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精神及其德育价值

2016-03-17吉铠东廖晨宏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中国航天航天

吉铠东 廖晨宏

(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中国航天文化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2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航空航天文化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航天精神及其德育价值

吉铠东*1,2廖晨宏1,2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中国航天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2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培育)航空航天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其时代内涵有:不畏艰辛、力争上游的创新精神;振兴民族、保家卫国的忠诚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航天精神的德育价值表现为:坚定信念的理想价值、团结协作的关系价值、以苦为荣的乐观价值。德育价值的实现方式需要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中国航天日”纪念,加强宣传活动;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航天精神;德育;路径

1 航天精神的时代内涵

1.1不畏艰辛、力争上游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始终是我国航天事业进步的关键。导弹研制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阶段。1959年,苏联专家在仿制苏联P-2导弹方面给中国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尤其是发动机技术,限于当时的工业底子薄弱,我国只能依赖进口,这样就会导致价格和时间受制于人。为此,聂荣臻元帅召开专门会议探讨如何解决关键设备问题,技术创新成为航天工业发展的关键。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这使蹒跚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陷入了困境。毛泽东主席坚定地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1]这坚定了技术创新成为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方向。从1960年到1964年,我国航天人不仅仿制出导弹所需的绝大部分材料,还试制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4 000多项[2],这为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从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到载人航天工程、深空探测工程,自主创新精神成为航天人勇攀高峰的阶梯。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经验表明,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为航天工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能量。

1.2振兴民族、保家卫国的忠诚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是从开发大西北开始的,当年数万工程兵、铁道兵战士秘密集结于茫茫戈壁,在克服恶劣天气的同时,用简单的工具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了导弹发射场、铁路、工厂。在“不该问的就不问”的严格保密纪律要求下,这些解放军战士出色地完成了初期的建设工作。尽管当时的解放军战士对大西北的具体部署毫不知情,但他们知道命令就是一切,服从是天职,祖国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什么地方。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忠诚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质。当年,到罗布泊是一项“上不能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神秘事业。有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后,互相隐瞒着出发了。当来到这棵树下等车时,才发现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意外和惊喜不言而喻。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动人的故事后说:“就把这棵树叫夫妻树吧。”[3]12服从命令,是我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忠诚,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这种忠诚的精神保证了航天事业快速地发展。

1.3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航天事业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高尖端的科技工程和国防工程,机密性极强。这就注定了参与航天事业的专家、技术人员、解放军战士要具有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学有所成的专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听从党和祖国的号召,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茫茫大漠中隐姓埋名,为航天伟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决定回国投身建设。在接到研制原子弹的通知后,他告诉妻子:“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了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3]143-144类似邓稼先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举不胜举。此外,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建设和保卫卫星发射中心而长眠于酒泉烈士陵园的6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3]140。正是中国航天人具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舍弃了个人利益,乃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威胁,使嫦娥奔月的千年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正如江泽民在“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所说:“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

2 航天精神的德育价值

2.1坚定信念的理想价值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有的祖孙三代如胡杨林一般扎根于茫茫戈壁;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于荒漠;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既不能膝前尽孝,又无法陪伴子女成长。这是因为航天人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把我国变成强大的国家,实现“航天梦”、“中国梦”,所以他们无怨无悔地投身于伟大的事业当中。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理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民族精神。航天人的自我价值也正是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得以实现。

对于肩负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来说,首先,人生不能没有理想,不然就会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波逐流。其次,大学生应学习航天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取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2团结协作的关系价值

航天事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众多的系统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如载人航天工程,涉及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化工、生物等高精尖领域,这么一个宏大的工程,专门设立了各个工程指挥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参加工程的几十万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目标一致、决心一致、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各部门坚持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当前服从长远,有问题共同研究,一切为了航天,一切为载人,齐心协力干事业,从而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的最终胜利。[4]158

团结协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一方面,倡导团结协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交流、得到理解、结成友谊;另一方面,倡导团结协作可以树立“团队”意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可以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有利于形成平等待人、互相关爱的道德风尚以及和谐的校园文化。

2.3以苦为荣的乐观价值

1958年,由解放军战士、技术人员组成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这片戈壁滩荒无人烟、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最低气温达零下34摄氏度。要想在这片荒漠上建立高科技的导弹试验靶场绝非易事。当时房子还没建好,就住帐篷、睡地铺。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食物严重匮乏,航天人依然对航天事业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拖着浮肿的双腿在茫茫戈壁中行走。航天事业的初创虽然异常艰苦,但收获是振奋人心的。1960年,仿制苏联“P-2”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到了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一切又从零开始。王永志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后,始终在研究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论证飞船系统时,王永志就提出搞三舱方案,但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最终,王永志的坚持感动了专家组组长任新民,三舱方案得以通过。巨大的压力变成了赶超的动力,1999年,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上天,发射前三天正好是王永志的生日,三天后,王永志激动地说:“这是航天事业赠给我的最有意义的‘生日蛋糕’!”[4]36

如果没有航天人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就没有当今航天事业的成就。航天人的乐观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顽强的、乐观的朝着目标走下去。

3 航天精神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人民群众认识、理解、接受道德观念和价值,并内化于心,化外于行动的过程。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站在民族的高度传承与发扬航天精神,注重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远大理想;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和干部的表率作用;通过“中国航天日”纪念,加强宣传活动。

3.1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远大理想

航天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原则,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航天事业做出了辉煌的成绩,使华夏儿女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因此,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思想引导,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不管是中小学,还是高校,肩负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建设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航天人吃苦耐劳、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3.2通过“中国航天日”纪念,加强宣传活动

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5]。届时,首个“中国航天日”将围绕“航天梦、中国梦”做为主题,展开科普宣传活动。在对航天事业的宣传上,可以通过主题展览、航天博物馆参观、各级学校开展活动,以及电视、电影、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多渠道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航天人其实和普通人民一样,在实现“航天梦”的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与挫折,有一筹莫展的苦恼,也有成功时的欢乐。这可使人们感到航天事业并不是那么遥远,从而树立起航天人亲切、真实的形象。

学校是推进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航天日宣传活动,激发全国青少年学生向往科学,热爱祖国的热情,引导学生像航天人那样,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是思维活跃、血气方刚的群体,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航天模型、飞行器设计等科技活动。此外,还可以采取“打造精品航天校园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依托学生事务管理”[6]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心认可并在实践中感受航天精神。

3.3知行合一,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实践。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上,要具有航天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要发扬航天人严于律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生活各方面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带动同学一起创建和谐的校园生活。在工作上,学生干部要学习航天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良好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尽心尽责,用实践行动营造出先进带动后进的和谐氛围。

4 结束语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创建之初,就肩负了振兴中华的重任,注定与爱国、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航天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所凝练出宝贵的航天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在60年航天历程中,航天人的优秀事迹成为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学习的典范,对高校学生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大学生要将顾全大局、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并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的实践,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100.

[2]刘纪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

[3]梁小虹.航天精神:企业员工向中国航天人学习的行为准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4]刘建国,郭大方.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解读载人航天精神[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5]国务院批准四月二十四日为中国航天日[N].人民日报, 2016-03-22(4).

[6]廖晨宏,吉铠东.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途径[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1):103.

(责任编辑骆桂峰)

吉铠东,男,广西贵港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航天文化研究。

G641

A

2095-4859(2016)02-0241-03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中国航天航天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孙家栋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逐梦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助力航天事业 实现飞天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