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文化中的“慎战”思想探析
2016-03-17戚鹿宁张权
戚鹿宁 张权
中国战略文化中的“慎战”思想探析
戚鹿宁张权
中国战略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追求和谐、注重和平是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历代王朝对外政策实践中多突出地表现为“慎战”主张,即强调不轻易发动战争、战争过程中要进行仔细周密的谋划、战争目标的有限性,以及战争的正义性。现代中国大战略也受到这种思想体系的影响。当前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对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中“慎战”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战略文化;“慎战”思想;大战略;探析
战略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政治共同体的世界观、战争与和平观中带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理念”。[1]战略文化深刻影响着一国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模式,这种影响的逻辑是通过观念的作用来体现的。无疑,观念对政治结果(尤其是外交政策)的影响是现实和明确的,这一观点为学术界广泛接受。在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看来,政治体系中观念的作用可具体表现为:“观念起着路线图的作用”;“在不存在单一均衡的情况下,观念对结果产生作用”;“嵌入制度中的观念在不存在创新时规定政策”。[2]
中国的战略文化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总体而言,“中华文明赋予其战略的灵魂就是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3]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4]这种追求和谐、注重和平的战略文化绵延几千年,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慎战”思想就是中国和平战略文化的体现。“慎战”即选择使用战争手段时需要进行审慎考虑。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代王朝的对外政策,也深刻塑造着当代中国的国家战略。
一、“慎战”思想的内涵及其历史体现
1“.慎战”思想意味着不轻易发动战争
中国追求和平的战略文化古已有之,“慎战”思想首先体现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各种论述当中。老子的“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孔子的“所慎:齐、战、疾”;墨子的“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孙子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1]
实践层面,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战事”,将其视为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通观古史典籍,“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警示随处可见。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华夏。秦国实力臻至顶峰,包举宇内,并吞八荒。因此,秦国采取了扩张性的国家战略,表现为:对内,严刑峻法,大兴功作。“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5]修皇陵,筑阿旁,倾尽民力。对外,北战匈奴十余年,修筑万里长城,死者不计其数;南征吴越,为了供给战争物资,不惜临时修凿运河。在政治思想上,推崇神仙方术,四处搜求长生之术,劳民伤财。秦始皇驾崩之前,秦国已经形顾了海内仇怨的社会危机。由于秦始皇追求长生之术,加之人事上的不妥,在接班人上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最终无能的秦二世得以继位。在这位昏聩新君的折腾下,秦王朝十年间土崩瓦解。连年征战,不惜民力,这种思想无疑是违背“慎战”的宗旨的,秦国虽历经数代积累最终轰然崩塌。
相比较而言,汉武帝则因为及时采取了内敛的政策,刘氏天下保全,并得以延续数百年。武帝即位之初,汉朝经过文帝和景帝两朝积累,国力大增。尤其是相对于汉朝的死敌匈奴,实力已远居其上。据此,武帝采取了进攻型的外交战略,坚决主张对匈奴作战,经过数次决定性战役,终于歼灭匈奴主力。同时,武帝还派兵征服了南越和朝鲜。但是,连年兴兵作战,特别是连续对匈作战44年,汉朝几乎耗尽了国力。武帝末年,汉朝几乎处于秦始皇时代的危机中。司马光评价:“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6]此时,汉武帝开始反思一生的国策,尤其对其“武功”作出深刻检讨,颁布著名的《罪己诏》,并终止了对匈奴作战的既定国策,开始实施休养生息的内向型政策。其后,这一政策在汉昭帝一朝延续了下来,汉朝局面得以挽回。司马光继续评价:“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爱忠直之言却恶人欺蔽。好贵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6]
2.战争过程中要仔细周密谋划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运筹帷幄成为历代兵家的必修课。以《孙子》十三篇为例,即可见一斑。
《孙子》首篇《计》主张,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要实行“庙算”,其结论是“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战前进行谋划,取得战争胜利的机会就很大;战前没有仔细的谋划,取胜的几率就小。谋划多则胜,少则不胜,不谋划就更不用说了。
《作战》为第二篇,讲求作战要通晓用兵之害。《谋功》篇,直接提出“上兵伐谋”的主张,谋划仍属战争的头等大事;同时,提出“知己知彼”,充分掌握信息,充分谋划。随后的《形》《势》《虚实》三篇主要强调战争的技巧,讲求针对战场形势,运用自己的智谋取得胜利。《火攻》一篇直接强调为将者的理智——“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仍属于谋划的范畴。最后一篇《用间》,强调情报的作用。“计划目的在于能行,情报目的则为先知。不知自不能行,故计划必须(妙算)以情报(用间)为基础”。[7]《孙子》以外,《武经七书》《孙膑兵法》等古代军事典籍无不强调谋划的重要性。
3.战争目标的有限性
“慎战”思想还表现为在战争过程中追求有限的目标。选择有限的战争目标,意味着更为细致的战争谋划,更为集约的资源使用,更为慎重的战争态度。
秦朝奉行扩张无度的对外军事战略,短短15年葬送了秦国自穆公以来数百年的基业。西汉立国初期,国力不足,内外交困,文景二帝实行长达70余年的和平大战略,极力避免战争;到武帝一朝,国力增加,开始实行进攻性的对外战略,追求军事胜利以击垮匈奴,但这一巨大的战争目标在持续了44年之后,无以为继。汉武帝晚年不得不修正了对外战争的目标,追求在汉匈之间大体维持一个和平的状态。这一政策在随后的汉朝皇帝中得以继续,直至东汉。这一对战争目标有限性的追求,保证了汉朝刘氏江山的稳定和延续。
隋朝初期,国力已有相当的聚集,相对于北方的突厥民族,有着较大的优势。隋文帝采取的是一种审慎的战争态度,尽管面临突厥的40万控弦之士的威胁。他对内轻徭薄赋,对外避免直接发动战争,转而采取了对突厥各部分化瓦解的策略,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炀帝时期,倚仗文帝一朝的强盛国力,四面出击,出兵突厥、高句丽、琉球,这些纯粹属于追求一己私欲。炀帝一朝维持了12年即宣告崩溃,隋炀帝也为部将所杀。
唐朝初期,国力衰微,民生凋敝,北面突厥势力昌盛。高祖、太宗都采取了慎战的策略,即便占时也追求有限的战争目标。高祖假装向突厥称臣,重金贿赂之,为发展赢得时间。太宗即位初,一方面忍耐,如给予突厥大量财物,与之结白马之盟;另一方面,又做军事反击准备。在唐朝国力强盛之后,太宗开始与突厥作战,于贞观三年擒获突厥可汗,一雪前耻。但随后太宗开始扩张自己的对外军事战略,征伐高丽,直接统领突厥土地,国力大耗。其继承者高宗沿袭了这种政策,为以后唐朝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纵观秦汉、隋唐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王朝,凡采取极端的军事战略,特别是在国君穷奢极欲的驱使下,滥用军事力量,并且不知适时而止,最终必然是身死国灭,秦二世、隋炀帝都是这样的代表。在战争目标处于极度分散和扩大的情况下,能及时调整策略,适时收缩欲望,王朝也可能会转危为安,汉武帝、唐太宗也是此类的典范。总之,战争中对目标的有限追求,意味着可以节约更多的资源,更容易在目标和手段之间达到平衡,更有利于战略的顺利实施,也更加有利于王朝的稳定和延续。
4.战争的正义性
“国虽安,忘战必危”“慎战”思想所主张的是对于选择以战争方式达到国家目的的谨慎,但并不表示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诚如毛泽东主席所言:“战争——这个人类相互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究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但是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8]对此,关于对战争的正义性的支持可以有以下理解。
首先,意味着反对制定崇尚进攻的极端国际战略,以及因之而带来的侵略战争。中国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扩张型战略有西晋、唐玄宗征高丽,无不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其次,意味着,支持以抵抗侵略和反抗压迫为目的的正义之战。通观《武经七书》《孙膑兵法》等兵书,无不强调战争正义性的重要性。最后,还意味着,和平时期的战备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孙子》《作战》篇极为强调备战,特别强调了战争开始之前的经济因素:“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而《司马法》《仁本》篇直接强调:“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反复强调,发动战争前一定要做冷静思考,而后再进行通盘谋划,这种倾向甚至形成了模式化的思维传统。它不仅表现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中,如“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更体现在作为历代统治者的实际政策过程当中。通览中国的战史,慎战者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卷入和发动战争的随意性,而绝大多数的草率和狂妄带来的都是失败。
二、“慎战”思想与当前中国大战略
大战略,或曰国家战略,“事实上是部署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总纲”。[1]具体而言,国家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根据国际战略环境确定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二,根据国家的根本利益确定国家要捍卫和谋求的总体目标;第三,根据自身的实力与资源确定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第四,根据总体部署对各种具体战略进行宏观协调。
当代中国的决策者早已清醒地认识到实施和平战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9]“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10]21世纪的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9]等。实践层面,从大战略所包括四个维度看,当前中国国家大战略无疑是一种追求和平、谋求和谐的宏大思想理论体系,并处处体现出“慎战”思想的深刻影响。
第一,对中国在当今以及未来很长时期内的世界格局中的弱势定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时代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自身的定位,无不表明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不会轻言战事。首先对国际形势作出准确判断,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1]其次,就中国的国情和所处国际地位达成共识,并将其作为制定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就国情而言,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国际地位而言,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种弱势的定位成为中国实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条件。
第二,“内敛性”的国家总体目标。对中国而言,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其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此,中国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内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0年不动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实施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两步目标已经实现。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是这一时期中国发展的中心任务。
第三,通过“和平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实现国家目标。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做出应有贡献。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4]
第四,奉行防御型的国防政策。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成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其次,不寻求领土扩张,即便是在与邻国存在领土争议的问题上,也不遗余力寻求政治途径的解决方式。第三,不从事以对外扩张为目的的军备活动。
对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趋势的判断、对自身长期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道路选择、防御型的国防政策,显示出当今中国的大战略仍然以一种和平的大战略,对军事力量的运用也无非出于防御的目的。这些无疑仍然是“慎战”思想的延续。可以说当今中国的大战略正是一种“慎战”的大战略。
综上,对发动战争的审慎、追求战争过程中的周密谋划、确保战争目标的有限性、肯定战争的正义性等主张,构成中国战略思想当中“慎战”理念的核心内容。“慎战”思想代表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当中的“仁政”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和、合”思想。这种理念,通过“路线图”的作用,持续影响了中国的历代王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同时,这种理念历久弥新,也深刻塑造着当代中国的国家战略。
[1]李少军.国际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281,288,19.
[2][美]朱迪斯·戈尔斯坦,罗伯特·基欧汉,编.刘东国,于军,译.观念与外交政策——信息、制度与政治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
[3]李际均.论战略文化[J].中国军事科学,1997 (1).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EB/OL].(2011-09-06).http://www.scio.gov.cn/zfbps/ndhf/2011/Document/1000032/1000032.htm.
[5]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上[EB/OL].(2012-07-25).http://www.cssn.cn/sjxz/xsjdk/zgjd/sb/zsl/hs/201311/t20131119_838524.shtml.
[6]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2009.
[7]钮先钟.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31.
[8]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4.
[9]党的十八大报告[EB/OL].(2012-11-18).http://www.gmw.cn/sixiang/2012-11/18/content_ 5725672.htm.
[10]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全文)[EB/OL].(2014-03-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 119982831.htm.
[11]党的十七大报告[EB/OL].(2007-10-24).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作者单位:公安部警卫局)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