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翼诗歌之“江山之助”——以其在贵州的创作为例
2016-03-18陈兰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陈兰(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论赵翼诗歌之“江山之助”——以其在贵州的创作为例
陈兰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赵翼在贵州任职贵西兵备道的一年时间里,对贵州的自然山水、人文风情给予极大的关注,创作了100多首诗歌。贵州的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山区秀丽景色、独特气候下的景致、浓郁的民族风情等都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内容及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赵翼;诗歌;贵州;江山之助
“江山之助”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命题,最早出现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见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1]而今,这一论断已然成为文学创作得益于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论依据。清代著名诗人赵翼的诗歌创作,也得益于“江山之助”。袁枚评价其诗“或谓耘崧从征滇徼,官海南黔中,得江山助,故能以诗豪”[2]P60,他认为赵翼诗歌之“豪”是得益于海南、黔中等地之“江山”。1771-1772年,赵翼奉旨任职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100多首诗歌,对贵州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加以描绘。通过对其诗歌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在贵州“大山风格”、“大山地理”的影响下,其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骜忽纵逸,忽扣虚而逞臆”[2]P60的艺术风格。
清代诗人王鸣盛评价赵翼诗歌时说:“其出塞之作,境奇诗益奇。”[3]P62大抵因两广、滇黔等地同为边徼之地,故使用“出塞”一词称之。在此,不妨以出守广西镇安为界,姑且把赵翼诗歌分为出塞前和出塞后两个时期。出塞前赵翼正“宦迹京都”,出塞后,赵翼先后任职于广西、广州以及贵州等边徼之地,诗歌风格为之一变。
一、赵翼“出塞”前的诗歌
1749年,赵翼迫于经济困境而离乡北上,之后便进入刘统勋幕,结识刘统勋之子刘墉。从冒商籍应科考结识汪由敦,后又补授中书舍人,到进入直隶军机处,再到供职翰林院,至1766年11月奉旨出守镇安止,在不到20年的时间,赵翼宦游京师,创作了700多首诗歌。此时,作为宦游者的赵翼,公务之余,常作些宴饮赠答、酬唱应和之诗,便成其生活的主要内容。经初步统计,在这段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宴饮集会酬和诗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便是叙事诗、题画诗和赠别诗等闲散诗歌。
对于叙事应酬之作,赵翼不吝笔墨,浓妆艳抹。如随驾去木兰场围猎一事,赵翼几乎穷尽笔力,写了一首庞大的组诗《扈从途次杂咏》来细述相关的道具与事物,如《账房》、《风旗》、《晃灯》、《行床》、《矮桌》、《马绳》、《驼筐》、《铜砚》、《皮碗》、《火镰》等等,皆娓娓道来。另外还有《扈从木兰途次杂诗》11首,《木兰校猎恭纪》8首。这些诗不仅描写了与围猎相关之物,同时还极尽渲染之能事描绘了围猎时的盛况,如《扈从木兰途次杂诗》:
我朝溥德威,地巾九垓九。保塞诸蕃戎,弭帖如畜狗。(其二)
言入木兰道,极目无人烟。鸿蒙闢不尽,留此太古天。
万山互盘纡,重重相勾连。不知几千里,疑到天尽边。
我行苍翠中,恍觉非人间。遥岩发高云,幽壑鸣流泉。
谁信区脱地,清景尔许妍。闻昔本戎落,处处列幕氈。
轮诚徙游牧,献作周阹圆。山川真面目,遂乃现其全。
山灵如有知,应庆遭际缘。(其三)
诗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了整个木兰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满心的喜悦与自豪,满腹的豪情与壮志。又如《木兰校猎恭纪》:
千三百骑布围城,番部签来岁践更。拂镫鞭追飞兔影,鸣销箭作饿鸱声。烽烟前代防边地,裘褐中朝保塞兵。最是获禽颁赏处,满营膜拜颂恩荣。(其四)
此诗更是盛赞了围猎时的宏伟场面,歌功颂德之情洋溢纸面。生逢盛世,又亲眼目睹围猎这等壮观场面,对于任何一个心存抱负、胸怀志向的人来说,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自是理所当然。
赵翼虽身在京都,但其生活却极为单调贫乏,除却工作上的应酬之外,平时也只能与朋友集会游玩,曲水流觞,或是送别赠答,又或者题画题像,再就是记录工作之点滴和生活之琐事,其《分校杂咏》26首、《种树》、《哈密瓜》和《金鱼》等便是这种生活的写照。加之身在帝王脚下,文网严密,赵翼身心受到限制,其才华的舒展也受到抑制。因此,此时的赵翼,其诗歌“大致趋于拙直、平淡,时有陶潜诗之风味”[4]。
二、赵翼进入“黔塞”的诗歌创作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冬,赵翼出任广西镇安知府,五年后经调部引见,赵翼又出任贵州贵西兵备道。自离京“出塞”后,赵翼的诗歌风格呈现出或风趣谐俗且精深警辟、或流丽朴实而自然淳真、或清奇壮美又雄浑豪放的特点。他的诗“不宗一朝一家”[5],既有白居易之通晓,又有杜甫之深沉,还有李白之放达;其用典处似李商隐,咏史处似杜牧,叙事之处又似韩退之,博采众长可见一斑。然而,其诗歌风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游历中日臻完善。正如清人魏僖所说:“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资。”[6]赵翼出守镇安特别是到贵州任职后,诗歌风格便发生了变化,由“出塞”前的博洽典赡、工于用典变为“出塞”后的清奇壮美、雄丽奇恣。从理论上说,应是受到所到之处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些成分。”[7]此时赵翼的诗歌正可谓“有境以助其才,有才以写其境”[3]P62。
从赵翼在贵州创作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黔中“大山地理”、“大山风格”的烙印。“大山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崎岖之气和阳刚之美,二是涵纳殊方,广采百家之度[8]。而“大山地理”则是“兼具荆楚的清秀隽朗与塞漠的雄奇险峻于一体”的地理风格[9]。李淦在《燕翼篇·气性》篇中就指出:“地气风土异宜,人性亦因而迥异。”并说:“西南多水多陆,人性精巧,气柔脆,与瑶侗苗蛮黎蜒等类杂处,其俗尚鬼,好斗而近于智,其失也狡,或诡谲而善变。”[10]赵翼虽非黔中大山之子,但自奉旨升任贵西兵备道后,便踏上了自己的黔中之旅,途经都匀、贵阳、毕节、威宁,又因公赴古州、遵义等地,对贵州的高山峻岭、深渊大川等特殊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报以极大的关注。他凭其天才之资,十分敏锐地感觉到贵州独特的地域特征,并将其诉诸笔端。可以说,赵翼的诗歌风格自“出塞”后而转变,作为西南“塞外”的贵州,对其“雄丽奇恣”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赵翼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会诗性大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无论是贵州的自然风光还是人文风情,在其笔下都充满诗意。
1.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对赵翼诗歌的影响
(1)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
人们对于贵州素来有“地无三里平”之称,然而正是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才造就了贵州高山峻岭和深渊大川。面对这些壮丽的景色,赵翼固然不会心静如水,而是用他那去彩笔,刻下了他的足迹,抒写了他心灵的感受。
如《鸭池河》其一:
鸭池两岸陡如门,千仞悬崖斧劈痕。绝似巨灵高掌刀,分开太华放河奔。
寥寥数语便将鸭池河两岸悬崖之陡峭,河水之湍急一一道尽,山势之险峻犹如巨斧劈痕,真乃鬼斧神工;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将山势之险峻再添一层,同时也渲染出河流的奔放之势,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其想象之瑰奇堪比李白,气势之奔放雄浑不减高岑,用语奇峭处又似韩愈。兴酣落笔,造语雄浑,诗中“陡”、“劈”、“千仞”、“奔”等词不仅将黔中“大山地理”的真实面貌描绘出来,同时也赋予诗歌刚劲奇伟的魅力。又如《于役古州途次杂咏》其八:
忽行深坎忽层巅,俯似悬空仰似眠。
笑比鸿都杨道士,上穷碧落下黄泉。
诗中两个“忽”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贵州群山高低起伏与坎坷不平的情状。诗人以调侃的口吻,将其身临“深谷”与“层巅”的感受比作“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此形象的比喻,不仅让诗作妙趣横生,而且使人对山路之陡峭和山壑之高深感同身受,如临其境。诗人将黔地上山壑之间的巨大落差诉诸笔端,增添了诗歌中的雄奇险峻之气。
又如《过三脚屯上牛皮岭》:
牛皮大岭入云苍,浩浩天风洒面凉。
一水绕山随曲折,千峰与我互低昂。
危途身试橦竿险,老态人闲舞袖长。
堠馆尚遥天欲暮,笑同夸父逐斜阳。
首句云牛皮岭之高耸入云,次云凉风荡荡,次又云山峦层叠,表现出黔中高原的地貌特征。有趣的是,赵翼前两联还在描述山岭之险峻难攀,后两联笔锋一转,呈现的是翻越险峻之中的妙趣,自比夸父,让人一笑。诗之前后,意蕴不一,前部分亦庄亦正,后部分亦俳亦谐。这种“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骜忽纵逸”[2]P60的独特风格,正是黔中特有的“大山地理”、“大山风格”与诗人内在才华相互碰撞而形成。同样的笔法在《飞云岩》一诗中也有体现:
浮踪讶入华岩误,千朵妙鬘飞入步。何年岩云触石出,复化为石此为柱。根无袅袅凌虚空,幻出宝珞龛一具。着色屏风非笔描,都是膚寸入炉铸。肖形百物无不有,花鸟欣愉龙象怒。名手道元不能画,巧匠刘銮不能塑。抟控空夸活脱成,刻画犹恐痕迹露。天公毋乃太狡狯,役使万灵劚三素。兹岩若得移江南,宛委嫏嬛敢相妒?紺宇琳宫知几重,朱廉碧槛应无数。罗绮佳人拾翠游,簪裾词客登高赋。惜哉抛落蛮荒中,千古胜流谁一顾?神鞭曾闻石驱走,灵鹫亦有峰飞度。归途我欲挟之行,携置姑苏虎丘路。
从此诗中,我们可以想见飞云岩凌悬虚空的袅娜身姿和它那玲琅满目、奇形怪状的岩石,此景是天地之杰作,是鬼斧神工之开拓,非“名手道元”和“巧匠刘銮”之功可及。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说“兹岩若得移江南,宛委嫏嬛敢相妒”,将眼前的景观与自己家乡的景致相比较,江南之景怕也要甘拜下风了。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诗人由惊叹到赞美,由赞美到怜惜,竟发出“惜哉抛落蛮荒中,千古胜流谁一顾”的感叹,似乎此岩是错置蛮荒的一块瑰宝,让人爱不是,恨不是,心中怜惜之情欲罢不能。最后,诗人又由怜爱之情产生出“归途我欲挟之行,携置姑苏虎丘路”的情感冲动。
(2)山区秀丽景色
除了那些雄奇险峻的山川河流,黔地山区中也有一些令人神往的秀丽景色,但这种秀丽是与王孟笔下那种恬淡的自然田园风光不同,这是一种峰路转式的风景,它们也为赵翼的诗歌增添几分清俊之气。如《谷峒道中》:
陆行日口遇岩阿,此地尤称锦绣窠。
岭树身长枝叶少,溪流性急浪涛多。
野禽五色仙裙蝶,山黛干盘佛髻螺。
可惜轻抛蛮徼内,几人来此寄清哦。
从岭树之身长叶少写到溪流之浪急,从野禽之繁多写到远山之盘旋,山间景致一一道来,让人目不暇接;诗人选取岭树、溪流、野禽与山黛等几个典型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气象万千、恬静祥和与色彩绚烂的山区风景图,令人流连忘返,陶醉不已。在此,诗人不禁为此美景而叹息,借此表达自己深深的喜爱之情。
如《都匀道中即景》:
灌木成村棘作篱,两三茅舍倚岩支。
汲流但截修篁节,蓋屋全编老树皮。
架木桥欹驴不进,伐薪人出犬相随。
分明一幅山家画,可惜荆关末得知。
在这幅“山家画”里,我们看到的是自然而成的、朴质无华的田园风光。一片灌木,几蓬棘草,几张树皮便呈现出一派不同于江南的自然秀丽之景。这景象不禁让人联想起屈原所营造的香花香草的世界。同时,“架木桥欹驴不进,伐薪人出犬相随”也让人感受到王孟山水田园诗中的恬美景象和陶渊明“世外桃源”的清雅祥和。这幅“山家画”是在历代画家作品中绝难寻找的,可惜荆浩、关同这些山水画大师未曾亲睹,将其付诸丹青。
此外,赵翼笔下的黔中小山城也别具风采。《水城》一诗云:
百里蚕丛尽,孤城带碧川。
地偏无古迹,山豁见平田。
庄叟无何境,仇池小有天。
如何此佳处,抛落猓人边?
在百里蚕丛之间,居然有山势开阔的平畴,那一碧江水映带孤城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此景正像庄周所描绘的“无何有”之乡,恰似梦中的虚幻境界,又如甘肃白顷山上的仇池,风光异常秀丽,以至于诗人不敢相信如此佳境竟会被抛落在这片乌蛮之地。
与之前的高山峻岭、深渊大川的雄奇险峻相比,山中的丛林灌木、溪流池水、山丘田园以及竹屋木房让人更感清雅平淡、安静闲适。随着描写对象的不同,诗人的风格也随之改变,黔地山区的秀丽景色使得诗歌流丽朴实而又自然淳真。
(3)独特气候下的景致
虽然贵州的地理纬度较低,但海拔较高,所以有独特的气候特点。赵翼对贵州的气候变化是很敏感的,他曾在《牂江道中》写到:“山高见日常迟,日没又觉偏早。可怜深谷人家,常是夜多昼少。”诗中寥寥几句,便道出贵州昼少夜多,入冬树枯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冬天的冰凌,让诗人有着独特的感受。如《回威宁途次遇凌》:
槎枒老树映晶莹,玉蕊琪花夜不瞑。
戏傍马边连冻拗,折枝声碎玉冷冷。(其一)
山高直在太清端,岚气朝凝作凌乾。
万树冰花似梅蕾,道人消受此清寒。(其二)
凌之形,凌之色,凌之破碎声一一道来,如在人耳目。树枝变成了琼花玉圭,折断时泠泠作响,有如碎玉之声;冰花恰如梅蕾,似有傲雪之品格,却胜过梅之清寒。诗人笔端乍生清寒,读来自有傲骨之气冲荡于胸。其实,这与赵翼本身的傲气与清高相符。在《寒夜澄怀园步月》中,赵翼就曾表露心迹:“清寒只我与嫦娥,天上人间两不懵。兴来登上发长啸,喝退浮云不敢涌。林魈亦骇此狂生,潜伏深丛尽惊恐。”赵翼认为自己遗世独立,人间并无自己的清寒之友,唯有天上之嫦娥。而黔中高山之瘦骨嶙峋,古木之幽深参天,江河之沉寂清冷,加之清气冰寒刺骨,更激发出其内心的清傲之气。
其五古长篇《凌》,更对冰凌景象作了细致的描绘:
……初疑霜色皑,旋讶雪光眩。霜应碎如粉,雪亦飘为片。兹独若雾雺,稀微常空溅。粗岂同霰珠,纤不及雨线。方其濛濛下,曾弗湿衣缘。著物乃作冰,其白忽如练。……
这是山中岚气受寒而凝成。未凝时雾霭霏霏,无色无形,一与他物附着,便光洁晶莹,改换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但见“山河水晶界,屋宇琉璃殿。枯枝银粟垂,老树琼花灿”,令人惊奇不已。更有意思的是,赵翼在诗中写道:“一笑威宁州,铅华产本擅。胡为不爱宝,尽出铺地面?”他将冰凌当作威宁出产的“铅华”一般,戏言其是铺于地面的宝贝,不觉也让人同他一起爱不释手。贵州冬天的寒冷气候造就了冰凌的晶莹剔透,凌的冰冷刺骨又造就了诗人笔端的清寒之气。
2.浓郁的民族风情对赵翼诗歌创作的影响
或许,在赵翼来黔之前,贵州的少数民族在其心目中也无非是“劫掠仇杀,犷悍难驯”的形象,加之贵州环境的恶劣,诗人心中更是愁苦。公元1771年十月朔日,赵翼抵达贵阳,即作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天许游踪遍八荒,一年辄易一殊方。滇云粤桥都行遍,又记邮签到夜郎。”并自注说:“出守镇安未一年,赴滇从军。在滇年余,回镇安,甫九月调广州。在广一年,今又入黔,每年辄易一地也。”(《十月朔日抵贵阳,闻官兵自滇入蜀路径威宁,余未及受代,即赴宁料理过兵,途次杂咏》)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内心的颠沛流离之感,尤其是到了素为鬼国的黔西北,心中更是抑郁。但是,赵翼并未始终抱以绝望的愁苦心态来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美丽土地,而是立刻被这里的少数民族的纯朴所吸引,并打开自己的心胸真诚地去感知这里的一切,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去接纳这里的一切。如《于役古州途次杂咏》之三:
插鬓鸡毛当翠翘,短裙及膝袄齐腰。
天南风物无堪记,来赋雎呿九股苗。
诗中,赵翼对苗民“插鬓鸡毛当翠翘,短裙及膝袄齐腰”的服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将其作为天南风物的一大特色加以记载,其内心对苗民的欣赏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又如《苗人》:
侏离言不辩,椎鲁意偏真。
混沌犹无窍,獉狉略似人。
千针缝衲细,百褶制裙新。
莫笑鬼方陋,淳如怀葛民。
从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苗人的这种原始混沌的性格深为喜爱,认为苗人的“椎鲁”之气是一种“真”、一种“淳”。赵翼极为赞赏的这种“真”性情,与他所提倡的“性灵”不谋而合。赵翼论诗主张“性灵”,他在《瓯北诗话》中说“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在他看来,这种鄙陋的行为举止,反而体现了苗族人民秉承自然的一种纯真和质朴。
除了对苗民的描写,赵翼对贵州的彝族亦着墨颇多,尤其对黔西北威宁地区的彝族更是浓墨重彩。如《十月朔日抵贵阳,闻官兵自滇入蜀路径威宁,余未及受代,即赴宁料理过兵,途次杂咏》:
白氈缠身猓面黧,来迎刺史过山蹊。
依人不分驯如犬,此是安家古水西。
诗中不仅粗笔勾勒了彝人的外貌特征,而且对彝人的性格也有新的认识,在其笔下,乌蛮之族也有温驯的一面,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对彝族女性的描写,赵翼在诗中也有体现:
芳草茸茸路一条,绿痕斜似女裙腰。
午风麝过余香在,疑有蛮娘去未遥。
诗中,赵翼充分发挥想象,将路旁芳草荡起的层层绿浪比作彝族女子婀娜的裙姿,又通过嗅觉的转换,联想到不远处那缓缓离去的彝族姑娘。整首诗不仅显得清新自然,而且一派纯真烂漫。
清人张怀溎说:“耘菘……观察贵西,出入兵车戎马,历遍猺峒苗疆,因得展其胸中之奇。凡有所遇,一寓之于诗,以吐其磊落抑塞之气,故其为诗似谣似歌,若讪若笑,……”[11]赵翼本有一股奇气,遇到黔中之奇景、奇物、奇人,其胸中之奇丽气质立刻跃然笔端。在长诗《苗楼》中,赵翼不仅描写了苗民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其攀岩绝壁的矫捷身手也赞不绝口:“每当滩高水急处,矫捷不减猕猿猴。跣足辄腾绝壁上,裸身或入怒浪泅。”诗歌用语也似苗民矫健的身手一般轻捷而有力,硬朗的语气中可见诗人内心的块然磊落之气。另一首长诗《猓猡》,赵翼描写了彝族人“牯羊闹尸聚群丑”的庄严森冷的原始场面和“犵狫打牙嫁彼殊”的奇异习俗,以及“亦复魋曷殊形模”的独特画面,对彝族人民“矫捷登山脚不襪,风流跳月唇吹芦”的特殊风情也十分喜爱。在赵翼看来,黔中少数民族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堪为一方风物,与众不同,难怪张怀溎说其诗“似谣似歌,若讪若笑”。
蒋士铨说赵翼诗“自出都后且益工,盖天才卓厉其所固然,而又得江山戎马之助,以发抒其奇,常夫乘轺问俗,停鞭览古,兴酣落笔,百怪奔集,故雄丽奇恣,不可逼视,虽欲不传,不可得也”。[12]贵州不仅拥有别于江南、异于塞北的自然地理风光,也有独特新奇的人文风貌。山之险且峻,川之沉且深,气候之清与寒,民族之独特与奇异所塑造的“清秀隽朗”与“雄奇险峻”的“大山风格”与赵翼内在的磊落清奇之气正相契合。异居他方,远离京城,在黔中这块充满“大山风格”的土地上,赵翼不仅可以一展雄才,一施抱负,而且还吸取该地给予的阳刚雄豪的养料,并将其充斥笔端,创造出“奇思壮采,惊心动魄”的境界。[13]赵翼前期诗歌创作的不足至此得到更加充沛的弥补,其诗风格的大变,不可否认得益于西南“江山之助”,亦得益于贵州“江山之助”。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物色[M]//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78:695.
[2]袁枚.瓯北集袁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3]王鸣盛.瓯北集王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4]赵兴勤.赵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80.
[5]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39.
[6]吴曾祺.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四[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115.
[7]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4.
[8]黄万机.贵州汉文学发展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40-41.
[9]汪文学.地域环境对黔中明清文学的影响研究[J].江汉论坛,2009(5):102.
[10]李淦.燕翼篇·气性[M]//张檀.檀九丛书(第二集).康熙刊本.
[11]张怀溎.瓯北集张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81.
[12]蒋士铨.瓯北集蒋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58.
[13]张舟.瓯北集张序[M]//华夫.赵翼诗编年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73.
(责编:谭本龙责校:明茂修)
Trying to Talk about Zhao YiPoetry ofGuizhou JiangShanZhiZhu——HisCreation of Poetry in Guizhou asan Example
CHEN Lan
Abstract:Zhao Yi took officewestern soldiers in Guizhou for one years,paying greatattention to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customs ofGuizhou and creatingmore than 100 poems.The contentand style ofhis po⁃etry creation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mountain geography,beautifulmountain scenery,unique climate,strong folk customsand so on in Guizhou.
Key words:Zhao Yi;Poetry;Guizhou;JiangShanZhiZhu
作者简介:陈兰(1987-),女(彝族),贵州织金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2013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诗学。
收稿日期:2015-10-11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16)01-00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