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资格统考背景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2016-03-18莫付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来宾546199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语文教育课程体系

莫付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西来宾 546199)



教师资格统考背景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莫付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中文系,广西来宾546199)

摘要: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注重考核学科全面化、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考试具有鲜明的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而当前高校语文教育专业却存在课程体系整体性不强、缺乏文理渗透,课程结构核心不突出、专业特质不明显,实践导向、能力导向不明显等问题。高校要通过提高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整合程度,灵活课程的实施方式,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凸显专业特质,设置全程立体化实践模式,注重高效能的专业行为等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使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和实现就业。

关键词:教师资格;统考;语文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201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获取方式是双轨制。一种方式是师范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修完规定课程、普通话水平达标即可申请教师资格并获得相应证书;另一种方式是针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和其他社会人员,这类人员必须要参加认证考试并成绩合格后方能申请教师资格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后,自2011年起,我国进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改革试点。2012年试点扩大至河北、上海、海南、广西4个省份。2013年又新增山西、安徽、贵州、山东4个省份。2013年8 月15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明确规定“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双轨制向单轨制合并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实行每5年定期注册制度。2014年,试点省份又增加了江苏、吉林2省。经过几年的成功试行,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制度,师范类学生纳入国考范围,在岗教师实行定期注册,未通过注册将被取消教师资格。这意味着国家将从根本上打破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职业资格准入界限。

实行教师资格统考的目的是通过系列考试制度改革,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对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师范生纳入教师资格考试范围,这对师范院校而言,对其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能够促进师范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改革,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这一改革背景出发,分析统考后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高职高专类)为例,探寻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问题,以期促进语文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教师资格统考考情分析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试标准),统一建立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考试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是考查教师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从而择优选拔适教人员。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面向主要是小学语文教师,因此,本文主要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例分析其考试特点,以便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面试分学科进行,考查的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综合2011年至2015年全国统考的试题,教师资格考试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考核学科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

叶澜教授认为:“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教师。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加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1]这一观点在教师资格统考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就小学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而言,笔试科目虽然只有两科,但考核知识比较全面化。《综合素质》考核的模块有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文件、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保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文化素养、基本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五大模块。《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核模块有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七大模块。在考试中涉及到的学科专业知识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还有教师专业发展知识、小学教育基本知识、小学生心理发展知识、班级管理基本知识,此外还考核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鉴赏常识、逻辑、信息技术知识等,考核范围十分宽泛。例如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小学综合素质》就涉及到对西洋乐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word功能、powerpoint功能的考核。由此可见,教师资格统考的知识考核范围很广,包括对通用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的考核。通过教师资格统考促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包含有多层次、多类型、多方面内容的复合结构体系。未来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

统考后的教师资格考试更加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实践导向。这种导向可从考试的题型变化、分值比例、题目设计等方面看出。

在考试中,不同的题型,其考查功能是不同的。从试题结构上看,统考前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考查功能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统考后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教学情境分析题、课例点评题、写作题等。题型较之前而言,减少了记忆性知识的题型,增加了测试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题型,题型更加多样化,注重通过多种题型的方式灵活考查考生职业道德、心理素养、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题型的分值比例上也比过去有很大变化。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马云鹏教授认为:“题型比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发挥试题的整体效应。这既可以使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得以互补相辅相成,又可以抑制各种题型之间的不足,从而达到题型组合的最优化”[2]。教师资格统考中十分注重从题型的分值比例中突显其专业、能力、实践导向。考试大纲规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选择题占约27%,非选择题占约73%,《综合素质》中选择题占约39%,非选择题占约61%。从这一比例分配来看,教师资格统考加大了对教师专业技能、实际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以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为例,各题型的分值及比例为:单项选择题58分,占39%,材料分析题42分,占28%,写作50分,占33%。这样的题型分值比例充分表现了考试对专业技能和考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具体而言,这种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管理与活动设计能力、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对这种技能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题型分值的比例上,也体现在各类题型的题目设计中。出题者即便是要考查考生的识记性知识,也会尽可能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考查,从而达到考查知识的应用能力的目的。在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的单项选择题中,一共有29道题目,其中以案例分析形式出现的就有15道题,占52%。注重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这些变化值得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者学习、借鉴。

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现状分析

目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职业面向由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师调整为小学语文教师。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其课程结构体系也要进行重新设置。怎样才能在师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既保留过去的优质、精品课程,又能使课程结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新形势需要,这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建构基本完型并取得了一定的培养效果。但是,就学生的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就业情况而言,并不容乐观。按教育部文件精神,该专业学生自2012级开始必须参加教师资格统考通过后方可申请到教师资格证。该专业学生2015年7月已完成学业,在此之前分别参加过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经调查,该专业学生每次参加教师资格统考的通过率均在20%左右,远低于教育部统计的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通过率27.5%的比例。就就业情况而言,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的就业率虽达到90%以上,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专业学生到岗后“不好用”、“用不上”,原因是部分学生毕业后仍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在门槛外即被淘汰;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跟不上真实的教育教学需要。因此很多学生上岗不久又面临换岗进行二次就业,有些甚至无缘教育事业。针对这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源头上反思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建构缺乏系统性

根据小学教育发展规律特点,综合素质应是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资格考试中考生必须考过综合素质科目才有可能踏进教师职业的门槛。因此,师范院校在职前教育中就应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建构。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应体现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并把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组织关系进行宏观统整,加强综合性教育,进行文理渗透,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融合共生。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门类单一,人文科学类课程偏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课程极少甚至没有,比例失调严重。人文科学类课程只有文学类、教育类课程,哲、史类课程缺失。社会科学类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课,自然科学类课程只有大学数学。各门类课程组织关系失调,缺乏文理渗透,课程综合化程度很低,学生无法在职前教育中建构其多层次、复合性的知识体系。

(二)课程结构核心不突出

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教育。语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具有其特定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情境,作出专业的判断和决策,并依据这种判断和决策实施专业的教育行为。因此,语文教师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质。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需要建构体现其专业特质的核心课程。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比较明显的罗列相加倾向,呈现各学科“拼盘式”组合现象,缺乏以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特质为主线的统整课程和核心课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核心课程有四大模块: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这四大模块课程缺乏主线来融会贯通。基本上是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设置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按照教育类相关专业的课程来设置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不科学,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课程学时比例偏大,没能结合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特质融合这三大类课程。该课程体系中缺少培养教师专业精神的课程,教师专业知识的课程也偏少。这不符合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和新课改精神,没有体现语文教育的专业导向。

(三)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中,都十分强调课程改革的实践性转向,“教师教育从强调客观知识、纯粹理性、外部资源、发展现场向强调实践智慧、情感维度、教师生活、工作现场的转变。”[3]实践思维应成为教师培养的新思维。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尤其需要体现出这种实践思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比较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课程设置的能力导向不突出。首先,课时比例分配失衡严重。以该专业2014级学生的课程设置为例,专业必修课的理论学时为699课时,实训课时为347学时,二者比例约为2:1。课外课时只有极少课程开设。学时没有足够的实训课时做保证,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其次,实训课在教学中流于形式,实训内容没有与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学校强调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得力的监管措施,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开展实训环节的教学。即便开展了,大多也是采取“放羊式”的方式,让学生自我练习,没有进行课堂的组织与指导,更没有进行实训效果的科学评价。再次,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粗放,执行不力,效能偏低。教育见习只设置学分和课时要求,没有系统性和渐进性的见习计划和方案。见习密度不够,主题不明确,执行不力,呈现“度假式”见习,见习效能偏低。教育实习课时不足,监管不到位,“双导师”指导任务不明确,实习评价简单、流于形式,缺乏鉴定和指导价值。

三、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的路径

(一)有效整合通识教育类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其知识背景,积淀内化为其基本素养,使其具有学科教学底蕴和发展潜质。这类课程的比例应占学分比重的1/3。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除国家明文规定的必开课程外,还应有效整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可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人文与社会类课程,如中国思想史概要、中西方文化比较、美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学、形式逻辑等课程;可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思维的自然与科技类课程,如自然科学常识、科技发展简史、人文地理、科技模型设计与制作、趣味物理、趣味化学等课程;可开设旨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气质的课程,如音乐与教育、美术基础、简笔画、歌唱艺术、钢琴/电子琴基础、诵读艺术、手工艺术鉴赏与制作等。通过开设综合化、多样性的课程,使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增强综合素养,具备未来发展潜质。在课程的实施方式上,可采用公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形式,灵活实施课程教学。

(二)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凸显专业特质

在教师专业素养领域的三大类型课程中,要突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可分为小学教育基础类、语文素养类、语文教育技能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类四大模块。小学教育基础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奠定其专业理想与素养。开设的课程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卫生与辅导、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课程。语文素养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厚重文学与文字功底、增强阅读与写作能力、拓展语文视野。开设的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写作等课程。语文教育技能模块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完整地了解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技能实训、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学媒体应用技能训练、书写技能训练、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教师礼仪实训等课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模块旨在引导准教师们认识自身发展状况,培养专业自信和教师信仰,进行专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可开设的课程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通过这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的构建,凸显语文教育专业特质。

(三)设置全程立体化教学实践模式

无论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还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都有明确的实践导向和能力导向,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充分体现这两个导向,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采用全程立体化的实践模式。首先,在课时安排和课程实施上要突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要适当缩小理论课时的比例,增大实训课时的比例,改变课程的学术理性,以理论的应用性为原则,将纯理性内容进行变革、精简,将其转向鲜活生动的实践。在课程的实施上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情境模拟、案例研讨、教学观摩等方式使理论内容与实践实现交融互动。其次,科学安排教育实践类课程,建立见习、实习体验——反思模式。具有实践和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必须建立在学生教育教学经验的经历、体验和反思的基础上。在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三年的学习中,教育见习应从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进行递进式的有序安排。见习形式可分校内见习和校外见习两种,每次见习都应有明确的主题。校内见习可通过“视野拓展领域”中的课程学习进行,如教育教学前沿、热点、难点问题专题讲座、教学名师讲座等。通过校内见习使学生获得专业感知,关注语文教师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使其获得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校内见习还可通过微格教学的模拟训练进行。校外见习可循序渐进地到基地小学进行观察性实践,使学生体会、认识语文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特点。教育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包括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每学期的见习或实习均以撰写教育见习、实习报告形式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3.

[2]孔凡哲.试卷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J].考试研究,2009(4):42.

[3]陈威.实践转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1):173.

(责任编辑:雷文彪)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Unified Examination:
A Case Study Of 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MO Fuhuan
(Chinese Department,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Laibin,Guangxi,546199 China)

Abstract: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subject,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multilayer complex. It also has a clear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bility and practice. However,the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lacking in integration,penetration of science and liberal. The core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is not prominent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Besides,practice orientation and ability orientation are not obvious ei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and qualities,set the whole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e mode and establish efficient professional behavior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and flexible curriculum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pass the examination successfully and realize the employment.

Key words:teacher qualification;unified examination;Chinese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126(2016)01-0099-05

[收稿日期]2016-01-22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新形势下师专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4JGA286)。

[作者简介]莫付欢(1978—),女,广西武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及教师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语文教育课程体系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