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构想*

2016-03-18翟子惠钦州学院人文学院广西钦州535099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评价方式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

翟子惠(钦州学院人文学院,广西钦州535099)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构想*

翟子惠
(钦州学院人文学院,广西钦州535099)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性的活动练习,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好适应就业市场和工作岗位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出具备有本专业知识能翻译行业文献资料或应用文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单一,翻译教学内容侧重人文性而应用性不强等问题。文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开设英语翻译选修课程、注重专门用途英语翻译,鼓励参加各类英语翻译竞赛、完善翻译教学评价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模式;评价方式

Abstract:Laying emphasis on application teaching content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ims at qualifying students for job market and occupation. Serving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one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bjectives is to enable students translating professional documents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t present,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focus on humanistic contents rather than applied articles under the monotony of teaching style. Based on the method of applied talen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such as improving teaching mode,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offering elective courses of translation,focusing on ESP translation,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all kind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contest and improv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assessment.

Keywords:applied talents;training objectives;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teaching mode;evaluation method

引言

在2014年教育部有关地方部分高校转向应用型办学发展的指导下,大学课程教学目标转向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传统听说读写为主要目标相比,更侧重翻译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以致用”的要求。同时,随着对外联系的日益增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科技、商贸、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英语应用型翻译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为前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正确定位翻译教学的目标,加大翻译教学的课时比例,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大学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培养更多可胜任行业业务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而传统基础英语教学为主的大学英语课堂对翻译教学局限于课后翻译习题的讲解,近年则以四级翻译题型为主进行翻译讲练,与实用翻译能力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课堂,将打开翻译教学教研的新局面,进行翻译教学探讨,有利于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效果以及应用翻译能力培养。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可概述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2]

应用型本科教学围绕职业能力展开教学,注重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性的活动练习,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学校需要培养出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立足于本专业能看懂外文资料且具备翻译行业文献资料或应用文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翻译技巧和策略,更为重要的是熟悉相关行业的语言知识以及文本材料的翻译方法,通过练习与实践运用相关翻译策略,最终获得应用技能。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通过进行行业相关材料的翻译练习,有效适应就业市场需要,增强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为整个社会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知识和广博的英语文化知识,熟练外贸、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行业应用英语文体,具备有行业领域工作所需资料的翻译能力。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翻译水平能检验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因而翻译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的内容之一。但大多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仅仅限于文章翻译题型练习的讲解,大多数是为巩固词汇、语法知识要点所设计的翻译练习题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下,实现翻译教学“具备有行业领域工作所需资料的翻译能力”的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具体来讲,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单一

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独讲解教学理论,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锻炼,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翻译知识应用技能。大学英语任课老师对翻译教学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技巧”讲授,课堂教学中局限于对翻译理论进行讲解,然后举例进行解释说明,学生翻译练习的批改多数是界定译文忠实流畅的程度或使用了哪些翻译技巧进行处理,并没有通过学生的练习找出他们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此外,教学内容多以人文性内容为主,未能有效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而且忽视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制约学生翻译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

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内容侧重人文性,新闻、广告、策划书、说明书等实用文体的内容近乎为零。而2013年四级考试增加中译英的内容后,翻译教学又转向“应试”内容为主,而四级考试翻译内容主要是中国文化,旨在考核学生文化外译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学不但远离行业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具备翻译相关资料的能力,学生缺乏翻译实践锻炼则很难将翻译理论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中,制约学生翻译知识与应用技能提升。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手段受限

尽管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手段得到有效改进,多媒体在翻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自主学习平台也有题库练习,但应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外翻译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没有完全建立,没能为学生课外的翻译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辅导。可可英语、中国日报英语点津等网站,有许多实用性的翻译内容与练习素材,其中的翻译贴吧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受到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的限制,加之用于处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课时不多,翻译教学大多限于教师和课本,难以利用互联网了解最新成果[3],也制约学生翻译水平提升。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考核方式不完善

大多数的翻译教学局限于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翻译仅是期末考试中的一部分内容,期末考核是检测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或者即使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起来,翻译作业平时成绩仅占极少的一部分,未能详细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基本情况,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没有多大促进作用或者说是毫无作用。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构想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应用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翻译基本理论,还熟练行业相关知识与应用文文体特征,撑握应用翻译技巧解决行业资料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翻译水平和应用能力。为弥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不足,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一)改进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具备实践经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后具有应用翻译技能和创新能力。因此,整个翻译课堂教学应该以此为指导,改进翻译课堂教学老师教师主讲的模式,综合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任务型等教学模式,讲练并重,引导学生查找翻译问题,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译文并分析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与讨论中领悟与体会翻译技巧与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自主翻译阶段、同学互改阶段、点评阶段,分析不足,改进向略,通过专门训练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和实践技能。

(二)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手段

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翻译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手段,从而有效提升翻译教学水平。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微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辅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设计翻译理论园地、名译欣赏、翻译作业及讨论、翻译心得、资源链接等模块,为学生进行翻译实践锻炼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翻译实践技能。

(三)开设英语翻译选修课程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翻译水平不一样的情况,为增强学生翻译技能和应用能力实践的课程,可以适当开设《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实用翻译》、《旅游翻译》等选修课程。

(四)增加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导向作用,增加金融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行业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与广告、策划书、说明书等实用文体翻译内容[4]。

(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翻译竞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翻译竞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竞赛活动,在竞赛中逐渐增强翻译水平和知识应用技能,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翻译教学的兴趣。

(六)完善翻译教学考核方式

翻译教学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的方式进行考核,可以以学生翻译实践量(要求译文完成并有修改记录)做为平时成绩加分的依据,或者以翻译竞赛的获奖名次做为创新学分的依据[5],激发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活动的兴趣,逐渐提高翻译实践技能。最终,通过期末考试来检测翻译的速度与水平能力。

四、结束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大学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出具备有本专业知识能翻译行业文献资料或应用文体的应用型人才。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以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方针,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有效开展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最终为地方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繁旭.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2):51-53.

[2]向士旭.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建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123-124.

[3]陈莹.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英语笔译课程教学改革[J].内江科技,2012(10):143-144.

[4]林令霞.大学英语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0(2):98-99.

[5]薛莲.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以合肥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1-1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156-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大学英语教改项目重点课题《工科专业<大学英语>翻译实践教学探索》桂教科学[2010]15号(210C47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翟子惠(1976-),女,广西钦州人,钦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三峡大学在读翻译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及翻译实践。

猜你喜欢

评价方式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