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卖逼格内衣,晒漂亮姑娘
2016-03-17金艳璐
金艳璐
氧气这个名字是徐黛妮自己想的,她解释:“内衣就好似氧气,它离女性很近,近到可以呼吸。”有人说氧气小而美,也有人说氧气发展太慢,但在徐黛妮看来,氧气做这件事有自己的步调和逻辑。
最早氧气做内衣导购、内衣文化分享,后来做了内衣电商,在全球邀请兼职买手搜罗各种好货放到平台上来卖,每个SKU都会有库存,从而提高用户的购买体验。
拒绝丑陋
做电商后的氧气有个很有意思的栏目,叫“姑娘”。顾名思义,用户切换到这个栏目,会发现满屏幕都是姑娘晒“内衣真人秀”。其实最早徐黛妮只是想把它做成一个“内衣体验师”的展示平台,当然,你也可以叫它“买家秀”。
2015年6月,“姑娘”频道正式上线,当天就收到了200份内衣“简历”。但氧气毕竟是个有调性的公司,用徐黛妮自己的话说,“公司文化太装B”,因此对用户提交的图片有很多要求和干预,最后只有十几个“姑娘”幸存下来。
那时候的甄选标准几乎是百里挑一。“别人都不相信这些内衣展示是用户自己拍的,都以为是托儿。”徐黛妮说。后来,氧气把之前的标准降低了一些,“姑娘”也就多了一些,到现在大概是500多个。拍“姑娘”的用户做什么职业的都有,最早的时候有过导演、室内设计师,而现在最活跃的就是学生群体。
氧气在“姑娘”这个小实验上的收获应该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其实氧气的初衷很简单:做一个内衣体验的平台,每个用户申请试穿内衣,然后拍满三套“合格”的内衣照片,平台送她们一张代金券。这样一来,尽管平台上出售的内衣价格对学生族来说稍高,售价在300元?500元不等,但他们依然可以来试穿氧气的内衣产品。最后,这个小功能一方面提高了用户互动和使用黏性,一方面也把“姑娘”往一个UGC平台的方向推动着。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和我们调性相近的用户,她们来到平台几乎都不是为了钱,而是真心喜欢这些国内买不到的内衣。她们以前没见过,也没穿过,但她们也需要满足表演欲和好奇心。”徐黛妮说。
未来,氧气会渐渐把“姑娘”做成一个“PGC+UGC”的社区,也会“捧”一些特别优质的用户出来获得其他用户的打赏。
通过这个栏目,氧气居然也开始吸引不少男性用户。“真的好萌。”徐黛妮说。
氧气在营销上也有一套,最近正在准备自己的内衣展,取名为“胸涌的回忆”。团队用两个月时间搜罗了5012件内衣。“我们把展览分为六七个单元,其中某一个单元是把旧内衣的肩带拆下来,拼成不同的画,这些都是体力活;还有一个单元,我们做了一些X光片,这代表过去,然后让X光片穿上内衣,把用户的故事写上去。”
有段时间,徐黛妮以“X小姐”的名号活跃于“互联网吐槽圈”。做了7年产品狗,X小姐有太多情绪不吐不快,想发一篇文章,结果一连发了六篇,把老板、公司、互联网环境、投资人等等都骂了一圈。现在回想起那时的状态,徐黛妮觉得X小姐的负能量与戾气有些多了。创业后她发现做老板也不并比产品狗easy到哪里。
徐黛妮自称“屌丝创业者”,没有BAT背景,过往工作经历都在创业型公司。“受盘剥已久,我创业的时候只有10万块人民币。”徐黛妮说。
没钱这件事迫使她从一开始就必须找天使,但找天使的路并不顺利。各路奇奇怪怪的投资人徐黛妮都见识过了,一直被否定着,直到她遇见紫辉创投的郑刚——人称“刚叔”。刚叔人送外号“投资怪杰”,有人盘点过他投资的数个“奇葩”项目,陌陌与锤子名气最大,氧气也赫然在列。
徐黛妮说:“刚叔很讲义气。”有好几次氧气发现自己资金周转不灵,都是刚叔先掏钱救急,最后问他要不要还,刚叔说了一句:“折算成股份,就当投资了吧。”氧气开始谈A轮融资的时候,刚叔给黛妮介绍了SIG海纳亚洲,而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
除了SIG之外,黛妮还拿到了一个offer,那家基金很看好氧气,想让氧气开始做自有品牌。“当时,对方给我介绍了一个外国内衣设计师,希望能把他谈下来,但我们认为做平台就不应该再做自有品牌,后来就没有谈拢。”
目前,对于氧气而言,销售量当然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趋势。观察氧气,可以发现它并不是以产品为驱动力,而是以对女性的理解为驱动力——这里的女性应该被狭隘地定义为“正在从女孩到女人蜕变”的一群人。对于氧气而言,只有搭建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后,这个生意才能做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