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2016-03-17宋勇军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小儿

宋勇军

[摘要]目的:观察40例小儿腹股沟疝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将入选患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40例患者,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腹股沟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变化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复发病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1-0012-03

小儿腹股沟疝是儿科常见疾病,其中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右侧腹股沟疝发生率高于左侧,部分患儿可于两侧同时发生,严重者可引起腹部剧痛及肠管坏死、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的不及时,则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小儿腹股沟疝药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中手术是治疗的常见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部分腹股沟疝患儿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具体见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2013年8月2014年6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小儿腹股沟疝,均符合《外科学》中腹股沟疝诊断标准。将入选患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40例患者。实验组中,女2例,男38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9.5±2.2)岁,腹股沟疝类型:双侧5例,右侧15例,直疝7例,左侧13例;对照组中,女3例,男37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9.8±2.3)岁,腹股沟疝类型:双侧4例,右侧16例,直疝8例,左侧12例。两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在年龄、性别等资料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手术方法: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实验组,选用聚丙烯材料面积为15cmX lOcm补片,具体方法有:选择硬膜外麻醉,在腹股沟处作一长度为6cm的切口,逐一分离皮肤组织,找到腹外斜肌键和精索,分离出疝囊后,若疝囊较大予以体部切断近端缝合,较少者不予以切开,处理完毕后,将疝囊翻回腹腔。确认腹横筋膜紧张度,在疝环内塞入大小合适的填充物,使充填物与疝环齐平,用可吸收线固定充填物和周围组织,于精索后方置入补片,使其平整覆盖于腹横筋膜表面,无张力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手术注意事项:分离疝囊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误伤血管及神经,尤其是腹壁下动脉和生殖股神经,大疝囊分离时,靠内环除离断,远端经无血管区开放至善疝囊底部,近端连续缝合关闭,不作广泛游离;小疝囊不结扎,也尽可能不分破;下层补片围绕精索要展开铺平,避免折叠或卷曲。

1.2.2 对照组手术方法:将传统修补术应用于对照组:常规麻醉后,依次切开皮肤、腱膜,直至显露腹股沟韧带,沿此韧带找到提睾肌切开,提高精索,显露疝囊,给予结扎处理,切开并重叠缝合腹横肌筋膜,找到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采用间断缝合方式缝合,并对其他组织进行重叠缝合。

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沙袋加压,托起阴囊,术后常规留置导尿1-2d。

1.3 疗效评定

参考有关文献,结合本次的观察指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活动、体温变化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ASS15.O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以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经统计,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变化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具体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对比

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病例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具体见表2。

2.3

术后1年复发情况

术后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2例(5.O%)出现复发,而对照组6例(15.0%)出现复发,x?=5.556,P

3 讨论

3.1 小儿腹股沟疝传统治疗劣势分析

小儿腹股沟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儿大部分为斜疝,其形成的原因是男性睾丸在降至阴囊的过程中,腹膜可随之下移而形成鞘状突,若在婴儿出生后鞘状突还未闭锁或未完成闭锁,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形成的腔隙中突向体表,形成腹股沟疝,而右侧鞘状突闭锁要迟于左侧,因此右侧腹股沟疝病例较常见,而女性也会因为腹壁薄弱而导致腹股沟疝的形成,但其发生率是男性的1/12左右。较大的儿童因病理性腹内压增高或腹壁肌肉先天薄弱,也会发生直疝,与本文纳入病例情况相符。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常用方法为外科手术,传统腹股沟疝修复术是将两个非同源组织进行缝合,属于高张力结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较高,且不以腹膜筋膜为基础,与解剖学原理不符,另外,疝修复术需要较广泛分离组织,因此创伤性大,导致手术出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术后复发的几率。

3.2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于传统修补术,更符合解剖生理,手术简单,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且避免传统修补术术中张力过大的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复发率,本研究中发现,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儿有2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P

总之, 小儿腹股沟疝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小儿
小儿难养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