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之为学思想初探
2016-03-17苏思铭
苏思铭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传统文化】
《近思录》之为学思想初探
苏思铭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近思录》是由朱熹、吕祖谦共同编订的。为学篇,主要概论治学的目的在于明道成圣及其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篇最大的学术贡献,在于为传统的儒家人伦道德思想上下贯通的落实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养模式。
明道;成圣;践行;正心
一、编订《近思录》之为学的动机
编纂《近思录》初衷是由于北宋“四子”的著作丰富广博,初学者不知如何研习,故二人编辑此书作为登堂入室的必经阶梯,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朱子要救治近世人们的心病,尤其纠正学界的偏失。“坚僻”的王安石“新学”、“纤巧”的杨刘之学、宣扬“寂灭虚无”的佛老之学,影响巨大而深刻,很难铲除,成为孔孟正宗儒学之劲敌。朱、吕二子编著《近思录》的深层原因大致有二:罢黜百家,独尊儒圣;独尊儒圣,校正人心。基于这种背景下,《为学》多处谈到学习的目的,其核心主张是求道明理成圣,独重学习圣贤和儒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法。
二、为学志在明道成圣
《为学》总论为学之要。强调为学必须先立志。立志的目的是要明白圣贤之道,最终成为圣贤。朱熹和吕祖谦在《为学大要》中引录了张子的一段很伟大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这是张载夫子的自道,也应成为一切学者的为学目标。其立志之高远,胸怀之广阔,亲民之深切,古今罕见,可为万世良师。立心、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终的目的是为万世开太平。只有求道明道成圣,才能为万世开太平。
明道具有多重含义。中国古代思想核心是“道”,包括了现代哲学概念所讨论的自然本体论、宇宙生成论、认识论、人性论、道德形而上学等一整套的知识体系。道是规律,比如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道是规范,比如待人处事的行为规范;道是途径,比如正心诚意是圣贤的途径。为学志在明道,明道则可成圣贤。圣人与天合一,与道合一,具有极高的品德。
为学目的论的出发点和目标都体现了儒家人伦道德思想“天人合一”的超越性标准与要求,而最终都落实和体现于自身修养的基础上,这样的目的论路径既有朱熹、吕祖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也由于他们的发挥和发展而更加明确和踏实,这是为学篇最大的学术贡献和思想理论价值,即为传统儒家高高在上的人伦道德思想上下贯通的落实和践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养模式。
三、践行是明道成圣的方法
为学的方法论,目的论特征决定方法论,即方法论也体现超越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与目的论的境界性与落实性统一相一致。《为学大要》提到: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2]从这个角度来看,明就是学习的方向,即是为学之志;动就是为学的实际行动,即是践行。朱子解释这就话:“徒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向,冥行而已。”为学之志就好像是眼睛,践行就好像是脚,立志才能知所往,践行才能到达,否则都是没有用的。程颢格外注重学习颜子,他说:“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3]颜子的可贵在于践行圣贤之道。颜渊“不迁怒,不二过”,“三月不违仁”。[4]颜渊坚持恪守道德操守,的确是践行圣道的榜样。
《为学大要》提到践行的方法: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需要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
首先,应当量力而为,循序渐进。为学当以圣人为标准,但是践行时必须量力而为,渐行渐进。志向宏大容易使心劳顿,最终还是完不成事情。践行前,要广泛地学习义理,去伪存真,逐步推进才能确保践行的正确性。
其次,应当持之以恒。“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古人此个学,是终身事。”[7]古人把为学当作终身的事情,持之以恒,所以最后能够有所获得。“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进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8]“不学便老而衰”[9],安逸懈怠的生活则可使人感到乏味、腻烦,唯有勤学奋斗才能使生命更充实、更激越。
四、诚意正心是明道成圣的途径
为学的具体修养路径,诚意与正心都具有“天人合一”的超越性境界高度,也具有落实于具体践履过程的践行操作性。这是目的论与方法论的具体化和明确化,通过诚意正心的修养与践履过程,人人可以明道成圣,超越性即根植于道德人伦修养的实践性之中。体现了朱熹、吕祖谦通过《为学篇》构建儒家完整治学体系的完成。
明道先生曰:性静者可以为学。[10]可见成就圣贤的第一步是要保持一颗不被外界所惑的静心。若心妄动不定,追求学问则无从谈起。人心妄动不定的原因是因为私欲引起的。为学的难点就在于去掉私欲。私欲放纵,遮蔽善性而致邪僻,必然违背仁德。
欲要去其私欲,则必先明其本心,知性本善。程颐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11]“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12]智者会约束自己的七情而不被控制,愚者则不知道节制,放纵自己的性情,以致走向邪僻,这是泯灭了自己的本性。
明心就要扩大其心,这里的“心”是指主体意识能够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要求超越狭隘的感性直观的局限性,体验天下万物与我一体。这里的“心”又命名为“大心”,就是具有最高境界高度、最深认识深度和最广认识远度主体意识中的认识能力,在儒家“天人合一”的人伦道德思想体系中,既具有超越性,也具有落实于具体修养践履过程的可操作性。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13]学者大其心才能包容体认天下万物,才能“合天心”,心胸狭窄不是成圣之道。“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这即是内与外、己与人、己与物的和谐统一的体现。“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如果不明白本来的心性而去追求诚的境界如同空中楼阁。
[1][2][3][4][5][6][7][8][9][10][11]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1.78.41.44.30.46.66.58.64.50.65.32.32.
[12][13]朱熹,吕祖谦.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6.46.
【责任编辑:董丽娟】
2016-06-18
苏思铭(1990-),男,河南巩义人,讲师,主要从事宗教学、哲学研究。
G41
A
1673-7725(2016)09-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