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中学化学了教学更有效

2016-03-18

高中数理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浓硫酸目标探究



如何让中学化学了教学更有效

◇安徽侯艳丽

有效教学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一直呼吁并身体力行的.我们经常听课,认真备课,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使课堂上的45min用得恰到好处,使课堂教学高效且有序地进行.在这里,笔者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将有效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1精心设计,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整节课的开端,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符合教学目标.不能仅仅为了“引入新课”,制造“噱头”,还需要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有所呼应,使问题得以解决.

之前听了2节“同课异构”——鲁科版《选修5》第3章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2位教师均是选自省示范高中的一线教师.其中某教师在第1张PPT上,向大家展示了当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出现的一个残缺的五环.信息的及时性及鲜艳的色彩,让我们都觉得眼前一亮,一边在心中暗暗赞赏,一边琢磨着这位教师如何从这残缺的五环引入正题.然而她却话锋一转,在第2张PPT上向我们展示了索契冬奥会的运动场地——体育场,继而说到了体育场的屋顶材料:这种屋顶材料轻便、结实,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材料,以此引入新课.让我们多少觉得有些意外,更有些遗憾,在课后的交流环节,多位听课教师均表达了这种情感.

2钻研教材,获取有效的专业知识

所谓有效的专业知识,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就是“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而言,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哪儿,这个知识点在之前有没有提到过,后面的教学内容会不会有所重复并加深,在本节课中这个知识点应该讲多深,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将新知识内化,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能够熟练、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才叫做有效.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随堂练习或学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方式,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巩固、拓展与深化.

比如在“氮的循环”教学中,某位教师用“粮食危机”引出“工业合成氨”,进而介绍“氮的固定”,思路并无不可.在课堂上这位教师用大段文字及丰富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仍然处在贫困中人们的生活,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那一支支伸向粮食的瘦弱的手臂,那躺在母亲怀中吸吮着已经干瘪乳房的婴儿,无不引起学生们的震撼,教室里一片唏嘘.于是教师借题发挥,大谈粮食的重要,号召大家要节约粮食,有能力时要多做慈善,不要忘记回报社会等,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得到充分的落实.但其对于氮气与氢气的化合反应只是一带而过,甚至没有提到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使得“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成了空洞的摆设.

3不断探究,生成有效的学习过程

有效的课堂探究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笔者做了课堂演示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了实验现象,也得出了结论:铜可与浓硫酸反应,并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可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1)另外一种产物是什么?为什么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2)试管底部出现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是产物之一吗?

对于第1)个问题,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给了同学们,让大家共同思考、讨论.思想的碰撞果然产生了火花,不一会儿,就有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另外一种产物应该硫酸铜,之所以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浓硫酸的吸水性导致的.可以将试管中的溶液稀释,观察颜色变化.对于第2)个问题,笔者建议大家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讨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然后从理论上设计实验,加以验证.最后虽然受到实验药品的限制,并没有当堂得出准确的结论,可这种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品质得到了发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得到了锻炼.

4积极反思,做好有效的课堂教学

反思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回顾”或者批判,而是用心思考、主动反省,探索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自身不断超越经验主义,向理性的教学发展,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反思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备课时反思过去的经验,制定现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一系列反思的基础上.课后更需要静下心来反思,不仅能将教学经验理论化,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评价水平和反思总结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尝试,反复探究,为学生展现出一个精彩有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浓硫酸目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我们的目标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
运用综合比较法复习浓硫酸性质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