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中原大学全人教育对内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2016-03-18卢雯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高教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卢雯(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台湾中原大学全人教育对内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卢雯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台湾高校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却贯穿、渗透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中原大学是台湾最早投入全人教育的大学,通过分析中原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内涵及核心内容,发现其与内地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相通之处,结合中原大学全人教育的实施方式,提出对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There is n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for young students is provided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is the first to practice holistic education in Taiw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core content of holistic education i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similarities with the mainland are found in the aspects of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life values education and the theory of hum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ications to mainl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drew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listic education i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Keywords:holistic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一、全人教育的理念和内涵

台湾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是为了对抗培养知识专精的“单面向的人”的“偏颇教育”所提出来的,它的核心内涵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寻求“天人物我”四个面向的和谐。可以看出,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强调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期望通过教育使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和持续的发展。这与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一致的,同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方面两岸也是共有的。

二、全人教育的核心内容

中原大学全人教育的四个面向中前三者与内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自我身心和谐、促进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内容一致,它认为教育是塑造拥有完整人格的“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寻求圆融美满人生的过程。

(一)理想信念教育

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非常重视信仰的教育,认为塑造信仰对于学生人性的发展、潜力的发挥和灵魂的提升至关重要,信仰教育被放在全人教育中“天”面向的部分。中原大学是一所有着基督教背景的学校,学校以基督教的思想和观念作为基础,在宗教哲学和人生哲学等课程中渗透信仰教育,但会主动避免宣导学生信仰某一特定宗教,中原大学在校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比例不到40%,但仍然可以依照某一种信仰的观点去塑造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

在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中,把人生价值观教育放在“天”面向的部分,认为价值观是学校的根基,而学校需要坚持普适性价值观外,还必须超越这些价值观。同时,大学时代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需要开设相关课程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并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教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三)人的全面发展

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关注人的道德伦理、体育美育、群体和谐等方面,提出开展德、智、体、群、美均衡平衡发展的素质教育,并将此放在“我”的面向。他们认为,教育不应该让人失去对生命的热忱而仅仅传授客观的知识、教导冷漠孤立的观察,现代教育需要避免培养出“单面向的人”、“没有受过教育的专家”。

三、全人教育的实施方式

中原大学采取融渗教育的方式,通过教学、研究、辅导、行政和服务等各方合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全人教育。

四、通识教育体系完备

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主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通识教育包括基本知能课程、潜在课程和情景课程三大类,由学校的通识教育中心负责。基本知能课程根据全人教育核心内涵分为天学、人学、物学、我学四大类型,每种类型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人学”必修课包括“台湾政治与民主”、“全球化大议题”、“法律与现代生活”、“经济学的世界”、“当代人权益题与挑战”、“区域文明史等课程”等,与内地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有异曲同工之效。潜在课程包括戏剧、舞蹈、音乐、影展、文学、讲座等活动,在学期初免费发放的《通识活动手册》中供学生自由选择。情景教育中环境服务学习为大一0学分必修课,要求每一位新生必须用课余时间排班打扫学校卫生,以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五、专业教育重视伦理

学校要求每一个科系(类似于内地的院系)必须开设一门必修专业伦理课程,课程建设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管理。例如,学校已开设“工程伦理”、“企业伦理”、“法律伦理”、“设计伦理”、“生命伦理”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伦理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伦理指导。同时,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强调“以智慧慎用科技与人文专业知识”理念,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导入“尊重知识产权”、“诚实守时的品格”等内容,引导学生体验“个人与群体平衡”的重要性,在整个过程中落实“学养与人格平衡”的教育。

六、拓展教育规范多样

除了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外,学校要求学生在“课程分流多元框架”中选择相应模块进行学习,课程分流模块包括辅系、专精学程、跨领域学程、就业学程。辅系与内地的辅修相同,由教务处负责;专精学程针对希望在专业内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学生,由教务处负责;跨领域学程有专门培养方案,供不同科系学生选择,由教务处负责;就业学程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开设的课程,同样也有专门的培养方案,由学生事务处下的就业辅导组负责。四类分流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体系、完备的学习方案,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关联性”,形成“知识结构”的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七、管理服务全面周到

在管理方面,中原大学的《学生守则》细致全面,涵盖教务、学生事务、军训室、体育室、图书馆、环安中心等部门共75项规章制度,学生可以据此查询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在行政服务方面,学生事务大厅涵盖服务项目全面、办事流程清晰,服务效率较高;在学习辅导方面,“乐学园”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课业咨询、自习和讨论空间以及高雅艺术欣赏等服务,各项服务均由学生团队管理,并设有预约和反馈机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生活辅导方面,学生事务处下设“教官组”,配合和辅助班导师开展家访、谈心、危机干预、处理学生安全事故等工作等。此外,校内空间的设计温馨友好,校内文化宣传产品亲切可爱,符合青年学生喜好,相关宣导内容更容易深入学生心中。

八、情景营造极富意义

中原大学的校内规划和建设注重体现“天人物我的和谐”和“尊重自然与人性的尊严”的理念。除了校园绿植葱郁外,多处将利用科技手段践行节能环保的案例呈现在全校学生视野。例如,楼栋雨水回收系统、楼栋污水处理系统、楼栋太阳光监控系统仪表盘均被放在校园显眼位置,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文明、节能环保意识的教育。同时,中原大学设有独立机构“环安中心”,负责全校环境安全方面的一切事务,包括环境安全的培训、电池的发放与更换(针对教师)、毒性化学物质申请购买和管控、各实验室废液的收集和运输、噪音的管控、锅炉的管控、太阳能设备的管控等工作。此机构的《中原大学节约用电实施办法》和《中原大学垃圾分类说明》被收录在《学生手册》里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要求和教育。

九、启示

台湾中原大学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融渗在相关各项事务中,这对内地高校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实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中原大学的通识教育在目标、主要内容和普及性方面是相一致的,即使两者在指导思想、学科归属及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也有可以借鉴和结合之处。当前内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教育方式和手段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可以借鉴中原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外延,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提升人和发展人,为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授课方式和手段上,融入时事、社会关切、专业发展、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潜能,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找到职业或事业发展的志向。

(二)加强公民和人格教育

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强调公民和人格教育。公民教育是全民的教育,是最普遍、最基础的教育,它致力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权利和责任意识以及对公共事业的参与意识,丰富人的社会关系,从而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人格教育是人格的提升和塑造的教育,它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内地,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一直滞后于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这已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将两者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青年学生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做人和心智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拥有和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学生评价体系

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是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要从人本出发,考虑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兴趣、能力方面的差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内地的教育需要更多的包容性,摒弃“唯成绩论”的评价学生方式,关爱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和谐的、有个性的人。

(四)全面推进全员育人

中原大学的全人教育是全员参与的教育。同样,在内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学工”一个部门或者“辅导员”单个群体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拓展教育资源和主体,联合校内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家长和社会力量等,形成更加真切的“多元(员)”育人氛围和局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全面地渗透。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林治平.全人理念与生命教育——中原大学宗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M].台北: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0.

[3]罗佳蕾.大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与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 (12).

[4]牛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探析[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9.

[5]庞海芍.通识教育:台湾与大陆之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7 (6).

[6]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7]武东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8]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019-02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作者简介:卢雯(1985-),四川成都人,女,硕士,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