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艰苦奋斗在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2016-03-18张颖
张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52)
论艰苦奋斗在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张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52)
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可为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大学生自觉养成勤学习惯的思想保障;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思想源泉;是培育大学尽职奉献精神的思想动力。
大学生;敬业精神;艰苦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对青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殷切希望。“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的职业操守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就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敬业精神是指“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一种总体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是职业道德的精神内核”,“也是一定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1]。人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对职业的专一热爱之情,对职业的勤奋踏实的态度,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要求,在工作中的尽职奉献是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敬业精神是对中国勤奋、奉献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人和民族发展的价值支撑,有利于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需要培养和树立敬业精神,更加需要坚守和践行敬业精神。
一、积极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敬业精神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求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艰巨历史任务。以学业为重,为未来就业创业打基础是大学生敬业精神的主要体现。大学生只有通过刻苦勤奋学习,追求真理以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身才能以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既能适应社会竞争,又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在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成长的道路也比较平顺,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受到家长的百般宠爱,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乐于享受,自我约束不足。造成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努力学习,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中,有的甚至荒废学业。事业是靠本领所成就,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有所成就,离不开深厚的学识为基础。因此大学生需以学业为首要任务和精神追求,让勤奋学习和增长本领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为自己成才和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育敬业精神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
就业创业是大学生离开校园后,施展才能、实现自己奋斗目标和理想,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虽然给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就业创业中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增大,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挑战,这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近年来,根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显示,缺乏敬业精神是大学生就业后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由于对自身认识不清,眼高手低,导致大学生个人对工作情况的预期高于实际状况,出现对工作诸多抱怨不满、无法踏实工作等问题。受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张扬个性、注重个人表现,工作中会出现不服从领导,不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处理不好自己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团队协作等问题。在创业中,大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创业经验和能力,又没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甚至使创业构想流于空想。可见大学生要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创业梦想,首先要树立敬业精神为青春搏击的力量。
(三)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接力奋斗。完成这艰巨的历史任务,离不开适应发展需要,有理想、有担当、有创新能力、有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不良风气影响,有些大学生重物质享受,在择业时首选大城市中工作环境好,收入待遇高的岗位,相反,国家急需人才的西部和农村,因条件艰苦少有人问津;有些大学生不愿吃苦,逃避繁重艰苦的工作,难于应对问题和挑战;有的大学生急功近利,缺乏责任心,工作时三心二意,强调速度不重质量,心浮气躁难以踏实工作,频繁跳槽;有的大学生注重追求个人利益,集体观念淡漠,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降低,有的甚至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可以说青年人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敬业精神的发展状况。大学生能否树立敬业精神,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奋斗目标的实现。
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和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势在必行。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培育大学生的敬业精神的有效途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是激励民族、国家、政党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融入基因血脉中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在培养大学生的勤学习惯、工匠精神、尽职奉献等敬业精神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艰苦奋斗对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的积极作用
(一)艰苦奋斗是大学生自觉养成勤学习惯的思想保障
作为大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勤奋学习,自觉养成勤学习惯,让自己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自己塑造成社会所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大学生敬业的表现。
艰苦奋斗是勤奋刻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砥砺奋斗的坚韧意志和坚定信念,是大学生养成勤学习惯的思想保证。首先,艰苦奋斗引导大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观指引下,做到勤学。学习是一种由个体主动发起的自我调节活动,这需要有合理的目标取向为条件,否则就是痛苦。艰苦奋斗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以获取智慧、培养自身才能,实现自我超越为学习目的,以追求真理为奋斗目标的学习观。在正确的学习观驱使下,才能让大学生克服人的懒惰本性,抵制眼前的诱惑,着眼未来的发展,投入陶醉于学习之中,苦中作乐、乐在其中,苦中求乐,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勤奋学习状态。
其次,艰苦奋斗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力量,养成勤学习惯。学习也是一项辛苦的劳动,只有不畏求知道路上的困难,并能持之以恒,将勤奋学习成为习惯,才能学有所成。中国艰苦奋斗传统中,就有崇勤戒懒的治学思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古人的格言鼓励人们勤奋学习,戒除懒惰。马克思也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上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5]告诫人们追求科学和真理,需要不畏艰难、砥砺奋斗、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为支撑。因此,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精神支撑,能够做到不贪图安逸享乐,努力钻研、攻克难关、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获得真才实学。勤学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乐业勤业的意识,为将来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做好充足准备。
(二)艰苦奋斗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思想源泉
我国正从“中国制造”努力转向“中国智造”,需提品质、创品牌,这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大量劳动者的支撑。爱岗敬业、专注执着、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当代敬业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需要引导他们树立工匠精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艰苦奋斗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思想源泉,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工匠精神。
一方面,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神的源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指引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能够抵御任何艰难困苦和利益诱惑,始终不放弃,弛而不息的奋斗。这种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敢于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懂得“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的道理,不会因遇到困难挫折就轻言放弃,不会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使大学生能执着专注于学业和工作。大学生做到对工作的专注执着、持之以恒,能激发他们对工作的敬畏、热爱之情,从而将工作当作毕生事业并一直坚持下去。具有艰苦奋斗精神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为精神动力的大学生,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树立起现代匠人应有的爱岗敬业、专注执着品质。
另一方面,勤恳务实、埋头苦干的艰苦奋斗作风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踏实严谨、精益求精品质的源泉。勤恳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排除各种干扰,吃苦耐劳,专心致志的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迅速更新、新事物重生的状况下,“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容易心浮气躁,难于气定神闲地埋头于平时的工作。若要做到心无旁骛的踏实学习、务实工作,大学生就需要具有勤恳务实、埋头苦干的艰苦奋斗作风。在这作风的引领下,大学生能够克服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等问题,能够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踏实精心于学业和工作。只有大学生做得务实工作,才能自觉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敢于创造和突破,一步一个脚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可见,在艰苦奋斗作风的引导下,大学生能够逐步树立起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在工作中不断追求从而在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
(三)艰苦奋斗是培育大学尽职奉献精神的思想动力
尽职奉献精神就是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强烈的使命感,恪尽职守,自觉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和贡献的思想意识。这是敬业精神中最高层次的价值取向,也是敬业精神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曾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3]对于秉持尽职奉献精神的人,工作不只是一个人的谋生手段,还是获得幸福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人们自身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够自觉肩负起工作责任,自愿把工作作为自身的内在需求。艰苦奋斗精神所蕴含的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而忘我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就是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要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更需要艰苦奋斗精神力量的支撑。在艰苦奋斗精神的引领下,大学生能够自觉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坚定的理想目标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不涣散奋斗意志,保持积极进取积极状态,以奉献为荣、以奉献为乐。有了艰苦奋斗精神的驱动,大学生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担当重任,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在平凡岗位能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大学生在敬业奉献的同时,做到了个人奋斗与社会奋斗的统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结语
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艰苦奋斗是国家兴旺发达,政党生机勃勃,民族自强不息,个人有所作为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应该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来自觉培育敬业精神,使其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开辟自己的事业发展道路,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1]肖群忠.敬业精神新论[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8.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On the Function of Hard Struggl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Ethics
ZHANG Ying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Chanchun,Jilin,130052 China)
Currently,it is practical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ethics,and the tradition of hard struggle p lays an effective rol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ethics.Itworks as a guarantee to develop studious habits of students’own free;it is also the ideologicalbasis to establish the artisan spirit for students;ithas been regarded as a spiritualmotive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ethics.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ethics;hard struggle
G641
A
2096-2126(2016)04-0124-03
2016-06-14
2013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代独生子女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长效机制研究”(GH13340)阶段性成果;2014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425号)阶段性成果。
张颖(1981—),女,吉林长春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雷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