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课堂在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实践*

2016-03-18谢欢章樱樱赵健

高教学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团校园文化

谢欢 章樱樱 赵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第二课堂在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实践*

谢欢 章樱樱 赵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文章分析了第二课堂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第二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功能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第二课堂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实践其功用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应用实践

引言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在于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强化校园建设尤为重要,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而服务的,第二课堂的构建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对人才培养战略的补充和延伸,是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第二课堂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建设水平。建设第二课堂是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备受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功能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第二课堂,顾名思义,是指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相对的,它是学校常规教学方式之一,是课堂教学以外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组织课外活动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是现有的高职课堂教学的延伸。

第二课堂的构建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的组织有利于实现课堂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针对所学习的内容相应地开展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建立不是盲目和没有针对性的,它有利于课堂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扩展,重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并帮助学生培养意志力和团队精神,锻炼其组织领导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的专业课堂培养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第二课堂的培养优势在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认清自己的需求,拓展学生的全方位的素质与能力。目前,第二课堂的活动与教育对于专业课堂教学的完善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二课堂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第二课堂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体现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新的时代对于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但要有专业的知识体系,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强调专业理论教育,教育方式简单化、机械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高职院校学生经过专业教学具备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高职学生需要专业的教育作为基础,进而提高自身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和技能。第二课堂的活动组织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有了专业知识没有用,要学会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拓宽学生专业技能的广度。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职校园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彰显着学校的校风,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文素质是当代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文化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等。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是特别重视,因此,第二课堂的构建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二课堂可以设置一些文史哲艺社科方面的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职院校教育阶段是学生社会认知、情感意识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容易受浮躁风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波动。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身心素质要有双重提升,因此,课外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活动和各项比赛,增强了自身体质,有利于健康情绪的产生,心理承受能力随之增强。

三、第二课堂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一)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品德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大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与专业课堂教学一脉相承,是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要在于“引导”和“养成”,首先,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政治学习活动,建立政治理论学习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其次,学校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和节日开展政治活动,主体要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振兴为主,提高学生的爱党、爱国的意识。此外,学校要组织实践,将政治道德教育融于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组织科技创新活动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也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深化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创新活动要着眼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要善于调动起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有助于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要重视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举办科技论坛、讲座等方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组织科研团队,成员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建立可操作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

无论大学还是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都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是对校园层次的综合反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将社团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这是加强学风建设、推动第二课堂与专业课堂有效衔接、助力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推手,高职院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特色申请成立社团。学院要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经历丰富的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学校要拨发社团经费,支持社团建设,学院要本着严格要求,悉心指导的思想,加强社团的管理,社团开展的活动要经过校方审核才能开展,学生社团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四)聘请专家到校,开阔学生眼界

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措施,高职院校想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要聘请企业的骨干和专家到校兼任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或采取讲座等形式,为高职学生讲解专业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也是第二课堂建立的有效方法,这些企业界专业人士、社会精英、一线技术人员都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他们对学生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的动态,使他们尽早积累专业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第二课堂中规模最大的模式就是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光具备专业知识还不行,要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校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者是假期,多参加社会调研,到企业基层进行实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锻炼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要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抓手,与企业沟通和交流,实现校企合作,并加大合作的力度和深度,通过订单培养,基层实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其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同步。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熟悉专业岗位,为以后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六)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身心健康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素养,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首先,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力开展“三走”等品牌活动,强健学生的体魄。其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学校既要重视专业课堂的体育教学和心理教育,也要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开展多元化的身心训练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提升,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做到周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近些年备受各界关注,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不能忽视,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开辟第二课堂是关键点之一,是有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1]李璐.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陈超莹.浅析第二课堂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5(10).

[3]陈琛.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the second classroom,and expatiates on the function that the second class play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finally,according to how the second class practice the function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second classroom;application practice

G647

A

2096-000X(2016)19-0170-02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文化素质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编号:WH125YB50)

谢欢(1982-),男,江苏常州市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社团校园文化
缤纷社团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K-BOT拼插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