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6-03-18康清吴渝白先梅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设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康清 吴渝 白先梅(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康清吴渝白先梅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摘要:“建筑设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在分析教学现状的前提下,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和实践。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Abstract:The course "Building equipment"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positively teaching goals,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n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eaching situations. It has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image recognition and practice among studen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Keywords: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curriculum reform;teaching methods

引言

《建筑设备》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工程造价专业在后续续专业课的学习上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应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框架复杂,老师在教学方面以及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1]。如何做好该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高层次和一专多能的建筑人才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特点

作者在上了三轮《建筑设备》这门课程后,在教学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该课程的几个显著特点:1.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知识框架复杂;该课程主要包含采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电气系统四大模块,且这四大模块分别属于不同的专业内容。2.课程模块间有一定的相同性;除电气工程外,其他三个系统均包含管道系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3.需要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该课程一旦脱离实际工程就会变成纸上谈兵,要提高学生对各系统施工图纸的识读能力必须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

(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对课程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造价专业其实包含的预算方向很广,有土建、市政、设备装饰装修等,但大多数同学把学习的重点还是放在土建预算这一块,学习的重视程度也远高于安装设备的预算。加之要识读的图纸包含的专业众多,学生也难免出现厌学烦躁情绪;2.教师层面:造价专业的师资资源较为匮乏,由于硕士招生计划中只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不包含工程造价专业。因此由于学历的限制,往往大专院校很难招聘到合适的老师。在教师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顶替而上。这就造成老师要自己先学一遍再来教学生,一方面老师耗费的精力大,另一方面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更糟糕的是这门课程要讲好并不容易,因为涉及的专业实在是多,无论是给排水、还是暖通或是电气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专业,一个老师可能对其中一个专业比较在行,对其他专业却是相对陌生;3.学校层面:主要还是体现在实训教学资源不足上,新办院校各种教学资源还在逐步建设完善中,一些与土建设备相关的实训室也在陆续建设中,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二、关于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

(一)授课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要想上好这门课,授课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知识,一方面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设计手册、期刊、专业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实践知识的积累[2]。教师本身应积极投身相关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参观工程项目、学习最新的软件、技术、方法。当然学校方面,有条件的话也应多创造机会鼓励老师外出培训,并提供顶岗锻炼的岗位,帮助老师快速提升实践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养。

(二)不同专业,教学重点要区分

目前,大土木里面有很多专业都有上《建筑设备安装识图》这门课程,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授课侧重点放在哪里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例如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点应该放在理解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关系以及建筑设备的安装与建筑施工技术的结合上[3];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授课重点应该放在对建筑设备工程与技术的经济性评价和建筑设备系统的物业设施管理上。那么对于造价专业而言,重点应该放在认识各种建筑设备和了解设备安装的基本工序以及对各种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上,为《安装工程预算与清单计价》课程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强调课程的作用及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一堂课对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中的认真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第一堂课老师就应该告知学生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更应该强调造价的涉及面广,不仅仅局限于土建的预算,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有可能是土建、设备、装饰装修、市政工程等任意一方面的预算。而且在大多数同学能掌握土建算量的情况下,如果能比别人更熟练掌握安装设备计价这项技能,毫无疑问是一项很大的优势。包括在日后的学习当中也应逐步引导,让学生重视并有兴趣去学习该课程。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这门课程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效果事实上是比较不理想的,学生缺少思考的过程,往往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东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多种合适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实物与视频教学法

在讲到一些建筑设备的时候,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多采用实物教学法,把实物当成教学工具搬到课堂上[4]。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对着实物讲理论,学生就相对容易接受了。例如对于一些简单的阀门零件,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把阀门零件带到课堂,拆开展示,学生一目了然[5]。老师讲起来也轻松,不会费尽口舌、学生还一头雾水,既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有些设备较大或者是一整套系统无法搬进课堂,可以采用图片加视频教学的方法,在网上收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资料,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随之调动。

2.任务驱动法结合颠倒课堂法

对于识读图纸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结合颠倒课堂的方法,设计成一次实训项目,把图纸和实训的任务书下发,以解决问题、完成相应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布置任务前,并没有讲授有关图纸识读部分的知识,学生对识图部分也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要完成实训任务就必须读懂图纸,学生只能是自己课后看书查资料搞懂。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逐步开始有了识图的能力,但在识读过程中肯定还存在一些搞不太明白的问题。因此可以在下一次课的时候集中回答同学们遇到的问题,相比老师自己在讲台上讲,该教学方法针对性性强,也能弥补学生个体接受知识能力强弱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识图的方法技能。

3.实践参观法

该课程涉及到的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教学甚至是通风空调系统,都存在于学校的各类建筑物之中。因此在讲授完某个系统章节后可以将学校某栋建筑物的整套图纸(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发给学生识读,结合工程施工图,参观建筑中的给排水、电气设备及管道铺设及安装的情况。当然很多时候管道、设备是被隐蔽的,没有办法看到,因此这个时候建立相应的建筑设备实训基地就显得十分必要[6]。一方面可以考虑建一些小型简洁的设备系统,让学生对各种设备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购买一些简单的管道、设备供学生进行一些管道接口操作和设备的安装操作;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深刻的读懂图纸、掌握设备的安装工序。

4.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后的巩固复习重要且必要,利用互联网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共享库。把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相关微课、网络课程视频等放在网站上供学生课后学习。另外还可以建立学生自测系统以及网上答疑系统,不受时间限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也能侧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容易出错的点。

(五)课程评价改革

高职课程教学注重的是职业能力培养,仅靠期末理论知识考试来评定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显然有失偏颇。较合理的考核方式应该是从学习态度、实践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水平三方面综合来考核学生。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实践实操完成的能力及效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掌握水平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实训报告完成的情况以及理论考试成绩上。最后成绩的评定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中,考勤、迟到早退占15%,课堂表现占10%,课后按时提交作业、实训报告占5%;实践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实操完成情况、实操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作业、实训报告完成的情况占10%,理论考试成绩上占30%。如此细化之后,对学生的考核相对就会公平合理,一定程度上也把学生往有职业素养、懂知识、会操作的方向上培养。

三、结束语

《建筑设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对建筑设备安装进行概预算的能力。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专业教师的尽心尽责、大胆创新、长期不懈的坚持改革实践,任重而道远。如何改革、如何探索、如何实践都是需要思考的事情,只有不断深入,建立完善的改革机制,鼓励甚至奖励教师改革,才能真正有效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作者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同类学校《建筑设备》课程改革起到积极推动。

参考文献

[1]屈小刚.浅论高职院校《建筑设备》课程教学[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24(3):49-50.

[2]陶玉清,常澄.高职高专《建筑设备工程》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5):158-160.

[3]范艳丽.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1(3):44-46.

[4]马悠怡,石海均,武道吉.《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6):57-60.

[5]庄玉玲.《建筑设备工程》课的教学方法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4):102-104.

[6]王海波.建筑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19(1):130-13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239-02

作者简介:康清(1990-),女,硕士研究生,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抗震、减震以及课程改革方向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建筑设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建筑设备安装施工阶段中工程造价的控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2014年全球建筑设备销量增幅可达5%
沃尔沃建筑设备布拉奥斯工厂实现碳中和
2013年的5款改变游戏规则的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