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6-03-18邹建辉

高教学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军训国防军事

邹建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邹建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国防是国家存亡之根本。当前我国国防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高职学生存在国防意识薄弱,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弱化,高职院校军训内容单一。加强国防教育,完善国防教育要求: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新颖性,学习、生活中细致入微渗透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开展国防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国防教育的针对性,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问题;对策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从古至今,大多数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加强国防教育是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方面,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恐怖组织不时制造各种事端,一些国家领土之争、战略利益之争、资源之争、贸易之争此起彼伏;国内方面,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不断激化,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仍受到诸多威胁,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可以作为我国军事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1]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现实,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切实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国防教育,普及军事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做好应付战争的充分准备。

目前,国防教育的普及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我们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进一步开展国防教育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国防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强大国防,强大国防需要国防教育的有力支持。国防教育是国防的后备力量,能有效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巩固国防实力。何为国防?国防,就是一个国家的防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对“国防”概念的立法性表述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现代国防不仅仅涵盖军事训练、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配置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还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国防教育是对公民开展的一项基本的军事知识普及教育,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国侵略,及时制止武装颠覆,誓死保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军事教育活动。

今天,中国正处在大国崛起的关键时刻,我国国防安全形势异常复杂。进入21世纪,周边国家的经济环境趋于积极、政治安全环境趋于敏感、军事安全环境趋于紧张,周边安全环境进入动荡调整的新时期。有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不相信中国会以和平的方式崛起,围堵中国的计划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我国正面临着“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境地,“东”有日本侵犯我钓鱼岛,企图强占我国领土;“西”有中印边境纠纷,摩擦不断;“南”有南海同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海域纠纷,时常刀兵相向;“北”有朝鲜半岛军事上的对抗仍十分激烈;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形成遏制之势。周边安全形势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沉重压力。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我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面临诸多的挑战,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台独、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危险依然存在,且呈越演越烈之势,现在又冒出一个“港独”势力。在此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普及高职学生的国防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投身到巩固国防建设中去。把广大军民强烈的国防观念转化为无穷的民族凝聚力,铸造坚不可摧的强大国防,使祖国不惧内忧外患,巍然伫立在世界强国之列。在高职学生中普及国防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任务,是有效巩固国防,为我国国防提供中坚力量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学生国防意识薄弱

当代高职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在安逸祥和的环境中长大,缺乏忧患意识。有些高职生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极度依赖父母。还有一些高职生花钱大手大脚,过度消费,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在浑浑噩噩中挥霍青春,虚度光阴。他们淡忘肩负的责任担当,国防意识薄弱。高职生普遍认为国防教育只是简单的军训,军训结束就应该立即专注学习知识技能。

某项“在大学生中招收新兵你愿意参加吗”的调查中,统计发现当代大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征兵的仅仅13%,比较愿意参加征兵的有28%,对征兵表示无所谓的占22%,肯定不报名参加征兵的占37%,比例大于非常愿意参加征兵的比例。从调查统计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招收大学生新兵不是积极应征入伍响应,而是抱有“征兵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想法,明确表示不应征入伍。高职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谈国防建设为时过早,不宜操之过急。这种观念的普遍存在,折射出国防教育没有深入人心,亟需加强国防教育。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国事,军事,天下事,关我啥事”等消极想法对高职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国内外安全形势和国防政策了解不够、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国防常识和军事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我们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国防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忧患意识,更有利于国家的长盛久安。

(二)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弱化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设置足够的国防教育课程,应当在学生中开展灵活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这项规定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根据建设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要求,高职学校的学生应当学习和掌握比较系统的国防知识和相应的国防技能。

第二,高职学校设置的国防教育课程包括国防理论和军事训练两个部分,学生掌握必备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引导学生增强献身国防意识和培养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三,高职学校的国防教育,应当根据国防教育内容和要求,立足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采取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国防知识教育,可以采取听报告、专题讲座、参观展览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可以采取校内培训和到当地驻军军营集训等形式进行。

然而,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尤其高职院校的国防教育如同鸡肋、形同虚设,更不用说创新和发展。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厚此薄彼、分配不均,《军事理论》课师资匮乏、课时不足,往往五六个教师承担上万学生的《军事理论》课程。试问这样的师资能让几个学生真正明白何为国防、为何献身国防、怎样献身国防?师资的严重短缺、经费的投入不足,课程的单一乏味,学生学起《军事理论》味同嚼蜡,兴趣全无,一本《军事理论》教材往往能讲5年甚至10年都不更新内容。有些高职院校将国防教育仅仅看作是应付上级检查、完成教学任务,开展的国防教育往往只是纯粹的入学军训和象征性的几节课程,还有些高职院校错误认为在国防教育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国防教育是军队的职责,学校只要形式上简单搞点军事普及就好。正如“陕西省内有近八十所普通高校,然而真正按照教学大纲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普通高校还不足十所。”[2]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缺失的问题所在。

(三)高职院校军训内容单一

高职院校入学军训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开展的教学活动,军事训练是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的独特方式,是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

高职院校担当文化育人的职责,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军训不仅是国防教育的需要,更是文化教育的熏陶。

军训可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培养、推进国防事业的科学发展、夯实国防教育的战略地位。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需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历史雄辩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更替与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有着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有着齐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国家最有前途的一代,是国防兵员的主要来源。

国防教育宜早不宜迟,增强高职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军训。通过军训,弘扬中华民族崇勇尚武的传统美德,增强他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推动国防教育的发展,使高职学生树立起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有备无患的国防观念。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课教学大纲》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生军事课教学基本理论依据。纲要指出:“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时间为2-3周,教学要求参照部队训练模式,以正规部队训练为标准。训练科目有:科目一《内务条令》教育、科目二《纪律条令》教育、科目三《队列条令》教育与训练、科目四轻武器射击、科目五战术基本原则。”

可是,高职院校考虑到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大纲精神。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高职院校在实际军训过程中会删减一些科目。比如科目四的轻武器射击,高职院校考虑到学校的用地成本问题,独立兴建一个射击场的方案根本无法实现。若是临时搭建射击场地,往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高职院校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工作开展难度,只能放弃在学校兴建场地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高职院校把学生带到部队军事基地进行训练的想法也不实际,原因在于军事基地多数远离学校,加上高职院校大批学生涌入军事基地进行射击训练会造成管理上的诸多不便和存在安全隐患。权衡再三,高校只得在校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在站军姿、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的不断循环中结束军训,部分学生认为军训单调乏味,纯粹折磨人,仅此而已。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建设钢铁长城的重要力量。在高职院校开展系统的军训,加强高职学生国防知识的教育普及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所以,应当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对策

国防教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的工作。高职院校务必高屋建瓴,站在千秋大业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的开展国防教育。

(一)课程设置保持系统性、连续性、新颖性

开展国防教育时,高职院校老师要仔细认真研讨教材,思考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课程设置应该像专业课设置那样,以点带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组织学生学习国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组织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让同学们了解一代代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道路和视死如归的英勇事迹,放映一些影视视频,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汲取精神上的营养。

(二)学习、生活中渗透细致入微的国防教育

在大学校园,通过多种途径各种形式对高职学生普及国防知识,进行国防教育。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国防知识普及。通过校园网站、广播站进行国防知识的宣传。在重要节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播放专题片、征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深入了解国防、献身国防。举行国防知识竞赛、国防知识宣传板、宣传片来传播国防知识。

定期举行国防知识讲座、开展有关军事方面的游戏比赛、开展英雄报告会、建立与国防有关社团、组织学生参观一些著名的军事景点,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国防意识,使其积极加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队伍中来。

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在学校人流密集的地方悬挂国防宣传标语。通过文艺晚会、军事讲座、军事训练、国防黑板报、国防影视等形式开展国防教育,这些往往比传统的教学更显其优越性和新颖性,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吸收,从中受到更好的熏陶和教育。

(三)国防教育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国防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高职学生接受军事知识技能的多寡。组织恰当的国防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宽领域、大视野的思维能力,通过军事课教学,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激情,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不应一味灌输书本知识,而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讨论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真正喜欢国防教育课程。单纯的照本宣科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国防知识,怎样学习国防知识,如何学好国防知识。高职学生接受知识时,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从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同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时事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处理各种问题,培养高职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担当国家未来发展重任的接班人,更要学习、掌握好国防知识技能,知晓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只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存在,国防教育的重任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加强国防教育一直在路上,没有终点。

[1]李宇平.关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4(1).

[2]李科.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模式、问题及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侯贵文.我国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探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6).

[4]王俊,王希俊.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5]陶娟.基于高职素质教育的国防教育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6]赵丽娜.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Defens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survival.Nowadays,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faces are college studets'weak national defence consciousness,weakened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simple and dull military training program.To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enrich its contents,course installation should be systematic,continuous and novel.We should put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to study and life in every way.We also have to constantly innovat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The reaserch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rrying out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would be benefical to further strengthen its pertinence and improve our country's national defense capabilit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G640

A

2096-000X(2016)19-0233-03

猜你喜欢

军训国防军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