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6-03-18田依林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廉洁教育网络课程高校

田依林(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田依林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课程开设已成为一个全球化趋势。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有助于提高高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文章在分析高校廉洁教育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对构建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当前高校创新廉洁教育途径、打造全方位廉洁教育体系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the network course has become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s picture,text,sound,image,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validity of the honest education of colleges. The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auses of the honest education,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content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honest education network course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also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innovative honest educ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a full range of honest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college;honest education;network course

廉洁,亦作“廉絜”。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王逸《楚辞·招魂》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教育,是通过对公民进行廉洁方面的教育,来营造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以达到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目的。当前,在学校开展科学系统的廉洁教育已是全球共识。高校作为知识产生、流动、扩散的主要场所,开展切实有效的廉洁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才能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一、高校廉洁教育现状

自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为高校廉洁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由于方法、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原因,给廉洁教育带来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和困难。

(一)在思想意识上,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开设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在内容和知识结构层次上与廉洁教育具有相通性,如单独开设廉洁教育相关课程势必会影响原有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从而导致廉洁教育缺乏主阵地,难以系统化和常态化。另外,部分教师对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高校人文环境相对单纯,廉洁教育应该是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廉洁教育会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因此,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廉洁教育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缺乏关注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廉洁教育的整体进程。

(二)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多样性

根据教育部门要求,目前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廉洁教育活动,如大学生诚信教育、廉洁诚信签名活动、廉洁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对高校师生廉洁自律意识有一定的积极影响[1]。但是廉洁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方法简单、内容陈旧、活动单调以及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2]。课堂作为最重要的廉洁教育渠道,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创新,为提高效率,往往采用“大班上课”、“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受众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缺少有效的思维和认知互动,受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课堂呈现出“静态化”。廉洁教育效果仅停留在浅表层面,难以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三)在教育内容上,层次不分明

廉洁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渗透式的人性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层次性教育原则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高校廉洁教育对象分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四个层次,应该根据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需求设置循序渐进的课程。但在实际中却存在过分强调廉洁教育的普适性,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结合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身份层次在课程设置、案例教学、素材分析等方面体现不同的侧重点。廉洁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和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形式主义严重,加之相应的考核评价系统并不完善,导致行政人员、教师代替党员领导干部;学生代替老师;入党积极分子代替一般学生接受廉洁教育的错位现象时有发生。

二、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以人为本与内容分层相结合

高校廉洁教育对象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应根据不同层次受众的现实需求和认知特点设置相应内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重点是党性修养、廉洁从政意识和抗腐拒变能力的培养;行政人员主要进行职业道德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面的教育;对教师而言,应加强廉洁从教、职业理想和学术道德教育;对学生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导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诚信教育。在网络课程设置上既要有针对性又要考虑兼容性。

(二)与时俱进与连贯整合相结合

廉洁教育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在内容、方式上具有时代特色,网络课程体系设置需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将新元素、新特征和新要求融入到教育中。同时还应考虑到网络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与整合性,既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由浅入深依次呈现,还要体现各个层次中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提升教育对象对廉洁知识体系的整合能力。

(三)兴趣培养与实效性相结合

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调动教育受众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激发对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网络课程所具有的资源共享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以超链接的方式呈现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创设有效学习情景,使不同层次受众得到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转“被动”为“主动”去接受非线性教育信息,激发求知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传统廉洁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

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分为政策解读、思想理论、示范警示和直播互动四个模块。

政策解读模块主要是向不同类型教育对象详细解释国家在反腐政策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如“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政策解读”、“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反腐倡廉”等内容。

思想理论模块是根据高校廉洁教育对象的不同层次需要分别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针对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开设“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作风建设”、“廉洁文化”等学习专栏;对高校教师开设“职业道德”、“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制”等学习专栏。

示范警示模块分为正面示范和反面警示二个专栏,从正反两方面典型入手,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提升廉洁教育正能量;借助反面案例、忏悔录形成警醒力量去冲击教育对象的灵魂,鼓舞与警示并用。

直播互动模块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程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廉洁教育人数限制、非公开、交互少的局限性,通过在线研讨、演讲互动、热点问题辩论、社会调查等专栏将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整合在一起进行广泛地互动与交流。

(二)教学策略

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无论是在传授方式、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互动模式上都存在差异,需灵活运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任务驱动式”等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因此高校廉洁教育网络课程必须要进行系统和详细的教学活动设计。廉洁教育对象层次不同,课程内容对资源的需求有所不同,在保障课程模块下各个专栏的教学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案例库、数据库和互动技术等必要认知工具的前提下,还应建立起资源建设与更新的机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教育对象自主、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设计交互环境,利用QQ、微信、E-Mail、BBS、博客等网络手段拓宽信息交流渠道,进行实时反馈[3]。在教学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将网络课程中常用的方式与任务式、问题式和情景式教学相结合,形成生态化系统结构,激发教育对象求知热情和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视频转接,直接连线廉政案例审判现场,或者实地传送廉政基地教育活动等等[4]。

(三)评价与考核

廉洁教育网络课程的特殊性和受众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必须采用多元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该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定制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安排设计相应课程模块根据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共献力和认知程度三个方面廉洁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灵活方便、科学合理的累计计分方式记录廉洁教育对象的学习轨迹,如同步学习出勤率、异步在线时长、课程学习完成率等的评价与考核。协作学习共献力主要是对学习者以积极依赖关系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协作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价,可以采用教师对协作成果评价、协作表现自评、协作组员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认知程度则可通过在线作业、练习、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此外,还应实现廉洁教育过程与高校人力资源系统、学生学分管理系统的有效数据对接,结合薪酬管理、年度考核以及学生成绩、评优对廉洁学习的要求,将各层次对象廉洁教育的学习数据导入相应系统中,使得廉洁教育考核和管理更加完善、规范和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振霞,马生忠.高校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11-12.

[2]黄燕,杨连招,李月发,等.广西高校廉洁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5:132-135.

[3]王党利.网络教学课程设计策略浅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9,5:148-149.

[4]吴小平,何伟伟.高校党校廉政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3,15:74-7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075-0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党政领导班子清廉的长效机制研究(编号:13JZD050);天津大学2015年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高校廉政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编号:2015XRG-0004)

作者简介:田依林(1979,12-),女,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博士,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廉洁教育网络课程高校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开展廉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