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生产有用知识的炼金术
2016-03-17李洁胡疆锋
李洁+胡疆锋
文化研究从来不是封闭的知识集合体,而是生产有用知识的炼金术,是指向政治的学术实践。纵观2015年度的文化研究著述,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在继续介绍和借鉴西方经典理论的同时,也密切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积极开拓着本土的文化研究的空间。
一、经典回顾与再解读
说到文化研究经典,我们就不得不提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贡献。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于2014年2月10日去世,国内学者纷纷撰文回顾霍尔一生的理论贡献,向陨落的巨星致敬。《文化研究》(第20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在“霍尔专题”中集中回顾了霍尔的理论和思想,尽管仍然以译介为主,但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该专题的主持人黄卓越教授所说:“对霍尔的纪念最好还是先做一些有实在意义的补苴缝缀的工作,即以译事为先,然后再图其他。”《热风学术》(第九辑)(王晓明、蔡翔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也开辟了“理论·翻译”栏目回顾了霍尔的学术贡献并探讨其当下意义。该书选译了霍尔三篇讨论新自由主义的文章。在文章中,霍尔既回顾了40年英国政治发展来具体探讨新自由主义革命问题,又将新自由主义置于常识、当下情势来分析,同时附上了澳门大学章戈浩先生编写的也许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霍尔著述目录。正是通过这样的纪念方式,我们可以更加看清后霍尔时代中国的文化研究之出路。
2015年,一大批对文化研究影响深远的理论家的著作被继续译介到中国,诸如福柯、保罗·德曼、罗兰·巴特、布尔迪厄、本雅明等。福柯的著作自20世纪80年代就不断有中译本问世,但由于其理论的深奥难懂,常常让读者叫苦。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6月出版了《福柯思想辞典》([法]朱迪特·勒薇尔(JudithRevel)著,潘培庆译)。该辞典由近60个术语组成的“术语篇”和13个人名组成的“人物篇”构成,系统地勾画了福柯的思路,可谓是读者的福音。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了由汪民安主编的《福柯文选》三卷本,包括《声名狼藉者的生活》《什么是批判》和《自我技术》,这也是大陆比较全面的福柯文选。
布尔迪厄的“习性”“资本”“场域”等理论、概念早已为中国学人耳熟能详,2015年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10月)终于被翻译成中文。所谓“区分”,也就是我们以往习惯使用的“区隔”,人们常常用趣味来解释这种区分,但在书中,布尔迪厄正是要揭露这种趣味形成的阶级等因素。也就是说,趣味是一种对人的阶级分类,但它却掩盖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使这种不平等穿上了合法的外衣。
在《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郭国良、陆汉臻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一书中,伊格尔顿有意效仿本雅明的写作方式,没有把它写成一个“有机整体”,而是将犀利的笔锋直指本雅明的灵魂深处。他不仅对本雅明的巴罗克寓言、作为文化客体的商品、弥赛亚式革命等中心主题做了独到解读,还将本雅明与艾略特、利维斯、布莱希特等人的观点相对照,重新思考了革命批判的诸多问题和可能性,强调了艺术的政治作用。此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继续出版“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包括《导读德曼》([英]马丁·麦克奎兰(MartinMcQuillan)著,孔锐才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导读巴特》([英]格雷厄姆·艾伦(Graham Alien)著,杨晓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等,这些都是我们走近学术大师的向导。
一些经典的理论著作也得到了再解读。《受众的再现:法兰克福批判理论中的大众、精英和公民》(王健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试图打破以往法兰克福学派受众理论的刻板印象,再现真实的受众历史,叩问平等的传播何以可能。作者认为从大众到精英再到公民,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的受众形象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嬗变,显示出受众位置趋向于平等的历史轨迹,也显示了传播学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的转变。
2015年,学者们对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问题的理论研究仍然集中在对哈贝马斯、哈桑、鲍德里亚等大家的阐释。《重构合理的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研究》(彭国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指出:现代性理论是哈贝马斯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主旨所在,其核心是交往合理性何以可能的问题。另外,《致命的策略》([法]让·波德里亚著,戴阿宝、刘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和《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美]伊哈布·哈桑著,刘象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也都涉及了现代性的讨论。前者是晚期波德里亚的核心著作,也是该时期他唯一系统化、逻辑化地阐发其思想的著作。而后现代主义批评第一人伊哈布·哈桑教授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对整个后现代主义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梳理。
记忆研究同样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学术领域。《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是记忆研究的经典之作。在《文化记忆》一书中,扬·阿斯曼以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概念为基础,强调并详细阐述了记忆的文化维度,把集体记忆分为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两部分:交往记忆是小范围内的个体层面交流的记忆,而文化记忆则是由特定的社会机构借助文字、图画、纪念碑、博物馆、节日、仪式等形式创建的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最为重要的内容包括涉及一个民族、国家等的创始神话和奠基史,涉及身份认同问题。作者考察了古埃及、以色列、希腊三个文明中有关过去的集体图像构成、集体记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作用等,精彩的个案分析也凸显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分析功力。
二、权力与知识:文化现象分析
谈到具体的文化研究,2015年度的重点是媒介传播、性别、城市空间、青少年亚文化等领域,文化研究所关注的依然是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的权力机制。
传播·消费·大众文化
文化研究究竟是研究什么文化或什么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回答说: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主导文化之间的持续性张力使大众文化成为了各种权力的斗争场域。
在《大众文化研究———从审美批评到价值观视野》(蒋述卓、陶东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一书中,陶东风教授就学者对待大众文化的两种态度进行了梳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大众文化价值观存在两种范式,一种受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影响,基本上对大众文化价值观持一种否定态度;另一种则从中国现代化、世俗化角度予以大众文化肯定的态度,但其中复杂的过程仍需厘清梳理。优秀的大众文化离不开精良的制作技术,但价值观才是其核心和灵魂。该书正是从以往的“雅俗”审美之争转向对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层面进行研究。
2015年度的网络游戏、摇滚音乐等译介和研究让人耳目一新。如《电脑游戏:文本、叙事与游戏》([英]戴安娜·卡尔、大卫·白金汉、安德鲁·伯恩、加雷思·肖特著,从治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一书关注的就是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新兴领域———电脑游戏。通读下来,我们会发现作者们并非想在有限的篇幅里对电脑游戏做全方位分析,其侧重点还是在于游戏本身。研究涉及了游戏中的叙事、性别、粉丝文化等问题,这也颠覆了以往对游戏的僵化印象。《摇滚危机》(王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7月)是一本严肃的关于摇滚音乐史的本土学术专著,该书是在西方学者的中国摇滚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其中没有阐述清楚的问题和有错误解释的环节来研究和撰写的。作者通过大量的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详细考察了中国摇滚在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的发展状况。作者指出,摇滚音乐不是一种静态的音乐流派,而是一个争论的场域,摇滚音乐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但同时也是一种促进社会变革的活性剂。
研究大众文化,不得不注意到消费社会的大背景。《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改编》(周仲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改编中的娱乐化、世俗化现象的全面考察,探讨了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改编观念的嬗变及其误区。这本书也为当前电影改编尤其是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走出“过度娱乐化”困境提供了借鉴。除了具体大众文化现象的研究,许多学者还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文化帝国主义是不是真的存在?大众文化会不会变成一种新的殖民手段?《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统治的政治经济学》([德]伯尔尼德·哈姆(BerndHamm)、[加]拉塞尔·斯曼戴奇(RussellSmandych)主编,曹新宇、张樊英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8月)一书共19个章节,作者们具有不同的兴趣领域和地理背景,他们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文化帝国主义,与当今美国试图进行的全球统治背后的政治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被美国化的英国———娱乐帝国时代现代主义的兴起》([美]吉纳维芙·阿布拉瓦内尔著,蓝胤淇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则聚焦于英国的“美国化”这段历史。书中用“美托邦”一词来概括这段历史,旨在说明这段历史的矛盾性。作者通过对大量的史料梳理和分析,揭示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直面美国文化入侵而生发的焦虑和担忧。
《观文化,看政治———印度后殖民时代的电视、女性和国家》([美]普尔尼马·曼克卡尔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6月)一书则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印度。作者的研究视角很独特,她想考察的是作为国有大众媒体的印度国家电视台究竟在国家、妇女、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该书这种运用民族志方法,对许多具体电视台节目、肥皂剧及受众反应做了细致跟踪调查研究,很有说服力。
微文化是当下中国的文化研究的新的增长点。《“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汪民安、盖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是2014年5月“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会议论文合集,涵盖了从虚拟的文学、影视艺术到现实的生活与传媒各个方面。该书的出版既重现了会议上的精彩学术碰撞,也将会激发更多人对“微文化”的关注,尤其是其中的新技术、产业化、民主建构等问题。
各种媒介渗透生活,尤其是网络、电子媒介等,生活所呈现的碎片化特征也引起不少人的担忧。尼尔·波兹曼之前就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等书中对诸多电子媒介提出了批评。吴晓恩的《逃离电子文化的陷阱:尼尔·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正是立足当下中国媒介、娱乐等情景,从波兹曼的教育学、语言学和媒介学三个研究领域入手,追溯了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视觉·空间·城市·新工人
2015年度中国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热情未曾减弱,特别是影视剧、文学、绘画等研究领域。《窥视与奇观》(张斌宁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主要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电影里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性影像特征予以考察。作者的分析独特之处在于注意到了窥视的合法化这一点,从而将国家宏大时代叙事和视觉凝视联系了起来,这在对《庐山恋》《小花》等电影的分析中多有体现。《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符号学》(段炼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研究的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之图像与符号的学术专著,旨在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通读全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本极具个人见解的著作,作者刻意避免了过多西方理论的梳理,而是立足于对具体作品的具体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的“本土化焦虑”,他正是想通过这种“原创性”的尝试来消除此种焦虑。不同于上面两本书集中于电影及艺术作品领域,陈旭红在《视觉文化与新的生活图景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月)一书中极力将视觉泛化并将其运用到整个生活图景的研究当中去。全书立场鲜明,作者既看到视觉文化所具有的解放色彩,又看到了它的遮蔽性。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受世界的重要维度,但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一度被认为是中性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地理学家出身的戴维·哈维则强调人们对时空的理解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将空间引入了文化领域,对人启发很大。《文化研究》(第21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的第一个专题就是对哈维的地理与空间理论的探讨,具体内容涉及哈维空间理论的关键词、空间批评的物质层面和历史-地理唯物论三方面。《文化研究》(第22辑)(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7月)的专题二为城市文化研究,几篇论文的共通点都是城市文化空间的具体个案的分析。
张一玮的《空间与记忆———中国影院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研究的是电影的传达场所———电影院。在作者看来,中国电影院不仅因建筑空间、映演活动、文化消费与地方文化语境的结合而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更由于百年之间中国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城市生活等领域的独特实践而成为记录文化变迁的空间。《建筑与现代性批判》([比利时]希尔德·海嫩著,卢永毅、周鸣浩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4月)讨论了现代性、栖居和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的研究起点是观察到现代性文化理论和现代建筑运动存在断裂鸿沟,该书正是填补此鸿沟的尝试。那么,建筑学和现代性究竟该如何联结?针对此问题,作者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很多建筑学家、哲学家的观点。总的来说,全书脉络清晰,引用观点富于启发性,无论对建筑学还是现代性研究来说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如果说建筑是我们所处的外在空间,那么汪民安教授的这本《论家用电器》(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则将对空间权力的思考带进了家庭的内部,而且是家电上面来。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鸿篇巨制,全书采用文化随笔的形式,篇幅短小、生动。该书的最大贡献在于作者反思了当下家庭的研究,突破了以往伦理学的研究视角,直接将目光转向空间的权力。这样,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洗衣机、电冰箱、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在作者看来都成了家庭空间权力的生产途径。作者正是从他的生活经验出发,汲取当代西方相关理论,为我们呈现了这一篇篇家电小品,宛如饭后甜点。
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各种“城市病”、贫富差距等,许多学者也试图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法。徐国源主编的《文化诗学与城市审美———空间性媒介化与城市造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将城市的出路寄希望于文学审美。该书立足于城市化社会背景下作为物质性和象征性交织的城市空间,深入城市日常生活层面,突出城市与文学、媒介相互结构与建构的研究视角。但是,不难发现该书对当下城市消费文化保留一种较为悲观的态度,而寄希望于文学审美,这会不会又是另一种乌托邦呢?与这种文学审美式拯救不同的是,《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施芸卿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更愿意从历史出发探询了“城”和“民”、国家和个人的关系。
以往,我们在研究城市文化的时候过多将注意力放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忽视了乡村的研究,也忽略了城乡之间的流动者———新工人群体,也就是农民工。吕途是国内积极关注新工人群体的代表学者,她主要从文化层面来描绘该群体的生活及探询出路。她的《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吕途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1月)一书是继2013年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之后的又一力作。不同于《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对打工者工作状况所做的详尽描述,《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重在从打工者的生命故事描述走向一种对个体和社会文化状态的分析。不过,一以贯之的访谈、调查使整本书充满活力。正是基于威廉斯和汤普森的“文化”观点,作者不仅关注了新工人群体的工作状况,还将笔触伸展到了他们的生活层面,诸如住房、婚恋观、子女教育、消费观、业余生活等方面。作者写作目的不仅在于唤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也旨在唤醒该群体的自我认知。作者最后主要描述了相关的新工人文化实践,一方面让大家看到了新工人的能动性,一方面也呼吁更多的行动实践参与进来。
新媒介·青年亚文化·性别
无论是最初芝加哥学派对“越轨文化”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还是后来的备受伯明翰学派关心的摩登族、光头仔、朋克等,青年亚文化一直都是争议最多也最为喧闹的场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早期,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研究重心转向了青年亚文化,斯图亚特·霍尔和托尼·杰斐逊主编的《通过仪式的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2月)正是这一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该书英文版自出版30多年来,被重印达15次之多,可见其对文化研究和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影响。《通过仪式的抵抗》被翻译成中文,这是中国亚文化理论译介中的一件大事。全书主要分成四部分,涵盖理论、民族志研究、方法等。在该书的新版序言中,霍尔等人在新的语境下就该书的研究初衷及招致的批评都做了系统阐释。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4)》(马中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一书堪称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它窥见2014年度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整体面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亚文化研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并且在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不断开拓新的话题。
此外,人们越来越关注媒介和青少年亚文化的关系。《当代网络流行文化解析》(陈万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阐释了当前的网络流行文化以及以青年为主题的网络亚文化的关系。日本学者大冢英志的这本《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年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是了解“御宅族”和动漫文化不能错过的参考书目。《小清新:文艺与生活》(张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一书则通过对文学、电影、音乐、绘画四种形态的文艺进行考察,来展现所谓“小清新”的文化特质。
如果说以上几本书是针对新媒介大背景中的某个具体文化现象来谈的,那么《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马中红、陈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一书就是关于新媒介和青年文化的总论。该书的研究范围覆盖了从黑客到极客、从Cosplay到“御宅”、从网络同人到配音圈字幕组等面貌各异的亚文化形态,但究其本质则可以提炼出由媒介技术推动形成的三大文化“转向”:其一是空间转向,主要强调网络媒介对亚文化的生成、影响作用。其二是地位转向,网络化的青年亚文化此前承受来自主流文化的污名在自媒体的日益壮大中逐渐消解了。其三是表征和诉求的转向,青年人可能放弃“弑父”式的传统抵抗,而选择“适彼乐土”即启动文化断裂。总之,从新媒介视角出发也是一种建构富有中国个性的青年亚文化理论,是突破以往对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话语依赖所做的一种尝试。
性别作为权力的一个维度,学者们的研究也从未有过停歇。女性主义思潮崛起后,女性从男性的附属或对立面被解放出来,女性的主体地位重新被思考。在当代西方女性研究的推动下,性别在当今学界和公共领域内的可见性越来越明显,成了一门显学,并在近几十年里发展迅速,带动了有关男性和男性气质的研究。
还记得《简·爱》中阁楼上的那个疯女人吗?也许众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了简·爱身上,而美国女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却使“疯女人”的形象复活了,她们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出版于1979年,享有“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之称。“疯女人”形象的发现,直接生成了一套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话语。2015年2月,这本书终于有了中译本:《阁楼上的疯女人》([美]桑德拉·吉尔伯特、[美]苏珊·古芭著,杨莉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该书的出彩之处正得益于她们巧妙地将女性主义批判蕴含于文学批评中,形成了诗学审美与社会历史两大维度的统一。两位作者自称“学术界的疯女人”,她们很勇敢,敢于走下阁楼、走上讲台,将自己对于19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见解和盘托出。整部书除了存在惊人之论,也给人一种诚恳的、体恤的、自尊的感动。
《酷读中国社会》(魏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不同于狭义的同性恋研究,作者的写作出发点就是要将主流“酷儿化”。本书的最大特色则在于密切关注中国当下最为主流的研究话题,比如城市更新、央视春晚、社会老龄化等问题。
与以上两本书的视角不同,《性别之路: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探索》(詹俊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一书将男性气质的批评方法由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转向以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为基础的平台,为提倡建构多元化的男性气质和促进性别平等,提供了便利的指导工具和实践方法。无独有偶,《男权的神话》([美]沃伦·法雷尔著,孙金红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15年9月)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西方女权主义的观点。该书的核心观点是:男权神话和女权主义并非互为对立面,这个世界是由两性共同主宰的。
知识·权力·学科再思考
梳理2015年度的很多著作,我们会发现对权力的批判仍然是一条主要线索。诸如《文学世界共和国》([法]帕斯卡尔·卡萨诺瓦著,陈新丽、赵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从世界文学整体观出发,发现文学中的“中心”“边缘”与现实世界中的不平衡现象,进而探讨民族文学在全球结构中的身份化问题。《诗与政治:20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女子越剧》(姜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也不仅仅是研究一部越剧史那么简单,书中包含着太多值得讨论的问题:女性与公共空间、性别政治、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市场、方言文化的繁荣与国语的霸权、娱乐的低俗与自我净化、娱乐产业化与艺术国家化、女星与现代女性形象、观众对明星的追捧与骚扰等,至今仍极具现实意义。
《政治权力与美学:民国以来的新式教育研究》(黄晓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的研究对象为民国以来以课堂教学和教材为中心的新诗教育。作者主要通过政治文化、权力话语的视角,来研究教材中的新诗文本如何入选、被阐释以及教材如何对新诗的发展史进行叙述。《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曹卫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从文学艺术角度入手,解读了表现主义艺术如何成为纳粹上台的推力。本书在详述这一运动的思想史图景之外,首次甄选翻译了该运动中的经典文献,深度还原思想史现场,带动读者对政治、艺术等永恒问题进行反思。
此外,文化研究的学科定位或者教学问题也在《热风学术(第九辑)》(王晓明、蔡翔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中有所讨论。该书的“热风·论坛”部分选录的相关论文围绕文化研究的教学问题展开,这实际上也是在南开大学召开的第二届热风青年学术论坛上的发言主题。文化研究在中国的传播势如破竹,但主要依靠的还是大学这样的学术再生产机制,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是当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们要思考的问题了。
回顾2015年的文化研究图书,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化研究的走向:经典理论继续被广泛译介,中国本土的理论建构仍缺乏建树;根植本土的文化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同时也表现出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的焦虑。这一年的文化研究著述再次表明:文化研究始终不只是一种知识传统,而是要结合中国本土的政治、知识话语来积极介入现实。只有实现本土化,不断深化和开拓研究空间,文化研究才能生产出有用的知识,才能历久弥新,文化研究的力道也会给中国社会刻下更深的痕迹。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文化研究发展年度报告”项目号(13JBGP03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