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6-03-18尚明慧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江苏尚明慧
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上的.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构建,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和探索.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更新当前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1问题导学的概述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数学学习而言,学生如果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究、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与课外知识结合在一起,并加以应用,就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能力.首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向来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仅仅是扮演者、聆听者与接受者.而问题导学就是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参与自学与探索的整个过程.其次,开放式的教学.问题导学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将目标教学、发现教学等多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始终是其中的主体与主导.但是问题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2问题导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率都具有促进作用.
2.1联系实际,充分认识问题导学
抽象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对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与巩固.目前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不一致,知识面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知识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过去高中数学教师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始终将自己作为课堂学习的中心,热衷于知识的讲解与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吸收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学不仅仅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掌握其中的基本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问题导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数学教师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成为教学主体.如教师在讲解逻辑联结词的时候,引导学生回忆正数与负数知识点,随后向学生抛出一个命题“所有的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判断真假.在对逻辑联结词没有足够认识的时候,学生通常会一头雾水.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回忆整数这个大范围,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铺垫后,就可以将问题中的逻辑关联词提炼出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经过问题引导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想出新的办法,使得创新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问题导学的作用充分展示出来.
2.2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之前,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定的认识,进而对新知识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这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前提要件,否则学生就会感到上课无趣、学习吃力.预习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获得有效提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创设问题.如在讲解椭圆知识的时候,最初阶段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卫星是如何运转的吗?将这个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就会在脑海中思索关于卫星运转的轨迹.经过学生一定时间的思索与讨论,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卫星运行的轨迹就是椭圆曲线,随后就可以根据卫星运行的轨迹展开教学.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对高中数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当抓住学生的本质,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