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6-03-17王林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安全性疗效

王林纳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根据治疗适应证分成A组(22例)和B组(58例)。B组予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方案, A组采用ECMO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及其死亡率。结果 治疗 7 d后, 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中, A组死亡9例(40.9%), 显著低于B组38例(6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予以ECMO疗法, 疗效确切, 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重症呼吸衰竭;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50

相关研究证实, 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是促进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转归、缓解缺氧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当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案, 如呼吸末正压通气、高频振荡通气、俯卧位通气等通气模式均仅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难以完全促进其氧合恢复, 远期疗效较差[1]。ECMO作为一项新技术, 能应用体外循环进行心肺辅助[2], 快速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促进病情转归。本次研究为探讨ECMO在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符合《呼吸内科学》[3]中重症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根据治疗适应证分成A组(22例)和B组(58例)。A组患者中男15例, 女7例;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1.6±5.5)岁;分型情况:Ⅰ型12例, Ⅱ型10例;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 重症肺炎5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 其他3例。B组患者中男37例, 女21例;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1.8±5.8)岁;分型情况:Ⅰ型30例, Ⅱ型28型;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 重症肺炎15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 其他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呼吸内科学》[3]中重症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者;②符合相关治疗适应证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 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②合并精神疾病、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者;③相关治疗禁忌证者;④痰多且无法自主排痰者;⑤呼吸、心跳停止者;⑥易误吸者;⑦孕期或哺乳期妇女;⑧未成年或年龄>80岁者。

1. 4 治疗方法

1. 4. 1 B组予以NIPPV方案 选择合适尺寸的鼻/面罩, 一端连接BiPAP ST型呼吸机(美国飞利浦伟康), 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参数设置:吸气压力为16~2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呼气压力为4~8 cm H2O, 面罩旁供氧5~10 L/min。

1. 4. 2 A组予以ECMO方案 使用静脉与静脉连接方式(VV), 通过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插管, 将血液从腔静脉引出;ECMO去除CO2后将血液通过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回输到腔静脉内。

1. 5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及其死亡率。

1. 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在PaO2、PaC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 两组患者Pa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 PaCO2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随访1个月中, A组死亡9例(40.9%), 显著低于B组的38例(6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 P=0.046<0.05)。

3 讨论

重症呼吸衰竭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危重症, 患者多以缺氧为典型临床表现, 该病可造成机体细胞缺氧, 严重时可致多脏器衰竭致死, 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本次研究为探讨ECMO在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发现予以ECMO疗法的A组患者30 d死亡率显著低于采用NIPPV疗法的B组患者, 且对PaO2、PaCO2、PaO2/FiO2等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均优于B组, 同任晓旭[4]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说明V-VECMO能以气体交换的方式将血液从静脉引出、排除CO2气体后重输入血管内, 以体外血液循环的方式改善氧合水平, 达到快速缓解缺氧症状的目的, 对替代部分或大部分肺功能、减轻肺负荷等具有积极影响。

李斌飞等[5]研究者则认为ECMO疗法同NIPPV等治疗方案相比, 在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上无明显优势, 同本次研究结论相悖。作者认为造成两项研究差异的原因同受试样本容量偏少, 患者体质、耐受力、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可扩大样本后予以进一步分析。史家欣等[6]则认为, ECMO疗法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应用较为成熟, 受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等客观因素制约, 该治疗方案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临床对其应用价值的报道较少, 多数地区的医疗机构因设备限制、医师专业水平不足等因素未能将ECMO技术在ICU治疗中推广使用, 故难以快速积累临床经验, 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次研究入组病例较少, 难以获得科学有效的研究结论, 作者可将其作为延续性研究课题, 不断完善改进, 以争取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 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予以ECMO疗法, 疗效确切, 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茹, 张晨美, 谈林华, 等.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科危重病急救中的应用.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9):649-652.

[2] 尹明, 沈洪.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症中的应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7):385-387.

[3] 王辰.呼吸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4-248.

[4] 任晓旭.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科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1, 18(3):196-198.

[5] 李斌飞, 张志刚, 程周, 等.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应用//2005急危重症论坛论文集, 2005:89-90.

[6] 史家欣, 孙文逵, 徐瑾, 等.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严重呼吸衰竭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国际呼吸杂志, 2012, 32(12):914-918.

[收稿日期:2015-09-30]

猜你喜欢

安全性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