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背景下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16-03-18闻又文王晓东
闻又文,王晓东
(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中部崛起背景下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闻又文,王晓东
(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为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仍受到制约。政府应当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优化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民营体育经济也要抢抓机遇,关注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吸纳,加强本地体育资源和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中部崛起;民营体育经济;体育产业
十六大召开以后,“中部崛起”作为一项中央政策正式写入中央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之中,自此,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共同发展和繁荣的重大部署与计划已经稳步实施。近年来,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能源产地和劳务大省,在中部崛起背景下取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突破。安徽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形式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5年2月发布的《安徽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2014年安徽省民营经济增加值首破万亿,达11946.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省GDP比重的57.3%[1]。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步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民营体育经济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成长起来的,与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伴生的,极具特色的新生民营体育经济群体[2]。随着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和体育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民营体育经济的春天也正悄然来临。因此,在中部崛起的大形势下,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已然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中部崛起背景下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1.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的政策优势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行政规划和政策支持。从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崛起”后,“中部崛起”逐步从经济发展的愿景蓝图转变为正式的发展规划,与“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内容一起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被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之中。中部承东启西的区位地理优势,中部诸省份在粮食、能源、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良好基础,使中央政府在国家层面作出重要决策,提供了新的、多重的政策资源,让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焕发了新姿。安徽省为实现本省经济步入中部崛起前列,在中央政策制定后也迅速拟定了本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而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战略调整中也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地方政府更是从民营经济的增长中获取了实惠,新的政策不断出台。2013年安徽省发布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从激发主体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财税支持、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督查考核等方面详细部署了战略举措,以此来推动安徽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自上而下建立起的政策体系使民营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2.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
体育产业虽然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起步较晚,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产业的前景广阔,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容小觑的增长点和驱动力。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强调了体育产业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意义,其中多项举措提到了鼓励民营经济参与体育产业的发展[3]。同年7月,安徽省召开的体育产业会议上,副省长谢广祥提到,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和低碳产业,具有推动经济增长、拉动内需、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功能,在加快发展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发展体育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满足群众多元体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安徽省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支撑[4]。201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围绕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正式确立,其中也为民营经济投入体育产业敞开大门,要求“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体育企业,只要是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可向社会资本开放。”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为民营经济投资体育产业带来了机遇,安徽省内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对国家政策作出了积极响应,这为安徽民营体育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二)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劣势与障碍
虽然在中部崛起计划提出之后的若干年份中,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与东部沿海甚至与中部湖北、河南等省份相比,安徽民营经济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发展相对滞后问题依然存在。即便是近几年民营经济在安徽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仍然有外部和内部环境上的不利因素制约着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
1.安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限制
从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整体格局看,目前,安徽省民营企业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5]。安徽省的民营经济参与主要涉足住宿、餐饮、房地产、建筑、批发、零售业等行业,新能源、服务业、高科技等领域则很少见到民营经济的身影,这样的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成为制约本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民营经济对体育产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仍然不够。过多同质性的投资专注于传统行业不但易造成民营资本的投资浪费,更是与中部崛起现实背景下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地资源优势不相适应。目前安徽省体育产业经济与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依然较低,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市场竞争能力弱等突出问题[6]。全省总体体育经济现状如此,民营体育经济的发展则更是受到产业结构问题的掣肘,那就是虽然已经窥见了政策调整放开的大门,却无法真正融入体育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
2.安徽民营体育经济的创新困境
制约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是民营经济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前,创新是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支撑点,更是民营经济得以从“国资独大”的中国经济现实格局中突围的最可依赖的资本。但是,安徽省民营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中部地区并不占优势。这种客观现实状况在民营体育经济领域表现同样突出。因为,从总体情况看,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至目前为止以“拿来主义”为主,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不足,尚且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民营体育经济更是受到自身经营状况的制约,只考虑到如何获取生产流动资金和产品销售渠道等最基本的环节来稳步维持企业的发展,无暇顾及以自主创新来打造核心竞争力这样的问题。
企业创新应当以创新人才为根本的人力基础,民营体育经济自主创新更是少不了卓越创新人才的参与。然而,虽然安徽省的科教水平在近年一直持续增强,可是与体育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面,安徽省一直处于劣势。譬如,安徽省体育专业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在中部地区处于末流,与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差距较大,甚至与山西、江西省相比也明显落后,而以体育产业和经营为培养方向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更是差距明显。再如,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安徽在体育产业方面至今还没有全国驰名的品牌出现。高水平人才是创新人才理所当然的资源宝库,驰名品牌是体育产业同质竞争的核心能量,只此两项就可看出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自主创新面临的困境确实不小。
二、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优化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中部崛起战略规划以及随之而来制定的多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为安徽经济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政策土壤,让民营体育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宝贵的政策活水,安徽民营体育经济的春天即将到来。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支规范透明的相关意见,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其中会议提出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完善财税、价格、规划、土地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等举措十分明显地为民营体育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
在此大环境下,政府应当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转变以往理念,转换自身定位,坚决彻底取消现行阻碍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营造促进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最适宜的政策环境[7]。加强管理,提高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公共行政服务意识和效率,简化相关行政审批制度,制定和完善民营体育经济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民营体育经济的投资领域,为民营体育经济创造更为合理的公平竞争环境。一旦政策环境得到优化,使民营经济争取到了与国有资本、外资同标准的投资待遇和机遇,那么体育产业的巨大市场必然会吸引嗅觉极为灵敏的民营资本的投入。作为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环保产业的体育产业对于改善安徽省当前相对单一的产业经济结构来说意义重大,对于安徽省民营经济的总体持续增长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二)把握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部署的一大基点是中部承东接西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在新一轮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担,为国家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能量。就地理位置而言,安徽省是中部诸省中与东部沿海地区距离较近的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区连接部位的安徽省有着交通便利、资源丰厚、劳动人口充裕的便利条件,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东部产业内移的最佳示范区。这既可以缓解东部的压力,又为安徽带来了发展机遇,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8]。福建、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在体育产业,特别是民营体育经济发展上的成绩有目共睹,正是内地省份效仿的楷模。恰逢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服装、鞋帽、球类为代表的体育制造业,以篮球、足球比赛为代表的体育赛事产业等体育产业经济都必然要向内地延伸。而安徽省作为劳动人口大省,在产业工人配备这一人力资源上有明显优势。安徽省又拥有庞大的体育消费市场,2010年调查统计就有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2000万。并且,随着近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和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体育产业在安徽省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9]。体育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的增加值所占GDP的总量正逐年上升,体育产业在2006至2010年的年均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6%,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幅,对于地域经济的推动力和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安徽民营体育经济一定要把握中部崛起和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搭乘体育产业经济风头正劲的利好形势,做大做强。
(三)提高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创新优势
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是民营体育产业价值创造中的各个环节得以完成和实现的保障[10]。由于安徽人才资源被长三角等地区强势吸引,本地创新人才十分有限,因而安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首先要考虑到创新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以安徽省在中部地区并不滞后的科教水平,只要能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创新人才的自行培育并不困难。而随着本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东部产业转移的稳步推行,只要民营体育经济主体重视创新人才引进,人力资源的优势很快就能建立。
除人力之外,安徽民营体育经济还应当注重在产业的品牌、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下大功夫,挖掘自我的创新能力。例如,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著名水系,版图上南北跨度极大,皖北、皖中、皖南因地域文化差异而形成了精彩纷呈、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类型;安徽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业也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安徽民营体育经济能够把握住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保护、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必然会提高,民营体育经济的发展前景定然更为光明。
三、结论
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因区域经济规划获得了发展的政策优势。而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强化的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更是为安徽的民营体育经济发展带来了政策的机遇。但是,民营体育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定是以区域社会经济尤其是民营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由于安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上的不足,造成民营体育经济的起步较晚、实力较弱。民营体育经济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方面也因自身经营的限制而不容乐观。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到了安徽民营体育经济的做大做强。在此形势下,政府应当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优化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统一设置准入门槛,让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享受同等待遇,参与平等竞争。安徽民营体育经济也要认清经济发展局势,抓住国家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机遇,把握本省在中部地区的多项优势,在东部产业转移中受益。同时,安徽民营体育经济要关注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吸纳,能立足本地体育资源和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有效策略的实施将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安徽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5-02-26)[2015-03-30].http://www.ahtv.cn/c/2015/0226/00452058.html.
[2]李万来,苗玉根,吴战宗.民营体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0-03-24)[2015-03-30]. http://www.gov.cn/zwgk/2010-03/24/content_1563447.htm.
[4]邵仑峰.安徽省体育产业会议召开[N].中国体育报,2014-07-31(04).
[5]李光辉,孙太清.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11):33.
[6]廖祥龙,窦卉平,陶克祥.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2(10):62.
[7]宋光春,杨明刚,颜斌.发展城市体育产业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22(5):45-48.
[8]陶根苗.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安徽经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481.
[9]新浪体育.安徽省副省长:加快发展安徽体育产业[EB/OL].(2010-10-08)[2015-03-30].http://sports.sina.com.cn/s/2010-10-08/09411679500s.shtml.
[10]戴维红. 民营体育产业发展动力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0):21.
责任编校:汪沛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Private Sports Economy in Anhu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entral China Rise
WEN You-wen, WANG Xiao-d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133, Anhui, China)
Abstract: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central China rise has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private s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nhui, but its fast growth is still being limit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of Anhui’s private s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the economy of the whole province. Private sports economy is suppos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and absorp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strengthen the exploitation and employment of local sports resources and intangible assets.
Key words:rise of central China; private sports economy; sports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1-0107-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1.025
作者简介:闻又文,男,江西彭泽人,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王晓东,男,安徽合肥人,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民营体育经济发展的研究”(2009sk398)。.
*收稿日期:2015-06-29.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09 13:4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309.134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