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技术对青少年虚拟自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6-03-17牛梦芸徐琳琳
牛梦芸 徐琳琳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文化与教育】
微时代技术对青少年虚拟自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牛梦芸 徐琳琳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微时代下,青少年逐渐成为虚拟自我异化的主要群体。青少年自身思想发展水平、心理感受程度、价值评价标准等成为其异化的主要原因,微时代技术也为青少年虚拟自我异化提供了条件。移动网络终端的便捷性为虚拟自我异化提供了基本的平台和实现方式,自媒体的中介传播为虚拟自我异化的多样性创造了条件。重塑青少年虚拟自我,需要从技术、文化、制度等多方面来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之道。
微时代;青少年;虚拟自我;异化
一、微时代青少年虚拟自我的形成
传统理解中,“自我”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实体现实的肉体本身,是具有主体意识的客观存在的人,强调实在性;二是指自我意识,是一种个人的自我感觉因素和个人精神的总称。[1]由此可知,自我是直接经验和他人评价的间接经验合二为一的概念。将“虚拟”嫁接于实在性和精神性统一的“自我”,即为“虚拟自我”。虚拟自我可以分为表象虚拟自我和网络虚拟自我。表象虚拟自我是在自我主观意识、主观思维空间存在的虚拟自我。这种虚拟自我表现在个体主观思维空间中,多表现为理想自我、想象自我。表象虚拟自我从人诞生起就一直存在,只不过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因而常常被人忽略。中国古代追求的理想人格,西方中世纪的上帝救赎,都是表象虚拟自我的体现。在没有网络空间之前,虚拟自我只能存在于宗教、艺术、书籍、传说中。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摆脱了现实世界规则和思维空间限制,随意交往,自主发言,把虚拟自我引入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虚拟自我存在于以网络连接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以及灵境技术的支撑下构建的虚拟空间中。网络虚拟自我突破了表象虚拟自我存在的单一思维空间,将自我在虚拟空间自由表现和实践,达到和完成表象虚拟空间里无法企及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需求。
网络虚拟自我最初的物质载体是台式电脑,随着移动终端的进步和3G、4G网络覆盖,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软件为中介,以手机、平板电脑为物质载体的新网络时代(微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虚拟自我的存在方式。微时代给虚拟自我提供了一个方便、即时、自由、平等,无需固定场所的新空间,而这却导致部分虚拟自我缺乏理性、情绪化、偏激,甚至走向极端。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的生命就是在于把自己的个性体显现到自己的意识和旁人的意识里,就在于表现自己,使自己成为现象。”[2]如果“自己的个性体”受到微时代的不良影响,现象和意识必然造成自我及其认同的异化。尤其对于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存在着极大波动和变化的青少年来说,更易产生不良影响。如今,30岁以下的网民占上网人群的主体,大部分青少年已不再去网吧,而是选择更加方便的手机、平板终端上网。[3]青少年更乐于塑造虚拟自我,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原因。
首先,青少年时期思想发展水平影响自我认知。青少年期思维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二元对立阶段,即个体对事物的看法要么对,要么错,思维简单而不成熟;相对性阶段,即个体不再把社会知识看作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相对比较,形成自我认知。在二元对立阶段,青少年将现实社会存在的传统道德、社会准则、行为规范的约束看作捆绑自我的枷锁,对自我产生质疑、批判,甚至否认自己的社会角色,但又无法摆脱现有伦理道德规范的压制,而自媒体虚拟空间正好给了青少年塑造内心自我、批判社会的平台,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自我的塑造。[4]青少年处于相对性阶段时,将压抑的现实社会与自由的虚拟社会相比,更倾向于塑造虚拟自我。
其次,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矛盾性的影响。进入青春期后,个体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不平衡,导致青少年产生冷傲与自卑、封闭与开放、反抗与依赖、勇敢与害怕等心理矛盾。他们无法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存矛盾,自我困扰和焦虑让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社会交往方式得以表现,而网络空间正好提供了自我释放的机会,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自我。
最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家庭中宽带的接入,学校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微信扫码等,都在传递一个信息:网络是必备品。这种社会存在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社会意识,也就在无形之中默认或鼓励了青少年塑造网络虚拟自我,心智并不成熟的青少年就会通过模仿、探索去融入社会所提倡的虚拟网络而导致异化。
二、微时代技术对青少年虚拟自我的影响
(一)信息冲击中理性和社会性的丧失
微时代带来了信息爆炸,每时每刻信息不断更新,各种终端从早到晚不断刷新朋友圈、微博等,虚拟自我不得已被动接收信息,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信息。青少年时期正是需要被同伴认可和赞同的阶段,他们往往通过跟随网络话题、时代潮流去得到认同。而青少年所具有的从众心理,又使他们害怕被大众所抛弃和淘汰,不得已而时时关注信息。青少年的理性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丧失了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当自我过于关注网络空间,而忽略现实社会,甚至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时,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个体脱离了现实社会,导致了虚拟自我的异化。
(二)碎片化信息造成碎片化自我
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使人们难以有完整的时间去阅读和汲取信息,自我只能选择零散的时间进行信息交流。自媒体平台完全迎合了自我生活碎片化特点,简短的语言、一目了然的图片、视频,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中表达自我、记录生活。自我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缺少理性的、随意的琐碎信息,导致自媒体平台充满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而青少年虚拟自我就被这种碎片化信息所割裂了,无法完整地将信息进行串联和把握,无法辨认事实真相,只能在碎片化信息下孤立、分散,乃至分离,最终导致碎片化虚拟自我。
(三)传播平台的情绪化偏向
由于缺少“把关人”,非理性情绪遍布自媒体平台,甚至有人故意发布各种过激言论以吸引关注,而他人也可以任意转发、围观、评论,因此这导致部分虚拟自我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及逻辑反思能力,很难进行独立认知。青少年正处于认知能力较弱且评价标准片面化的阶段,更加容易受到新鲜、刺激的非理性信息影响,这直接导致青少年虚拟自我塑造的异化。另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的偏向性导致“站队”现象,即对某一事件的认定分为对立观点,网民自觉加入,互相指责,偏向性行为导致虚拟自我道德缺失和道德边界模糊。青少年时期自我具有矛盾性和叛逆性,一旦受到偏向性行为引导,将导致他们在塑造虚拟自我时变得为所欲为,毫无责任感,造成青少年虚拟自我异化。
(四)信息模式化设计
微时代自媒体平台信息传播方式无外乎是140字以内的文字,1~9张图片,10秒以内的视频。虽然设计者的最初目的是让自我发挥个性,但这些软件的模式化限制是对虚拟自我个性的扼杀。自媒体平台在这些工具下对文化进行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而青少年虚拟自我也被这种模式化批量生产。虚拟自我不再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主体,而是一个自主性被削弱、多样化被解构、创造性被磨灭的产品。青少年虚拟自我陷入平面化、简单化的模式中,进而被工具所规制和异化。
三、微时代下青少年虚拟自我重塑
首先,重塑虚拟自我,要防止唯技术论倾向。微时代技术应有利于虚拟自我自主性和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应成为沟通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技术评价中应更多考虑伦理问题和社会效应,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受众的软件平台开发,对待技术更要审慎使用。
其次,解决虚拟自我异化问题,需从文化角度来加强人的主体性建构,调节人的理性思维,增强人的社会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个体与整体的相处交往方式,将这种传统精神应用于微时代,才能使青少年摒弃虚拟自我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和无法与现实社会相处的逃离式虚假选择。青少年处在价值观、人生观的认知和定型阶段,应以优秀文化评判虚拟自我道德标准,以健全人格、远大理想来构建理性虚拟自我。
最后,合理的法律体制、社会体制、教育体制,可以有效束缚网络技术的异化发展,使网络开发、使用、评判等方面都有据可循。好的社会体制可以规范虚拟自我的行为和引导现实自我认同,避免青少年因社会问题产生虚拟自我异化。教育制度改革能使青少年认清过分依赖虚拟自我的危害,增强其主体性,以此塑造微时代下理性的虚拟自我。
[1]谢俊.虚拟自我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9.
[2][德]黑格尔.美学[M].燕晓冬,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4.
[3]腾讯网.2014-2015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调研报告[EB/OL].(2016-01-06)[2016-01-05].http://games.qq.com/a/20160106/030742.htm.
[4]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证实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258-261.
【责任编辑:周 丹】
2016-07-10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及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研究”(项目编号:14CZX057);2015教育厅一般项目“微时代下科技人员科技伦理意识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W2015352);2015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技术哲学视域下青少年虚拟自我存在焦虑研究”(项目编号:ZD201507);2015沈阳师范大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批“优秀人才扶持计划”的研究成果。
牛梦芸(1993-),女,山西晋城人,主要从事技术哲学研究。
C912.1;G206
A
1673-7725(2016)09-0080-03