台箱包城、岫岩玉器城等。其中,千山作为山中代表,以“秀”和“奇”为特色,被国家命名为4A级旅游景区。汤岗子温泉作为温泉的代表,被誉为“亚洲著名温泉”和“亚洲第一泥”的名号。以中医的疗养方法,独具特色,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疼痛等病症,已成为俄罗斯中老年人的疗养胜地。鞍山天然形成的弥勒大佛以其最大和天然合一等特点,享誉国内外。玉佛是一块七彩玉石王重260.76吨,经过来自玉乡岫岩的120位玉雕工艺师历时18个月的精心雕琢,以坐佛高5.23米、莲花高0.56米、整块玉石高7.95米、宽6.88米、厚4.10米的历史上最大玉石雕像于2002年荣膺吉尼斯世界之最[4]。至于三城,以西柳服装城为代表,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居中国产业集群第二位,而且成为辽宁省第一个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实质性对接的区域。这些都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重要指标。

(五)英模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鞍山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在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上,这里涌现出众多的英雄开模。据《经济日报》工人发明家中记载,到2016年6月,鞍钢集团已累计产生以孟泰、王崇伦、雷锋、白雪洁、冯志国、郭明义、李超等为代表的6 330名各级各类劳动模范,这些人物无不体现了钢城人们的钢铁般精神。鞍山地区英模辈出,体现了鞍山人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肯于奉献的精神传统,这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鞍钢和钢城精神都可以作为来华留学生招生的重要宣传资料。

三、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

鞍山高校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高质量对外汉语教学效果,应充分挖掘鞍山地域特色文化资源,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导入途径,适时适当地导入鞍山地域特色文化于对外汉语教学之中。在鞍山地域文化的导入中,一方面应该是地域文化因素的导入,另一方面应该是地域文化知识的导入。据此,我们将鞍山地域文化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途径分为: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地域文化导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的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在这些课堂中,适时导入地域文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这里的听力和口语课,我们统说为听说课。听说课主要是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技能训练课,鞍山地域文化因素的导入应以服务听说课为教学目的。例如,在留学生已经了解中国人对男孩儿和女孩儿的称呼后,适时导入鞍山地域的称呼方式“小伙儿”“丫蛋儿”,不仅可以增强留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减少学生平时与中国人打交道时出现的交际困惑。在讲到“对不起”的回答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鞍山地域文化特点,尽可能多地扩展答语,“没关系(传统的)”“没啥儿(东北的)”“没有事儿(鞍山的)”。这些鞍山地域方言都是当地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阅读课中通过地域文化导入法,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课文中体现的地域文化内容呈现出去,留学生也能在中外文化对比、分析、整合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中晦涩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而理解课文深层内涵。以张丽娜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的《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中的《傣家婚俗》这一课为例,婚俗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讲解傣家婚俗的同时,我们可以适时地导入鞍山地域婚俗,尤其是代表鞍山地域宗教文化的月老(婚姻之神)、织女(民间爱神)等知识也要适当地导入,这样不仅有利于留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知识,而且有利于增强留学生对鞍山地区的热爱,进而有利于鞍山地区的对外形象传播。写作课中,通过开展“我是导游”等活动,让留学生介绍鞍山,有利于引导留学生挖掘鞍山地域文化的精髓,并培养他们融入鞍山地域文化的能力。这里主要采用三方面的有效链接模式:一是链接鞍山地域风土人情,主要包括鞍山民间传统节日和习俗、宗教信仰文化等;二是链接文物景点,主要有鞍山地区的“玉文化”“千山文化”“温泉文化”等;三是链接民间故事,主要指千山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典故等。

合理适时地导入鞍山地域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丰富留学生头脑中地域文化图式,帮助留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增强他们对鞍山地域的印象和好感。

(二)文化体验

文化体验是地域文化导入的主要窗口。文化体验应以实物、实地为前提条件,这里主要涉及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两方面的文化体验。第二课堂是指京剧、书法、太极拳、剪纸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课程。第二课堂中导入鞍山地域文化,主要采用主流文化与地域文化对比的原则。例如,在向留学生介绍中国剪纸文化时,可以适时导入鞍山地域文化中的民间剪纸艺术。其中,主要介绍邓氏立体多层剪纸,此技术被鞍山市人民政府确立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永乐宫壁画》为例,向留学生介绍运用的方法、技术和要达到的效果,让留学生体悟鞍山民间艺术的绝妙匠心和鞍山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外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用身心真真切切地体验鞍山地域文化特色。例如,可开展“走进当地家庭”“进入当地的博物馆”“景区景点观光游览”等。走进当地家庭可观看家居设计、了解茶文化、体验中国菜技术。让留学生体验如何包饺子的时候,可以适时导入鞍山地域比较有特色的马家清真肉饼,此肉饼的制作工艺被鞍山市人民政府确立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向学生介绍制馅时黄牛肉选取的比例、材料的配置等,并讲解其制作工艺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以及鞍山人民喜爱的原因,使学生对鞍山地域独特的饮食文化产生兴趣。进入鞍山市博物馆可观看精湛的书法、精美的图画、瓷器、玉器等,此时可以导入鞍山岫岩玉文化,讲解岫岩玉雕素活工艺,介绍此工艺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说明岫岩玉开发利用的年代,其工艺的分类、特点和讲究等。景区景点观光游览时,可以选择千山,介绍鞍山相关地域文化。如,观看各大寺庙建筑物时可以介绍千山彩塑彩绘,此技术被鞍山市人民政府确立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讲解此技术最早存在时间,作品在主题、结构、图案、用色等方面展现的独特地域风貌,并说明千山古建建设过程是结合了当地特征而产生的,承载着千山的悠久历史,是千山的文化瑰宝,表现了鞍山地域人民的智慧和灵性。

总之,以鞍山地域特色文化为视角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上与课下,不仅可以引发留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间接地传播鞍山地域特色文化,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知道鞍山,了解鞍山,进而带动鞍山经济的发展。

[1] 周永清,周秀婷.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讨[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4):140-141.

[2] 左小瑜.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关系初探——以哈萨克族民歌语言,文化特征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2(3):159-160.

[3] 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25-28.

[4] 常晶,白光.鞍山文化丛书——鞍山旅游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士义)

Discussion on leading Anshan reg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courses for foreigners

LI Dongxiang

(SchoolofInternationalExchange,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The language teaching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ulture teaching in the Chinese courses for foreigners.Once students live in an area,they will be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culture.The regional culture leading into Chinese courses for foreigner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Based on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anshan as an example of leading into Chinese courses for foreigners in the paper.We will mainly explain the role of lead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courses for foreigners,analyze the contents we should choose,and finally we will discuss the way of lead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courses on the two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leading into;Chinese courses for foreigners;Anshan

2016-06-29

2016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一般课题(as20163040),2016年鞍山师范学院校级重点扶植项目 (16kyxm25)。

李冬香(1982-),女,吉林辽源人,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

G642.0

A

1008-2441(2016)05-0044-04

猜你喜欢

千山鞍山留学生
千山暮雪(中国画140cm×70cm 2022年)
读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有感
鞍山烈士纪念馆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诗友相陪游千山得句(四首)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