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016-03-18孟晓,李孟涛

高中数理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物理科学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山东孟晓李孟涛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正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挑战,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重要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物理科学探究的世界.

1兴趣,打开科学探究的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积极的心理认知倾向与选择性态度,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强大推动力量,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对探究活动的激情,学生才能展开积极探究.这样的认知是主动而快乐的,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热情更高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要重视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观意愿.

1.1情感激励

教学是认知性学习,也是情感交流,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营造出愉悦而轻松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渐深化学生的思考与思维,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自我探索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紧张与恐惧;热爱教学,讲究语言艺术与教学技巧,面带微笑,传递积极的情感以及对学生的期待,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1.2悬念吸引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正是不懈探索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刺激超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进入“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为此教师可以用一些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来制造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时,先让学生思考这样2个问题: 1) 在易拉罐靠近底部的侧面上打一个孔,用手指按住并装满水,当手指移开时,水是否会喷射而出? 2) 同样在手指移开时,让易拉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罐中的水是否会喷射而出?在学生作答后进行实验演示,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

2生活,打造物理科学探究的沃土

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就教材进行枯燥而机械的讲解,将学生变成知识的机械记忆者与运用者,学生并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将学生拒科学探究的大门之外.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的教学理念,这正是遵循物理学科特征的体现.这样做可以将学生带入更宽广的学习空间,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科学探究的大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生活与教材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让物理教学走进生活,回归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深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理论层次来理解生活现象的本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让知识服务于生活,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电阻、电路”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家中同一盏灯可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开关来控制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的学习,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常见的生活现象之上,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充分交流与激烈讨论后,总结出这是一个单联双控开关的线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线路中所有线的性质,掌握电阻、功率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的教学实践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学有深度,学有所用.

3实验,架起通往物理殿堂的桥梁

实验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手段.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才能在物理科学世界去发现、去创造、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才能真正地学会实验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不能再以讲实验、画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做实验,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与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当然实验同样不能机械地照搬教材,而是要结合学生学情与教情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使实验更加贴近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展现个性,完成探究,获得全面发展,真正发挥实验的桥梁作用,带领学生走进物理科学探究的殿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科学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科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