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研究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18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孙冲武

广东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服务

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孙冲武



高职院校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研究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孙冲武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高职教育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就必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培养高技能人才,科学研究的推进产学进步,社会服务完善人才培养的渠道和机制,使教学科研的成果服务于人才培养,满足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创新科技的需要。高职院校只有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但是从国家示范校以及骨干校建设的成效来看,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与社会服务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二、科研与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科研和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功能中居于重要地位,学校应该非常重视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工作,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乐观,部分院校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存在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对科研的认识存在偏颇、社会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

(一)政府、学校缺少指导、激励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

政府在指导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实施细则、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未能从政府层面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开展。学校自身需要完善社会服务机制,规范社会服务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激励机制等措施,激发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二)学校定位不明确,育人观念待更新

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服务对象是区域和地方经济,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然而在现实中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影响力,极力追求本科院校的标准,瞄准全国一流大学,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定位不明,引发了育人观念的扭曲,有的院校高度重视基础教学而忽视应用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没有突出的专业特长, 最终在就业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三)科研观念偏颇,应用研究能力不足

科学研究是高校提升内涵的重要途径。鉴于高职院校主要培育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现实情况,相应的科研也要服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技术研发。对于前者,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一方面在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需要各种科研数据,尤其是政府层面发布的各种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另一方面,教师为了评职称, 需要科研成果,而基础研究的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者专著,比较容易实现。对于后者,教师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关注度不够,不能对行业的需求做出积极回应,与企业的研发进展缓慢,效果不佳,将研发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不足,聚集资源和对接市场方面也缺乏实战经验。

(四)社会服务形式落后,不能与时俱进

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是高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咨询和企业员工的培训; 二是通过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实践教学活动; 三是通过 “产学研合作” 将学校的优质研究资源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四是参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各类社会活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以上四个方面各院校的侧重点不同,开展的活动也不完全相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需求不断涌现,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形式还处于之前的水平,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

三、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一)创新社会服务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探索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校教师在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在政策、制度、财务、人才等多方面配套改革、整体联动,形成激励创新、充满活力的制度安排,调动教师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加强多方互动服务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学校在实现社会服务的时候涉及多个主体,包括学校、政府、企业、市场等,这就需要政府有效推进激励机制,促使产学研合作有效地开展。学校需要加快推进科研创新和成果落地,完善高校和企业在合作管理、教育、研究、经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寻找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和生长点,实现共赢。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合作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健全科研资助体系,提高科研实力

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是高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尽管学校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是距离国内一流高职院校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健全科研资助体系,促进学校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的提升。

1.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

组建联席议事科研工作委员会,明确在科研工作中各主体的责任、义务、权利,严格实行负责人分级管理制度,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紧跟科技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及时根据国家省市新政策、新法规的精神,修订完善校内科研管理制度,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创新机制、导向机制等促进科研快速发展。

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健全科研资助体系

增加校内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常态化的校内科研人才及项目培育体系,设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培育基金、技术开发创新扶持基金,逐步建立重点突出、覆盖面广的校内资助体系。

3.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提升学校科研能力

首先,调整科研人才队伍结构,引进、培育学术带头人及科研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瞄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组建若干文理贯通、优势互补、多学科交融的“双师型”科研创新团队。其次,要以项目研究为依托,锻炼、培养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

(三)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与优势,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联合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行业企业,共建一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践创新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推动企业科研创新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力。

1.新建一批实验室、研究中心(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实验室、研究中心(所)作为学校专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实现了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和高技术的先导,带动提升学校整体科技创新的层次与水平。学校在现有科研力量和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有侧重地选择实力较强的研究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争取建设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依托工程中心、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工程中心作为学校技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兼顾教学、科研、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内容,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将企业的真实环境、企业的真实需求带到中心,将教师、学生、企业的工程师融入其中,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等工作。

依托学校现有的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硬件优势,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将教学、科研、开发、实训实习融合一体,打造“四位一体”的教育创新载体。深化校企合作,继续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一方面充分引入企业资源,在学校内部建立研发中心,促进学校借助研发平台提高自身科技研发能力,同时利用学校资源助力企业研发和生产技术提供;另一方面鼓励学校主动出击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内部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采用市场化运行方式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化项目。

3.共建科技实体,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要按照市场需求,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等领域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把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转化,实现科研价值。学校逐步健全与科研成果转化和奖励、人才培养和职称晋升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转变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鼓励有技术、有成果的教师成立科技实体,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最大程度发挥产学研合作功能。

(四)推进科研成果培育,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是成果的培育与转化率低、利用率小、经济效益弱,教师不重视成果转化,市场意识薄弱,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为此,学校设立成果培育及扶持基金,加大对重大科研成果的培育及保护,制定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从政策上予以指导和保障。进一步转变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业绩作为学校教师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充分调动发明人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性,注重保护学校和成果发明人权益。

(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加大社区服务力度

1.协同学校优质资源,开展培训服务,探索培训新模式

利用学校特色专业与优势学科,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充分发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社会服务职能,面向全国开展职教师资与干部培训;全力推进移动互联网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项目落地,推广“学分+证书”的培训与取证模式。

2.利用技能鉴定中心,提升企业在岗人员技能

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资源、一流的实验设备、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职业资格认证与技能鉴定中心的社会服务职能。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认定和考证服务;积极面向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利用学校公共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理想模式,是学习化社会的一种有效模式,是教育发展的新亮点,利用学校公共资源积极参与市民素质提升计划,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六)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实现社会服务

1.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现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一体化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除了承担实践教学外,还要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研发与产品生产,同时可以承接企业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成技术研发课题,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服务了企业,因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打造成为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社会服务综合体,实现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一体化。

2.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学校将在修订《创新创业经费管理办法》、制定《大学生创业园入驻企业管理办法》及《2188创客空间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大学生创业园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课程,邀请创业导师或培训机构,积极储备创业教师资源,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并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法律、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创业辅导服务;加大创新创业培训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3.拓展社会实践基地,丰富社会服务内容

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与社会实践工作,将继续新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更加丰富的社会服务,实现学校的社会责任。组织学生志愿者进行“三下乡”活动,把知识、专业技能带去,为当地的百姓解决日常困难;拓展更多的社区实践基地,让服务走进社区,开展各种便民服务及国家政策、理论宣讲活动。

四、结语

科研与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中处于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象征和标志。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让每个高职毕业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霍丽娟.高职院校如何实现社会服务功能[N].光明日报,2008-07-23(11).

[2]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2(36):8-10.

[3]陈云涛.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4):75-77.

[4]冯志新,郭瑨,蔺月松.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4(11):43-44.

[5]王运泉,缪志波.志愿服务: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 2013(3):70-72.

[6]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79.

[7]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9):83-85.

[8]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8-30.

[9]申晓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7):28-30.

[10]耿金岭.对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59-61.

[11]王滢.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4(6):77.

[12]王江涛,张丽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研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5-60.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服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