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

2016-03-18于群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理论

于群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1)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

于群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一支有生力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的程度,直接决定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奉献度。基于此,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从理论认同、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等方面来加强,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本质是一种价值认同,是社会公众内心生成的对于社会政治生活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表现为政治信任、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作为一种心理服从机制,政治认同以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和传播满足社会公众的内心期待为逻辑起点,在社会公众经过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之后,最终向公共权力表达出一种自愿性的政治态度和心理倾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道义基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不认同、接不接受,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凝聚青年力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自觉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并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本质是一种价值认同,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政治信任、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并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要求。

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增强理论认同来强化政治认同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必须发挥其“理论武装人”的作用,理论要武装人,需要先说服人,具有说服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政治认同本身就是“理论内化”到“行为外化”的过程,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教育工作,才能增强其吸引力和信服力,才能实现由“理论认知”到“理论信仰”的转化,大学生才会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实现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具体转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仰,首先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内涵,解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效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爱听爱看的方式,使大学生乐于接受,甘于认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同时,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向前推进,解决“理论信仰”问题,这就需要国家治理层面上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理论成果向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转化。通过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形成制度治党、制度治国的良好社会局面。教学实践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形成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关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和成长烦恼。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大学生才会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理论信仰,从而实现行为认同。

二、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从增强利益认同来达成政治认同

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改善了,才能解决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绩效认同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中,“富强”是排在第一位的。“富强”即国富民强,意蕴着经济发展之于民主政治、社会和谐、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离开经济发展的“第一性”而要求大学生乃至社会公众去信仰这个或者那个主义,是不科学的,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大学生信不信任政府,关键不在于政府说了什么,而在于政府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有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又说:“‘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认同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的基础。人们的心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但其基本价值判断总是与自身需求的满足、利益的实现相联系的。归结来说,就是人们的需求满足、利益实现程度决定着政治价值的认同度。增强大学生利益认同,根本之处在于如何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促进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为切入点。一方面,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大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蛋糕”;另一方面,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群众利益实现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三、转变作风、反腐倡廉,从增强情感认同来实现政治认同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转变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善于同党内各种不良作风和腐败行为作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走向成熟,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基本态度、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腐败问题是社会毒瘤。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情感,党的作风一天不改善,腐败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不可能取得大学生乃至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任,解决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形象认同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准了人民群众的期待,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以“打虎无禁区、拍蝇无死角”的承诺,深入推进“反腐败、反四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积累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雄厚政治资本,获得了大学生广泛的政治信任和高度的政治情感。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从静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彰显科学社会主义蕴含的民主政治、社会平等、人民富裕、公平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价值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从动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明方向,展现价值追求,要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体会到社会进步、道路正确。转变作风、反腐倡廉是增强大学生情感认同的基本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社会主义的政治情感。另一方面,把惩治腐败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同腐败行为打“持久战”,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让大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有希望、有盼头。

四、制度建设、力促公正,从增强心理认同来厚实政治认同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立规矩,建制度,是治党治国的基本指向。制度建设“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于法周延,要求制度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之间的系统性、完整性、协同性,形成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体制机制的衔接、贯通、支撑,增强制度的覆盖面和指导性。于事简便,着力于破解人民群众所诟病的“办事难”顽症,着眼于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执行性,实现制度的可用、易用、好用,增强制度的吸引力。制度建设最终是为了促进社会公正,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假如制度不健全,有盲点,存在漏洞,缺乏配套性,必然引发制度实施和执行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大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和被剥夺感,消解大学生对于制度的认同力,随之产生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心理梗阻。

力促社会公正,是社会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这个社会建成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感自然会得到增强。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形成制度治党、制度治国的良好社会局面;另一方面,坚持程序正义,把制度公正作为衡量制度好不好的基本标准,在制度制订、确立、运行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制度公正和社会正义的统一。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产生一种政治心理上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对政治制度的向心力,形成一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获得一种价值上的认同。

总之,“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航标。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的过程,就是关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的过程,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同、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心理认同的过程,更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过程。

[1]孔德永.民众的政治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J].求实,2009(9).

[2]张元,丁三青,李晓宁.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4(4).

[3]龙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路径探究——基于价值认同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4]付安玲,张耀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实现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5]张继,王娜.基于政治认同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

On the Enhanc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Yu Qunhua
(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 541001,China)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essence and the soul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as well as the spiritual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whosedegree of political identityof thesocialistcorevalues determinestheir contribution inthesocialist modernization.Based on this,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ust be enhanced continuously in the theory identity,the interest identity,emotion identity and psychology identity,and so on.Thu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n be understood well, which guide college students’behaviors and educate the public.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ollege student;political identity

G641

A

1001-7070(2016)02-0039-03

10.16020/j.cnki.cn45-1302/z.2016.02.010

(责任编辑:盘桂生)

2015-09-15

于群华(1973-),男,广西永福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理论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