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龙江乡独龙鸡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03-17冯冬仙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张 勇, 冯冬仙, 李 贵

(1.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云南怒江 673599;2.云南优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41;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3)



独龙江乡独龙鸡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 勇1, 冯冬仙2, 李 贵3*

(1.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云南怒江 673599;2.云南优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41;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3)

摘要通过对独龙江乡农户饲养独龙鸡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独龙鸡的特点及生产特性,并对提出对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独龙鸡;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西部,是我国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1]。长期以来,大雪封山、交通不便等因素形成了独龙族半封闭式的生产生活形态,独龙江乡长年处于整体贫困状态,粮食、住房、产业等问题一直是制约独龙江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独龙鸡是一个古老的地方鸡种[3],是生长在贡山县独龙江乡境内独龙族人居住地的地方特有资源品种,也是独龙江乡独龙族农民增收、科技致富的一大优势产业。独龙江乡是一个传统的、以农牧业为主,森林小产品、自然资源等为辅的地区。2014年独龙江乡农牧业总产值5 25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支配收入3 960元。申时才等[4]通过农户走访对独龙江流域独龙鸡的生产习性、种群动态以及农民养殖积极性进行了调查。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品种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独龙江乡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对独龙江乡独龙鸡的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独龙鸡的特点及生产特征,并对其养殖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1独龙鸡养殖概况

1.1独龙江乡的自然概况独龙江乡位于98°08′~98°30′E,29°31′~28°24′N,东邻贡山县丙中洛乡和茨开镇,西南与缅甸接壤,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并与印度相近;东西横距34 km,南北纵距91.7 km,国境线长97.3 km,面积1 994 km2,占贡山县国土面积的44.25%,是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境内最高海拔4 969 m,最低1 200 m,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形成封闭的地理环境,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年均气温16 ℃,年均无霜期280 d,年日照时数1 100~1 400 h,年降水量为2 932~4 000 mm,日均降水量最高达120 mm,空气湿度90%。独龙江乡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荞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苹果、重楼、山药等。独龙江乡是滇西北旅游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一个旅游资源相对较为富集的地区,这就决定了独龙江乡的旅游开发必须挖掘出其独特性、唯一性卖点,从而突破重围,塑造成为这一地区的新热点。

1.2独龙鸡的形成和发展独龙鸡在独龙语中称“感并”,意思是极小的鸡。独龙鸡是独龙江乡独龙族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目前此品种在我国境内仅在独龙江乡境内独龙族人居住地才有。由于该地区两山并耸,一江纵贯,区位偏僻,地形陡峭,交通极为不便,在独龙江公路隧道未通车前每年有6个月的封山期,当地群众的生活基本上自给自足。养鸡大多采用自繁自养,由于该地区群众生活贫困,对鸡羽色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条件对鸡进行有意识地选育,造成独龙鸡羽色较杂。由于产区交通不便,山高林深的天然屏障,长期无外来鸡种进入,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体小、善飞、觅食力强、就巢性强、抗病力强的独龙鸡。通过走访村民可知,目前居住在独龙江上游北部边界的缅甸独龙族是从迪政当村老向红组搬迁过去的,独龙鸡也是从这里带过去的,此说法与人类学家关于民族迁徒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20世纪90年代独龙江乡独龙鸡的饲养量约2万只,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养量有所下降,2014年底存栏量为8 200多羽,出栏量约4 800羽。

1.3独龙鸡的特点和生产性能独龙鸡是一个肉蛋兼用型品种,体型小而紧凑,尤其以肉质好、味鲜美而著称独龙鸡羽毛颜色较杂,主要有白花、黄麻、黑麻,少数为瓦灰、芦花;喙多呈黑色或黑中带黄,少数浅黄色;单冠居多,冠齿7~9个,呈红色,少数豆冠、玫瑰冠;耳叶红色居多,部分白色;虹彩呈橘红色;皮肤呈白色;胫色以黑色和瓦灰色居多,粉色次之,少数为黄色。大部分个体有胫羽。

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鸡养殖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上游的迪政当村老向红组、向红组和龙元村,下游的巴坡村和马库村也有少量分布。独龙鸡由于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处于半野生状态,适应于高海拔、高湿度的气候条件,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病力强。独龙鸡性成熟较晚,繁殖性能好,开产日龄为210~240 d,年产蛋数55~75枚,平均蛋重42.5 g。成年公鸡体重为(1.45±0.05)kg ,成年母鸡体重为(1.25±0.05)kg ,就巢性较强,就巢率约80%。

2独龙鸡在独龙江乡的生产现状

养鸡业一直以来是独龙江乡畜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据调查,目前独龙鸡养殖主要是靠农户饲养,乡畜牧兽医站负责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但由于独龙江乡特殊的区位,交通不便,防疫设备陈旧、药品缺乏,销售市场和观念的落后,出栏率不高,饲养效益较低,发展十分缓慢[5],没有充分发挥出独龙江乡独龙鸡这一资源优势,其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以下方面:①独龙鸡的选种选育跟不上。独龙江乡独龙鸡的发展是靠农户来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良种繁育体系,群众均为自繁自养,缺乏系统的选种选育和提纯复壮,鸡群多处于小区域的封闭状态,血缘近亲化。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盲目引入一些外地品种与之混养,致使独龙鸡血缘混杂。②没有形成系统的饲料生产和饲料供给体系。饲料生产和供给在独龙江乡长期以来一直是非常薄弱的环节。迄今为止,独龙江乡没有一个饲料销售服务部,饲料生产加工就更谈不上。在饲料供给方面,由于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加上交通条件的制约,运输成本非常高,购买率极低,使饲料供应和购买使用脱节。③养鸡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不够深入。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封建思想束缚重,虽然近几年在独龙江乡各村举办了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但农户接受力不高,在饲养上采用原始的、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养鸡生产的发展。④产后服务不配套,市场销售几乎空白。独龙江乡鸡的生产和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形成商品形式交易,农户饲养的目的主要是供自家食用或作为礼品馈赠,自身无力组织外销或成批量打入市场,没有发挥出以养殖促发展的功能。

3独龙鸡产业的发展对策

3.1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独龙江乡独龙鸡的发展方向应该从高起点着手,在认真选种选育、提纯复壮的基础上,首先发展数量,提高出栏率,增加出栏量,同时在鸡中培育优中之优的鸡群,亦可采取异地保种选育,创造出有特色的地方鸡种,通过选育、复壮和扩群培育出更具独特风味的独龙鸡,发展后逐渐走向市场,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发展思路仍以广大养殖户为基础[6],重点扶持一批有条件、基础好的专业户,重点户为示范户,发展适当规模的生产经营。业务主管部门则从种源的培育供给,饲料销售提供方便,养鸡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普及,防疫抗病的技术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做好工作,真正搞好养殖生产中“种、料、管、防”四大环节体系配套服务,为独龙江乡养鸡业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通过在独龙江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创造条件,努力做好组织收购和外销工作,搞好产后配套工作。

3.2具体措施

3.2.1做好鸡的选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积极依托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中的独龙鸡种鸡场建设,将种鸡场工作正常规范化运转起来,先从良种示范村按合理的公母鸡比例选购基础鸡群精心选育、孵化和育雏,然后供给农户。通过种苗扶持发展示范户,进一步将独龙江乡的一些村组定为鸡的良种示范村,村与村之间建立鸡源供种体系,通过种源的异地交换和选育,采用技术扶持和各种方式向农户提供合格种蛋,从而壮大种群发展[7]。

3.2.2建立饲料生产和收销供应体系。①提高饲料收销能力,以适应养鸡生产的发展。②完善饲料推销供应体系,充分利用畜牧兽医技术,同时还可以采用赊销或以鸡换料、以蛋换料等多种经营方式,来解决群众无钱买饲料的问题。

3.2.3加强科技培训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发展养鸡就必须加强科学养鸡的培训。做到逐级培训,层层提高,乡培训村委会、村委会培训到村户,形成一个系统的技术培训体系,使农户真正掌握和运用科学养鸡技术。进一步搞好防疫灭病工作,改善防疫条件,提高防疫质量,切实有效地控制鸡的疫病流行。

3.2.4加强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建设和服务。地方政府要将独龙鸡的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养鸡生产工作的领导,为养鸡生产发展做好行政领导和技术服务的双重保证。全面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渐形成商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推动独龙鸡的发展。

总而言之,独龙鸡作为独龙江乡的一个名特优产品,随着独龙江乡公路隧道的通车和帮扶工作的推进,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加,餐饮需求的增多,独龙鸡和蛋成品的需求量,相信在未来的活禽市场上必将占有一席之地。独龙鸡养殖业的形成和壮大,将是独龙江乡农民增收、科技致富的一个亮点,其发展将是独龙江乡经济史上的又一个飞跃。

参考文献

[1] 申时才.(贡山县)畜牧局关于独龙鸡遗传资源保护调查分析[R].2007.

[2] 贡山县独龙江乡人民政府2014年工作总结报告[R].2014.

[3]黄耀江,许宙,黄玉路,等.独龙鸡种群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02-204.

[4] 申时才,安迪,邹胡东.独龙族独龙鸡品种现状及保护规划[J].中国畜牧杂志,2007(16):52-57.

[5] 陈宏权.开展畜禽品种资源保存工作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安徽畜牧兽医,2006(1):11-13.

[6] 李金明.独龙族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探索,2009(5):35-44.

[7] 李万林.独龙江乡暨独龙江生态旅游区发展和开发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说明书)[Z].2010.

作者简介张勇(1981-),男,白族,云南怒江人,兽医师,从事地方动物资源品种研究。*通讯作者,工程师,从事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

收稿日期2016-04-08

中图分类号S 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4-131-02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Dulong Chicken in Dulongjiang Village

ZHANG Yong1, FENG Dong-xian2, LI Gui3*

(1.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Gongshan County in Nujiang Prefecture, Nujiang, Yunnan 673599; 2. Yunnan Youw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Yunnan 650041; 3.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AS, Kunming, Yunnan 650223)

AbstractProduction status of Dulong chicken in peasant household was investigated in Dulongjiang Villag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traits of Dulong chicken were analyze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ulong chicken in Dulongjiang Village.

Key wordsDulong chicken;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祁连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陇南市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普惠金融扶贫发展对策研究
抓住机遇 全面加快澜沧县烤烟产业发展
探讨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对策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当前R22制冷剂的生产现状和替代品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