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礼仪教育
2016-03-18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朱凯怡
文/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朱凯怡
浅谈中职生礼仪教育
文/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朱凯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的加强,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也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礼仪教育在他们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礼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所以,提高中职生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一方面,中职生毕业以后面临的是就业,因此中职生是否具备职业素养是决定中职生是否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但他们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一、 当前礼仪教育的现状
(一)尊师礼仪缺失
《吕氏春秋》有言:疾学在于尊师。比喻只有尊重老师,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朱熹有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说的是从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及五礼,培育有知识有文化、知书达理的人格。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为恢复周礼,孔子身体力行,并周游列国,创办私学,进行礼仪教育。可见,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
但是,在现今的校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现象:学生看到老师不打招呼,视若无睹;与老师谈话时,不懂得称呼,不用礼貌用语;讲台上乱七八糟,堆积了很多灰尘,也无人打扫;上一节课的板书还在,这节课也没有值日生擦黑板,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进度;上课起立时,有同学依然低着头,或者在玩手机,或者无精打采;下课铃响了,老师站在讲台还没有喊下课,学生已经窜到课室外面,喝水的喝水,聊天的聊天;校园行走,学生粗言秽语地和同学们在聊天,即便老师在场,也面无愧色,毫不收敛,仍旧滔滔不绝;等等。
(二)交往礼仪淡薄
最纯不过同学情,但在这珍贵的岁月里,却存在着许多不符合礼仪的行为。比如:同学之间交往存在自大、自私,不顾他人的行为;随地乱扔垃圾;上课吃东西;与人交谈不懂用词而不顾他人感受;别人午睡或晚睡的时候自己在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随便坐到别人的床铺上;轮到自己搞卫生的时候迟迟不动手,别人值日时随便破坏干净的环境;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尊重他人;歧视贫困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同学;接受别人帮助之后,不懂得感恩,连最基本的口头“谢谢”“麻烦你了”等礼貌用语都不会用。
(三)道德礼仪远去
在时尚化风气的影响下,学生迷失自我,与道德礼仪渐行渐远。校园内随处可见拖鞋党,无论是课室内、饭堂,还是校道,比比皆是,不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如穿拖鞋、背心、吊带、露脐装、超短裤等不得体的着重;甚至是三年级准备踏入社会的学生,在招聘会上也不注意整理自己的仪表,连最起码的正装示人都做不到。
二、 对礼仪内容的认识有待深化
大部分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就是最浅显的站立坐走,没有考虑到生活、交际、工作也需要礼仪。他们对礼仪的内涵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意识到礼仪表现在内在个人修养和外在个人气质。换句话而言,就是缺乏专业素养,没有考虑到自己所读的专业今后需要哪些礼仪。等出去工作了,才发现到处碰壁,说话得罪人,不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前景和晋升速度。
三、 提升学生专业礼仪素养有赖于四个原则
(一)心智成熟递进原则
初中转入职业学校,从义务教育转入职业教育,学生心智尚不足以正确对待角色的转变。在繁重的专业学习中采用传统的模式难以奏效,因此,笔者采用了技能类最简单的教学方式:专业模仿,创造条件让新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职业人的行为,在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进行专业模仿。
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把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朗诵会、座谈会、手抄报比赛、礼仪风采展示、专题讲话等,加深“礼仪”观念。
在课堂上重复导入专业礼仪,比如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引入、强化姿态礼仪,先从动作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然后到服务礼仪,如:餐饮服务礼仪、客房服务礼仪、前台服务礼仪、酒吧服务礼仪等。
(二)循序渐进原则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礼仪教育方面,务必引入日常行为礼仪,让学生明确知道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如何可以做得大方得体,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礼仪就是不给他人带来麻烦。比如说:上下楼梯靠右走,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别人的行进方向;饭堂吃饭结束之后,自己收拾好食物残渣并送到馊水桶里面,避免把残渣留在桌面,影响下一轮来这张桌子吃饭的同学;在宿舍,尽可能不要在别人搞卫生的时候走来走去,从而加重别人的工作压力;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如期归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别人给予自己帮助,要第一时间感谢,常怀感恩之心,等等。让学生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慢慢认识并学会运用礼仪知识。回到家里,学会对父母感恩;家宴时,知道哪里是上座;经常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等。
(三)知行合一原则
正如我校严少青校长所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礼仪是实操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把礼仪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不仅靠学生自我约束,还需要外部制度和机制。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的礼仪行为并进行外部督促,礼仪老师联合班主任以及团委学生会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检查督促。宿管方面,可以将相应的日常行为规范得分汇总给相应部门。家庭方面,加强家校沟通,先让家长认识并肯定我们的做法,然后规范学生在家时的行为规范。将以上表现纳入学生结业成绩,把“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贯穿于礼仪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教育与约束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习惯。
(四)教是为了不教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让学生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就是要形成他们对礼仪的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贯彻执行礼仪规范。
教师可在各种接待活动和校企合作活动中引出礼仪的运用。用行动过程中的体验激发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策划一场活动,使之大方得体,从而完成自立、自主、自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纽带和桥梁,要提升当代中职生综合素质能力,要从多方面加强礼仪教育。注重四个原则,建立有效机制,将提高中职生的社会生命力。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